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壤肥料练习题1、农业生产由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管理三人环节组成。2、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 疏松表层。3、土壤之所以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是因为土壤肥力。4、土壤肥力是土壤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生活因素的能力。5、土壤是由 气相、液相,固相三相物质组成的。6、一般把肥料分为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三大类。7、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是:水、肥、气、热。8、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物质叫肥料。9、含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成分,在工厂里用化学方法制造,的,或采用天然矿物生产的肥料叫无机肥料。10、在播种和幼苗移
2、栽时施入的肥料叫种肥。11、肥料的施用方法一有:沟施、穴施、撒施、焦秧施、根外追肥。12、在作物生长期间进行的施肥叫追肥。13、在播种和幼苗移栽前进行的施肥叫基肥。14、种肥的作用是提供作物生长发育初期所需要的养分。15、基肥的作用是 一方面为作物全生育期生长提供养分,另一方面又具有培肥和改良土壤的作用伪作物的生长发育制造良好的土壤环境。16、追肥的作用是满足作物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的特殊要求,以补充基肥不足。17、李比希对土壤肥料的贡献是提出归还学说,植物矿质营养学说。18、矿质营养学说的观点是绿色植物 唯一养料是 矿物质 。19、归还学说的主要观点是必须施用矿质肥料使土壤损耗营养物质归还 保
3、持一定的平衡。20、作物产量是受 最小养分(土壤中某种对作物来说相对含量最少的营养元素 所支配的,这就是最小养分律。第一章 组成土壤的固相物质1、酸性条件下,长石风化后会生成高岭石。 2、岩石依其成因可分为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3、砂粒和粉粒主要是由原生矿物质(石英、长石矿物组成,其中以石英最多4、花岗岩发育的土壤较玄武岩发育的土壤质地较粗。5、在同一气候带,以( c )所形成的土壤砂粒含量高。a、石灰岩;b、玄武岩;c、花岗岩;d、页岩。6、引起岩石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结冰,水流、大风的腐蚀作用。7、花岗岩含的主要矿物是石英、长石、云母。8、 玄武岩发育的土壤含磷量一般比花岗岩的土
4、壤高。 9、高岭石的阳离子交换量比蒙脱石的小。 ( )10、石灰岩母质发育的土壤ph值低于花岗岩发育的土壤。 11、土壤中粘粒部分主要由次生矿物组成。12、土壤颗粒越大石英及原生硅铝素酸类矿物就愈多。13、土壤矿物质由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组成。14、岩石的风化作用主要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15、岩石物理风化作用于结果是岩石由大变小,但其化学成分和结构没有改变。16、长石和云母的风化是土壤中钾素的主要来源。17、矿物质颗粒越粗,二氧化硅的含量越多,反之则越少。( )18、二氧化硅和三氧化物的分子比率叫硅铝铁率。19、硅铝铁率大,说明淋溶弱,母质风化度浅,( )20、矿物质颗粒越细含铁
5、、钙、磷、钾等养分元素就越少。21、根据土粒的粒径把土粒由粗粒到细粒划分成几组,同组的土粒性质相差不大即为粒级。22、我国土壤粒级分为砂土、壤土、黏土。23、土壤颗粒的各粒级土粒含量所占的百分比组合叫土壤质地。24、土壤质地反映了土壤矿物质颗粒的粗细程度。25、根据肥力特征相近与否,把土壤颗粒组成划分成若干组即为土壤的质地分类。26、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是砂土,粘土,壤土。27、按卡庆斯基土壤质地分类标准,物理性砂粒标准是粒径大于0.01mm。28、砂质土的肥力特征是保肥保水力弱,养分少, 差, ,分转化供应快,通透性好,易耕作等。29、粘质土的肥力特征是:保肥力强,养分含量比较丰富 , 快,
6、 耕性 差,耕作困难。30、砂土施用化肥时应把握少量多次的原则。31、砂质土是冷性土,发老苗不发小苗;粘质土暖性土,发小苗不发老苗。32、砂质土的温度变化稳定,而粘质土的温度变化快。33、砂质土要求窄垄高畦的耕作措施,而粘质土则要求宽垄低畦。34、砂质土一般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35、粘质则适宜种植番茨、花生等作物。36、砂质土应施腐熟程度低的有机肥,而粘质土则应施腐熟程度高的有机肥。37、砂质土的肥效特点是,前劲小而后劲足。粘质土的肥效特点则是后劲不足前劲大。38、理想的耕作土壤剖面是上层松下层紧。39、砂质土的温度变化快是因为砂质土的热容量小。40、理想的土壤质地组成是“五砂五泥”或“
