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餐后血糖管理指南餐后血糖管理指南 (IDF2007)(IDF2007) 背景背景 最近的治疗原则更集中于降低最近的治疗原则更集中于降低HbA1c水平,并着水平,并着 重强调空腹血糖(重强调空腹血糖(ADA/EASD共识,共识,2006):): 尽管控制空腹血糖是必要的,但常不足以获得理想的尽管控制空腹血糖是必要的,但常不足以获得理想的 血糖控制血糖控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降低餐后血糖漂移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降低餐后血糖漂移与HbA1c达标达标 相比同等甚至更重要相比同等甚至更重要 本指南的目的:本指南的目的: 提供反映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的资料提供反映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的资料
2、 帮助临床医生及组织在考虑当地资源的前提下,建立帮助临床医生及组织在考虑当地资源的前提下,建立 管理糖尿病人餐后血糖的有效措施管理糖尿病人餐后血糖的有效措施 餐后高血糖的发生常早于餐后高血糖的发生常早于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失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失 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胰岛素缺乏引起的餐后肝脏葡萄糖输出受抑胰岛素缺乏引起的餐后肝脏葡萄糖输出受抑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餐后血糖的升高也与下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餐后血糖的升高也与下列 物质的缺乏有关:物质的缺乏有关: Amylin:与胰岛素同时由:与胰岛素同时由细胞分泌的葡萄糖调节肽细胞分泌的葡萄
3、糖调节肽 胰高血糖素样肽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葡萄糖依赖的胃抑制性多肽(葡萄糖依赖的胃抑制性多肽(GIP) 白天餐后血糖控制的逐渐恶化早于白天餐后血糖控制的逐渐恶化早于 糖尿病夜间空腹阶段的逐渐恶化糖尿病夜间空腹阶段的逐渐恶化 血糖浓度血糖浓度 (mmol mmol/L)/L) 血糖浓度(血糖浓度(mmol mmol/L)/L) 血糖浓度(血糖浓度(mmol mmol/L)/L) 白天餐后时期白天餐后时期 清晨早餐前清晨早餐前1h 至早餐后至早餐后2h 血糖浓度(血糖浓度(mmol mmol/L)/L) 夜间空腹时期夜间空腹时期 Monnier L et al. Diabetes
4、Care 2007; 30: 263-269 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普遍存在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普遍存在 餐后高血糖也可以出现于餐后高血糖也可以出现于HbA1c控制达标患者控制达标患者 PPG8.9mmol/L 的频率(共的频率(共9次)次) 所有患者(所有患者(n=3,284) HbA1c7% (n=1,283) HbA1c7% (n=2,001) 0 1-3 4-6 7-9 16.1 24.7 26.6 32.7 28.3 33.3 23.9 14.5 8.4 19.2 28.1 44.2 71.7%的的A1C8.9mmol/L Bonora E, et al. Diabetologia 2
5、006; 49:846-854. 证据等级标准证据等级标准(Evidence-Grading Criteria) 水平水平 1+ 1+ 1- 2+ 2+ 2- 3 4 证据类型证据类型 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的荟萃分析、系统综述或极低倾向)的荟萃分析、系统综述或极低倾向 风险的风险的RCTs 设计良好的设计良好的RCTs的荟萃分析、系统综述或有较低倾向风险的的荟萃分析、系统综述或有较低倾向风险的RCTs RCTs的荟萃分析、系统综述或有较高倾向风险的的荟萃分析、系统综述或有较高倾向风险的RCTs 高质量的病例对照或群体研究的系统综述高质量的病例对照或群体研究的系
6、统综述 高质量的病例对照或群体研究,有极低的混杂偏见风险及具有关联引高质量的病例对照或群体研究,有极低的混杂偏见风险及具有关联引 起的高可能性起的高可能性 设计良好的病例对照或群体研究,有较低的混杂偏见或机会风险及关设计良好的病例对照或群体研究,有较低的混杂偏见或机会风险及关 联引起的中等可能性联引起的中等可能性 低倾向性风险的组织良好的基础科学研究低倾向性风险的组织良好的基础科学研究 病例对照或群体研究,有混杂偏见或机会的高风险及非关联退出的明病例对照或群体研究,有混杂偏见或机会的高风险及非关联退出的明 显风险显风险 非分析性研究(如病例报告,病例系列)非分析性研究(如病例报告,病例系列)
