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_第4页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1、 六大营养物质:糖 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 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水、无机盐2、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3、第七营养素: 食纤维(也叫纤维素)4、食物来源:糖类(谷类、根茎类) 脂肪(蛋黄、花生、豆类、硬果) 蛋白质(瘦肉、蛋类、豆类)5、营养组成:糖类:(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 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20多种氨基酸)6、作用:糖类:最主要供能物质;构成组织细胞 脂肪:主要为贮备能源;也参与构成组织细胞 蛋白质:构成组织细胞的重要物质;也可分解提供能量7、维生

2、素:特 点:量很小,种类多,作用大,人体一般不能合成 缺乏症:维生素A:夜盲症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坏血病 维生素D: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症8、水:占体重的60%70%(所占比重最大)失水20%以上,有生命危险每天需水量2升左右天气炎热或剧烈运动后,多喝水。9、无机盐:(需要量小,种类多,作用大)钙:作用:牙齿、和骨骼的形成缺乏:儿童:佝偻病,中老年:骨质疏松症铁:作用: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 缺乏:贫血症碘:作用: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乏: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两大部分:消化道;消化腺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

3、小肠;大肠;肛门。3、消化腺有两大类: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小消化腺:胃腺、肠腺。4、口腔:唾液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作用:分解淀粉为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舌:作用:搅拌;属于物理性消化牙齿:作用:咀嚼;属于物理性消化5、胃:呈囊状;特性:具有较大的伸展性;容纳食物:升左右;胃壁内有胃腺:(小腺体)分泌胃液;内含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为多肽;属于:化学性消化胃壁肌肉发达:肌肉收缩引起胃的蠕动;研磨和搅拌食物属于物理性消化6、小肠: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长度:米 肠壁内有肠腺:肠腺分泌肠液;肠液有多种消化酶;属于化学性消化;7、肝脏:分泌胆汁 胆汁不含消化酶; 乳化脂肪为

4、脂肪微粒; 属于物理性消化。8、胰腺:分泌胰液;胰液有多种消化酶;属于化学性消化。9、营养物质的消化:10、吸收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作用;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皱襞上有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皱襞和小肠绒毛的作用:增大吸收面积;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丰富的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特点: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作用: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毛细淋巴管吸收甘油和脂肪酸;毛细血管吸收其它营养(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第三节 合理膳食1、合理膳食:营

5、养物质比例合适,搭配合理 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 不暴饮暴食; 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2、食品安全: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 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第二章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一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呼吸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呼吸道;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鼻腔:鼻毛:阻挡灰尘清洁空气。 黏膜:分泌黏液清洁、湿润空气。 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咽: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器官。 喉:以软骨为支架使气体畅通是发声的器官 气管:以“C”形软骨为支架 使气

6、体畅通 支气管:树枝状的分支,越分越细分支末端形成肺泡3、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肺泡: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这样的结构利于气体交换。4、呼吸的四个环节: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5、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吸气和呼气的过程;呼吸状态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肺内容积肺内气压前后、左右径上下径吸气时收缩收缩上提向上、向外移动增大增大增大下降呼气时舒张舒张下降回位缩小缩小减小升高呼吸肌两大类:肋间肌(包括肋间外肌

7、和肋间内肌;)膈肌呼吸肌与呼吸的关系:吸气都收缩,呼气都舒张。6、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两大部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 原理: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目的:肺泡为血液提供氧气;血液把二氧化碳排入肺泡。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 原理: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目的:血液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 组织细胞把二氧化碳排入血液。、AB段: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表示吸气; 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肺内容积:增大。、BC段: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表示呼气; 肋间肌和膈肌:舒张; 肺内容积:缩

8、小。、A点:表示呼气结束,吸气开始的瞬间;、B点:表示吸气结束,呼气开始的瞬间;、C点:同A点。第二节 人体怎样获得能量1、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来源于食物; 具体地说:来源于有机营养物质。2、食物中三大营养物质的热价:糖类:17.15千焦/克; 蛋白质:17.15千焦/克; 脂肪:38.91千焦/克。3、能量的释放: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实质就是:呼吸作用; 主要在线粒体中完成。4、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因年龄、性别、体质而不同。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1、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生活垃圾污染;燃料燃烧;其它活动产生的尘埃。 2、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空气中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他生