7、七砂三泥”。 “四砂六泥”或“三砂七泥”。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1、土壤腐殖质的主要组分有胡敏酸;富里酸;和腐殖物质。2、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其肥力也必定高。3、北方土壤中富啡酸含量高,而南方土壤中胡敏酸含量高。4、其它条件相同时,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含水量越高。5、有机含量在20的土壤叫矿质土壤。6、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指标。7、自然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主要是土壤中的高等绿色植物。而耕作土壤的有机质来源是每年施用的有机肥、每年作物的残茬以及根系分泌物。8、土壤有机质分为两类,一类腐殖物质;另一类是非腐殖物质。9、非腐殖物质主要有糖类有机酸和含氮的氨基酸、氨基糖。10、腐殖质是动植
8、物残体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和再合成作用,而重新形成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11、由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的过程叫矿质化过程。12、在微生物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有机质形成新的更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叫腐殖化过程。13、有机质中养料的释放是靠有机质矿化过程来进行的。14、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是靠有机质腐殖化过程来完成的。15、不同组分的有机质分解的速度是不同的。糖、淀粉简单的蛋白质等分解最快,分解最慢的是木质素。16、适合微生物活动的有机物质的c/n比是25:1。17、土壤因矿化作用所消耗的有机质数量占总有机质的百分数叫土壤有机质的矿化率。18、影响有机质分解的因有:植物残体特性、土壤水气热条件、土壤酸碱性
9、 、气候。19、土壤腐殖质是一种b的胶体物质。a、黄色;b、棕色;c、灰色;d、黑色。20、土壤腐殖质这所以带电是由于腐殖质分子表面含有含氧官能团解离的结果。21、由于腐殖质表面电荷的存在,腐殖质能进行离子交换吸附。22、胡敏酸与钾、钠、铵等一价阳离子形成盐后溶解度增大。23、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碳、氮、磷、硫等元素的重要来源。24、土壤有机质能提高土壤的贮水能力、有效水的的含量、供水和保水。25、土壤有机质是土壤植物和微生物所需能量的来源。26、砂质土施用有机肥不仅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良砂土的物理性质,而且能明显提高 能力。27、土壤有机质能提高土壤保肥能力是因为土壤腐殖质属胶性物质具有
10、较大的表面和表面能。28、土壤有机质能够提高土壤的缓冲性是因为腐殖质有离子交换作用。29、土壤有机质能减轻农药残毒和重金属污染是因为腐殖质能与某些重金属离子 发生络合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30、土壤有机质能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是因为土壤腐殖质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亲水基团。31、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肥力就越高。(水肥气热四方面)32、每年因矿化而消耗的有机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叫有机质的矿化率。33、土壤有机质累计的多少决定于腐殖残留物。34、水田土壤的有机质矿化率一般比旱地高。35、每克干物质施入土后转化为腐殖质的克数叫腐殖化系数。36、单位重量有机物料施入土壤后,经分解转化,最后残留下来的有
11、机质的量占施入量的百分数叫残留率。37、要保持土壤有机质的平衡必须使有机质的矿质化量等于有机质的腐殖化量。38、旱地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系数比水田的高。39、土壤腐殖质的阳离子交换量比无机胶体的交换量大。40、同种土壤其它条件相同时,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水分必定高。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和过程1、一般来说,粘土的容重大于砂土的容重。2、土壤容重是反映土壤肥力状况的一个指标。3、同一土壤疏松时比紧实时的d。a、比重大; b、容重大; c、比重小; d、容重小4、土壤容重越小越好。5、土壤容重太大,会妨碍植物根系的生长,阻碍土壤通气透水。6、旱地土壤耕层的土壤容重一般在b内较好。a、0.51.1g
