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知识点天天练班级:_ 姓名:_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本诗的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泊”的意思是_。2诗中哪个字运用得好?为什么?_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_2. 阅读这首现代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汨(m)罗怀古他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1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照样子,填空。(春节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节)_,_。(_)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2、菊花。(_)_,_。2你能读出这首现代诗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吗?人物故事:_节日习俗:_3. 阅读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港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对诗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朝雨”一词写渭城一大早就下雨,让送别者感到很苦恼。B.轻尘”写雨后道路泥泞,送别者行走艰难。C.“客舍青青”是说客人住的房间墙壁被涂成了青色。D.“柳色新”是说柳树被雨水洗过后叶子更加青翠。2下面关于“劝君更尽一怀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劝”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的诚恳。B.“更”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次数多。C.“尽”字表现了送别者的感情

3、真挚。D.“一”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数量少。4. 课外阅读。寒食陈与义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樽。(注)寒食,即寒食节,在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有叫作“寒食节”。1联中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试作分析。_2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_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诗中的_既是说石灰_的颜色纯洁,又指人_的情操。现在人们用“_,_”这两句诗来描述志士仁人不畏艰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和美好名声。2解

4、释下列词语。吟:_。浑:_。清白:_。等闲:_。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三、四两句描写了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的决心。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_)千锤万凿,(_)烈火焚身,(_)粉骨碎身,我(_)要留清白在人间。5这首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_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上元夜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1解释词语。莫:_彻:_闻:_闲:_2古诗所描写的节日是( )A.除夕夜B.中秋节C.元宵节D.端午节3诗中表现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的词语是_。4诗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_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

5、的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_7. 阅读马诗,回答问题。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1在诗的前两句中,“沙如雪”、“月如钩”描绘了边塞月夜怎样的景色?_2诗的后两句,诗人通过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_3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_8. 课内阅读。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_。_,轻烟散入五侯家。1请将古诗补充完整。2诗的前两句用“_”“_”两字点明诗歌描写的是春天景色;后两句用“_”“_”两词点名享受特权的对象,现人们常用“_”这句诗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3第一句诗意是_。4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无处不”用双重否定写出了整个长

6、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B.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刻画了一幅夜晚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C.后两句诗歌说明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皇宫也不例外。D.“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皇宫园林中的风光。5寒食的作者是_代的_。寒食是一首_诗。诗人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_,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_。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寒食唐韩翊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这是一首_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们,却

7、得到皇帝特赐的火烛,享有特权。2诗歌前两句用、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3简单分析诗歌暗寓讽喻的特色。_4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_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5诗歌首联当中“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_10.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_,被称为“_”之一。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两个动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3写出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_4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11. 阅读鲁迅的自嘲,完成练

8、习。自 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注释)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表示愤恨和轻蔑。孺子牛: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趴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这里比喻为人民大众服务。1根据意思写诗句。(1)破帽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像用漏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危险。_(2)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_2下面对自嘲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华盖,指像花那样盖在头上的云气,这里指好的运气。B.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在检讨、回顾、剖析了自己过去的人生观、战斗姿态后

9、表示对目前情况的自剖、自嘲。C.诗中这些自嘲中的矛盾、悲哀和伤痛包含着一位伟大人物严于审视自己的自谦、自叹。3对待敌人时,我们应该“_”;对待人民时,我们应该“_”。(选择诗句填空)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诗句中“潜”字运用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_、_、_的特点,饱含诗人_的心情。2用自己的话写写这两句诗的意思:_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3这两句诗写出了_的美丽景象,“_”与“_”相互映衬,不但点明了云厚雨足的特点,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4诗人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A.触觉B.听觉

10、C.视觉D.嗅觉5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喜”是这首诗的情感主线,全诗不着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B.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夫带来丰收的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C.诗的最后两句是想象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枝头。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13. 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_。等闲识得东风面,_。1把诗句补充完整。2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咏史 哲理)诗,表达

11、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3从表面上看,诗歌的第一句“胜日”指_,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_;“寻芳”,即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_。4提到朱嘉,我会联想到他的另一首诗观书有感。其中的“_?_”这两句,告诉我们要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14. 朗读古诗春夜喜雨,完成练习。1解释下列词语:乃:_发生:_潜:_野径:_红湿处:_ 花重:_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_。这首诗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_之情。3这首诗以“好雨”开头,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是:_4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_、_感觉)来写春雨。5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_,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的一句是_。此句中你认为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_6这首诗赋予了春雨_的品格,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7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去描绘春雨形象,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B.“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先从听觉上描绘,后从视觉上刻画,在写景中饱含着诗人的赞颂之情。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父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