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阅读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书面表达,也就是“写”。“写”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到所学的知识,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叶圣陶先生说过:“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但是有的学生光注重“积蓄”不注重“倾吐”,所以缺乏表达能力;有的学生注重“积蓄”而缺少书面表达的其他要素。所以即使有东西也“吐”不出来。这样,就必须在读写之间系上一根纽带,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使读写之间相互沟通,绿水长流。 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课文与作文完全脱节。也就是说,上课归上课,作文归作文,“读”与“写”完全脱离。其实,小学语文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
2、极好的范文,甚至有一些经典的文章,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谴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如果能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那对于提该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有帮助的。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今天,通过学生从读中悟写,以读带写,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至关重要。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一、利用教材,挖掘读写结合点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章取材新颖,布局合理、语句优美,大多数都是学生写作的范文
3、。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因素,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可以从下几方面入手:1.从词句入手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该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是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纶”,教师就应持之以恒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从而培养造句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水这一课时,我觉得“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这句话的“滑过了”用词十分准确,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运用换词的方法,体会“滑过了”一
4、词的巧妙之处。我是这样设计的:“滑下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流下来”“躺下来”之类的词语,通过引导,学生就明白“滑下来”一词写出了水流过我们身体时的美好感受,进一步说明了我们平时是多么的缺水,多么渴望水。因此,这个词用得十分的准确。在学生的写作中,他就会潜移默化地运用上一些好的词语。2.从标点入手 阅读教学中我们常遇上耐人寻味的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情节,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引起了他们的回忆或者想象。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学期中的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在地十九小节中有这样一句:“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写到辖区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在这一小节中有一个省略号,对于这个省略号千万不能轻易放
5、过,因为在这些看似“无”的空白之处,实际上却存在着极其丰富的“有”。抓住这个符号,让孩子也来当当小作家,充分展开想象:省略号省略了哪些内容,同学们有的说:一行热泪从彭德怀的眼中奔涌而出;有的说:彭德怀想起了和大黑骡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等等。教学中抓住这一切入点,让孩子们有感而作,写出了他们的想象,同时又深化了主题。3.从典型段落入手在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可以让学生模仿的段落。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段落展开读写结合。例如我们的经典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不管从整篇课文来看,还是从各小节来看,都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这种方法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来说,有很强的示范性。于是教学结束后,我让学生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6、提了两个问题:1.本篇课文是围绕文中的哪一句话来写的?课文第2、3、4自然段,作者分别扣住哪句话具体描写的?学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于是我趁热打铁:现在我也想请你们来试一试,当当小作家,观察一下我们学校中亭里的小菊花,请同学们进校门注意观察,看看这些菊花的花瓣、花蕾的形状、颜色、味道,再以“小菊花盛开了,多么美丽呀!”为总句,按照观察顺序把菊花的形、色、味具体的说一说。学生有例子模仿,效果非常的好。把这些小菊花写得非常的生动,美丽。我想通过这样的练习,这种总分式的段落表达形式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生了根。作文难关不攻自破。4.从结尾入手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的
7、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学习了可文具公仪休拒收礼物之后,学生明白了供仪休清明廉洁的崇高品质。教师可以启发:如果下次再有人给公仪休送鱼,子明又会怎样说和怎样做呢?学生受到启示之后驰骋想象。二、加强课外阅读,进行读写训练让学生多读生活,多写生活。课外读写训练的有机结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捕捉到更多的信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如要求学生在自己的采蜜本上,一定要坚持一边阅读,一边作笔记;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日常生活,并且坚持写日记,周记。这样训练,同样可以达到读写有机结合之目的。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子,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比喻说明读书是学生摄取作文知识的重要源泉之一。但是阅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领会文章内涵、作者意图以及表现方法的能力。指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是事,看看社会,看看家庭,就让学生有取不尽的材料,再加上从课外阅读中吸取了范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技巧,学生就很容易把自己的东西在习作中表达出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所读的书与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获取的材料结合起来,学生就不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财经大学《数字科技前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航空大学《土力学含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吕梁学院《软笔书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牡丹江师范学院《算法设计与分析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理工学院《IntroductiontoMicroprocessors》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充科技职业学院《生态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中学化学教学方法与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范文公园游乐场地租赁合同
- 护坡承包合同书范例
-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探讨
- 厨师菜品考核评分表201921
-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综述
- 铝合金牌号对照
- 行为习惯养成活动方案
- C6-5-2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 管道夜间施工方案
- 淡化海砂项目规划实施方案(76页)
- 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ppt
- 让孩子学会排解压力 学生家长面授课参考教案
- 轮胎式装载机检测报告.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