7、专家观点专家观点 问题问题1 1:餐后高血糖有害吗:餐后高血糖有害吗? ? 主要证据结论:主要证据结论: 餐后及负荷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餐后及负荷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它证据结论:其它证据结论: 餐后高血糖与视网膜病变风险增加相关。餐后高血糖与视网膜病变风险增加相关。 餐后高血糖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餐后高血糖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有关。)增加有关。 餐后高血糖引起氧化应激、炎症及内皮功能紊乱。餐后高血糖引起氧化应激、炎症及内皮功能紊乱。 餐后高血糖与心肌血容量及心肌血流量减少相关。餐后高血糖与心肌血容量及心肌血流量减少相关。 餐后高血糖与癌症风险增加
8、相关。餐后高血糖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 餐后高血糖与老年餐后高血糖与老年2型糖尿病人的凝血功能受损相关。型糖尿病人的凝血功能受损相关。 非糖尿病人中,心血管事件与餐后非糖尿病人中,心血管事件与餐后2 2小时小时 血糖的线性关系没有界值血糖的线性关系没有界值 Levitan EB,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4; 164:2147-2155.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 负荷后血糖负荷后血糖 5.5mmol/L BaltimoreBaltimore老年人纵向研究老年人纵向研究 1,236名男性随访了名男性随访了 13.4年。年。 所有原因死亡率所有原因死亡率: FBG6.1mmol/
9、L 明显增加明显增加 餐后餐后2小时血糖小时血糖 7.8mmol/L时明显时明显 增加增加 血糖范围血糖范围 (mmol/L) 死亡死亡RR RR 95CI P NGT IGT 糖尿病糖尿病 2.4-6.6 6.7-7.7 7.8-9.4 9.5-11.0 11.1-18.8 1.00 1.06 1.38 1.51 1.48 0.77-1.46 1.03-1.86 1.08-2.11 1.08-2.03 0.73 0.03 0.02 0.02 血糖范围血糖范围 (mmol/L) 死亡死亡RR RR 95CI P NGT IGT 糖尿病糖尿病 4.1-5.2 5.3-5.5 5.6-6.0 6.
10、1-6.9 7.0-7.7 1.00 1.06 1.03 1.41 2.02 0.81-1.39 0.80-1.32 1.01-1.97 1.09-3.73 0.69 0.83 0.05 0.03 Sorkin JD, et al. Diabetes Care 2005; 28:2626-2632. FPGFPG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 2h PPG2h PPG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 餐后高血糖与视网膜病变风险增加相关餐后高血糖与视网膜病变风险增加相关 Level 2+Level 2+ 来自日本的研究来自日本的研究 232名未用胰岛素的名未用胰岛素的2 型糖尿病患者型
11、糖尿病患者 餐后高血糖餐后高血糖 是比是比HbA1c预测糖尿病预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的更好指视网膜病变的更好指 标标 同样与糖尿病神经病同样与糖尿病神经病 变及肾病相关变及肾病相关 餐后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小时血糖浓度(mmol/L) 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 Shiraiwa T, et al.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5; 336:339-345. 餐后高血糖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餐后高血糖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IMT) 增加有关增加有关Level 2+Level 2+ IMT( (mm) IMT( (mm) IMT( (mm) 餐后餐后2 2小时血糖五分