12、/cm3;b、 1.11.3 g/cm3;c、1.01.5 g/cm3;d、 1.31.5 g/cm37、耕作层土壤的重量一般是每公顷约d 。a、200万kg;b、250万kg;c、300万kg;d、225万kg8、一般土壤的比重取土壤矿物质比重的平均值即2.56。9、土壤孔性包括土壤孔度、大小孔隙的分配及在各土层中的分布情况等。10、一般要求土壤的通气孔隙度在1020之间比较合理。11、土壤孔隙分为非活性孔,毛管孔、通气孔.12、一般地说含有机质多的土壤孔度也高。13、土粒相互粘结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聚合体叫;土壤结构体。14、土壤的孔度一般在50%-56%比较理想。15、从整个土体来说
13、,土壤孔隙分布应为上虚下实。16、一般来说,砂质土壤的毛管孔隙多些,而粘质土壤的通气孔隙多些。17、理想的土壤结构体是团粒结构。18、土壤空气中co2含量比大气中的低。而 o2的含量比大气中的高。19、土壤空气中水汽的含量一般比大气中的高。20、土壤空气中还含有多种还原性气体,如ch4、h2s、nh3、h2等。21、在良好的土壤通气下作物根系生长的表现是:根系长、, 颜色白、根粗壮。22、土壤空气与大气是通过气体的扩散和气体的整体流动来进行交换的。23、水田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比旱地的高。24、调节土壤通气性最基本的措施是改善土壤孔隙状况。25、土壤热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能。26、单位重量或单
14、位体积土壤温度升降1摄氏度时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热量卡数叫热容量。27、土壤含水量越高时,土壤温度越容易升温。28、土壤热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壤含水量和空气含量。29、影响土壤热状况的环境因素有;纬度和海拔高度和坡向坡度和地面覆盖等。30、影响土壤热状况的内在因素是土壤颜色质地有机质含量等。31、土壤含水量是指土壤水重占风干土重的百分数。32、土壤水的保持主要是靠吸附力和毛孔力吸持的。33、毛管半径越小毛管力就越大。34、被土粒表面分子引力作用而紧紧束缚在土粒表面的水叫束缚水。35、吸湿水的特点是不能移动,导电性低,溶解能力低等。36、土壤吸湿水达到最大时的含水量叫吸湿系数。37、土壤吸湿水与土
15、壤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有关38、膜状水是包被在吸湿水外面的水膜。39、膜状水的特点是受力较小可以在膜内缓慢移动,部分可被作物利用。40、毛管水的特点是受力较小有溶解能力容易移动,可全部被作物利用。41、毛管上升水达到最大时的含水量叫土壤毛细管持水量。42、毛管悬水量达到最大时的含水量叫田间持水量。43、不超过田间持水量是一定面积一定土层内的最大灌水定额是以 为最高限。44、以土壤吸水为纵坐标,相应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成的相关曲线称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45、利用水分特征曲线说明不同质地的土壤相同含水量时土壤吸力不同。46、土壤的有效水是在萎焉系数和田间持水量之间的含水量。47、判断土壤耕性好坏的标准
16、是:土壤耕作难易,耕作质量好坏宜耕期长短。48、粘着性和粘结性都是通过水才能连接在一起。49、粘着性指的是土粒、水、外物之间的关系,而粘结性指的是土粒、水、土粒之间的关系。50、土壤可塑性是指土壤 在一定含水量的范围内,可以被外力任意改变成各种形状外力消失或干燥后仍保持所改变的形状不变的性能时的含水量。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化学性质与过程1、土壤胶体能够吸收阳离子,是因为胶体( d )。a、具有巨大表面能;b、具有巨大比表面;c、带正电荷;d、带负电荷。2、土壤胶体的最主要形式是有机无机复合胶体。3、可变电荷是指其电荷随ph而变化。4、提高土壤的ph值可以提高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5、离子吸附是指溶
