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桥水岸花园塔吊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乌桥水岸花园塔吊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乌桥水岸花园塔吊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乌桥水岸花园塔吊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乌桥水岸花园塔吊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乌桥水岸花园工程塔吊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工程名称:吴江市乌桥水岸花园工程施工单位:浙江秀州建设有限公司编制时间:审核时间 :编制人 : 审编制依据.3一、工程概况.3二、塔吊技术性能参数.4三、塔吊平面布置与操作要求4四、附墙杆立面布置与要求5五、附墙杆平面布置.5六、塔吊基础设计.6七、起重机塔身升降施工要求6八、起重机拆装安全技术要求7计算书:四桩基础计算1计算书:塔吊三附着计算18错误!未定义书签。编制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塔式起重机GB/T5031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

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苏G03-2002起重机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程GB/T5972乌桥水岸花园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其建筑、结构施工图纸QTZ80 ( 5810 ) 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杭州华诚机械有限公司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以及以上所标准所引用的标准等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乌桥水岸花园工程( 1# 楼4# 楼 )工程地址: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建设单位:吴江金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海宁市建筑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浙江华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浙江中材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浙江秀州建设有限公司监督单位:吴江市建筑业管理局乌桥水岸花园工程由1#楼4# 楼及人防

3、地下车库组成;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地上33 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99.30m; 地下室层高2.7m, 标准层层高:3.00m; 总建筑面积:91328.5平方米,其中地上约71796平方米,地下约19532.5平方米。根据当地原始地面及周边城市道路的标高及排水等情况,本工程室内设计标高土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30 米 ;室外标高-0.300相当于黄海高程3.00米。本工程高层建筑为1# s4# 楼,建筑层数为33层,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桩选用混凝土预制管桩桩长为49m=地下人防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抗拔桩 ),桩长为17.5m,有效桩长为17M ,建筑

4、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根据现场实际施工需要,确定安装QTZ80 ( 5810) 塔机台数共4台;塔吊臂长为57M,具体见塔吊平面布置图。1# 楼塔吊标示为1号塔吊,臂长57M, 2#楼塔吊标示为2号塔吊,臂长57M 3#楼塔吊标示为3号塔吊,臂长57M 4# 楼塔吊标示为4号塔吊,臂长57M塔 吊中心距外墙面不小于3.5m 。塔吊基础采用和 二种规格预制管桩,直径600mm桩顶嵌入承台或筏板、楼塔吊基础桩长米,楼塔吊基础桩长米。塔吊承台基础标高根据地下车土0.000( 绝对标高 3.3

5、M ) ,基础承台设置在主楼底板外,1#4# 楼承台顶部标高为 -6.25M ,承台内桩顶标高为 -7.55M , 承台基础长宽各为5.5M, 高为 1.35M ,砼钢筋保护层为50mm 承台底部配筋为: n25150 双层双向,顶部配筋为: n 25200 双层双向,箍筋为 n 22200 拉筋为 n 20480 地质条件:吴江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前缘,属三角洲冲积、湖积平原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吴江盛泽大道东侧乌桥北,现为拆迁房屋,地形稍有起伏。具体土层情况详见该工程勘察报告。二、塔吊技术性能参数本工程所选用塔式起重机QTZ80 ( 5810 ) ,是由杭州华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起重运输机

6、械,为水平臂架,小车变幅,上回转,自升式塔机。最大起升高度达90/160m,最大额定起重量为 6 t 。该机大臂为 58 m , 在臂头可吊 1.04t ,具有作业范围大,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适应于 52 层以下高层建筑、居民住宅的施工。该机技术性能先进,设计合理,工作可靠,是 节约能源、节约钢材、减少运输量的理想的建筑施工用起重机械。2、主要性能技术参数详见使用说明书中主要性能技术参数一览表3、各种臂长时起重特性一览表详见使用说明书中各种臂长时起重特性一览表4、起重特性曲线一览表详见使用说明书中各种臂长时起重曲线特性一览表三、塔吊平面布置与操作要求1、起重机的金属结构、轨道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