12、位数小时血糖五分位数 空腹血糖五分位数空腹血糖五分位数 餐后血糖最高值五分位数餐后血糖最高值五分位数 n=403 * 与第1、2、3、4分位数有明显差异 与第1分位数有明显差异 Hanefeld M, et al. Atherosclerosis 1999; 144:229-235 餐后高血糖引起氧化应激、炎症及内皮餐后高血糖引起氧化应激、炎症及内皮 功能紊乱功能紊乱Level 2+Level 2+ 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波动比慢性持续性高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波动比慢性持续性高 血糖更特异地启动氧化应激血糖更特异地启动氧化应激 餐后高血糖及高甘油三酯血症对于餐后高血糖及高甘油三酯血症对于I
13、CAM-1, VCAM-1及及E-选择素水平有独立的累积效应选择素水平有独立的累积效应 口服糖负荷后:口服糖负荷后: 迅速抑制内皮依赖的血管扩张迅速抑制内皮依赖的血管扩张 抑制及内皮细胞抑制及内皮细胞NO释放释放 活化血栓形成活化血栓形成 增加循环中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增加循环中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 并延长并延长QT间期间期 餐后高血糖与心肌血容量及心肌血餐后高血糖与心肌血容量及心肌血 流量减少相关流量减少相关 Level 2+Level 2+ 心心 肌肌 血血 容容 量量 心心 肌肌 血血 流流 量量 空腹空腹餐后餐后空腹空腹餐后餐后 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对照组对照组 Scognamigli
14、o R, et al. Circulation 2005; 112:179-184. 餐后高血糖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餐后高血糖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 Level 2+Level 2+ 危险因素危险因素 相对风险相对风险 男性男性 女性女性 总体总体 餐后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mmol/L) 6.61.01.01.0 6.7-8.81.74(0.97-3.12)1.56(0.75-3.25)1.65(1.05-2.60) 8.9-11.01.85(0.97-3.51)1.17(0.45-3.04)1.60(0.95-2.70) 11.02.39(1.20-4.79)1.68(0.57-4.89)2.
15、15(1.22-3.80) 趋势趋势P值值0.020.430.01 餐后高血糖可能与餐后高血糖可能与 胰腺癌发生有关胰腺癌发生有关1 女性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女性糖尿病患者的空腹 及餐后高血糖与癌症风及餐后高血糖与癌症风 险相关险相关2 1.Gapstur SM, et al. JAMA 2000; 283:2552-2558. 2.Stattin P, et al. Diabetes Care 2007; 30:561-567. 血糖(血糖(mmol/L)OR95CI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6.91.511.13-1.97 负荷后血糖负荷后血糖12.11.711.17-2.39 餐后高血糖与老年餐后高
16、血糖与老年2 2型糖尿病人型糖尿病人 的认知功能受损相关的认知功能受损相关Level 2+ Level 2+ 基线基线6个月个月12个月个月*P值值 MMSE 格列本脲格列本脲 瑞格列奈瑞格列奈 认知组成评分认知组成评分 格列本脲格列本脲 瑞格列奈瑞格列奈 25.42.5 25.52.5 0.04040.030 0.04050.032 24.72.4 25.22.5 0.04060.028 0.04060.035 24.12.2 25.02.5 0.0390.036 0.04040.038 0.001 NS 0.001 NS MMSE简易智能量表 * p0.05 各组间时间跨度值比较 组间p值
17、与总体时间跨度改变有关。调整HnA1c及CV-FPG,认知组成评分及MMSE评分p值0.004。 Abbatecola AM, et al. Neurology 2006; 67:235-240. 问题问题2 2:餐后高血糖的治疗是否有益?:餐后高血糖的治疗是否有益? 证据结论:证据结论: 针对餐后血糖的药物可以减少血管事件。针对餐后血糖的药物可以减少血管事件。 针对餐后及空腹血糖是达到最佳血糖控制针对餐后及空腹血糖是达到最佳血糖控制 目标的重要措施。目标的重要措施。 Level 2+ 推荐推荐 对于餐后高血糖的病人应实施治疗措施赖对于餐后高血糖的病人应实施治疗措施赖 降低餐后血糖。降低餐后血
