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县大力推广农林间作模式的报告_第1页
关于在全县大力推广农林间作模式的报告_第2页
关于在全县大力推广农林间作模式的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关于在全县大力推广农林间作模式的报告上下同心奋战三年全面实现农林间作化关于在全县大力推广农林间作模式的报告县委、县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林业大县、林产强县和生态名县的目标要求,我们在总结近两年来林业生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和多方面征求意见,认为必须要走出一条符合我县实际、绿化社会、造福百姓的大林业发展路子。围绕这一思路,我们上请教专家、下问计百姓,最后确定推广山农大庞金宣教授“大田间作窄冠黑杨,每亩年增500元”的农林间作模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推广农林间作模式的重大意义(一)推广农林间作是发展“双节一加”型农业的现实需要。我县地处

2、引黄下游,大部分年份是缺水少雨,有些地方还处于高亢枯水区,因此,发展节水型的旱作农业便提到了重要日程,而农林间作正是符合我县县情的最现实选择。在有水的情况下,“农”与“林”可相互促进,共同收益;在无水的情况下,“林”可以反哺于“农”,确保效益不减。发展农林间作“林”的主要树种是窄冠黑杨,该品种是由山农大庞金宣教授研制培育而成,获国家发明奖和2021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的几大特点:1、树冠窄,冠幅仅有一般大冠杨树的l/3-1/2;2、生长快,在间作农田中,10年生胸径可达40厘米;3、材质好,适用于家具、人造板及制浆造纸;4、都是雄株,不飞毛污染环境;5、窄冠黑杨品种容易扦插繁殖;6、根系

3、深,根幅小,根系斜向下生长,与农作物在水肥上的竞争较小。根据该品种的特点,我们将这种农林间作耕种模式总结为“三不两增一改善”。“三不”即一是不变更土地承包关系。按照树随地走的原则,树木、土地产权明晰;二是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窄冠黑杨具有冠小、树头抱长、遮荫小、生长快、根深,不与农作物争水肥的特性。以种小麦和玉米为例,树木遮荫最严重时,反而小麦增产,原因是间作树木调节了农田小气候,小麦可以延长三天的灌浆期,每延长一天的灌浆时间就可以增产25公斤,三天便可以增产75公斤。而玉米仅减产6,两季作物相抵补,全年总算帐农作物不减产,也不减收;三是不影响大型农机作业。间作行距15-20米,株距4米,大型

4、农机都能作业,适宜农民普遍采用大型农机作业的现状。“两增”即增加土地产出和增加农民收入。以每亩间作树木10株、10年一个轮伐期计算,可产大径材8立方米以上,木材收入5000元以上,每亩年增500元,比较效益明显。“一改善”即改善生态环境。(二)推广农林间作有其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建设“大田绿色银行”的需要。农林间作好不好,关键是要看效益,这种耕作模式可改变过去单纯向大田农作物要效益为向农作物和林木双重要效益,农民自己建设“大田绿色银行”。农林间作投资少,易操作,无风险,回报率高。在农田中间种窄冠型杨树,立地条件优越,管理水平高,又是稀植,所以要比纯林更为速生,而且立木间分化很小,每株都能成材。在

5、每亩8-10株的条件下,10年可长成40厘米左右的大径材,单株可达8立方。为便于操作,栽植时杨树可以种在两家农户的地界上,也可以栽到一户的地中间。间作第5-8年及第11年测产结果表明,间作区小麦略增,玉米略减,全年平产,木材的收入是额外的纯增益。以一农户为例,1亩地可间种10株,按每株苗木2元,另加20元肥料,总投入40元,以单株立木500元计,总值5000元,一个农户投入40元,在10年粮食不减产的前提下,10年后增收5000元。以我县来计算,如间种面积70万亩,10年产木材560万立方米,全县仅木材收入将达3.5亿元,平均每年3500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90元。如果木材再加工增值,收益还可

6、几倍地增长,这对农民增收、财政增收是非常有利的。(三)推广农林间作有其巨大的生态效益,是改善生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间作可以降低风速,降低气温,增加湿度,防止干热风的危害。据5-11年生间作试验地内观测,小麦灌浆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粮林间作区比空旷处风速降低0.95米/秒,大气湿度增加4.4,日平均气温降低0.77,30以上高温时间减少70分钟。据农业专家研究,在各气象因子中,以气温对小麦灌浆影响最大,日均温在16-22.5,随温度升高,灌浆速度加快,高于22.5速度减慢,高于28或低于16,灌浆速度成为负值。按日最高气温而言,以26-28较为合适,28以上,随气温升高,第2天灌浆速度下降,30以上持续两天,第2天灌浆速度均为负值。二是风速降低后可以减少地表扬沙,降低沙尘暴的危害。三是防止地下水的污染。树木根系深,农作物施用化肥时,渗到深层的化肥被树木吸收,可以减少化肥对地下水的污染。四是改良盐碱农田。由于间作降低风速,增加大气湿度,以及树根吸收下层地下水,可以减少地表蒸发,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