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气象保障服务问题及对策_第1页
“三农”气象保障服务问题及对策_第2页
“三农”气象保障服务问题及对策_第3页
“三农”气象保障服务问题及对策_第4页
“三农”气象保障服务问题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农”气象保障服务问题及对策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研究“三农”问题的目的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江西省浮梁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气象灾害频繁,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冰雹、大风、低温和雷电等气象灾害不仅严重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且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三农”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对于“三农”气象工作,我国专家开展了诸多研究,例如,叶小玲等1、王兰芸等2提出为了更好地为“三农”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

2、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余小平等3经过近5a的调查研究,指出基层认识缺失、人才短缺、科技支撑和设备保障能力弱等问题是制约“三农”气象服务和专项建设发展的瓶颈。同时提出了从培育人才,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合作,着力提升科技含量;扩大信息资源,提高受众欢迎度;转变服务观念,加强保障力度;与时俱进,创新信息载体和服务平台;建立为农服务长效发展新机制;搞好效益评估,体现服务价值等方面加强“三农”工作的建议。况星等4利用重庆市38个区县的农业气象服务需求进行调查,指出83.3%的被调查者对现有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的准确率表示认可,农村地区关注气象的主要目的是提前做好突发天气的防御和安排农业生产;电视和手机短信是获取农

3、业气象信息和气象预警信息的主要途径;大多数被调查者希望气象预报准确率更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够更加及时,能够从更多的渠道获得气象信息;种养殖大户对更加精细和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需求旺盛。陈红萍等5指出,为加强“三农”气象服务,应采取转变观念、建设农村综合气象监测网、丰富服务产品、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建设农村突发灾害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完善人工增雨减灾作业体系以及推进气象科技扶贫等对策。钟奉银等6探讨了赣州南康区的片式农业气象服务管理模式以及“三农”气象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等。这些均为该文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参考。该文将通过分析江西省浮梁县“三农”气象服务的瓶颈,厘清浮梁县开展“三农”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为助推

4、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 一、研究背景 (一)浮梁县概况。浮梁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境内以中低山、低山和丘陵为主,县域东接婺源县;西毗鄱阳县;南接乐平市及景德镇市昌江区;北连安徽省祁门县和东至县。浮梁县是江西省联系安徽皖江经济带、苏浙沪“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通道,交通地理位置显要。国家高速公路杭(州)瑞(丽)、济(南)广(州)高速公路、206国道、皖赣铁路和昌江五大交通运输腹地,与景德镇机场共同构成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浮梁县总面积2867km2,为典型的“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山地面积比重大,耕地面积比重较小,其中耕地2.49万hm

5、2,占6.5%;山地面积30.00万hm2,占近80.0%。全县总人口为30.7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2.0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9.07%。下辖9个建制镇、8个乡、4个居委会、158行政村。浮梁县历史悠久,是国家“浮红茶”、商品粮、速生丰产林生产基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创立了一大批颇具特色的农业品牌产品,如浮瑶仙芝、瑶里崖玉、鹅湖大米、高岭野生蔬菜等。“浮瑶仙芝”在2003年上海国际茶文化上获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茶叶评比金奖。在地方政府“打造生态样板,建设旅游胜地,做美山水城市,努力把浮梁建成对话世界的后花园”的发展定位引领下,全年经济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

6、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初步核算,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57亿元,比2015年增长8.7%。(二)农业产业结构。浮梁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粮食、茶叶、生猪、食用菌和休闲农业五大产业,其中粮食生产一直保持稳步增长。近年来,浮梁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在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上狠下功夫。近年来,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均稳定在2.53万hm2左右(其中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65万hm2)。粮食总产量由2006年的13.49万t提高到2013年的17.58万t。同时,畜牧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高速发展,农村各地自我调整、自我发展,依托当地

7、生态、资源优势,培植了一批特色产业群体,构建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发展新格局。另外,休闲旅游农业取得了突破,已经完成了“五区一中心二主线”的总体规划。“五区”即瑶里金竹山寨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区、湘湖“农家乐”休闲观光区、浮北“古村文化”生态集聚观光区、三龙“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区和浯溪口“库区”休闲观光区,“一中心”即“古县衙文化”休闲旅游中心,“二主线”即东线的“玉田湖瑶里金竹山寨风景区”休闲农业旅游观光专线、北线的三龙现代农业观光园浮北古村落(江村、严台、沧溪、勒功、桃墅和磻溪)休闲农业旅游观光专线。(三)农业气象灾害情况。浮梁县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冷暖交替、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

8、分明,年平均降雨量1816.2mm,年平均气温17.2,最高月平均气温31.8(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1.8(1月),年平均日照时间1852.6h,10.0的积温5647.0,气候资源较为优越。但与此同时,雨量、气温等气象要素年际差异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大风、低温冻害和连阴雨天气等时有发生。近年来,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大风、雷暴等,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春季低温、连阴雨、洪涝、高温逼熟,干旱、寒露风和霜冻等。由气象条件引发的城市洪水、山洪、农村渍涝、泥石流、山体滑坡以及农业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等较为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工农业生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据

9、不完全统计,20052013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7.5亿元,约占全市GDP总量的3%。例如,2012年8月10日受台风“海葵”影响,遭遇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造成县17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达20.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2万hm2,直接经济损失4.7亿元。(四)浮梁县气象局概况。浮梁县气象局于2007年4月经中国气象局批准正式成立,2010年5月浮梁县气象局建设项目正式开工,2011年10月1日浮梁县地面观测业务试运行,2012年1月正式运行,打破了浮梁县没有完整气象记录的历史。2013年12月,雷达综合楼及生活过渡房等台站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景德镇市气象局将县级气象部门职责全部下