18、糖。 HbA1cHbA1c的强化控制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慢的强化控制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慢 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无明显界值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无明显界值 0 2 0 4 0 6 0 8 0 0567891 01 1 HbA1c (%) 微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 Stratton IM, et al. UKPDS 35. BMJ 2000; 321:405-412 针对餐后血糖的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血管针对餐后血糖的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血管 事件事件Level 1- 尽管降低尽管降低HbA1c水平与格列本脲类似,速效胰岛素促泌水平与格列本脲类似,速效胰岛素促泌 剂剂瑞格列奈瑞格列奈应用
19、应用12个月可以减少个月可以减少IMT, 而且可以降低而且可以降低IL-6 及及CRP水平。水平。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mm) 0 0.7 0.8 0.9 1.0 服药前服药前服药后服药后 Esposito K, et al. Circulation 2004; 110:214-219. 瑞格列奈瑞格列奈 针对餐后血糖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针对餐后血糖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与心血管风险标志物与心血管风险标志物 餐后餐后MG MG( (nmol nmol/L)/L) 餐后餐后3-DG 3-DG( (nmol/L) 丙酮醛(丙酮醛(MGMG) 3-3-脱氧葡糖醛酮(脱氧葡糖醛酮(3-DG)3-DG) 餐
20、后血糖漂移(餐后血糖漂移(mg/dLmg/dL) ) 硝基酪氨酸(硝基酪氨酸(NT) 人胰岛素组人胰岛素组 Aspart组组 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 Beisswenger PJ, et al. Diabetes Care 2001:726-732. Ceriello 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2; 25:1439-1443.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AspartAspart可以增加可以增加 2 2型糖尿病人的餐后心肌血流量(型糖尿病人的餐后心肌血流量(MBVMBV) Scognamiglio R, et al. Diabetes Care 2006; 29:
21、95-100. Controls:正常对照组 DM2-PI:2型糖尿病人安慰剂组 DM2-RI:2型糖尿病人胰岛素组 DM2-RA:2型糖尿病人Aspart组 KumamotoKumamoto研究:同时降低餐后及空腹血糖与研究:同时降低餐后及空腹血糖与 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的减少高度相关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的减少高度相关 CIT:传统胰岛素治疗组(单用基础胰岛素):传统胰岛素治疗组(单用基础胰岛素) MIT:多次胰岛素治疗组:多次胰岛素治疗组 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肾脏病变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一级预防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二级预防二级预防 Ohkubo Y, et al. Diabet
22、es Res Clin Pract 1995; 28:103-117. 针对餐后及空腹血糖是达到最佳血糖控针对餐后及空腹血糖是达到最佳血糖控 制目标的重要措施制目标的重要措施 Level 2+Level 2+ HbA1c在接近达标时在接近达标时餐后血糖餐后血糖占占 70% 50%线线 血糖浓度(血糖浓度(mmol mmol/L)/L) 白天餐后时期白天餐后时期 血糖浓度(血糖浓度(mmol mmol/L)/L) 夜间空腹时期夜间空腹时期 夜间空腹血糖在夜间空腹血糖在HbA1c8HbA1c6.5HbA1c6.5时即明显升高。时即明显升高。 相对正常空腹血糖可能已出现餐后高血糖。相对正常空腹血糖可
