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施工测量、测量控制点的移交和复测工程上场后,由施工测量人员负责与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范围 测区内有关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中线控制桩点等基本数据测量资料 的移交工作,并按规定作好交接手续;同时在收到基本数据测量资料 后进行复核验算和复测工作,在此基础上实施工程施工所需的施工测 量工作。、施工测量施工测量工作选派有经验的专业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精密仪器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 、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数据资料研究布设自己的控制网点, 增设的控制网点与监理工程师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的基本数 据完全吻合,同时满足规定的施测精度。(2) 、根据监理工程
2、师提供的基本数据测量资料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进行施工放样和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3) 、在放测前10天将有关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一式五份)报送监理 工程师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和计算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 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设置等。、施工全过程中,保护和保存好施工范围内全部三角网点、水准 网点和自己布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移动和破坏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共同协商补救措施。 (5)、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均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必要时在监理工程 师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对照测量。二 工程施工的监控量测本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 由于基坑开挖、 降水施工对地层产
3、生扰 动,有可能引起地表、附近重要或高大建筑物变形或沉陷,危及附近 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监控量测, 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修正设计参数,优化施工 工艺,变更施工方法,以确保建 (构 )筑物及作业人员、居民的安全。、监控量测的目的工程上场伊始,组织具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 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专业监测小组,及时收集、 整理各项监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对比,以达到下 列目的: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基坑周围土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 工程施工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 预测基 坑及结构的稳
4、定性和安全性, 提出工序施工的调整意见及应采取的安 全措施,保证整个工程安全、可靠的推进。2、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位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 性进行评价。优化设计,使围护结构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 工快捷的效果。3、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工程施工对周围地下管线的影响程度,以确保其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4、通过监控量测, 了解施工降水效果及对周围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5、通过监控量测,为修正设计和施工参数、预估发展趋势、确保工 程质量及周边管线的安全运营提供实测数据, 是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补 充手段。6、通过监控量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 修改提供参考和积累经验。、监
5、控量测的内容、周边地下管线的位移、坑周地表沉降、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墙顶水平位移、墙顶沉降、土体侧向变形、支撑轴力、工具柱沉降和变形、地下水位、空隙水压力1、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检测主要包括: 墙顶水平位移监测; 墙顶 垂直位移 (沉降)监测。监测频率开挖过程中 2次天,精度取 1mm。 、墙顶水平位移监测监测方法: 采用视准线法进行。 即当经纬仪架设调平后, 在基坑 相反方向找一个固定的目标作为后视方向, 用 T 型尺,设置在观测点 上,读取数值。一般经纬仪正倒镜 4 次读数,取中数作为一次观测。 初始值要测两遍,以保证无误。以后每次观测结果与初始值比较,求 得
6、测点的水平位移量。监测仪器:TDJ2经纬仪、精度士 2。监测点埋设: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在墙顶的测点处埋入 (或打入 )顶 部为光滑凸球面的钢制测钉,测钉与混凝土间结合牢固,不得松动。、墙顶垂直位移(沉降)监测 监测方法:利用水准仪观测测点高程变化情况。监测仪器:徕卡 NA2 型精密水准仪、精度 0.5mm/km 。 监测点埋设:测点布置与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相同。2、支撑稳定性监测 支撑稳定性监测主要指横撑轴力监测和竖撑变形监测。监测方法: 采用支撑轴力计监测支撑轴力的变化, 将轴力计电阻应变 仪(片)安装在钢管支撑与围护结构间,利用专用的支持器以保证加装 了轴力计的钢管支撑正常工作,起到应有的
7、支撑作用。 监测仪器:钢弦式支撑轴力计;数字式读数仪。监测点埋设:支撑轴力监测点共设置16处,每施工段(30m)至少设一 组,另在有地质代表性的支撑处加设测点。监测频率: 开挖过程中 1 次天、受力稳定后 1 次周,精度取士 1t。3、地表变形监测 地表变形监测内容包括: 地面沉降监测; 基坑周围土体水平位移 监测;地下管线、 构筑物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监测频率围护结构施 工中 1 次天、开挖过程中 2 次天、主体结构施工中 2 次周,精 度取 1mm。、坑周地表沉降监测 监测方法:利用水准仪观测测点高程变化情况。监测仪器:徕卡 NA2 型精密水准仪、精度 0.5mm/km。监测点埋设:每隔1
8、520m 一组,共计40处。测点为顶部光滑的具 有凸球面的钢制测钉,测钉打入土体中 0.81m,测钉与土体间不允 许松动。、地下管线、构筑物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对地下管线、构筑物的监测主要是防止出现由于埋设处土层位移 而导致地下管线、 构筑物产生变形, 以及防止管线的接头部位由于变 形产生开裂泄漏的事故。测点分布于每条管线上,范围为基坑两侧各 50m,点距1520m(管 线处于基坑中的部分施工中采取特殊的悬吊保护措施, 因此监测只对 其在两侧土层中的部分进行 ),测点直接与被监测的管线和构筑物相 连接,每侧接近基坑的两个测点加测水平位移。4、周围建筑物监测 周边建筑物监测主要是通过对被保护建筑物
9、的沉降观测, 从而了 解是否发生会引起倾斜或开裂的基础不均匀沉降。 监测频率围护结构 施工中 1次天、开挖过程中 2 次天、主体结构施工中 2 次周, 精度取 0.2mm。 监测方法:利用水准仪观测测点高程变化情况。监测仪器:徕卡 NA2 型精密水准仪、精度 0.5mm/km。 监测点埋设:在需保护的毗邻建筑物的柱、桩、地面处设置测点。5、地下水位变化监测 地下水位变化监测包括大口井降水效果监测和孔隙水压力监测。监测频率围护结构施工中1次/23天、土方开挖1次/天、主体 施工1次/23天,精度取士 10mm。、降水效果监测 监测方法:预埋水位测点在基坑外的土体内,测量水位的沉降,了解 降水效果
10、。监测仪器:徕卡 NA2 型精密水准仪、精度 0.5mm/km。 监测点埋设:观测井布置在基坑两侧,距围护桩12m。、空隙水压力监测监测方法: 采用孔隙水压力计测量, 其读数可反映降水效果和土体内 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监测仪器:孔隙水压力计;读数仪。 监测点埋设:共设 4 个监测点。采用挂布法埋设孔隙水压力计,分别 布置于主体结构的顶板、中楼板、底板和围护桩入土段。监测结果的 计算处理系统。 监控量测的程序工程监控量测作为施工组织的核心内容之一被置于一个动态的管理体系之中,具体包括了预测、监控 和反馈等几个主要阶段,具体见下图:图6-1监控量测程序示意图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c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离婚房产分割与调解协议书
- 2025年汽车行业重型货运运输合同范本
- 2025房产买卖合同(英文学术版含绿色建筑标准)
- 2025版素食餐饮合作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移动端安全测试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与技术实施合同范本
- 2025版厂房设备租赁与产业政策支持合作协议
- 鹦鹉知识课件下载
- 方木产品环保材料研发与购销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现代农业承包土地种植技术服务合同
-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个案护理
- 体育赛事的举办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
- 2025年七一党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学习教育党课
- 2025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 2025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电商网红直播基地建设方案
- 测绘项目立项方案(3篇)
- T/CEMIA 004-2018光伏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2025年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2024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