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品评从中领悟用意_第1页
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品评从中领悟用意_第2页
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品评从中领悟用意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品评从中领悟用意 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促进 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 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 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 只有在教学中巧设问题情景,才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 如何巧设问题情景呢?笔者以为教师应该抓住教材中的七 个“点”来设计问题。一、空白点艺术家的创作手法都讲究“留白”,即在艺术作品 中有意不透彻地表现创作意图,而留下一些空白让人们通过 想象去填补,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学 中,教师应抓住

2、这些空白之处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启发想象 去填补空白。如教忆铁人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中词句 “哦咳!”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这里的省略 号省略了什么?二是“哦”、“”和“咳”各表现了铁 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的变化(铁人静默之中复杂的思想情感的 变化过程是由惊讶到醒悟再到后悔) ?这样, 学生通过想象, 加深了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丰富了感性认识,产生了情 感体验,发展了形象思维。二、矛盾点矛盾是思维的“催化剂”。根据课文的矛盾点设计 问题,形成一种认知冲突,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 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课文的矛盾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阅读材料本身的“矛盾”。有的课文的语言 文字表达看起来似乎“自

3、相矛盾”,实际上这却是作者的匠 心所在。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一个句子: “ 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 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焦急”是着急,“耐心”是不着 急,“焦急而又耐心”岂不是自相矛盾了吗?教师设计这个 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老奶奶崇敬总理的情感。一类是阅读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的“矛 盾”。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文中写小女孩抽出一根火柴: “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多么温暖、多么光 亮的火焰啊”学生会困惑不解:一根小小的火柴发出的 光和热,真有那么温暖、那么光亮吗?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 种感觉?教师由此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矛盾,想原因,找 答案

4、,明好处,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三、精彩点不少课文,尤其是文学性较强的课文,作者在描景 状物、记人写事等方面往往有很多生花妙笔,具有很高的艺 术魅力和欣赏价值。教师根据课文描写的这些精彩之处设计 问题,引导学生精读细析,仔细品味,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如月光曲一文第九自然段是课文描写最为 精彩的地方,它是景、乐、情三者交融的统一体。 月光曲 的内容、意境和情感是借皮鞋匠的联想、通过景色描写表达 出来的。作者是以景色的变化(月升海面月穿微云 月照浪涌)来表现音乐的变化(徐缓清幽加快节奏 高昂激越),并将贝多芬和兄妹俩的情感寄予景与乐的交融 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表达

5、特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 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一段的景色描写与贝多芬弹的第二 首曲子之间究竟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四、突破点 就语文教学来说,“最佳突破点”一般是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现象,这些语言现象又常常是教 学的重点或难点,有的还具有明显的导读作用,可以用它做 教学的“突破点”(即“切入点”) 。它通常包括以下四个 方面:l 课题题眼。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阅读教 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透过“眼睛”深入到课文的“内 脏”。作为课题的中心词题眼,向我们提示了课文的阅 读要求。如伟大的友谊一文,课题的题眼是“伟大”, 文中的一、四、八这三个自然段则告诉了我们“伟大”的含 义。因此,我

6、们可以设计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题的题 眼是什么?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伟大”的含义?2关键词语。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其“关键”就 在于它会提示课文中心或阅读要求。 要下雨了一文的最 后一段:“哦,原来是这样!小白兔明白了。 ” “明白 一词是全文的关键词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来检查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 这种句式回答“小白兔明白了什么”?3重点句子。课文中的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 设问句、反问句等具有提示课文中心或阅读要求的作用。如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的“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 的爱戴?”这句话导读性很强,我们可以直接以这句话设 问,引导学生理解鲁迅

7、少想自己、多想别人的优秀品质。4主要段落。课文中描写精彩、表现中心、承上 启下的段落也具有揭示课文中心或阅读要求的作用。如伟 大的友谊一文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过渡段。我们可以这 样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课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 在那里?它的主要作用有哪些?五、发散点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发散点,根据发散点设计问 题,既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强化对学生读写能 力的训练,又可以加强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培养学 生的思维能力。教材中的发散点主要有三大类:l 课文中心的引申义。有的课文写作年代较远, 而为了体现德育渗透、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我们可以通过 类比、引申等方式,揭示课文中心的引申

8、义。如将相和 一文中心的引申义是:告诉学生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以国 家利益为重。 因此,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这篇课文是几千年之前写的,现在我们来学习它,有何积极 的、现实的意义?2课文内容的概括义。有的课文内容含有深刻的 哲理意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 本质,对课文内容作精心的概括。如小马过河一文的概 念义就是相对论。 课文的创新教育, 就在于通过课文的学习, 让学生掌握相对论。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设问:同样是一条 河,为什么老牛说水很浅,松鼠却说水很深(学生回答:因 为老牛形体高大,所以说水很浅;因为松鼠形体矮小,所以 说水很深)?同样是一堂课,你在什么

9、情况下觉得它时间很 短,又在什么情况下觉得它时间很长(学生回答:当我全神 贯注听讲的时候,觉得它时间很短;当我无心听讲、心还在 教室外面的时候,觉得它时间很长)?3课文内容的想象处。课文内容的空白处、省略 处、含蓄处等都可用来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以培养 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如狼和小羊 一文的最后一句: “说 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小羊的命运如何?课文并没有明确交待。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设问,引导学生对小羊的命运作 出各种合情合理的想象:当狼往小羊身上扑去的时候,小羊 的命运如何?六、反复点有的课文,作者为了突出主题的需要,有意重复某 些词语、句子或段落。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反复点设计问题, 引

10、导学生对其进行品评,从中领悟作者的用意,以此来培养 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景阳冈一文中的反复点,是武松面 对猛虎三招最厉害的进攻所用的同一个动作“闪”。这个 “闪”字用得极好,“闪”出了武松机智勇敢、智勇双全的 英雄形象:一“闪”是为了避其锋芒;二“闪”是为了摸清 底细;三“闪”是为了寻找战机。因此,教师可紧扣“闪” 字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如果把“闪”字换成“躲”、 “避”、“让”等同义词,行不行?三个“闪”字的含义是 什么?“闪”字的表达作用是什么?七、疑惑点“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人们的思维常常是由疑 问启动的,“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课文中一些易于混淆 或相近的概念,似是而非的问题等都是学生学习中的疑惑 点。根据疑惑点设计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辨别的能力, 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战 斗”、“战役”。“战争”三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学生 学习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