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压浆施工质量控制PPT学习教案_第1页
灌注桩后压浆施工质量控制PPT学习教案_第2页
灌注桩后压浆施工质量控制PPT学习教案_第3页
灌注桩后压浆施工质量控制PPT学习教案_第4页
灌注桩后压浆施工质量控制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 灌注桩后压浆施工质量控制灌注桩后压浆施工质量控制 目 录 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 2 QCQC小组简介小组简介 3 3 选题理由选题理由 4 4 现状调查现状调查 5 5 目标设定目标设定 6 6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7 7 要因确认要因确认 8 8 制定对策制定对策 9 9 对策实施对策实施 1010 效果检查效果检查 1111 巩固措施巩固措施 1212 总结总结 第1页/共38页 本工程位于北京中心城区东北向的金马工业园区,京顺公路以西1500 米,顺于路南侧,总建筑面积61485m。主体结构分为区和区,区 (生产区)地上为四层,地下为局部一层;区(生活区)地上为四层 ,无

2、地下室。本工程质量目标为结构及建 筑长城杯金杯。 本工程的旋挖灌注桩采用桩底后压浆施 工工艺,桩底和桩侧后压浆是近年来发展的 桩基改良技术,通过压浆,使桩周及桩底松 软土体得到固结,从而大幅度提高灌注桩的 桩侧阻力和桩端承载力,大幅度提高灌注桩 的承载能力,而后压浆施工质量控制是后压 浆工艺的重中之重,会直接影响到单桩承载 力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因此本项目成立QC小 组以攻克此难题。 一、工程概况 第2页/共38页 中建八局雅昌文化QC小组共10人,平均年龄29岁,每月活动2次,每 次不少于1.5小时,小组及成员简介见下表: 二、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中建八局雅昌文化QC小组 课题名称提高灌注桩后压

3、浆施工质量 小组类型攻关型组长郭学伟 小组成立时 间 2013年8月5日小组注册时间2013年8月7日 活动日期2013年8月-10 月 小组注册号CSCEC-82-068 活动频次每周活动两次,出勤率92% 小组成员10人QC教育时间40学时 制表人:王龙 时间:2013年9月5日 第3页/共38页 小组成员及分工 序号姓名职务文化程度技术职称职责 1郭学伟组长本科高级工程师负责推进QC活动及活动指导 2王东晓副组长大专高级工程师对策实施及活动部署 3徐超副组长本科工程师方案优化、设计及交底 4王龙组员大专助理工程师现场实施及成果撰写 5崔剑宇组员本科助理工程师现场实施 6宋冠鹏组员本科助理

4、工程师现场实施 7李凯凯组员本科助理工程师现场实施 8付广德组员专科助理工程师现场实施 9钟宜周分包队长专科/现场实施 10姜欣分包组员专科/现场实施 制表人:王龙 时间:2013年9月5日 第4页/共38页 1、本桩基工程采 用后压浆工艺施 工且施工量大, 后压浆施工质量 直接影响到桩底 及桩侧阻力的发 挥,造成桩承载 力的下降,影响 主体结构安全。 2、专业分包队伍 提供的以往后压 浆施工记录及施 工经验,后压浆 工艺在若干工地 都有使用,但是 质量难以控制, 因此必须探索研 究出控制措施, 保证压浆质量。 3、本工程质量要 求较高,目标为 北京结构及建筑 长城杯金杯,也 是业主关注的焦

5、点,对灌注桩后 压浆的施工质量 提出了严格的要 求。 基于以上理由,我小组选择基于以上理由,我小组选择“提高灌注桩后提高灌注桩后 压浆施工质量压浆施工质量”为本次活动的课题。为本次活动的课题。 三、选题理由 第5页/共38页 序号存在问题频数频率(%)累计频率(%) 1压浆量不足1734.734.7 2注浆管安装不合格1224.559.2 3浆液配比达不到设计要求1020.479.6 4注浆压力不符合设计要求510.289.8 5其他510.2100 合计49100 灌注桩后压浆质量合格率为:(328-49)/328=85.1% 制表人:王龙 制图日期:2013年9月10日 四、现状调查 小组