7、属外壳, 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Q。2、应保持起重机上所有安全装置灵敏有效,如发现失灵的安装装置,应及时修复或更换。所有安全装置调整后, 应加封(火漆或铅封)固定, 严禁擅自调整。3 、起重机在无线电台、电视台或其他电磁波发射天线附近施工时套和穿绝缘鞋 , 并应在吊钩上挂接临时放电装置。,与吊钩接触的作业人员,应戴绝缘手4、 作业前 , 应进行空载运转 , 试验各工作机构是否运转正常 , 有无噪音及异响 , 各机 构的制动器及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 , 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5、起吊重物时 , 重物和吊具的总重量不得超过起重机相应幅度下规定的起重量。6、 应根据起吊重物和现场情况

8、 , 选择适当的工作速度 , 操纵各控制器时应从停止点 (零 点)开始 , 依次逐级增加速度 , 严禁越档操作。在变换运转方向时 , 应将控制器手柄扳到零 位, 待电动机停转后再转向另一方向 , 不得直接变换运转方向、突然变速或制动。7、 在吊钩提升到限位装置前, 均应减速缓行到停止位置采用限位装置作为停止运行的控制开关。, 并应与限位装置保持距离不得小于1m ,严禁8、动臂式起重机的起升、回转、行走可同时进行, 变幅应单独进行。每次变幅后应对变幅部位进行检查。允许带载变幅的, 当载荷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0% 及以上时,严禁变幅。9、提升重物严禁自由下降。重物就位时可采用慢就位机构或利用制动器使

9、之缓慢下降。10 、 提升重物作水平移动时, 应高出其跨越的障碍物0.5m以上。11、 作业中 ,当停电或电压下降时, 应立即将控制器扳到零位, 并切断电源。如吊钩上挂有重物, 应稍松稍紧反复使用制动器, 使重物缓慢地下降到安全地带。12 、 作业中如遇六级及以上大风或阵风,应立即停止作业 , 锁紧夹轨器全松开 ,起重臂应能随风转动。对轻型俯仰变幅起重机 ,应将起重臂落下并与塔身, 将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完结构锁紧在一起。13 、作业中 , 操作人员临时离开操纵室时, 必须切断电源, 锁紧夹轨器。14 、 起重机载人专用电梯严禁超员 , 其断绳保护装置必须可靠。当起重机作业时 , 严禁 开动电梯。

10、电梯停用时 , 应降至塔身底部位置 , 不得长时间悬在空中。15、作业完毕后,起重机应停放在轨道中间位置,起重臂应转到顺风方向,并松开回转制动器,小车及平衡重应置于非工作状态,吊钩宜升到离起重臂顶端23m处。16、停机时,应将每个控制器拨回零位,依次断开各开关,关闭操纵室门窗,下机后应器,使起重机与轨道固定,断开电源总开关,打开高空指示灯。锁紧夹轨17、检修人员上塔身、起重臂、平衡臂等高空部位检查或修理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四、附墙杆立面布置与要求1、装设附着框架和附着杆件,应采用经纬仪测量塔身垂直度,并应采用附着杆进行调整,在最高锚固点以下垂直度允许偏差2/1000 ;2、 在附着框架和附着支

11、座布设时,附着杆倾斜角不得超过10;3、附着框架宜设置在塔身标准节连接处,箍紧塔身。塔架对角处在无斜撑时应加固;4、塔身顶升接高到规定锚固间距时,应及时增设与建筑物的锚固装置。塔身高出锚装置的自由端高度,应符合出厂规定;5、起重机作业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锚固装置,发现松动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故障未排除,不得继续作业;6、拆卸起重机时,应随着降落塔身的进程拆卸相应的锚固装置。严禁在落塔之前先拆锚固装置;7、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时,严禁安装或拆卸锚固装置;8、锚固装置的安装、拆卸、检查和调整,均应有专人负责,工作时应系安全带和戴安全帽,并应遵守高处作业有关安全操作的规定。五、附墙杆平面布置2