17、液中的离子被胶体吸引到胶体表面的现象。6、阳离子交换特点是可逆性,快速性、等当量交换、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7、一价的钾离子不能代换三价的铁离子。8、离子价数越高交换能力就越强。9、离子的水化半径越大交换能力就越小。10、氢离子交换能力比钙、镁离子的交换能力弱。11、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是电荷价数、离子半径水化半径、离子浓度,离子运动速度。12、每千克干土所吸收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里摩尔数叫土壤阳离子交换量。13、无机胶体越多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就越大。14、土壤腐殖质越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就越小。15、一般说来砂质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比粘质土壤的小。16、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有利于提高土壤的阳离
18、子交换量。17、盐基离子指的是除氢离子和铝离子外的所有离子。18、非盐基离子指的是除氢离子和铝离子外的所有阳离子。19、一般来说,北方土壤的盐基饱和度比南方土壤的高。20、北方土壤的交换性阳离子主要以钠离子为主。21、盐基饱和的土壤是指盐基饱和度大于80%的土壤。22、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土壤是盐基不饱和的土壤。23、南方土壤盐基离子主要是以铝离子为主。24、南方土壤之所以酸是由于土壤盐基强烈的淋溶。25、我国土壤一般是南酸北碱。26、生物因素对土壤酸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放出co2溶于水后形成碳酸。27、石灰岩发育形成的土壤比花岗岩发育形成的土壤ph值低。28、土壤酸碱的存在形式有活性酸和潜性酸。29
19、、一般来说,活性酸比潜性酸大。30、通常我们说影响作物生长的酸碱度是指潜性酸度。31、随着土壤ph的提高,铁、锰、铜、锌的有效性降低。32、酸性土壤磷主要是被活性的铁、铝固定而失效。33、胶体上吸附性氢离子越多,越有利于土壤结构的形成。34、土壤具有缓冲性的意义是为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动创造了一个土壤ph相对稳定的土壤环境。35、土壤盐基饱和度越大,对碱的缓冲能力就越强。36、一般来说,旱地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比水田中的低。37、机械吸收作用保持的养分是不溶性物质。38、化学吸收作用是使可溶性养分转变为难溶性养分的过程。39、物理性吸收作用吸附的是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养分。40、生物吸收作用吸收的
20、养分能随着生物的死亡而重新释放出来。41、土壤供肥性划分为: ; 。42、砂性土对施肥的效应是快而短。而粘性土则表现为: 慢而长。43、一般来说粘土的保肥性比砂土的强,供肥性也强。44、迟效养分的转化主要是指:难溶性矿物养分的释放和有机质的分解转化。45、某一交换性离子的量相同的两种不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越大的土壤其交换性离子的有效度越大。46、各将30kg的氯化钾施于砂土和粘土中,粘土中钾的有效度高于砂土中钾的有效度。47、一土壤胶体中吸附着钙离子和钾离子,当钙离被钠离子代替后,钾离子的有效度就提高。第四章土壤管理与土壤资源评价1、肥沃土壤的特征一般包括:土壤养分均衡、土体构造适宜、物理性质
21、良好。2、土壤肥力的调节途径主要有, 增施有机肥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用地养地结合合理作改土防治土壤腐蚀。3、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4、土壤在水和风等外力作用下, 发生冲刷和淋失的现象叫土壤侵蚀。5、磷肥对土壤和作物的污染主要是由于磷肥中含有镉和氟。6、过量施用化肥会引起硝酸盐的积累。7、土壤资源评价的主要任务是评价土壤生产力。8、土壤生产力包括土壤的适宜性、限制性、土壤生产潜力,三个方面。第五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1、母质这所以不能称之为土壤,原因之一是:da、没有矿质养分b、没有保肥性c、没有保水性d、没有有机质。2、地质学大循环的特点是:时间极长,范围广、植物营养元素
22、向下淋失。3、生物小循环的特点是:时间极短,范围小、植物营养元素向上富集 .4、地质大循环是营养元素的 释放 。生物小循环是养料的 积累 。5、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是:ca、地形;b、时间;c、生物;d、母质6、耕作土壤的剖面层次一般是:、耕作层、犁底层 、心土层和底土层。7、自然土壤的形成是在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综合作用下形成的。8、地带性规律是指土壤与大气候、生物相适应分布规律。1、以下属于土壤原生矿物的是 : ba高岭石 b、石英 c、蒙脱石 d、伊利石2、砂土类的性质不包括 ca、通气性强 b、透水性强 c、粘重难耕 d、容重较大3、土壤比重的一般范围是 ca、0.5-0.8 b、3.