10、放到县气象局,标志着浮梁县气象局正式独立运行。2015年1月,新一代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2017年10月全省首个温室气体监测站在浮梁县气象局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浮梁县气象局是全省及至全国气象探测设备和天气监测项目最多的县级气象部门之一。浮梁县气象局下设综合管理科和防灾减灾科2个职能科(股)室,下设气象台(副科级)和气象服务中心2个直属单位,以及1个县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增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地方机构。 二、“三农”气象服务工作的瓶颈 近几年,浮梁县通过开展“三农”气象服务工作,在“两个体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广大

11、农民群众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农村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偏弱、网格化气象预警机制不够完善、农村雷灾隐患较多、防雷技术服务普及率不高、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较为薄弱以及农民科学防灾意识和能力不强等。(一)气象为农服务缺乏专业人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层台站人少事多的现象普遍存在,从事“三农”气象服务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提供“三农”气象服务产品时的科技含量较低,指导性不强,很难满足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的要求。(二)农民气象知识匮乏。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年纪较大、知识水平有限的农户,“智慧气象”很难发挥作用,农耕生产仍旧墨守成规地使用传统种植制度和模式,靠天吃钣现象仍然存在

12、。另外,农民了解和接受气象信息的渠道较少,导致农民防灾意识薄弱。(三)气象为农服务缺乏针对性。因浮梁县境内农产品种类较多,农作物品种不同、种植地域不同,其生长发育时间不同,需要提供的气象信息也不同。当前,浮梁县气象部门综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较低,与农业气象科技服务信息相关产品形式单一,对时间、地域和品种的针对性不强,服务产品科技含量低,单一的气象服务产品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 三、开展“三农”气象服务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一)争取政府支持,强化部门合作,建立长效发展机制。1.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积极向地方领导汇报,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成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相

13、关成员单位为成员。成立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县的气象灾害防御有关工作。2.召开相关会议。县政府每年将气象工作列入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长办公会进行研究,组织召开县乡(镇)政府、相关涉灾涉农部门、气象协理(信息)员和专家联盟代表等“三农”专项建设工作会,强化思想认识,统一部署气象防灾减灾工作。3.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县政府将气象灾害防御和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综合发展规划。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对各乡(镇)政府的年度绩效考核中,明确乡(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分管领导,负责气象灾害灾害防御工作的日常管理。出台“三农”气象服务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社会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农村

14、气象灾害长效管理、气象为农服务等方面的职责与任务。4.争取政府经费支持。争取地方政府配套经费,并将维持经费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建立长效稳定的投入政策。5.加强部门协同服务机制与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和民政等部门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专家联盟队伍和技术专家组,实现数据、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共享,同时开展联合培训、联合会商、联合调研、联合服务、联合发布产品和联合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二)加强气象防灾减灾队伍建设,建立广覆盖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1.完成气象灾害组织体系向乡镇延伸。根据“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原则,按照“有固定场所、有设备、有人员、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的基本条件,建立覆盖乡镇的气象信息服

15、务站和行政村的气象信息服务体系。组建乡级气象协理员、行政村级气象信息员,明确责任,统一考核。推进信息站、信息员共建和气象信息进村入户、联合服务等工作。2.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和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机制,建立“绿色通道”,能第一时间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和预警大喇叭发布预警信息。建立电子显示屏和大喇叭运行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大喇叭显示屏监控发布管理平台,与农业、林业、水务部门建立信息发布手段共享机制,实现发布系统向乡镇延伸和预警信息对应急责任人全覆盖。3.扩大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建立完善的当地党政领导、防汛责任人、山

16、洪地质灾害防御责任人、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种养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气象服务对象数据库,推进“直通式”服务覆盖80%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智慧农业气象手机客户端用户并覆盖30%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建立本地化农业服务气象指标,制订气象灾害防御规划。1.制订周年服务方案。根据浮梁县的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制订个性化周年服务方案,建立指标集涵盖水稻、蔬菜、棉花、油菜、林果和畜牧水产等多方面的专家知识库。2.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根据国家、省、市、县政府对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发展要求,编制江西省浮梁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形成规划文本及图集,上报浮梁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四)深入调查,以需求

17、为牵引,利用农业专家联盟优势为农民提供有效服务。1.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气象服务。了解本县的农业产业结构,在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关键农事季节和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来临前,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县政府及相关单位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题气象服务。2.开展需求调研。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开展“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活动,以需求为牵引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3.开展农情调查。利用农业专家联盟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情调查,实地指导农民趋利避害。(五)加大气象科普宣传,提高广大民众的灾害防御意识和能力。围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积极开展气象科普宣

18、传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每年发放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读本气象法规与防雷知识简介气象生活小常识等宣传册。围绕暴雨、地质灾害、雷电灾害等灾害防御工作,通过宣讲气象科普知识、散发传单、悬挂科普挂图、专家咨询等形式,深入到周边社区开展气象科普活动;利用“3.23”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周、科普宣传周和安全生产日等,向社会公众宣传气象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和县教育部门合作,将气象防灾避险知识和中小学生避险常识发放到每个学校。(六)培育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力量,提升社会气象服务水平。1.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供给方式。创造有利于多元主体参与气象服务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引导和培育社会力

19、量参与气象为农服务,丰富气象为农服务供给主体,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供给方式。2.形成政府购买气象服务合力。加大投入,培养更多能够承担为农服务的承接主体,注重发挥社会力量吸引、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的功能,形成政府购买气象服务的工作合力。培育一批服务专业、作用明显的社会化气象服务机构,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气象为农服务人才队伍,形成基层气象服务多元化供给市场。3.引入气象为农服务市场竞争。加大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吸引更多民间组织和企业参与购买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的市场竞争。帮助气象为农服务社会从业人员掌握一定的气象服务技能,提高社会气象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 四、结语 随着浮梁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