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精编版.doc_第1页
药典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精编版.doc_第2页
药典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精编版.doc_第3页
药典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精编版.doc_第4页
药典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精编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目:洁净区(室)沉降菌监测标准操作规程编码:颁发部门:质量部起草:日期:2015 年月日修订日期:年月日审核:日期:2015 年月日生效日期: 2016 年月日批准:日期:2015 年月日发放份数:版次:第 1 版分发部门: 质量部、中心化验室1. 目的:阐述洁净室空气中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保证药品质量,防止生产环境对产品的污染。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区 ( 室) 的沉降菌的监测。3. 责任:沉降菌检测员。4. 内容:4.1 基本概念:4.1.1 菌落 : 细菌培养后 , 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 简称 CFU.通常用个数表示。4.1.2 沉降菌: 用 GB/T1629

2、2-2010 提及的方法收集空气中的活性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4.1.3 沉降菌菌落数 : 规定时间内每个平板培养皿收集到空气中沉降菌的数目,以个 / 皿表示。4.2 测试原理 : 本测试方法利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评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区的洁净度。4.3 测试方法:4.3.1 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培养基:高压消毒锅 : 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恒温培养箱 : 必须定期对培养箱的温度计进行检定。培养皿 : 一般采

3、用 90mm15mm硼硅酸玻璃培养皿。使用前将培养皿置于121湿热灭菌 20min。培养基 :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1将培养基加热熔化,冷却至约45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 15ml。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放入 3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72 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 制备好的培养基平皿应在 2-8 的坏境中存放。4.3.2 测试时间 :对单向流,如 A 级净化房间内及层流工作台, 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 10 分钟后开始。对非单向流,如 B 级、 C级、 D 级以上的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 分钟开始。4.3.

4、3 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 :最少采样点数目 : 沉降菌的最少采样点数可按表1 确定。在满足最少测点数的同时,不宜满足最少培养皿数,见表2表 1 最少采样点数目洁净度等级2面积( m)A、B级C 级D级102-32210- 2042220- 40822 40- 1001642100- 20040103注:表中的面积,对于单向流洁净室,指的是送风面积,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指的是房间面积。表 2 最少培养皿数洁净度等级所需 90mm培养皿数(以沉降4h 计)A14B2C2D2采样点的布置 :除受洁净区的设备限制外,取样点应在整个洁净区均匀布置。2在日常监控时, 那些与产品相邻近的区域, 以及可能与产品

5、直接接触的空气及设备附近应考虑增加取样点和取样次数 ( 与产品非接触区相比,这些区域应视为关键区 ): 人员活动频繁或人员较集中的区域也应视为关键区,需加强监控。取样点一股布置在趾离地面0.8-1.0m 之间或操作平台的高度。取样时,取样没备会对气流产生干扰, 取样时应避免可能对气流组织的干扰。尽量避免在回风口附近取样( 距离 lm 以上 ) ,且测试人员应在取样口的下风侧,并尽量少走动。4.3.4 测试步骤:4.3.4.1采样方法 :用无菌容器 ( 如不锈钢储槽 ) 将预先培养的培养皿 ( 无菌平皿 ) 带至待测区,将培养皿取出,放置在预先确定取样点,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小时

6、,再将培养皿盖上, 盖后倒置。 检测时记下培养皿打开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4.3.4.2培养:全部采样结束,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2培养,时间为72小时。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 检查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 可每批选定三个培养皿做对照培养。4.3.4.3菌落计数 :用肉眼直接计数,然后用5-10 倍放大镜检查,是否有遗漏。若培养皿上有2 个或 2 个以上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 个或 2 个以上计数。4.3.5 注意事项:测试用具要做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对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作详细的记录。由于细菌种类繁多, 差别甚大,计数时一

7、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采样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测试状态 :3沉降菌测试前, 被测试洁净区的温湿度须达到规定的要求, 静压差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区己经过消毒。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 在空调系统验流时、 长期停产恢复生产前、 设施设备大修复产前进行静态测试,在日常监测时进行动态监测。测试人员 : 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级别的工作服。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 2 个人。结果计算 :用计数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平均菌落数的汁算见下式:计算公式: MiM=n式中 M为平均菌落数( CFU)Mi 表示 1, 2, 3, n 号平皿菌落数; n 表示平皿总数。6标准:洁净度级别沉降菌平均菌落数( CFU/皿)以4h 计A1B5C50D1007. 结果评定 :用平均菌落数判断洁净室的空气中的微生物。洁净区内的平均菌落数必须符合所选定的评定标准。若某洁净区的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 则必须对此区域先行消毒, 然后重新测试两次,测试结果必须合格。8. 偏差纠正一旦发现空气微生物监测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