23、2-4.2 c、2.6-2.7 d、5.4-7.84、土壤中的孔隙类型不包括 ba、非活性孔隙 b、大孔隙 c、通气孔隙 d、毛管孔隙5、有机质丰富,熟化度高的土壤容易形成的结构体是 b、 a、片状结构 b、团粒结构 c、块状结构 d、核状结构6、土壤热量的主要来源是 aa、太阳辐射能 b、施肥 c、除草剂 d、灌水7、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ca、胶体数量 b、胶体 c、体营养元素 d、胶体成分8、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土壤质地是 ba、粘土 b、砂土 c、重壤土 d、中壤土9、土壤中有效磷最高的ph范围是 ca、4.5 b、8.5 c、6.57.5 d、4.09.010、土壤有机质
24、矿化后的最终产物是da、二氧化碳 b、水 c、矿质养分 d、二氧化碳+水+矿质养分第八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1、以质流的方式提供的养分主要是: 氮。2、某元素在作物体内的含量必须在千分之一以上才能称其为必需元素。3、引起养分通过质流方式进行的动力是:植物蒸腾作用。4、土壤中养分向根表迁移的主要途径是:截获、扩散、质流。5、植物必须的大量营养元素是: c h o n p s k ca mg。6、以下属有益元素的是:a。a、硅;b、氟;c、氯;d、铁7、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是: fe b mn cu mo cl ni。8、引起土壤中养分扩散的动力是:浓度梯度。9、磷主要是以扩散方式迁移到根的表面。1
25、0、长距离内补充根表土壤养分的途径是: 质流 。11、土壤溶液浓度相同时,植物蒸腾量越大,通过质流迁移的养分量就越大。12、肥料的三要素是: n p k 。13、植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形态是:离子态。14、影响离子扩散的因素有:土体中水分含量、养分离子的性质、养分扩散系数、土壤质地和土壤温度。15、短距离内养分的迁移以扩散为主。16、氮主要以扩散的方式迁移到根的表面。17、离子被动吸收的特点是:不需要消耗能力非代谢过程,进入速度快没有选择性。18、根细胞自由空间的位置是:细胞间隙和壁膜之间。19、被动吸收的离子一般只能进入自由空间是由于受细胞壁的阻挡。20、主动吸收的特点是:消耗能力代谢的过程,
26、。21、根外营养是养分通过作物叶面上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内。22、叶部吸收的特点是施肥量少肥量高。直接供给作物吸收养分养分的吸收转化比根部快、叶部营养直接影响作物体内代谢。23、喷施微量元素肥料时适当加入尿素可提高微量元素的吸收。24、浓度越高越有利于叶片对养分的吸收。25、喷施叶面肥时,为了供应阳离子应把溶液配成偏碱性。26、根外追肥。一般来说,双子叶植物浓度可高些,单子叶植物的浓度可低些。27、叶面施用肥料时,作物生长前期浓度要低些,后期可高些。28、为达到喷施效果,叶面喷施最好选择在傍晚或下午进行。29、对移动性小的元素喷施次数可以少些。30、进行根外追肥时,一般应该喷施在叶子的表面为好。2
27、1、主动吸收的能量来自于植物的呼吸作用。22、土壤温度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温度影响了植物的呼吸作用。23、冬季为了使作物能够很好地越冬,应适用施用p肥和k 肥。24、光照对作物吸收养分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了植物的能量来源。25、光照充足作物体内的硝酸容易积累。26、水分对作物吸收养分的影响主要是影响养分的溶解,迁移,移动。27、土壤中水分越多养分扩散速率就越高。28、施肥结合中耕松土能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是由于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条件。29、温度影响植物对氮的吸收比对磷、钾的吸收小。30、植物营养期是指植物 开始从外界吸收营养到植物停止吸收营养的 阶段。31、大多数作物营养临界期一般出现在作
28、物生长前期。32、临界期对养分吸收的特点是:需要绝对量不多,需求迫切。33、大多数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出现在作物生长旺盛期。34、最大效率期吸收养分的特点是:吸收量最多,发挥作用最大。第九章 化学肥料1、化肥生产和使用经历的三个阶段是:单质低浓度阶段 ; 高浓度化肥和复合肥阶段 ,复合肥和专业肥阶段 2、化肥发展趋势是:向缓效化 、液体化、复合化、高效化、专用化方向发展。3、作物吸收氮的最好形态是銨态氮和硝态氮。4、作物缺氮首先在新叶上出现症状。5、土壤中氮的形态主要有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6、决定土壤中氮供应丰缺的指标是土壤全氮量。7、旱地土壤中氮的损失途径主要是淋失和氨的挥发。8、水田土壤中氮