12、000锚固装置附着杆在建筑结构上的固定点要满足以下原则:1、附着固定点应设置在丁字墙(承重隔墙和外墙交汇点)和外墙转角处,切不可设置在轻质隔墙与外墙汇交的节点处;2、 对于框架结构,附着点宜布置在靠近柱根部;3、 在无外墙转角或承重隔墙可利用情况下,可以通过窗洞使附着杆固定在承重内墙上;4、附着固定点应布设在靠近楼板处,以利于传力和便于安装。六、塔吊基础设计YL$/x .,i1 - - 1电f-塔吊基础布置图1:14001、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基础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1/1000 ; 埋设件的位置、标高和sawa-a600受压桩与承台连接垂直度以及施工工艺符合出厂说明书要求。2、起重机的

13、混凝土基础周围应修筑边坡和排水设施,并应与基坑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七、起重机塔身升降施工要求1、升降作业过程,必须有专人指挥,专人照看电源,专人操作液压系统,专人拆装螺栓。非作业人员不得登上顶升套架操作平台。操纵室内应只准一人操作,必须听从指挥信号;2、升降应在白天进行,特殊情况需在夜间作业时,应有充分的照明;3、风力在四级及上时,不得进行升降作业。在作业中风力突然增大达到四级时,必须立即停止,并应紧固上、下塔身各连接螺栓;4、顶升前应预先放松电缆,其长度宜大于顶升总高度,并应紧固好电缆卷筒。下降时应适时收紧电缆;5、升降时,必须调整好顶升套架滚轮与塔身标准节的间隙,并应按规定使起重臂和平 衡状

14、态,并将回转机构制动住, 当回转台与塔身标准节之间的最后一处连接螺栓 ( 销子 ) 拆 卸困难时, 应将其对角方向的螺栓重新插入,再采取其它措施。不得以旋转起重臂动作来松动螺栓( 销子);6、升降时,顶升撑脚 ( 爬爪 ) 就位后,应插上安全销,方可继续下一动作;7、升降完毕后,各连接螺栓应规定扭力紧固,液压操纵杆回到中间位置,并切断液压升降机构电源。八、起重机拆装安全技术要求1、起重机的拆装必须由取得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拆装资质证书的专业队伍进行,并应有技术和安全人员在场监护。2、拆装前,应按照出厂有关规定,编制拆装作业方法、质量要求和安全技术措施,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作为拆装作业技术方案

15、,并向体作业人员交底。3、拆装作业前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所拆装起重机的各机构、各部位、结构焊缝、重要部位螺栓、销轴、卷扬机构和钢丝绳、吊钩、吊具以及电气设备、线路等进行检查,使隐患排除于拆装作业之前;(2) 自升塔式起重机顶升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和油管、 顶升套架结构、 导向轮、 顶升撑脚 ( 爬爪 ) 等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3) 对采用旋转塔身法所用的主副地锚架、 起落塔身卷扬钢丝绳以及起升机构制动系统 等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4) 对拆装人员所使用的工具、安全带、安全帽等进行检查,不合格者立即更换;(5) 检查拆装作业中配备的起重、 运输汽车等辅助机械、 应状

16、况良好, 技术性能应保证 拆装作业的需要。4、起重机的拆装作业应在白天进行。当遇大风、浓雾和雨雪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5、拆装人员在进入工作现场时,应穿戴安全保护用品,高处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熟 悉并认真执行拆装工艺和操作规程, 当发现异常情况或疑难问题时, 应及时向技术负责人反 映不得自行其是,应防止处理不当而造成事故。6、拆装上回转、小车变幅的起重臂时,应根据出厂说明的拆装要求进行,并应保持起7 、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结构,应使用原厂制造的连接螺栓,自制螺栓应有质量合格的重机的平衡。试验证明,否则不得使用。连接螺栓时应采用扭矩手或专用扳手,并应按装配技术要求拧紧。8、在拆装作业过程中,当遇天

