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精品文档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1/fc5cc9d7-9022-4713-aecd-ee22de6651c6/fc5cc9d7-9022-4713-aecd-ee22de6651c61.gif)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精品文档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1/fc5cc9d7-9022-4713-aecd-ee22de6651c6/fc5cc9d7-9022-4713-aecd-ee22de6651c62.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件www.5yk岳麓版高中历史学科高一年上学期课时授课计划必修二第一单元【导言分析】一、原因: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必修一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地理环境对古代东西方不同文明的产生有重要影响。与古希腊海洋文明不同的是,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本单元我们将复习。二、内容: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评价:(一)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奠定在的基础上古代中国取得了农耕文明(包括发达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辉煌。(二)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国家工业文明兴起,而中国在明清以后,虽然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但因封建制度的保守与封闭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
2、造成中国经济迟滞,中国农耕文明逐渐落后世界发展潮流。到近代中国农耕文明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造成了落后挨打局面。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知识点解析】一、古今中外农业发展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中央集权的保护,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典型例题】39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设问: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结合
3、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答案:战国农业生产发展。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郾),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确立(私田取代公田)。提高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二、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从劳动对象上: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1)起源:种植经济由采集经济发展而来;(2)农作物种植结构:因地域差别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a.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b.常识:六畜【典型例题】:(08潍坊模拟)“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
4、全!”这是xx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于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c.中国原始图腾崇拜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2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上看: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精耕细作”含义:是以对土地高度利用为基础,通过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模式。它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学生归纳】“解析与探究”:中国古代生产工具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这种进步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意义?a材质变化:石骨木(原始)青铜(商周)铁(春秋战国)b动力变革:人力畜力
5、(牛耕)自然力(唐朝筒车的发明)c耕作工具的进步耒耜(原始)战国铁犁用于牛耕西汉犁壁唐朝曲辕犁d灌溉工具的进步:翻车、筒车。【教师引导】:引导学生注意识记各时期主要生产工具的进步;注意观察插图,并结合小字部分了解曲辕犁.要注意对比教材中“汉代耕作画像石”和“曲辕犁”两幅插图,注意教材小字部分关于曲辕犁与前代犁相比的三个优点(2)生产技术的进步刀耕火种铁犁牛耕精耕细作(3)完善水利设施【学生归纳】中国古代有哪些重大的水利工程?a.灌溉工程:春秋芍陂治理淮水战国都江堰治理岷江;郑国渠引泾入洛西汉漕渠、白渠。b.泄洪工程:大禹治水的传说;东汉王景治河。c.地方特色工程:西域坎尔井【热点链接】:都江堰
6、今天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建筑物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包括二王庙等景点,然而已有xx多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受损较轻设问:都江堰是什么时候建造的?二王庙是纪念谁而建的?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历经xx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经受住8级地震后仍运转正常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认识到了什么?答案:战国;李冰父子;科学的设计;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典型例题】中华民族有着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传统。回答14、15题。4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
7、芍陂【思维拓展】为什么中国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兴修水利?从地理上看,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易形成旱涝灾害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兴修水利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以农立国”。当前,大力兴修水利工程,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生产经验积累:明代潘季驯河防一览图卷3从劳动者方面看:“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
8、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剑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西汉)晁错论贵粟疏【学生探究】:小农经济有什么特点?并结合所知识说明其产生原因和评价。(1)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原因:春秋时期铁犁和牛耕的普及,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井田制开始瓦解。(3)评价:积极:生活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巩固国家政权。消极:落后性:小农经济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
9、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了生产发展的因素。脆弱性:自耕农经济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十分脆弱,不稳定,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天灾,战乱,苛政会造成自耕农破产,影响国家赋税徭役。【模块链接】必修i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必修iii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思考1: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与古代政治制度之间有何联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完善发展就是奠定在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发展基础上。(一是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的保护,二是小农经济把农民牢牢固定在土地上有利于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思考2: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27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西汉札记。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参考答案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儒家的伦理道德。这一传统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以史为鉴】当今中国农村人口膨胀,农民生活条件急需提高,如何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生儿疾病筛查》课件
- 《竹教育大学》课件
- 《通风与空调工程》课件
-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件
- 成教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现状和提升路径
- 2025年闸机系统项目合作计划书
- 绿色插画风入职培训主题
- 智慧出行策略推广模板
- 重阳节文化讲解模板
- 2025年纳迪克酸酐项目发展计划
- 2024年10月自考13003数据结构与算法试题及答案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激励机制(6版)
- 2024年标准化工地建设管理实施细则(3篇)
- 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
- 粮油厂食品安全培训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领导力》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电力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大学生电子版三方协议书模板
- 安踏组织架构分析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