29、的损失途径是反硝化作用引起的挥发损失和淋失。9、旱地土壤中氮容易发生的转化过程是硝化作用。10、氮肥按化合物形态可分为銨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11、作物对铵态氮的吸收同化比硝态氮的同化慢。12、铵态氮的移动性比硝态氮的小。13、土壤中氮素主要来源于降雨、生物固氮、施肥。14、硝化作用是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进行的。15、反硝化作用是是还原过程。16、决定是否施用氮肥的指标是土壤全氮量。17、最适宜做根外追肥的肥料是 d a硝酸铵 b氯化铵 c硫酸铵 d尿素18、属于生理酸性肥料的是 ad a氯化铵 b硝酸钠 c碳酸氢铵 d 硫酸钾19、不宜做种肥的肥料是 abd a尿素 b氯化铵 c硫酸铵
30、 d氯化钾20、作物体酰胺形成的意义是:氨的一种储藏形式、消除了氨的毒害、是否施用氮肥的指标。 21、属于生理碱性肥料的是 ca、硝酸铵 b、氯化铵 c、硝酸钠 d、硫酸钾22、不宜单独长期施用的肥料有 ada、氯化铵 b、尿素 c、硝酸铵 d、硫酸铵23、不宜做种肥的肥料是 abda、尿素 b、碳酸氢铵 c、硫酸铵 d、硝酸铵24、肥效较慢的肥料是 da、硫酸铵 b、氯化钾 c、硝酸钾 d、尿素25、适宜做根外追肥的肥料是 ca、硝酸钾 b、氯化铵 c、尿素 d、氯化钾26、作物体内磷的分布规律是生殖器官高于营养器官、种子高于叶片、叶片高于根系,根系高于茎秆 、幼嫩部位高于衰老部位。27、作
31、物对磷形态吸收难易的顺序是 aa、h2po4- hpo42- po43- b 、 h2po4- po43- hpo42- c、 hpo42- h2po4- po43- d、 hpo42- po43- h2po4- 28、磷肥的种类分为水溶性磷肥 、弱酸溶性磷肥,难溶性磷肥。29、过磷酸钙具有腐蚀性是由于肥料中有游离酸的存在。30、不溶于水和弱酸,只溶于强酸的磷肥是难溶性磷肥。31、过磷酸钙有效性受两个因素影响,易固定难迁移。 32、过磷酸钙与石灰混合施用能提高利用率。33、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原则是旱重水轻。34、在旱作轮作中,磷肥应优先分配于喜磷作物或冬季。35、属于弱酸溶性磷肥的是 aa、
32、钙镁磷肥 c、重过磷酸钙 b、磷矿粉 d、骨粉 36、钾是以离子态存在于作物体内。37、钾对收获以油料、纤维,淀粉、糖类为主的作物效果好。38、土壤中钾的形态是 矿物态钾、缓效态钾,速效态钾。、水溶性钾交换性钾。39、土壤中钾的固定主要是晶格固定。40、白色草木灰的肥效比黑色草木灰的肥效较高 41、在生产中,可用草木灰来吸附尿液。 42、作物缺钾首先在新叶上出现症状。43、钾肥宜作基肥,作追肥早追比晚追好。44、钙肥的种类有石灰石、熟石灰石灰石粉。45、引起大白菜“干烧心”、“脐腐病”、芹菜“黑心病”的原因是土壤缺钙。填空选择判断1、厩肥腐熟的外部特征,腐熟阶段是黑、烂、臭;半腐熟阶段是棕、软
33、 霉过劲阶段是灰、粉、土 2、近代的研究发现,作物花而不实与微量元素硼的缺乏有关。()3、作物缺铁首先在新叶上表现失绿发黄。()4、不改变主作物种植方式,将绿肥作物种植在主作物株行之间称为( b )。a、套种; b、间种; c、扦种; d、单种。5、作物缺(b)新叶开始出现症状。a、氮; b、铜; c、锌; d、钾。6、复合肥料的种类有化成复合肥、 配成复合肥 和 掺和复合肥 。7、作物缺铁、锰、钼、铜首先在新叶上出现症状。而缺锌则在老叶出现症状 ()8、人粪尿是有机肥料,适用于任何作物。包括糖类和淀粉类作物。()9、磷酸铵含n14%18%(平均16%),p2o5 46%52%(平均49%),
34、肥料用量应以( b )来计算。a、16%; b、49%; c、(49%+16%) 2; d、49%-16%。10、微量元素的施用要有高度的针对性。11、人粪尿是以(c )为主的肥料。a、磷; b、钾; c、氮; d、钙。12、堆肥一般掌握初期以矿质化过程为主,后期则以腐殖化过程为主。13、作物缺钙开始出现症状是在根尖、顶芽等部位。14、油菜缺硼会出现“ 华而不实 ”的症状。15、作物缺硫症状会先在( a )出现。 a、新叶;b、中部组织;c、老组织。16、作物缺钼会引起硝酸盐的积累是因为钼是硝酸还原酶的成分。名词解释1、 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谐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2、厩肥:各种
