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 江苏_第1页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 江苏_第2页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 江苏_第3页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 江苏_第4页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 江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根据“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要求,结合睢宁县实际,在2009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的基础上,现制定我院2010年睢宁县“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一、主要实施内容(一)工作对接制定2010年项目实施方案,与睢宁县农业局签订“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合同书”,落实驻村专家与各示范村、示范户的结对工作,并根据绩效考核的要求布置工作任务,全面推进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的实施。(二)产业指导结合睢宁县2010年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在全县以高效设施蔬菜生产为重点,推广标准化日光温室的建设,推进特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高效设

2、施蔬菜生产技术水平,实现生产规模、生产技术、配套设施、市场销售、信息服务等的全面提升。围绕蔬菜产业,加快建设睢宁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尤其是种苗中心的建设,加强种子种苗选育、示范和推广,使该县设施蔬菜产业化规模在现有基础上扩大20%以上,产量或产值增长10%以上。(三)巩固提高王集镇瓜菜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提高王集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水平,扩大示范辐射效应。通过技术指导,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不断提高种植水平,逐步形成本园区的特色和特色农产品,通过引进新品种迷你小南瓜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园区内种植农户的经济效益,促进园区的健康、持续发展。推进王集镇设施农业示范园的建设,增强示范效应,通

3、过核心区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形成以核心区为中心的万亩特色瓜菜生产示范基地。实现示范基地农业“三新”技术入户率95%,基地(或基地内农户)特色产业增产增效15%。(四)调整驻村专家组,培育5个特色专业村专家组成员因工作需要作相应的调整,挑选工作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充实专家组。 王集镇陈楼村,作为设施瓜菜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对接专家陈国元,实施项目为迷你小南瓜新品种引进栽培和示范推广。陈楼村耕地面积2600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1200亩;村总人口1380人,种植设施户数230户。主导产业为设施瓜菜产业。该村继续以设施瓜菜产业为先导,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以品牌建设

4、为核心,发展绿色农业、环保农业。培育50户示范户,带动该村的设施瓜菜产业发展,形成特色。官山镇吴桥村,为食用菌生产专业村,对接专家霍尧。全村耕地面积4100亩,农业人口2943人,由县有关部门及镇村对吴桥村投入300余万元建设食用菌棚体150余栋,组建占地150余亩的瑞禾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社员50余人。通过10户示范户的带动,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创建食用菌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进特色村食用菌产业发展。梁集镇傅楼村,为设施果菜生产专业村,对接专家陈军。傅楼村,总人口2400人,种植户数216户。大棚蔬菜种植总面积1000亩,并有日光温室16个,主要生产青椒、黄瓜、茄子、番茄等作物。在培育43

5、户示范户的同时,结合睢宁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核心区的规划,在该村建设种苗中心,满足周边种植户的种苗需求。魏集镇马王村,为西甜瓜设施生产专业村,对接专家林惠鸣。马王村耕地面积1900亩,全村1580人,种植户数116户。目前拥有钢架大棚1000余栋,主要种植春早熟西瓜,主要品种有京欣系列、8424、特小风等。培育23户示范户,示范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设施西瓜连作障碍,推进专业村西瓜特色产业的发展。高作镇八里村,为优质梨生产专业村,对接专家张凯。八里村位于高作镇梨园观光园区,全村耕地面积3349亩,全村3583人,种植户数200户。目前有梨树1600亩,其中进入盛果期梨园600亩,主要品种有“丰

6、水”、“新高”等。培育40户示范户,结合三项工程项目的实施,解决优质梨高效生产中的难题。(五)科技示范户培育培育示范户数表特色村名总人数生产户数科技示范户数科技示范户带动户数科技示范户占比(%)王集镇陈楼村13802305015021.7官山镇吴桥村294350103020梁集镇付楼村24002164312920魏集镇马王村1580116236920高作镇八里村35832004012020(六)技术指导驻村专家进行分户技术指导,着力提高示范户学习接受、自我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完善提高对接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关键时节及时到村到田到户开展指导,及时了解种植户的困难,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必要的市