23、能已出现餐后高血糖。 Monnier L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881-885. Monnier L et al. Diabetes Care 2007; 30: 263-269 空腹血糖的降低对于血糖达标是必要但不充分空腹血糖的降低对于血糖达标是必要但不充分 的,同时降低餐后高血糖是非常必要的的,同时降低餐后高血糖是非常必要的 降低餐后血糖对降低餐后血糖对HbA1c 的影响是空腹血糖的的影响是空腹血糖的 接近两倍接近两倍 FPGFPG达标达标 (5.6mmol/L)5.6mmol/L) 64 94 PPGPPG达标达标 (7.8mmol/L)(7.8m
24、mol/L) 25 50 75 100 HbA1c 7%的比例() 的比例() 9494的的PPGPPG达标的患者达标的患者HbAHbA1c 1c达标 达标 6464的的FPGFPG达标的患者达标的患者HbAHbA1c 1c达标 达标 Woerle HJ,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7; 77:280-285. 针对餐后血糖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针对餐后血糖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仅针对空腹血糖而试图使仅针对空腹血糖而试图使HbA1c达标可能达标可能 增加低血糖风险增加低血糖风险 “治疗达标治疗达标”研究研究1: 每日一次每日一次Glargine治疗治疗H
25、bA1c7的患者中,的患者中, 仅有仅有25没有夜间低血糖记录。没有夜间低血糖记录。 IOEZ 研究研究2: 针对餐后血糖与针对空腹血糖相比,有类似针对餐后血糖与针对空腹血糖相比,有类似 或较低的低血糖发生率。或较低的低血糖发生率。 1.Riddle M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26:3080-3086. 2.Bastyr EJ, III, et al. Diabetes Care 2000; 23:1236-1241. 问题问题3 3:那些治疗在控制餐后血糖方:那些治疗在控制餐后血糖方 面是有效的?面是有效的? 证据结论:证据结论: 低糖饮食在控制餐后血糖方面是
26、有益的低糖饮食在控制餐后血糖方面是有益的 少数药物更针对性降低餐后血糖少数药物更针对性降低餐后血糖 推荐:推荐: 一些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措施可以被考虑用一些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措施可以被考虑用 来针对餐后血糖来针对餐后血糖 低糖负荷的饮食在控制餐后血糖方面是低糖负荷的饮食在控制餐后血糖方面是 有益的有益的Level 1+Level 1+ 血糖生成指数血糖生成指数 (GI): 通过比较一定碳水化合物量的血糖效应将含碳水化合通过比较一定碳水化合物量的血糖效应将含碳水化合 物食物进行分类物食物进行分类 食物血糖负荷食物血糖负荷 (GL):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平均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平均GI 可用
27、来预测餐后血糖和胰岛素需要量可用来预测餐后血糖和胰岛素需要量 单一食物的单一食物的GI和和GL是预测混合食物餐后血糖及胰是预测混合食物餐后血糖及胰 岛素反应相对等级的可靠指标岛素反应相对等级的可靠指标 低低GI食物与食物与HbA1c中等度改善有关中等度改善有关 高高GI食物与食物与T2DM、GDM及心血管风险独立相关及心血管风险独立相关 合理合理GI的营养计划可改善血糖漂移并降低心血管风险的营养计划可改善血糖漂移并降低心血管风险 针对性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针对性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 Level 1+Level 1+ 格列奈类:格列奈类: 作用机制与磺脲类药物类似,可以迅速刺激作用机制与磺脲类药物类
28、似,可以迅速刺激 胰岛素释放,且消除较快,半衰期短胰岛素释放,且消除较快,半衰期短 餐时服用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漂移幅度,而由餐时服用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漂移幅度,而由 于餐后数小时胰岛素分泌量较少,从而降低于餐后数小时胰岛素分泌量较少,从而降低 了低血糖风险了低血糖风险 目前有两种药物上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目前有两种药物上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餐后血糖控制类似餐后血糖控制类似 瑞格列奈在空腹血糖及瑞格列奈在空腹血糖及HbA1c控制上,优于那格控制上,优于那格 列奈列奈* Rosenstock J, et al. Diabetes Care. 2004;27:1265-70. 瑞格列奈强效降低餐后