6、成员通过对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相关规范和类似工程,共检查328点 ,不合格频数、频率统计如下: 第6页/共38页 桩基后压浆质量缺陷排列桩基后压浆质量缺陷排列 图图 依据不合格统计表绘制排列图: 制图人:王龙 制图日期:2013年9月10日 由排列图分析得出:由排列图分析得出:“压浆量不足”、“注浆管安装不合格”及“浆 液配比达不到设计要求”,是影响灌注桩后压浆质量问题的主要症结 所在。 第7页/共38页 根据不合格统计表和排列图分析得出,只要将:“压浆量不足” 、“注浆管安装不合格”及“浆液配比达不到设计要求”三个质量问 题完全解决,灌注桩后压浆质量合格率能达到:(328-49+39328-49

7、+39) /328/328* *100%=96.9%100%=96.9%,所以小组以灌注桩后压浆质量合格率达96.9%96.9%为标 准,制定了活动目标。 五、设定目标 第8页/共38页 针对从排列图中得出的主要问题QC小组成员邀请业内部分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专家、设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于2013年8月17日召开了专题会。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细致的讨论,对该课题的难点、原因、施工控制进行了 粗步策划。且小组成员广泛 收集现场工人,班组长、质 量检查员的意见,集思广益 ,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画 出灌注桩后压浆施工质量控 制的关联图,分析产生质量 问题的原因。 六、原因分析

8、 第9页/共38页 压浆管安压浆管安 装不合格装不合格 压浆量不压浆量不 足足 浆液配比浆液配比 不符合设不符合设 计要求计要求 影响后压浆质量关联图影响后压浆质量关联图 制图人:王龙 制图日期:2013年8月23日 第10页/共38页 由关联图我们共找到9个末端因素,并制定了要因确认计划表,对 其进行了逐项调查及论证分析。 要因确认计划表要因确认计划表 序号末端因素确认方法确认内容确认标准负责人时间 1 注浆所用水泥 不合格 检查记录 所用材料是否符合标准要 求进场物资是否检验 进场水泥符合标 准要求,且按要 求复试检测合格 付广德8月19日 2 管理制度不 完善验收检查 不到位 现场检查

9、管理制度检查考核是否齐 全 管理制度完善, 检查考核到位 崔剑宇8月19日 3 钢筋笼吊运拖 拽吊放时损坏 注浆管 现场检查 搬运、吊放过程中是否损 坏注浆管 在钢筋笼搬运、 吊放过程中控制 严格 宋冠鹏8月21日 4 对施工人员及 管理人员技术 培训不够 检查记录 施工交底技术培训是否完 善 施工前做技术交 底培训 崔剑宇8月21日 七、要因确认 第11页/共38页 序号末端因素确认方法确认内容确认标准负责人时间 5 施工人员责任 心不强质量意 识淡薄 现场检查 是否存在因施工人员责 任心不强影响工程质量的 问题。 现场施工人员按照 质量标准要求进行 施工 王龙8月20日 6 注浆管安装方

10、法不当 现场检查 注浆管安装方法是否符合 管件安装要求 注浆管连接安装到 位,接头应牢固紧 密,外露丝应不多 于2扣 钟宜周8月21日 7 对周边环境及 地下水影响了 解太少 检查记录 周边地下水情况掌握是否 明了 对地勘报告了解明 确,并对降雨量实 时监测记录 付广德8月20日 8 注浆设备不能 满足施工要求 现场检查 注浆泵、搅拌机能否满足 要求 注浆设备能满足施 工要求 李凯凯8月22日 9 注浆参数不好 控制闭盘参数 控制不当 现场检查注浆参数控制是否合理 注浆参数指标严格 控制保证注浆质量 姜欣8月21日 制表人:王龙 制图日期:2013年8月24日 第12页/共38页 要因确认要因

