《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要点(完整版)_第1页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要点(完整版)_第2页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要点(完整版)_第3页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要点(完整版)_第4页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要点(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2021 年版)要点(全文)子宫内膜癌在中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发达国家居首 位。据 2019 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中国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为 10.28/10 万,死亡率为 1.9/10 万。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持续雌激素暴露如卵巢排 卵功能障碍,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无孕激素保护的雌激素替代治疗,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如他莫昔芬等) 、代谢异常(如肥胖、糖 尿病)、初潮早、未育、绝经延迟、携带子宫内膜癌遗传易感基因,如林 奇综合征( Lynch syndrome )以及高龄等。近年来,由于高脂高热饮食 和低运动量生活方式的影响,子宫内膜癌在我国的发

2、病率呈上升趋势。约有 70 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时肿瘤局限于子宫体, 属临床早期,预后较好。 部分患者可能因忽略早期不规则阴道流血和阴道排液等症状而失去早期 诊断和治疗的机会。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发病年龄、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 有关,高龄、分期晚、低分化的患者预后更差。临床上可将子宫内膜癌分 为型和型( Bokhman 分型),型为激素依赖型,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癌 为主,预后较好;型为非激素依赖型,主要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 癌肉瘤等,预后较差。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和放化疗。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开 展,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在子宫内膜癌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此外,基 因检测

3、的广泛应用, 不仅为 Lynch 综合征等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提供 依据,更为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和靶向药物的选择提供指引。1 遗传咨询与干预子宫内膜癌绝大部分为散发性,但约有 5的患者为遗传性子宫内膜癌。1.1 子宫内膜癌患者 Lynch 综合征的筛查在条件允许时, 建议对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行 Lynch 综合征筛查。 在条件 有限时,至少对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 Lynch 综合征筛查:60岁时诊断为子宫内膜癌。任何年龄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同时具有以下一个或几个危险因素:患者 本人同时或先后患有 Lynch 综合征相关癌症;一位一级亲属在 60 岁或更 年轻时患 Lynch 综合征相关癌

4、症;病理学检查强烈提示 Lynch 综合征相 关癌症。 针对子宫内膜癌组织进行 Lynch 综合征的筛查, 包括采用免疫组 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 MMR 蛋白,或检测肿瘤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 )1.2 Lynch 综合征患者的管理 对已确诊 Lynch 综合征的患者, 应进行长期的监测和健康管理, 并采取预 防措施, 及早发现癌前病变, 降低 Lynch 综合征相关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 和死亡率。首先应进行充分的健康教育, 让患有 Lynch 综合征的女性认识到罹患子宫 内膜癌、结直肠癌、 卵巢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 对子宫内膜癌的筛查, 一般可以从 35 岁开始监测,亦可根据患者特定基

5、因突变类型和家族史, 来确定开始监测子宫内膜的年龄。建议每年进行子宫内膜取样或经阴道超 声检查监测子宫内膜情况。并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降低患结直肠癌 的风险。2 诊断2.1 症状与体征2.1.1 不规则阴道流血、 排液 约 90 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不规则阴道流 血症状,通常发生在绝经后。2.1.2 子宫增大及其他晚期表现 因大部分子宫内膜癌诊断时为早期,体 检往往没有子宫增大等阳性体征。若肿瘤侵犯子宫颈内口,导致子宫腔积 血或积脓,可引起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患者因癌组织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2.2 评估初次评估包括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子宫

6、颈 细胞学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等。2.2.1 子宫内膜活检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高度怀疑子宫内膜 病变时,应进行子宫内膜活检以明确诊断。由于子宫内膜病变多灶性的特 点,子宫内膜活检可能存在约 10 的假阴性。2.2.2 影像学检查 术前的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和腹膜 后淋巴结状况,帮助诊疗方案的制定。超声检查是子宫内膜癌最常用的检查方法,盆腔超声可以初步了解子宫体 大小、子宫内膜厚度、肌层浸润情况、附件有无占位等,经阴道彩超检查 的准确性更高。盆腹腔增强MRI或增强CT。用于评估子宫肿瘤累及范围、CT 扫描。盆腹腔淋巴结及其他器官累及情况。胸部影像学检查推荐胸部 对于有可疑远

7、处转移的患者,推荐全身 PET/CT 检查。2.2.3 肿瘤标志物检测 对于子宫内膜癌,尚无特异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可 用于诊断与随访。3 子宫内膜癌的分类2020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子宫内膜癌病理学类型进行了修订,并 整合了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3.1 子宫内膜癌主要病理学类型3.2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4 手术病理分期子宫内膜癌多采用手术病理学分期。5 治疗5.1 基本原则 子宫内膜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放疗和化疗是常用的辅助治疗方式。制定治 疗方案应结合患者的年龄、病理学类型和分子分型、临床(影像)分期、 体能状态等综合考虑决策。手术可采用开腹、经阴道、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系统等方式。5

8、.2 子宫内膜癌初始治疗5.2.1 病灶局限于子宫体5.2.2 子宫颈疑有 / 已有肿瘤浸润5.2.3 病变超出子宫5.3 术后辅助治疗5.3.1 低危子宫内膜癌5.3.2 中危子宫内膜癌5.3.3 高- 中危子宫内膜癌5.3.4 高危子宫内膜癌5.3.5 晚期子宫内膜癌有术后残留病灶的辅助治疗5.4 已行不完全分期手术患者的处理5.4.1 观察5.4.2 阴道近距离放疗5.4.3 补充分期手术5.4.4 系统治疗盆腔外照射阴道近距离放疗6 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治疗及监测6.1 保留生育功能患者需满足的条件6.2 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方法7 子宫内膜癌的放疗7.1 放疗原则放疗主要用于子宫内膜

9、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对于不适合手术的各期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也可选择放疗,包括体外照射和(或)近距离腔内照射。放疗前必须进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局部照射范围和排除远处转移。一般体外放疗包括盆腔区域和(或)腹主动脉区域。单独近距离放疗可以用于术前 或术后的辅助放疗。7.2 放疗范围及剂量8 子宫内膜癌的系统治疗8.1 系统治疗原则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大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不需要接受系统治疗。对于 转移性 / 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 或高危型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 在能耐受 的前提下,联合化疗方案是系统治疗的首选。激素治疗主要用于广泛转移、雌激素受体( ER) /孕激素受体(PR)阳性、 分化好的子宫内膜样癌

10、患者。目前,分子靶向药物用于子宫内膜癌治疗的原则是:有阳性的生物标志物; 用于二线及以上的治疗8.2 化疗方案8.3 激素治疗方案8.4 生物标志物导向的二线系统治疗9 复发和转移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对复发患者, 通常以系统治疗为主, 需要综合考虑复发的部位、 病灶数量、 既往是否接受过放疗、相关分子指标等情况,由 MDT 会诊讨论制定治疗 方案。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放疗、手术治疗、化疗、分子靶向药物和激素 治疗等。9.1 局部复发的治疗9.1.1 既往未接受过放疗或仅接受近距离放疗9.1.2 放疗野内的复发9.2 远处转移9.2.1 孤立病灶9.2.2 广泛转移10 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的随访10.1 随访周期大多数复发出现在治疗后 3年内。因此,在治疗结束后的 23年内,应 每36个月复查1次,之后每半年1次,5年后每年1次。10.2 随访内容询问症状:有无阴道出血、血尿、血便、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疼痛、咳 嗽、呼吸困难、下肢水肿或腹胀等。体格检查:每次复查时应特别注意进 行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和妇科检查。对无症状患者,不推荐常规进行阴道 细胞学检查, 特别是短期内接受过近距离阴道放疗后的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