7、场信息。发现一般性技术问题,要及时解决,遇有自身解决有困难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工作组汇报,邀请同行专家会诊解决。驻村专家在结对村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七)服务与培训经与睢宁县农业局联系,在2009年技术培训的基础上扩大培训范围。为睢宁县镇一级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及示范户带动户进行分层次的技术培训,结合生产需求,开展50人次以上的集中培训场次不少于5次。发放相关宣传材料5000份。次数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地点时间方式1王集镇种植户迷你南瓜生产技术陈楼村2010.5讲授2官山镇种植户食用菌生产技术吴桥村2010.6讲授3高作镇种植户梨生产技术八里村2009.8

8、讲授4梁集镇种植户茄子生产技术付楼村2010.9讲授5魏集镇种植户西瓜生产技术马王村2010.10讲授6睢宁县技术员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睢宁县农委2009.11讲授(八)物化补贴发放根据苏财农201082号 苏农计201040 “关于下达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计划及补助资金的通知”要求,将下达经费中的45%严格按照使用范围和审核报批程序,以实物补贴的形式落实到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等项目中去。物化补贴及经费使用方案如下表。该方案为预定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小范围调整。序号支出项目内容支出金额(万元)项目物化补贴(45%)1种子种苗费用5.02农机具费用5.03

9、种植设施费用5.04农药、肥料费用65其他补贴费用1.5合计22.5驻村专家补贴(45%)6驻村专家调研、交通、通讯、劳务等12.57技术培训费用2.58专家年终考核奖励7.5合计22.5组织监管补贴(10%)9组织协调费用2.510宣传费用2.5合计5.0总 计50.0二、实施地点与规模(一)科技示范基地:王集镇设施农业示范园王集镇地处睢宁县西北高亢地区,全镇28个行政村,7.8万人,可耕地面积10.5万亩,近年来,王集镇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全镇共有设施农业面积计达1.1万亩,其中大棚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王集镇万亩特色瓜菜核心方,位于镇区北2公里处,泗八路两侧

10、,占地3000亩,涉及陈楼、双营、庄楼等村。总投资2200万元。群众自筹700万元,财政扶持1500万元。核心示范区亩均产值可达10000万元,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专业村:陈楼村睢宁县王集镇陈楼村实施项目为迷你小南瓜新品种引进栽培和示范推广。陈楼村位于睢宁西北部,西接徐州,104国道横穿东西,居于北纬35左右,东经105.53度。属湿润半湿润气候,年降雨量910mm,降雨多集中在每年7、8月份,日照充足。陈楼村耕地面积:2600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1200亩;村总人口1380人,种植设施户数:230户。08年春季人均总收入:11000元;08年人均纯收入

11、:7800元。陈楼村当前的主导产业:设施瓜菜产业;今后发展规划:继续以设施瓜菜产业为先导,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积极拓展高效农业发展道路,走高效设施瓜菜和设施养殖农业的农业发展之路;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发展绿色农业、环保农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三)专业村:吴桥村睢宁县官山镇吴桥村实施项目为食用菌新技术示范推广。吴桥村,地处104线睢泗段,北邻睢城镇,南交镇政府机关。全村土地总面积5100余亩,其中耕地4100亩,水面120余亩,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943人,村民除种植稻麦外,发展食用菌设施栽培是其收入的重要来源。为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县有关部门及镇村对吴桥村投入30

12、0余万元建设食用菌棚体150余栋及与之配套的水、路、电等硬件设施,组建占地150余亩的瑞禾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社员50余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产值210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500余万元,食用菌产业240余万元,人均增收800元。村集体总收入约1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100余元。(四)专业村:傅楼村睢宁县梁集镇傅楼村实施项目为设施果菜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示范推广。傅楼村位于睢宁县城区北郊,宁宿徐高速公路沿线,总人口2400人,目前大棚蔬菜种植总面积1000亩,主要生产青椒、黄瓜、茄子、番茄等作物。2009年设施黄瓜种植面积150亩,青椒400亩,茄子30亩。2008年傅楼村新建16个日光温室

