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师“越来越不会上课了”_第1页
为什么教师“越来越不会上课了”_第2页
为什么教师“越来越不会上课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为什么教师“越来越不会上课了”“现在感觉自己越来越不会上课了!”这是近几年听到的最多的话语,也是轰轰烈烈课改背景下一些教师的自嘲。这种声音不只来自老教师,年轻教师出此言者也不在少数。为什么教师变得空前缺少自信?这不禁引起笔者的忧思。近年来,新课改高歌猛进,课改实践在基层学校如火如荼。一些学校根据自己的需求解读课改理念,努力抢占新课改的潮头。于是下面的现象就出现了:有的学校今天学习杜郎口模式,明天学习洋思模式,后天学习东庐模式,你方唱罢我登场,乱花渐欲迷人眼这让许多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如履薄冰,当讲不敢讲,当教不敢教,恐怕自己落伍或者“过线”了,引来批判。一些教师一边心里抵触外部强加模式,一边被学

2、校的号召和潮流牵着鼻子走。不可否认,某些学校的课改只是较多关注表面形式方面的改革,而没有真正领悟和参透先进经验的思想内核,也没有关注孕育经验的文化土壤,更没有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再研究,进行校本二次改造、创新和升华。这种一味“拿来主义”的方式,大部分失败是注定的。在一些教师慢慢被模式同化或变得僵化的时候,一些学校的负责人突然意识到,杜郎口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并不一定适用于本地的学情和校情,也难以有效提升本地的教学质量,于是杜郎口之风戛然而止。这时一些校长可能又瞄准了洋思模式,教师于是又被卷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中。一部分教师不得不放弃既有经验,自废“武功”,匆忙投入新模式的怀抱,反复

3、效仿和操练,以期打造下一所洋思,但结果可想而知当另一个课改实验新模式再次出现时,于是风向刮到“东庐”去了,讲学稿成了师生上课的必备之物,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成了全校师生的“抓手”。一些学校的这种非连续性的课改跟风运动,实在把一些教师折腾晕了。他们不辨方向,不明本末,陷入徘徊和迷茫之中,邯郸学步,反倒不知道怎么讲课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理念经历了打破重塑再打破再重塑的循环往复过程。他们没有时间充分咀嚼、吸收、消化这些课改理念,就被迫进入下一场课改运动,学习似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教师的大脑成了别人课改思想的跑马场,成了被动接受别人课改经验的容器,教师仿佛种了人家的宝地而荒了自家

4、的田自家的地成了种种课改模式的试验田。此种情况下,教师无法坚持自己的教学理想、教学个性和特色。一味“拿来主义”,东施效颦,甚至让他们丢掉了自己的特色和本色。教师没了坚守,迷失了自我,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熟稔的方法与经验,自然感觉“自己越来越不会上课了”。“越来越不会上课了”固然与课改潮流有关,但亦反映出教师在学习先进经验时的能力不足和方法不当。在面对层出不穷的课改理念时,部分教师手忙脚乱,心里没了主意,看看这个好,觉得那个棒,“后来居上者”更让人心动,或东施效颦或朝三暮四,而不是不跟风、不盲从地理性学习,执着坚守。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特长吸收自己最需要的“那一瓢”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才能抓住课改最本质的思想、理念,回到原点,认清实质:杜郎口教学模式就是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洋思、永威所倡导的即是“自学”“预习”等方法。实现自身教学特点与课改经验的完美结合,才能孕育出有自己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