17、气剧变、突然停电、机械故障等意外情况,短时间不能继续作业时,必须使已拆装的部位达到稳定状态并固定牢靠,经检查确认无隐患后,方可停止作业。9、安装起重机时,必须装大车行走缓冲止挡器和限位开关碰块安装牢固可靠,并应将各部位的栏杆、平台、扶杆、护圈等安全防护装置装齐。10 、除因损坏或其它原因而不能用正常方法拆卸的起重机时,必须按照技术部门批准的安全拆卸方案进行。11 、起重机安装过程中,必须分阶段进行技术检验。整机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整机技术检验和调整,各机构动作应正确、平稳、无异响,制动可靠,各安全装置应灵敏有效,在无载荷情况下,塔身和基础平面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4/1000 , 经分阶段及整机检验

18、合格后,应填写检验记录,经技术负责人审查签证后,方可交付使用。计算书:四桩基础计算1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塔舟自鲫塔机竖向荷载简图参数信息塔吊型号 :QTZ80 ( 5810 )自重 (包括压重 ):F1=450.80kN最大起重荷载 :F2=60.00kN塔吊倾覆力距 :M=2489.77kN.m塔身塔吊起重高度 : H=114.00m宽度 :B=1.65m桩混凝土等级 :C60承台混凝土等级 : C35保护层厚度 :50mm矩形承台边长 :5.50m承台厚度 :Hc=1.350m承台箍筋间距 :S=200mm承台钢筋级别 :U 级承台预埋件埋深 :h=0.00m承台顶面埋深 :D=0.200m

19、桩直径 : d=0.600m桩间距 :a=4.000m桩钢筋级别 :U级桩入土深度 :15.00桩型与工艺 :预制桩桩空心直径 :0.380m二 . 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1. 塔吊自重 ( 包括压重 ) Fi=450.800kN2.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 F2=60.000kN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F=F i+F2=510.800kN塔吊的倾覆力矩M=1.4 X 2489.770=3485.678kN.m三.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计算简图:fM- y图中x 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 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 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 JG

20、J94-2008 的第 5.1.1条)“ 理十 E 丄必咸” 4-岖甘 1 脣 F 土号厂乔其中 n - 单桩个数,n=4 ;Fk 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k=510.800kN ;Gk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G=25.0X Bc XBcXHc+20.0X BcX Bc X D=1141.938kN;M xk,Myk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绕通过桩群形心的 x、y 轴的力矩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 XY 方向距离 ( m);Nik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 基桩或复合基桩的竖向力 (kN) 0经计算得到 :桩顶竖向力设计值 :最大压力:N=1.2

21、X (510.800+1141.938)/4+3485.678 X (4.000 X 1.414/2)/2 X (4.000 X 1.414/2) 2=1112.101kN最大拔力:N=(510.800+1141.938)/4-3485.678X (4.000 X 1.414/2)/2 X(4.000 X 1.414/2) 2=-203.095kN桩顶竖向力标准值 :最大压力:N=(510.800+1141.938)/4+2489.770 X (4.000 X 1.414/2) 2=853.384kN最大拔力:N=(510.800+1141.938)/4-3485.678 X (4.000 X

22、 1.414/2) 2=-27.015kN(4.000(4.000XX1.414/2)/21.414/2)/2XX2.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 ( 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 JGJ94-2008 的第 5.9.2条)其中 Mx,My 分别为绕 X 轴和绕 YW 方向计算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 kN.m) ;x i,y i垂直 Ytt 和 X 轴方向自桩轴线到相应计算截面的距离( m); N i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第i 基桩净反力, N=N-G/n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压力产生的承台弯矩:N=1.2 X (510.800+1141.938)/4+3485.678X (4.000/2)/4 X (

23、4.000/2)2=931.531kNMX1 =M 1=2X931.531 X (2.000-0.825)=2189.098kN.m拔力产生的承台弯矩:N=(510.800+1141.938)/4-3485.678 X (4.000/2)/4 X (4.000/2) 2=-22.525kNMX2 =M 2=-2X 22.525 X (2.000-0.825)=-52.935kN.m四.矩形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 7.2 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M反 = -T 1 J1噫匕二 1一黒 2 M4 = - -式中 1 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 寸