11、确认2 2: 末端因素:管理制度不完善验收检查不到位 标准:管理制度完善,检查考核到位 实查:小组成员崔剑宇随机抽查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在岗及责任制落实情 况,共抽查23人次,在岗23人次,在岗率100%,经现场提问,他们均能 答出各自的岗位职责。 结论:非要因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要因确认1 1: 末端因素:注浆所用水泥不合格 标准:进场水泥符合标准要求,且按要求复试检测合格 实查:2013年9月10日开始,由付广德检查施工以来的3次水泥进场记录 情况,并对复试报告结果进行了了解。发现新进场水泥符合标准要求, 并且按照要求进行了复试,且复试结果为合格,不影响施工质量。 结论:非要因结论:非要因

12、第13页/共38页 要因确认要因确认3 3: 末端因素:钢筋笼吊运拖拽吊放时损坏注浆管 标准:在钢筋笼搬运、吊放过程中控制严格 实查:小组成员宋冠鹏对吊放过程进行了现场检查,从钢筋后台搬运钢 筋笼至桩孔口处,整个过程中有至少2名工人进行看护、装卸,且有1名 分包管理人员进行严格过程监督,不存在钢筋笼吊运过程中损坏注浆管 。 结论:非要因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要因确认4 4: 末端因素:对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技术培训不够 标准:施工前做技术交底培训 实查:小组成员崔剑宇检查了桩基工程及后压浆施工工艺等施工技术交 底共5份,交底记录叙述详细,交底到位,签字手续齐全,施工人员能够 掌握交底要求。 结论

13、:非要因结论:非要因 第14页/共38页 要因确认要因确认5 5: 末端因素: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淡薄 标准:现场施工人员按照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施工 实查:小组成员王龙对压浆后台全过程进行旁站监督,共检查了5根桩的 灌注过程,发现后台分包管理人员及施工工人在施工时为了完成任务而 完成任务,明知技术质量标准要求却不能100%按照要求去做,质量意识 淡薄,无自检意识,压浆质量无法保证。 结论:结论:要因要因 要因确认要因确认6 6: 末端因素:注浆管安装方法不当 标准:注浆管连接安装到位,接头应牢固紧密,外露丝应不多于2扣 实查:小组成员钟宜周对钢筋笼孔口搭接处进行了20处抽检,发现工人 在对

14、钢筋笼上的注浆管进行安装时,管箍接头处一人用手攥着,另一人 用大扳手去拧,管箍接头无法拧紧,结果外露丝扣有近13处多余2扣。 结论:结论:要因要因 第15页/共38页 要因确认要因确认7 7: 末端因素:对周边环境及地下水影响了解太少 标准:对地勘报告了解明确,并对降雨量实时监测记录 实查:小组成员宋冠鹏对分包管理人员做了调查,大家对地勘报告及周 边地下水情况掌握很清楚,且降雨量实时监测记录等资料齐全,随时在 做。 结论:非要因结论:非要因 要因确认要因确认8 8: 末端因素:注浆设备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标准:注浆设备能满足施工要求 实查:小组成员李凯凯与专业分包管理员对现场注浆设备注浆泵和搅拌

15、 机进行了检查,设备机械合格,并且进场时我项目安全部门对3台机械进 行了验收无带病作业的现象,机械设备状况及数量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结论:非要因结论:非要因 第16页/共38页 要因确认要因确认9 9: 末端因素:注浆参数不好控制闭盘参数控制不当 标准:技术参数控制比较混乱 实查:小组成员姜欣对现场压浆工艺进行检测,抽取5根桩进行检查,发 现注浆水泥浆水灰比控制达不到设计要求的0.5,注浆压力超过要求的3- 4Mpa,注浆量部分不能达到1.3T/桩设计要求,压浆质量无法保证。 结论:结论:要因要因 第17页/共38页 序序 号号 要因要因对策对策目标目标措施措施 地地 点点 负责人负责人 完成

