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至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语文试卷 2014年4月(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60分)注意事项: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通衢(q) 缱绻(qun) 剔透(t) 罡风(n)B. 肇始(zho) 伛偻(u) 颛顼(x) 檄文(j)C. 攻讦(ji) 好莱坞(w) 骸骨(hi) 脑髓(su)D. 孱头(cn) 睥睨(b) 自诩(x) 谥号(sh)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大范围的雾霾使长三角地区变得“灰头土脸”,南京、无锡等地空气质量达重度
2、污染程度。B这家公司的利润近三个季度来一直下滑,根本原因是公司经营理念落后,产品质量下降造成的。C虽然情感生活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但谁又能否认它不是我们整个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呢?D时代周刊认为曼德拉是这个世界最接近圣人、最具有宽恕美德,这种宽恕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极其珍贵。3阅读下面的文字,提取主要信息,给“播客”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个字)(4分)播客的英文名称为Podcast,我们可以将播客简单地视为个人的网络广播。播客作者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将其录制的声音和视频节目,上传到互联网上,通过专门软件与便携播放器实现播放,从而与广大网友分享。网友不必实时接收,也不必端坐电脑前,可将节目下载到自己
3、的播放器中,随时随地收听收看,自由地享受。4. 名著阅读。(5分) 红楼梦第十三回中,秦氏临终称赞一人说:“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这里的“你”是指谁?秦氏去世后,此人通过哪件事初次展现了其“英雄”本色?请简述此人在该件事中的主要举措。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4、;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烛之武退秦师)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
5、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鸿门宴)5. 对下列句子中加
6、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授官B.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固:顽固C. 舍相如广成传 舍:安置D. 刑人如恐不胜 胜:完全6. 文中“以资政殿学士行”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B.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C.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D.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7.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选段一中,文天祥被南宋政府授予军政要职,然而此时元军已兵临城下,在朝廷百官无计可施时,他置己身于外,承命坚决,出任迅速,诠释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B. 选段二中,
7、佚之狐作为大夫能识才举人,郑伯作为国君能自省用人,而烛之武在郑国危亡关头,虽申诉久不得志的牢骚,但最终出山,体现出他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国士。C. 选段三中,蔺相如用人璧俱碎来威胁秦王,迫使秦王割让十五都给赵国,并趁着秦王斋戒五日之际亲自乔装打扮携璧归国,由此可见蔺相如是一个既勇敢又机智的爱国使者。D. 选段四中,樊哙勇闯鸿门宴,面对项王的斗卮酒和生彘肩,他展现了作为武将的勇猛豪爽和不卑不亢,而接着条分缕析成功把刘邦包装成“有功之人”,则展现了其粗中有细。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3分)(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3
8、分)(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注】此诗是柳宗元因参与顺宗朝政治改革活动再度被贬,初到柳州(今广西)所作。漳汀封连四州,代指和作者同时被贬到今福建、广东的四位僚友。九回肠,即九曲回肠。司马迁曾用之描述受刑后的心情。百越文身地,指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犹自:尚且。滞,阻隔。(1)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2)颈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
9、达效果。(4分)(3)尾联点明寄赠之意,金圣叹评点其情“苦上加苦”,结合此联谈谈你的看法。(3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2)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3) ,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4)有善始者实繁,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5)惧满溢,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6)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8)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修鞋的筱敏火车站喘息着吞吐人群,浓烟般的人群从甬