24、,取为 1.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80 寸,仪 1 取为 0.94, 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fc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h0 承台的计算高度。fy 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 fy=300N/mh承台底面配筋 :& S=2189.098X 10 6/(1.000 X 1.570 X 5500.000 X1300.000 2)=0.0141i=1-(1-2 X 0.0141) 0.5 =0.0142一 S=1-0.0142/2=0.9929Asx = Asy=2189.098X 106/(0.9929 X 1300.000 X300.000)=5653.219mm 2承台顶面配筋 :a s=52

25、.935 X 106/(1.000 X 1.570 X 5500.000 X 1300.000 2)=0.0003f=1-(1-2 X 0.0003) 0.5 =0.0003.S=1-0.0003/2=0.9998A sx= Asy =52.935 X 106/(0.9998 X 1300.000 X 300.000)=135.753mm 2o满足顶面和底面配筋要求的同时还应该满足构造要求!五. 矩形承台截面抗剪切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 JGJ94-2008) 的第 5.9.14 条。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 XY 方向桩对矩形承台的最大剪切力 ,考虑对称性,记为 V=2224.20

26、2kN 我们考虑承台配置箍筋的情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下面公式:1 75A-4+ 1s其中 |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 ,=1.500ft -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t=1.570N/mn S;b-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 b=5500mmh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 h =1300mm0fy 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 fy=300.000N/mrfi ;S箍筋的间距, S=200mm经过计算承台已满足抗剪要求,只需构造配箍筋!六. 桩身承载力验算桩身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 JGJ94-2008) 的第 5.8.2 条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

27、N=1112.101kN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N?叭I,其中 -c基桩成桩工艺系数,取 0.850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27.500N/mm ;cAps -桩身截面面积,Aps=0.1693m?o经过计算得到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满足要求拉计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受压钢筋只需构造配筋 ! 桩身受JGJ94-2008 第 5.8.7 条受拉承载力计算,最大拉力N=203.095kN经过计算得到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676.984mm 。综上所述 ,全部纵向钢筋采用构造配筋且配筋面积不能小于676.984mm构造规定:预制桩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 0.8%, 采用静压法沉桩

28、时 ,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 0.4%, 直径不宜小于 14mm七.桩抗压承载力计算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 JGJ94-2008) 的第 5.2.5 和 5.3.5 条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1112.101kN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应满足下面的公式:最大压力 :氐- Qsk +0# = 肚 E 丛其中 R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安全系数,取2.0 ;fak承台下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加权平均值;- 承台效应系数,当不考虑承台效应系数时,其值取qsk桩侧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按下表取值;qPk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29、按下表取值;u - 桩身的周长, u=1.8850m ;Ap 桩端面积 ,取 AP=0.169m 2 ;0;Ac -计算桩基所对应的承台净面积,去Ac=7.393m2;li 第i 层土层的厚度 ,取值如下表;厚度及侧阻力标准值表如下:序号土层厚度 (m)侧阻力特征值(kPa)端阻力特征值(kPa)土名称112220700粘性土218172650粘性土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15m 所以桩端是在第2 层土层。最大压力验算 :R=1.885X (12 X 440+3 X 344)+1300X 0.169=12117.971kNaR=12117.971/2.0+0.000X 105.000 X 7.393

30、=6058.985kN上式计算的 R 值大于等于最大压力853.384kN, 所以满足要求 !八.桩抗拔承载力计算桩抗拔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 JGJ94-2008) 的第 545 条桩抗拔承载力应满足下列要求:其中:丁卓=些另切劇式中 T uk 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N抗拔系数;解得:Tgk =18.4 X (0.750 X 12X 220+0.750X 3X 344)/4=19996.200kNGgp =18.4 X 15 X 22/4=1518.000kNTuk =1.885 X (0.750 X 12X 220+0.750X3X 172)=4461.690kNGp=1.