35、新鲜家畜粪尿除用作改良,粘重土壤或作冬季温床酿热材料外一般需经堆积贮存,不宜直接施用的肥料。3、盐基饱和度:指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总量的百分数。4、土壤热容量 :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土壤当温度增或减1度时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热量卡数。 5、腐殖化系数:每克干物质施入土后转化为腐殖质的克数。6、粘着性:土壤黏附外物的性能。7、扩散:是土壤溶液中由于养分的浓度差异所引起的养分运动。8、土壤: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9、土壤缓冲性:土壤对外界干扰抗拒性变的能力。10、离子间的协同作用:指某一离子的存在能促进另一离子的吸收。11、生物肥料:由有益微生物制成的能够改善作物营养条件,
36、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肥料效应的活体微生物制剂,传统上也叫菌肥或微生物制剂。12、复合微生物肥料:在肥料养分标明量中,至少含有氮、磷、钾三种养分中的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营养元素,由化学方法和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13、物理风化:指岩石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崩解、破碎但不改变其化学成分和结构的过程。14、离子间的颉颃作用:指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的吸收。15、质流:是由于植物蒸腾作用而引起的土壤中养分随土壤水流动的运动。16、化学风化:岩石矿物在氧水、二氧化碳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新物质的过程。17、沤肥:以植物茎秆、绿肥等植物性物质与泥炭、人畜粪尿、化学氮肥和石灰等材料混合堆积,
37、经嫌气微生物分解、腐熟而成的肥料。18、土壤导热率:是土壤导热性质大小的指标,指在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土壤传导的热量。19、肥料: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物质。20、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在贮存过程中,如普钙吸湿,会引起各种公演变化,往往使水溶性磷变为水不溶性的作用。21、有效肥力:指耕作土壤中能被作物直接利用,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肥力。22、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的能量。23、潜在肥力::指耕作土壤中不能被作物直接利用或在农业生产上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那部分肥力。 .24、有益元素:在营养元素中除了16种或17中
38、必需元素外还有一些元素对植物有益甚至是必须的25、区域性土壤:在某一地区特殊条件下发育形成的具有特殊地方特点的土壤分布26、土壤结构性:指土壤中单粒、次生单粒或团聚体的数量、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27、生物有机复混肥:以无害化处理过的有机物料为基本原料,配以功能微生物菌群调节好物料的水分混合制作而成的肥料。 28、生理酸性肥料:某些化学肥料施到土壤中后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由于作物吸收其中的阳离子多于阴离子,使残留在土壤中的酸根离子较多,从而使土壤(或土壤溶液)的酸度提高,这种通过作物吸收养分后使土壤酸度提高的肥料。29、堆肥:秸秆等有机废物或其他植物残体在有氧条件下堆腐而成的有机肥料。简