10、道里喷出来,在广场上骤然散开。他便是一星尘末,随着气流的裹挟,被喷吐到城里来了。他在广场张目一望,就失了方向。广场是令人心慌的大,像黄河出海处的淤滩,失了流速的泥沙一时张皇,也就失了方向。阳光是一种陌生的气味,它不是沁进去烘暖人和庄稼的,却是在表皮上白晃晃贴着,镀银一样只管四处制造白晃晃的反光。方砖是这种反光,路面是这种反光,楼墙、街衢、汽车,每一扇门和每一页窗都是这种推拒人的反光。他的目的地到了。他梦里的目的地确是这样银光熠熠的,但银光熠熠的城市并不认识他。他没能把自己做颗种子种进那些光里,他一次再次被推拒出来,到底还是途中的流沙,在虚拟的目的地茫然地流徙。他蹲在路旁看见许多流徙的脚,于是,
11、他成了一个修鞋的。鞋摊占地一平方米,但这一平方米是城里人的,不是他的。他只是个非法闯入者,非法逗留者,他必须随时提防那些身着制服手提棍棒的管着这儿每一平方米的主人,他必须能在眨眼之间卷起他的摊子,眨眼之间消失。在谋生之路上,在梦境之城里,他便是一个必须以不断的逃亡证明自己不存在的非人。这会儿修鞋的栖在一株路树下面。这树据说叫榕,大叶榕还是菩提榕,他不大认识,然而树荫倒是密密的结实。他的修鞋摊子张开,没有一点儿声响,他半蹲半蜷的坐态,更没有一点儿声响,惟独发出一点儿声响的,是那晨露一样的目光,在浑浊的街市里,以一种清澈的期待盯视着路人。他最好听的是鞋钉敲进鞋跟的声音,还有麻线纳过鞋帮的声音,还有
12、粘合胶的小罐扑地一下撬开盖子的声音,还有卖烤红薯的女子的胶轮车吱吱呀呀来而复去的声音土地的气味从他体内散发出来,很浓郁,让他瞌睡,但土地这件事他是不想的,他就是被冲走了的土地。关于土地,如果说他也曾有过,他所能记起的就是荒旱,一颗汗珠子滴下去,溅起来的不是青苗,而是黄扑扑的浮尘。好容易有一场雨,却不是滋养土地的,而是毁坏土地的,他看见一片一片土地被冲走了,剩下一棱棱干枯的不长东西的沟壑,接着又是荒旱,接着又是一片土地被冲走了,最后他也被冲走了。不会再有一道水流反转过来,把他重新带回去。他的腿屈起成一个作坊台面,在那里侍弄各色鞋子,他宁愿膝头不断地长出来鞋子,他宁愿鞋油的气味盖过去土地的气味。土
13、地对于他永远是个神话,故乡连天的荒旱也是,这里的一尺一寸也是。他的卑贱不可以耕耘神话,惟愿能平平安安侍弄那些游走在神话之上的鞋子。他惟一理解的是这棵他叫不出名字的路树,他想对于这棵路树,他也已经是个面熟的人。他听见人说这种树命贱,贴着墙缝也能长,树身上挂下来的每一条气根都是一条命,触到地面就能长成新树,甚至可以独木成林。于是他时常欣悦地数头顶的气根。那些气根真是多啊!而且每天都有嫩生生的端尖冒出来,垂挂着向地面奔去。但修鞋的还是担心,毕竟这些气根不知道,它们要去往的土地,已经是水泥封严了的,水泥很光滑,一丝缝隙也没有,他不知道那样的地面怎么样挤得下一条命。他这么担心着,那些气根已经悠悠然垂到他
14、的眉棱处了。有一天,穿制服的人出现了,修鞋的卷起摊子拔腿飞逃。现在他知道他不必逃得太远,钻进一条岔道很多的小巷子大体就躲过去了,他还能找到一处断墙,掩着自己向外张望。他看见穿制服的人今天颜色不大一样,更不一样的是他们手里抄的是特大的剪子,扬手间金属声刮着空气刺骨地响,他们熟练地一路剪过来,把路树垂挂的气根和低斜的枝杈全都剪干净了,路面瞬时宽敞明朗,像灯箱广告里的画。修鞋的明白,无论有多少条命,也无论命有多贱,那些气根是再也扎不到地里去了。 (选自捕蝶者角落三章)11. 文中介绍了“修鞋的”哪些人生经历,请简要分条概括。(4分)12.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1)他梦里的目的地确是这样
15、银光熠熠的,但银光熠熠的城市并不认识他。(2)他宁愿膝头不断地长出来鞋子,他宁愿鞋油的气味盖过去土地的气味。13.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路树气根,请分析气根的主要特点和这样描写的作用。(6分)14. 探究作者创作本文的意图。(6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看镜有感鲁迅因为翻衣箱,翻出几面古铜镜子来,大概是民国初年初到北京时候买在那里的,“情随事迁”,全然忘却,宛如见了隔世的东西。一面圆径不过二寸,很厚重,背面满刻葡萄,还有跳跃的鼯鼠,沿边是一圈小飞禽。古董店家都称为“海马葡萄镜”。但我的一面并无海马,其实和名称不相当。记得曾见过别一面,是有海马的,但贵
16、极,没有卖。这些都是汉代的镜子;后来也有仿造者,可花纹粗拙得多了。汉武通大宛安息,以致天马葡萄,大概当时是视为盛事的,所以便取作什器的装饰。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宋的文艺,现在似的国粹气味就熏人。然而辽、金、元陆续进来了,这消息很耐寻味。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
17、,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无论从哪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繁文褥节以及唠叨的碎话。正如倒霉人物,偏多忌讳一般,豁达闳大之风消歇净尽了。直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大变化。我曾在古物陈列所所陈列的古画上看见一颗印文,是几个罗马字母。但那是所谓“我圣祖仁皇帝”的印,是征服了汉族的主人,所以他敢;汉族的奴才是不敢的。便是现在,便是艺术家,可有敢用洋文的印的么?宋镜我没有见过好的,什九并无藻饰,只有店号或“正其衣冠”等类的迂铭词,真是“世风日下”。但是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这么做即违了祖宗,那么做又像了夷狄,终生惴惴如在薄冰上,发抖尚且来不及,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所以事实上“今不知古”者,正因为有许多唠叨着“今不如古”的诸位先生们之故。现在情形还如此。倘再不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则杨光先(杨为明末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