31、885 X 15X 25=706.858kN由于 :19996.200/2.0+1518.000=27.015满足要求 !由于 :4461.690/2.0+706.858=27.015满足要求 !计算书:塔吊三附着计算1塔吊附看计算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 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 支座计算和锚固环计算。参数信息塔吊高度 :114.00(m)附着塔吊最大倾覆力距 :2489.00(kN.m)附着塔吊边长 :1.65(m)附着框宽度 :1.90(m)回转扭矩 :50.00(kN/m)风荷载设计值 :0.5

32、9(kN/m)附着节点数 :3附着杆选用: 10 号工字钢各层附着高度分别 :30.0,54.0,80.0(m)附着点 1 到塔吊的横向距附着点 1 到塔吊的竖向距离:3.00(m)离:3.00(m)附着点 1 到附着点 2 的距离 :9.00(m)二.支座力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 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 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其中 W0 基本风压 (kN/m 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9) 的 规定采用: W=0.45kN/

33、m2;u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uz=2.380 ;us - 风荷载体型系数: ,=2.400 ;z 风振系数 ,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构在Z 高度处的风振系数按公式7.4.2 条规定计算得伐 =0.70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其中NWkw=W X风荷载水平压力BX K s,W k=1.799kN/m2BK塔吊作用宽度 ,B=1.65ms - 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s=0.20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q=0.59kN/m风荷载实际取值q=0.59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2489kN.m计算结果 : N w=165.273kN三 .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

34、简图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工0cos + 7 cos T3 COS = N* cos B 工 F 厂。爲 sin 两十篦 sin 旳 十 泗碍 = sin 0 2厂 07( 啓 + c /2) cos % -(flj +c/ 2) sin 两 十爲 ( 毎 + c /2) cos a2 - ( + c / 2) sm Cj + 爲 ( 占 1 + c / 2) cos CE3 + ( 的 a 1 -c?/2)sm a3 p Mw其中 :a1 orcfgfE /aj a2 = arctb x + c)- arctbyf(a2 - 也- c)四?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

35、,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 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从 0-360 循环,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杆 1 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202.49 kN杆 2 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67.11 kN杆 3 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183.13 kN杆 1 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202.49 kN杆 2 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67.11 kN杆 3 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183.13 kN五 . 第二种工况的计算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起重臂,不考虑扭矩的影响。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1=45,135,225,315 ,Mw=Q 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

36、的轴压力和轴拉力。杆 1 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165.27 kN杆 2 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27.35 kN杆 3 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173.72 kN杆 1 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165.27 kN杆 2 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27.35 kN杆 3 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173.72 kN六.附着杆强度验算1 ?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验算公式 : =N/An f其中 N 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取 N=202.49kN;b为杆件的受拉应力;An 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0 号工字钢 , 查表可知 An=1430.00mm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202.49 X1000/1430

37、.00=141.60N/mm2。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15N/mrh 满足要求 !2 ?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验算公式 :L = N/ AnW f其中为杆件的受压应力;N为杆件的轴向压力 ,杆 1:取 N=202.49kN; 杆 2:取 N=67.11kN;杆 3:取 N=183.13kN;An 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0 号工字钢 ,查表可知 An=1430.00mm ;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 ,是根据 ?查表计算得 ,杆 1:取 =0.543, 杆 2:取 J =0.353 , 杆 3:取* =0.427 ; 杆件长细比 ,杆 1:取 =102.479, 杆 2:取=

38、138.779, 杆 3:取 f =122.714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299.91N/mn2o最大压应力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15N/mm 不满足要求 !七.焊缝强度计算附着杆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加长,对接焊缝强度计算公式如下:ltf其中 N 为附着杆的最大拉力或压力,N=202.493kN;w 为附着杆的周长,取440.38mm为焊缝厚度, t=4.50mm ;t 或 fc 为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取185 N/mm经过焊缝强度= 202492.54/(440.38X 4.50) = 102.18N/mm2;2。对接焊缝的抗拉或抗压强度计算满足要求!下面为附送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

39、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谢谢!毕业论文致谢词我的毕业论文是在韦xx 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论文凝聚着他的血汗,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对我的工作学习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谢意这三年来感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的老师对我专业思维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他们在学业上的心细指导为我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要像诸位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特别是我的班主任吴廷川老师,虽然他不是我的专业老师,但是在这三年来,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给予我鼓舞与关怀让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时候,“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对吴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向吴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