16、完成 时间时间 1 施工人 员责任 心不强 质量意 识淡薄 专题培训、 落实奖惩 制度 提升施工 人员责任 心,按质 量要求施 工 1、每周召集分包管理人员及工人进行 质量专题培训。 2、利用“质量月”活动契机,在施工 过程中举行评比活动,奖惩分明。 3、要求管理员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全程 跟踪,规范员工的操作,严格执行项 目管理制度。 会议 室及 施工 现场 郭学伟 徐超 王龙 2013.9 2 注浆管 安装方 法不当 改进注浆 管安装方 法 接头应牢 固紧密, 避免注浆 管堵塞或 漏浆 1、项目部对注浆管连接方式进行优化, 每处施工部位配备两把管钳,并对注 浆管丝扣处缠生料带。 2、对注浆管连

17、接工序进行专项验收。 会议 室及 施工 现场 宋冠鹏 崔剑宇 姜欣 2013.9 八、制定对策 第18页/共38页 序序 号号 要因要因对策对策目标目标措施措施 地地 点点 负责人负责人 完成完成 时间时间 3 注浆参数 不好控制 闭盘参数 控制不当 优化注浆 参数管理 注浆参数 指标严格 控制 1、过程控制从设备着手进行改进, 注浆过程中进行控制记录。 2、闭盘参数控制尤为重要,注浆压 力注浆量由专人负责进行控制。 施 工 现 场 郭学伟 徐超 李凯凯 钟宜周 2013.9 制表人:王龙 制图日期:2013年9月10日 第19页/共38页 实施一:实施一: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淡薄 1、

18、针对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一点,我项目部规定每周举行一次质量专题会议,要求专业分包管理员及施工班组组长必须到会,对每周巡检中发现的灌注桩及后压浆工艺的质量问题进行剖析讲解,在会议中将现场出现质量问题照片进行播放,更形象、直观的看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后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九、对策实施 第20页/共38页 2、QC活动正值9月“全国质量月”活动启动之时,本项目部抓住此契机,本着“谁施工、谁负责质量”的原则 ,开展班组间的施工质量竞赛评比活动,对于桩基施工质量好的班组给予奖励,对于施工质量不达标的予以一定经济处罚,此活动使各班组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竞争环境,并带动了各班组的施工生产积

19、极性,也无形中使工人的工作态度和质量意识有了很大提升。 第21页/共38页 3、我项目部要求管理员对钢筋笼压浆管安装、水泥用量、水灰比检测、后台压浆设备参数等5道工序进行全程跟踪验收,要求别人,先从自我做起,让项目部各成员在思想上对质量引起重视,规范项目成员操作,贯彻落实公司项目管理规定。 实施一效果检查实施一效果检查 : 经过以上措施经过以上措施5道工序的跟道工序的跟 踪验收,现场施工人员的踪验收,现场施工人员的 操作、技术水平、质量意操作、技术水平、质量意 识均有明显的提高,工序识均有明显的提高,工序 验收达到验收达到100%无误差,而无误差,而 工人质量意识的提升也为工人质量意识的提升也

20、为 灌注桩后压浆的质量控制灌注桩后压浆的质量控制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22页/共38页 实施二:实施二:注浆管安装方法不当 1、桩基施工工人在施工时对注浆管连接方法不当,导致部分注浆管的连接不牢固、不紧密,针对此问题我项目部改进了现场工人管箍连接安装方法,禁止用手握,使用扳手拧,要求每处施工部位给工人配备两把管钳,以达到拧牢固的目的,并且要求在连接前将管端部位丝扣用生料带进行缠绑,以达到管口严密的目的。 配备两把管钳配备两把管钳管端用生料带缠绑管端用生料带缠绑 第23页/共38页 2、注浆管在压浆工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注浆管连接的安装工序就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后压浆施

21、工的质量,所以我项目部与监理商量后,决定一起对注浆管连接安装进行专项的验收,并对验收合格的注浆管进行挂牌标示,起到有点到面的作用,从根源上杜绝后压浆出现质量问题,保证注浆管的连接牢固紧密,无堵塞。 与监理及分包管理与监理及分包管理 人员进行专项验收人员进行专项验收 对合格注浆管进行对合格注浆管进行 签字挂牌签字挂牌 第24页/共38页 实施二效果检查实施二效果检查 : 注浆管安装方法的改进,使注浆管达到了接头牢固注浆管安装方法的改进,使注浆管达到了接头牢固 紧密效果,通过现场对紧密效果,通过现场对40根注浆管的验收,合格率根注浆管的验收,合格率 达到了达到了95%,仅有,仅有2根注浆管丝扣未拧