39、答和论述1、 钾肥的施用技术主要有哪些?施于喜钾作物、施于缺钾土壤、施于高产田、根据钾肥的特征合理施肥2、氯化铵、硫酸铵和碳酸氢铵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3、影响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是什么?现有酸性砂质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请问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它的阳离子交换量?4、 某土壤粘粒(0.05mm)含量大天50%,它们各属于什么质地?各自有哪些肥力特征?5、某农场种有作物:(1)荔枝、龙眼(作根外追肥);(2)蔬菜(作种肥);(3)甘蔗、蕃茨;(4)水稻、剑麻;(5)烟草、茶叶。现有肥料氯化铵、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硝酸铵。请根据作物特性及肥料特点合理分配肥料(每类作物限选一种肥料),并详细说明理由。
40、6、 生产中要堆制高质量的堆肥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7、复合肥料有哪些优点?答:1.养分种类多、含量高、副成分少2.物理性状好,不易结块3.节省包装,贮运和使用费用4.配比多样化便于选择。8、试述生产中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提高过磷酸钙的利用率?答:9、简述叶部吸收的特点?答:10、什么叫土壤质地分类?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是什么?它们的肥力特征如何?答:11、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作用?答:1.提高土壤肥力2.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3.提高土壤容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12、请将以下阳离子按交换能力大小排列,并说明原因?fe3、al3、ca2、mg2、k、h、na2、nh4答:fe3、al3
41、hca2mg2nh4kna2(由大到小排列)原因:、由电荷价数,高价阳离子的交换能力大于低价阳离子;、由离子半径及水化半径,同价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大小与离子半径和水化半径密切相关,离子半径越大,单位面积所带的电量越少,离子水化半径越小,则阳离子交换能力越强;、由离子浓度,根据质量作用定律,交换能力弱的离子,如果浓度足够大,也可以将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的交换能力强的离子交换出来。13、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是什么?答:14、什么叫硝化作用?硝化作用的利弊有哪些?答:在通气良好条件下,氨态氮通过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相继作用,逐级转化成亚硝酸态氨和硝酸态氨。15、土壤腐殖质具有哪些性质?答:1.腐殖质的吸水性及溶解度2.腐殖质的稳定性3.腐殖质具有带电性。16、你认为生产中怎样合理施用叶面肥?答:(1)品种选择要有针对性,如在基肥施用充足时,可以选用以微量元素为主的叶面肥。(2)叶面肥的溶解性要好。由于叶面肥是直接配成溶液进行喷施的,所以叶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权属证件管理办法
- 报损报废管理办法
- 月饼透明管理办法
- 投诉管理办法意见
- 微课使用管理办法
- 恶意代码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石棉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月租车位管理办法
- 杭州经费管理办法
- 徐州炮竹管理办法
- 煤矿七新考试题及答案
- 郑州农村支教协议书
- 性病规范化诊疗相关制度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2部分:混凝土工程
- DB32-T 5082-2025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二同步经典题精练之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综合题
- 基于跨学科融合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 DB31∕757-2020 工业气体空分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2025年房东租房合同模板电子版
- 少年青春痘的预防与治疗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三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