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警卫员的一封信_第1页
给老警卫员的一封信_第2页
给老警卫员的一封信_第3页
给老警卫员的一封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给老警卫员的一封信 1990年10月10日,88岁高龄的亲自前往301医院去探望担任他的警卫员和警卫秘书50年的李志玉。病重的李志玉躺在病床上,坐在床边的椅子上,一个是普通警卫员、一个是中央首长,两人久久相视,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两人都知道这是他们的最后一面,这是生离死别。就这样,一个躺着、一个坐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因为怕两人太激动,过了很长时间,大家才把劝走。 从医院回去后,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提笔把前一天想说但没说的话写了下来。第二天让人把信送给李志玉的妻子袁力荣,待李志玉精神稍好些时她马上在病床前一字一句读给他听。读着这封情真意切的信,她几次哽咽着停了下来。20多

2、天后李志玉就去世了。 志玉同志: 那日到医院看你,感到你心情很激动我也一样,像有很多话要说,但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我从医院回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真是有点百感交集。 人病倒在床上是很难受的,看望的人往往彼此心情激动,又不好受。但是俗话说得对,人吃五谷杂粮、风吹雨打,哪有不生病的。生了病,只好沉着地同病魔苦斗、治疗静养,疗养的关键是,要乐观,不要悲观,病魔多半是可战胜的。你是一个意志很坚强的人,祝你斗争胜利!要沉着再沉着,安心再安心地静养。 到医院探望的同志们回来说:你病中仍是关心我的生活和警卫工作,常常念叨过去照顾我的工作,自己不够满意。这就太过了。你过去的警卫和其他工作,我和洁清同志都认为是很

3、好和满意的,请你不要再过分苛求自己。现在帮助我工作的同志们仍保持着过去的优良传统作风,请你放心。 你在我这里负责警卫秘书工作,实际前后近五十年了,是老战友、老伙伴,你的为人和一贯表现是党性强,严守制度、党纪军纪,工作细心,勇于负责,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利害得失,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谦虚谨慎,忠于职守等,你在病中回想起来应该宽慰,心情舒畅、好好治疗静养。 祝你慢慢恢复健康 一九九年十月十日 1942年起,20岁的李志玉开始担任时任中央党校教育长的的警卫员,一直到1990年他去世,前前后后近50年。这50年风风雨雨中,这对老战友、老伙伴互相关心,彼此照顾,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东北

4、是个极其重要的区域,1945年9月,任命为东北局书记,带部分人先期去东北。李志玉作为副官陪的爱人张洁清和孩子们随后赶去。路途遥远坎坷,交通工具只有骑马。张洁清和女儿傅彦坐在由马驮着的担架上,一次,因为太疲乏了,张洁清一打盹,睡在身旁的女儿就从担架上掉了下去。李志玉手疾眼快,一把把傅彦托住,放回担架上,张洁清当时吓坏了。 1947年春,从东北调回中央工作,回西柏坡的路上,到处都在打仗,很危险。当时,和张洁清想要把两三岁大的女儿傅彦留给东北的同志。李志玉坚决不同意,说我来带,一路艰辛将傅彦带回西柏坡。 结婚后,为了照顾生活,李志玉一家就住在住地的宿舍里。那时工作没日没夜,李志玉也一样。他对的生活和

5、工作照顾得无微不至。他们之间的感情真挚细腻,工作配合默契。说话声低,他们俩说上几句,别人都听不见他们说什么,李志玉就已经去办了。有时都不用说什么,就那么一站,他们已是心照不宣,李志玉就明白的意思了。 对李志玉的生活和家庭也非常关心。在战争年代,由于没有盐吃,李志玉经常胃疼。因李志玉有胃病,和李志玉夫妻俩都说了好多次:“别到食堂吃了,就在我这吃。”“你们怕白吃,把伙食费给我。”而李志玉一家尽量不打扰他,有困难都是自己克服。 “”中被打倒。李志玉和一家失去了联系。 李志玉算是身边的红人、亲信,自然也受到牵连。李志玉的妻子袁力荣在市委机关一楼管分发报纸。李志玉胃穿孔,因为他是的警卫秘书,刚开完刀就被

6、放在楼道里。1966年冬天,李志玉开始上班,实际工作是搞市委办公楼的卫生,刮大字报。后又被下放到首钢。后来李志玉到市委第二学习班工作,一次照顾市委原组织部长佘涤清看病,在积水潭碰上傅彦。当时,傅彦也不敢叫他,紧追了几步拉了拉他的衣服,当时二人都很激动,这才又联系上了。 1978年底,中央提出为平反,一家将从陕西商县回到北京。此时,李志玉身体不好,常在家休养。长子傅锐经常去找李志玉商量,将这个消息告知给更多的人。一开始说回京后让住国务院二招,因为薄一波就住那,后来李志玉找到原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已恢复工作的领导,一家才改住到前门饭店。 1978年12月28日,全家从陕西回到北京,李志玉夫妇都去了机场

7、迎接。后来又带着孩子去前门饭店看他们,傅彦悄悄把袁力荣拉到一边,给她500元,说:“爸爸说了,别人家的孩子可以不管,你们家的两个孩子一定要管。” 从回来那天起,李志玉又回到身边工作。为了工作方便,李志玉一家搬到前三门的4号楼来住,正对着台基厂。那时到处盖了许多房子,按条件李志玉完全可以调一套大一些好一些的房子。可他说:“我哪儿也不搬,这儿离近,方便。”直到去世都没搬。李志玉去世后,警卫局给李志玉批了一套大房子,但他已经去世,袁力荣写了一封信,退掉了房子。常有人说袁力荣太傻,跟着李志玉一辈子就得了几张纸(指的信),但她说这样自己活得心里很踏实。 李志玉走的那天,的三个儿子傅锐、傅洋、傅亮都赶到了,见了老人最后一面。第二天傅彦来了,直怪袁力荣没有及时通知她,她又到太平间和叔叔告别。 李志玉去世后第二天,袁力荣和孩子们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