29、血糖,并降低了瑞格列奈强效降低餐后血糖,并降低了 低血糖风险低血糖风险 严重低血糖发生率() 瑞格列奈 格列本脲 格列齐特 格列吡嗪 SU总体 *瑞格列奈vs SU:p0.03 7 6 5 4 3 2 1 与安慰剂比较的改变与安慰剂比较的改变 0 Van Gaal L et al. Diab Res Clin Pract 2001; 53: 141 Goldberg RB et al. Diabetes Care 1998; 21: 1897 HbA1c (%) FPG (mmol/L) PPG (mmol/L) Jovanovic L et al. J Clin Pharmacol 2000
30、; 40: 49 Nattrass M, et al. 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 2000; 24:S21-S31. 其它针对性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其它针对性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AGIs) 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胃肠道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漂移幅度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胃肠道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漂移幅度 Amylin类似物类似物Pramlintide Amylin是一种是一种37个个aa的糖调节肽,与胰岛素一起由的糖调节肽,与胰岛素一起由细胞分泌细胞分泌 通过延缓胃排空、降低血胰高血糖素、增加饱腹感降低餐后血糖漂移通过延缓胃排空、降低血胰高
31、血糖素、增加饱腹感降低餐后血糖漂移 胰高血糖素样肽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衍生物衍生物 GLP-1是由肠道分泌的一种肠降糖素是由肠道分泌的一种肠降糖素 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细胞新生、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胃排空细胞新生、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胃排空 及食欲及食欲 2型糖尿病人的型糖尿病人的GLP1-分泌减少分泌减少 已上市或拟上市的衍生物有已上市或拟上市的衍生物有Exenatide和和Liraglutide 二肽基肽酶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抑制剂 通过抑制降解通过抑制降解GLP-1的的DPP-4酶来延长酶来延长GLP-1的作用时间的作用时间 针对餐后血糖的
32、胰岛素(一):针对餐后血糖的胰岛素(一):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模拟正常的生理性模拟正常的生理性 胰岛素反应。胰岛素反应。 迅速起效,峰值活迅速起效,峰值活 性更高,作用持续性更高,作用持续 时间较短。时间较短。 0 2 3 4 5 5 hours4321 Injection 0 1.5 3.0 4.5 血糖血糖 (mM)胰岛素胰岛素 (10-10 M) Aspart 人胰岛素人胰岛素 Brange J et al. Nature 1988;333:679682 针对餐后血糖的胰岛素(二)针对餐后血糖的胰岛素(二) 双相(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双相(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将速效类似物与
33、中效胰岛素结合,同时降将速效类似物与中效胰岛素结合,同时降 低低PPG及及FPG 目前上市的有诺和锐目前上市的有诺和锐 30等等 *p 0.0001 n = 24 全天时间全天时间(小时小时) 血浆胰岛素血浆胰岛素 (mU/l) 25 20 15 10 5 0 8:00 11:0014:0017:00 20:0023:002:00 5:00 8:00 * 人胰岛素人胰岛素3030R诺和锐诺和锐3030 快速达峰,快速回落快速达峰,快速回落 葡萄糖输注率葡萄糖输注率 (mg/kg/min)(mg/kg/min) 1212 8 8 6 6 4 4 2 2 0 0 1010 时间时间 ( (分分)