9、物健康。3、吸烟有害健康: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 严重损害多种器官系统;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在肺泡里沉积,加强致癌率。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第三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1、血液包括两大组成部分:血浆和血细胞2、血浆:成分: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尿素等 血浆所占血液比例:55%; 血浆颜色、状态: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血浆功能:运载血细胞; 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4、红细胞:数量最多,(体积居中);没有细胞核; 形状: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富含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血红蛋白的特点: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

10、方容易与氧分离。 红细胞的功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也运输部分二氧化碳。5、白细胞:数量最少,体积最大,呈圆球状; 有细胞核; 能作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吞噬细菌。 功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6、血小板:体积最小,(数量居中); 没有细胞核; 形状不规则; 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7、输血与血型:ABO血型系统:A型、B型、AB型、O型;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献血量:一次义务献血200mL300 mL,不会影响健康。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1、血管分为三种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动脉:功能:把心脏中的血输送到全身各处; 分布:大多数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特点:管壁

11、厚、弹性大、管腔相对较小、血流速度快。3、静脉:功能: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特点:管壁薄、弹性小、管腔相对较大、血流速度较慢。 分布于四肢的静脉,内表面有静脉瓣作用:防止血液倒流。4、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数量多,分布广; 特点:管壁极薄、管腔很细、血流速度最慢。5、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大小:如本人的拳头 心脏分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心壁最厚) 右心房;右心室。 心壁厚薄:心室比心房厚左心室比右心室厚左心室最厚 心室都连动脉:左心室连主动脉; 右心室连肺动脉; 心房都连静脉:左心房连肺静脉; 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 瓣膜:心房与心室之间的

12、瓣膜叫房室瓣; 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 四肢静脉内表面有静脉瓣; 瓣膜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6、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成年人平均心率:75次/分; 正常变动范围:60100次/分;第三节 血液循环的途径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2、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3、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4、体循环和肺循环没有先后之分,是同时进行的。5、血液循环的共同点:静脉心房心室动脉。6、体循环的意义是: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同时带走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它代谢废物7、肺循环的意义是:到肺泡处获得氧气并将二氧化

13、碳由肺泡排出体外。8、体循环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组织里的气体交换)1239、肺循环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第四章 人体废物的排出第一节 尿液的形成与排除1、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2、肾脏的结构组成:皮质、髓质、肾盂。3、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4、肾单位的组成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实际上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内流的是动脉血 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进入肾小囊的液体是原尿肾小囊:内为原尿肾小管: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由肾小管流出的是尿液5.几种液体间的区别:如下图所示 血液与血浆的区别:血浆中不含血细胞 血液与原尿的区别:原尿中

14、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血浆与原尿的区别: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与尿液的区别:尿液中不含葡萄糖;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2、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幼年时期分泌过少:侏儒症; 生长激素幼年时期分泌过多:巨人症; 生长激素成年时期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3、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亢; 甲状腺激素幼年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甲状腺肿大;称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4、神经系统(1)、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

15、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元又叫做神经细胞)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短而分支较多,轴突长而分支较少) 长的树突和轴突叫做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的末端叫做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集聚成束及外面的结缔组织膜组成神经。(3)、脊髓:灰质:(分布在脊髓的中央)(由许多神经元的细胞体组成,有低级的神经中枢) 白质:(分面在灰质的周围)(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4)、脑:大脑、小脑、脑干; 大脑:两大脑半球,大脑半球的表面是灰质,里面是白质 灰质也由神经元的细胞体组成,是高级的神经中枢, 包括: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躯体对侧

16、的运动) 躯体感觉中枢(管理躯体对侧的感觉) 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味觉中枢 语言中枢(人类所特有) 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5)、人体的调节有两大调节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叫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先天、简单、低级、牢固) 条件反射:(后天、复杂、高级、不牢固易消退) 条件反射中有人和动物共有的条件反射(具体刺激引起的反射) 人类特有的条件

17、反射(抽象刺激(语言、文字)引起的。(6)人体堆外界环境的感知1)视觉、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 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是人的“白眼球”。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是人的“黑眼球”。 眼球壁 中膜 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房水 内容物 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 玻璃体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视觉的形成: 经折光 沿着视神

18、经传导 外界光线 在视网膜上成像 产生神经冲动 视觉中枢(形成视觉)、眼的卫生保健: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近视眼镜(凹透镜)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老花镜(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2) 耳的结构和功能:外耳 耳郭 收集、传导声波 外耳道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1)中耳 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半规管 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维持身体平衡。内耳 前庭 跟晕车、晕船有关。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2)听觉的形成沿外耳道 沿着听小 沿着与听觉声波 鼓膜 产生振动 耳蜗 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 骨传导 有关的神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