22、紧,从而避根注浆管丝扣未拧紧,从而避 免了注浆管堵塞或漏浆的质量隐患的发生。免了注浆管堵塞或漏浆的质量隐患的发生。 第25页/共38页 实施三:实施三:注浆参数不好控制,闭盘参数控制不当 1、过程控制先从设备着手进行改进,按照设计要求注浆水灰比为0.5,水泥压入量为1.3t/桩,测量出搅拌桶的直径为1米,计算得出搅拌桶内需灌入高约83cm的水,并在桶内此水位线处焊一截钢筋头做为水位标记,然后倒入1.3t水泥进行充分搅拌,如此而来水灰比误差极小,并且在过程中,我们定期对水泥浆的水灰比进行抽测。 定期对泥浆比重进行抽测定期对泥浆比重进行抽测 第26页/共38页 2、我项目部对后压浆质量控制采用注浆

23、量和注浆压力双控方法,以水泥注入量控制 为主,泵送终止压力控制为辅。后压浆施工前,进行压浆试验,确定压浆量为1.3t/桩 。而注浆压力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在3-4Mpa ,整个注浆过程我项目部派专门负责人员 进行记录管理。对于终止注浆闭盘派专人进行控制,闭盘终止注浆条件主要有以下三 点:水泥压入量已达到表中预定值70%,泵送压力超过5.0Mpa时水泥压入量达到 表中设计值的70%,而泵送压力不足表中预定压力的70%,及时调小后续浆液的水灰 比,继续压浆至满足终止压力时若水泥浆从桩侧溢出,改为间歇压浆,同时应调小 后续浆液水灰比,至水泥量满足预定值时。 派专人负责压浆后台派专人负责压浆后台 对压浆各

24、项数值对压浆各项数值 进行记录进行记录 第27页/共38页 实施三实施三 效果检查:效果检查: 对注浆参数指标严格控制,是后压浆工艺质量控制对注浆参数指标严格控制,是后压浆工艺质量控制 的重要一环,通过实施三的措施,水灰比、注浆量的重要一环,通过实施三的措施,水灰比、注浆量 及注浆压力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注浆质量。及注浆压力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注浆质量。 第28页/共38页 十、效果检查 序号存在问题频数频率(%)累计频率(%) 1压浆量不足218.218.2 2注浆管安装不合格1927.2 3浆液配比达不到设计要求218.245.4 4注浆压力不符合设计要求327.372.7 5其他327.

25、3100 合计11100 桩基后压浆质量合格率为:(388-11)/388=97.2% 活动实施后的效果检查阶段,小组成员检查了灌注桩后压浆质量 控制,共检查388点,不合格频数、频率统计列表如下: 制表人:王龙 制表日期:2013年9月20日 第29页/共38页 根据统计表得出活动前后对比柱状图如下:根据统计表得出活动前后对比柱状图如下: 制图人:王龙制图人:王龙 制图日期:制图日期:20132013年年9 9月月2020日日 合格率达到合格率达到97.2%97.2%,实现了活动目标。,实现了活动目标。 第30页/共38页 高压注浆泵压力能够达到高压注浆泵压力能够达到3- 4Mpa及及600转转/min的设计要求的设计要求 第31页/共38页 工人注浆管安装质量及浆液比重工人注浆管安装质量及浆液比重 合格率有了明显提升合格率有了明显提升 第32页/共38页 社会效益:社会效益: 此次QC活动,一方面,为工程创优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该工程得到了业主、设计、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体现出了我公司的先进技术管理水平,维护了我公司的良好形象,提高了企业在北京市场的竞争力。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本QC活动既提高了施工质量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