34、) 0 02402404804807207209609601200120014401440 n n = 24, = 24, 剂量剂量= 0.3 = 0.3 U/kgU/kg Halimi S, et al. Clin Ther 2005; 27:S57-S74. 针对餐后血糖的胰岛素(三):针对餐后血糖的胰岛素(三): 吸入式胰岛素吸入式胰岛素 包含人胰岛素吸入粉末或液体,经吸入器给药包含人胰岛素吸入粉末或液体,经吸入器给药 作用的起始类似于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降糖活性持续时间作用的起始类似于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降糖活性持续时间 与皮下给予常规人胰岛素类似与皮下给予常规人胰岛素类似 补充说明补充说
35、明*: 由于产品固有缺陷,上市仅一年后,由于产品固有缺陷,上市仅一年后,2007年年10月月18日辉瑞公司宣日辉瑞公司宣 布召回目前唯一上市的吸入胰岛素布召回目前唯一上市的吸入胰岛素Exubera。 包括诺和诺德产品包括诺和诺德产品AERx 在内的吸入胰岛素正在安全性、依从在内的吸入胰岛素正在安全性、依从 性、与皮下胰岛素竞争力方面进行改进和实验。性、与皮下胰岛素竞争力方面进行改进和实验。 Hollander P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4, 27:23562362. * 非指南内容非指南内容 问题问题 4:餐后血糖控制的目标是什么?:餐后血糖控制的目标是什么? 如
36、何评估?如何评估? 证据结论:证据结论: 正常糖耐量人群的餐后血糖水平很少超过正常糖耐量人群的餐后血糖水平很少超过7.8 mmol/l (140 mg/dl) ,一般在食物吸收后,一般在食物吸收后2-3小时小时 恢复至基础水平。恢复至基础水平。 Level 2+ IDF及其它组织将正常糖耐量定义为及其它组织将正常糖耐量定义为 75g葡萄糖负葡萄糖负 荷吸收后荷吸收后7.8 mmol/l (140 mg/dl) 。 Level 4 由于符合绝大多数权威糖尿病组织及医学会出版的由于符合绝大多数权威糖尿病组织及医学会出版的 指南,推荐餐后指南,推荐餐后2小时作为监测时间点。小时作为监测时间点。 Le
37、vel 4 糖尿病临床血糖控制目标糖尿病临床血糖控制目标 推荐:推荐: 只要低血糖可以避免,餐后两小时血浆葡萄糖水平不应超过只要低血糖可以避免,餐后两小时血浆葡萄糖水平不应超过7.8 mmol/l (140 mg/dl) 。 应该考虑应用应该考虑应用SMBG,因为这是目前监测餐后血糖的最实用的方法。,因为这是目前监测餐后血糖的最实用的方法。 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应该得到监测,频率的能指导治疗达到餐后血糖控制的要求。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应该得到监测,频率的能指导治疗达到餐后血糖控制的要求。 HbA1c 餐前(空腹)血糖餐前(空腹)血糖 餐后餐后2小时血糖小时血糖 6.5% 5.5mmol/L(100mg/dL) 7.8mmol/L(140mmol/L) 备注:备注: 糖尿病控制最重要的目标为在尽可能安全的情况下使所有葡萄糖指标降至接近正常。糖尿病控制最重要的目标为在尽可能安全的情况下使所有葡萄糖指标降至接近正常。 上述目标提供了起始及监测临床血糖的框架,但血糖目标应该个体化。上述目标提供了起始及监测临床血糖的框架,但血糖目标应该个体化。 这些目标不适应于儿童及孕妇。这些目标不适应于儿童及孕妇。 问题问题 4:餐后血糖控制的目标是什么?:餐后血糖控制的目标是什么? 如何评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智能设备采购委托项目管理合同》
- 2025合同范本食品供应合同
- 2025年委托借款合同模板
- 2025便利店店面转让合同范本
- 2025标准化的苗木购销合同
- 2025版商品房购买合同范本
- 2025年上海市农产品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 《年级魅力》课件
- 2025授权合同范本(标准)
- 《金融市场概述》课件
- 智能物流无人机配送行业发展建议
- DB11-T854-2023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
- 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八年级心理健康考核试题
- 第12课《终身学习 持续发展》第2框《信息素养助力发展》-【中职专用】《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同步课堂课件
- 2024年济南城市发展集团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粮食熏蒸操作要点培训课件
- 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政治学)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
- 园林植物的识别与应用-灌木园林植物的识别与应用
- 亲子鉴定报告样本
- 饲料市场分析报告
- pvc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