13、,并全部用于茄子长季节栽培,亩收入20000元左右。农户投入大,风险也较大。(五)专业村:马王村睢宁县魏集镇马王村实施项目为西甜瓜设施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马王村位于梁集-魏集万亩设施瓜菜基地核心区,全村土地面积2320亩,其中耕地面积1900亩,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1580人。目前拥有钢架大棚1000余栋,主要种植春早熟西瓜,主要品种有京欣、特小兰、特小风等。2009年设施西瓜种植面积668亩,种植户数116户。2008年全村人均经济收入2500元,经济总产值56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60万元,设施西瓜为220万元,设施西瓜亩收入4000元左右,亩纯收入2000元。(六)专业村:八里村睢宁县高作

14、镇八里村实施项目为优质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八里村位于睢宁县城区东部2公里处的高作镇梨园观光园区,全村耕地面积3349亩,全村共有22个村民组,3583人。目前有梨树1600亩,其中进入盛果期梨园600亩,种植户数200户,主要品种有“丰水”、“新高”等。2008年全村经济总产值273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40万元,人均经济收入8500元,盛果期梨园亩收入3000元左右,亩纯收入1800元。三、目标任务(一)产业发展目标1、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推广,不断提高高效设施蔬菜的生产水平,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2、通过解决生产中的连作障碍问题,促进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健康持续地发展,实现优质高产稳

15、产的生产目标;3、通过项目的实施,使特色蔬菜生产基地的特色更加明显,竞争优势进一步突显;4、通过项目实施,培养一批技术能力,解决项目完成后的后续技术指导与技术服务工作。(二)示范基地建设的目标1、协助示范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建立140亩设施蔬菜育苗基地,满足当地的设施蔬菜育苗、新品种展示、新技术培训等需求;2、为园区内的大学生创业园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使之成为睢宁设施蔬菜的创业孵化器;3、引进迷你小南瓜新品种,春秋每季栽培示范面积不小于10亩地,示范示范遮阳网夏季覆盖育苗栽培技术和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4、进行现场指导和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年培训农民300人;5、协助基地做好农产品销售的开

16、发工作。(三)“一村一品”专业村培育效果1、陈楼村:迷你小南瓜新品种引进栽培和示范推广(1)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通过合理地调整作物布局,提高王集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种植水平,形成适合本地生产实际的生产技术规范;(2)逐步扩大推广面积,在未来的3年内,形成本村的特色产品;(3)培育一批技术能手和示范户,使示范户的经济效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4)示范遮阳网和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更加合理地安排蔬菜茬口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奠定基础。(5)提高种植示范户的经济效益。示范户户均增产或增效20%以上。2、吴桥村:食用菌新技术示范推广(1)制定食用菌

17、产业发展规划;(2)指导以示范户牵头的官山镇食用菌协会,加强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引导合作社创建食用菌品牌;(3)推广生态型菇类生产技术,引进利用作物秸杆栽培的食用菌新品种,以草代木和利用桑枝、果枝栽培食用菌的新品种,推进微喷灌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高节水、节能效果,实现降本增效10%以上;(4)指导示范户进行食用菌的深加工,丰富食用菌产品供应,增加收益10%以上;(5)指导种植户进行食用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3、傅楼村:设施瓜菜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示范推广(1)示范茄果类蔬菜生产连作障碍的综合防治技术; (2)茄子、黄瓜嫁接育苗技术示

18、范与推广;具体目标是使目前10%的土传病害发病率降低5个百分点;(3)新技术的培训工作,培训到本村日光温室栽培的所有农户。(4)指导种苗中心的建设,满足周边种植户蔬菜苗的需求。4、马王村:西甜瓜设施栽培技术示范推广(1)培育科技示范户23户;(2) 对农民进行设施果蔬栽培专题培训100人次以上2次;(3)示范瓜类嫁接技术和连作障碍防控技术,辐射全村70%以上种植户;(4)通过项目实施,示范区设施果蔬每亩增收500元,增效300元。(5)引领示范户建立魏集西瓜专业合作社,提高当地瓜菜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地方特色农业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5、八里村:优质梨栽培技术(1)培育科技示范户40户

19、;(2)对农民进行梨优良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专题培训200人次以上;(3)示范梨树的花果管理技术(保花保果技术、疏花疏果技术、果实套袋技术),辐射全村70%以上的种植户;(4)引进梨新品种,丰富梨栽培品种;(5)示范梨测土配方施肥,减少肥料成本的投入,实现增效5%。(6)通过项目实施,示范区梨树种植每亩增收800元,增效500元。四、任务分工姓名职务(职称)任务分工张益彬书记/研究员组长、项目总负责钱剑林副院长/研究员副组长、组织协调袁卫明处长/高级农艺师组织协调陈国元主任/副教授驻村指导陈 军讲师、农艺师驻村指导林惠鸣高级农艺师驻村指导张凯讲师驻村指导霍 尧助理工程师驻村指导五、实施步骤(详细

20、阶段性工作举措)(一)迷你小南瓜新品种引进栽培和示范推广3月份完成播种育苗工作;具体内容包括种子的选购、浸种处理;田块的准备;与农户一起进行现场播种;指导农户出苗期的管理工作;4月上旬完成秧苗管理和定植工作;指导农户出苗后的田间管理工作,确定培育出优质的壮苗,奠定生产基础。指导农户进行秧苗的定植和缓苗期间的管理工作;指导农户正确地进行缓苗后的田间管理,包括浇水、施肥、大棚的温度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5月上中旬,秧苗开始倒蔓,指导农户进行整枝、搭架工作;同时此时迷你小南瓜进入开花期,要做好指导农户进行南瓜授粉工作,是栽培成功的关键技术。此外,要求农户做好肥水管理。6月份,是迷你小南瓜收获的季节,

21、除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之外,就是做好产品的收购和销售工作,尽可能提高农户的收益。7月份开展秋季栽培的准备工作,并及时播种。89月份主要进行田间管理和技术辅导;10月采收和产品销售工作;12月进行技术总结,并完成相应的项目报告。(二)食用菌新技术示范推广4月份完成计划的确定、农户的选择、大棚的落实和种植菇类的确定等前期工作;56月份根据种植食用菌的种类,分批进行原种的扩繁与发菌管理;现场详细指导培养料的灭菌、原种扩繁与发菌管理技术要点;秀珍菇的引种与反季节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指导。78月份根据种植食用菌的种类,分批进行栽培种的扩繁与发菌管理;现场详细指导栽培种扩繁与发菌管理技术要点;秀珍菇的反季节栽培出

22、菇期管理技术要点指导。 89月份上指导食用菌菇房出菇期管理技术要点,病害的综合防治、菇体采收管理。10翌年3月份,主要指导食用菌菇房菇期生长期管理技术要点,病害的综合防治、菇体采收管理。4月做好生产的总结工作,为下一年度生产做好准备。今后的生产提供经验和参考。(三)黄瓜生长调节剂和茄子连作障碍防治4月份对梁集镇付楼村茄果类蔬菜生产基地进行生产调研,了解生产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5月份,与农户一起协商确定试验方案,制订试验计划;并做试验的前期准备工作;6月份,黄瓜生长调节剂田间试验;茄子夏季育苗的准备和相应材料的采购;7月份,总结黄瓜试验结果;茄子播种育苗;现场技术培训;8月份,茄子嫁接及嫁接后的管理,田间技术培训;9月份,茄子定植及定植后的田间管理;生产田技术指导;10月份,田间管理,特别做好秋冬季管理,提高产量和效益;指导农户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产品的及时采收和上市;12月份,做好试验的总结,并形成报告和技术总结。(四)西瓜育苗技术和连作障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