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一语文下册《称象》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_第1页
人教版小一语文下册《称象》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_第2页
人教版小一语文下册《称象》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_第3页
人教版小一语文下册《称象》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_第4页
人教版小一语文下册《称象》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懂得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形象。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教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具准备】装上水的玻璃器皿、小木板、纸制的小木船、象和石头。 【教学过程】一、现场试验,导入新课。(师准备好装上水的玻璃皿和小木板。)指名一个学生到台上来按老师说的做,其它的学生坐在座位上认真观察,等一下上来说说,你刚才观察到了什么?(实验时,在木板上加的东西越多,木板就越往下沉。) 师:看到这种变化,你能动动脑筋,想想可以利用它来做什么呢?生:师

2、:同学们刚才都有动脑筋,只是暂时还没想出一个更妙的办法而已。但有一个小朋友动脑筋想到了,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听他讲一讲呢?说不定听后,你们会有比他更好的办法。板书课题:称象,学生齐读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质疑。二、质疑问难,感知课文。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多,那现在就请你们翻开课本p35,把课文认真、仔细地读一读,相信读了之后,你们一定会解决很多刚才想知道的问题的。2、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1:我读懂了: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很大的象。师追问:大象有多大呢?你能说一说吗?让学生把课文中的句子读出来。 师:当官员们看到这么大的象之后,他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生2:这头大象有多重?指名读一读(“这么大

3、的象,到底有多重呢?”)师:官员们现在都在议论这个问题,那我们也来当“官员”,学他们一起来议论议论好吗?(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学着官员们的样子讨论讨论,看哪一组“讨论”的最像。)懂得什么叫“议论”。3、让学生自己来评一评,哪一组比较像“议论”?4、师:从学官员们的议论中,你有新学会什么吗?(学会“宰”。)5、师:曹操对于他们想出的办法都不满意,从哪里看出来 ?(“曹操听了直摇头。让学生用动作来表现。)三、抓住重点,细读明理。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官员们的议论之后,想出来的办法,曹操都“直摇头”。那有没有谁想出的称象办法让曹操满意的呢?1、全班齐读课文的第四段。2、指名到台上来用老师准备的纸具演示曹

4、操称象的过程。(学生一个说,一个做,其余的认真观察。)3、让学生在书中画出曹冲称象的步骤的词语。(先然后再把再。)4、师对着黑板上的图,引导学生把曹冲称象的过程复述一遍。5、师生合作互读曹冲称象的过程的句子。(老师读表示步骤的词语,学生接着往下读。)四、由果溯因,精读对比。1、师:官员们的称象办法,曹操听了“直摇头”;而对于年仅七岁的儿子曹冲提出的办法,他为什么会“点头微笑”呢?2、让学生由表现的不同反映,对比一下办法的好坏。师总结: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动脑思考。3、如果换成是你,你觉得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五、总结全文,养成习惯。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动脑去思考,人才

5、会变得聪明起来。六、讲说故事,加深印象。1、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2、请学生分别用“关”、“洒”、“扫”这几个字,连起来说明一件事。以上两项作业,自选一项。板书: 6、称象 官员 曹冲 造大秤 大船 割块 石头 直摇头 曹操 点头微笑课前透视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

6、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教学目标1、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信息资料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影片或实验材料。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

7、(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对话平台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引导学生充分自学,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促进不家务事共同提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

8、了学生的自学习惯。)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1、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应善于在这种交流中捕捉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1、出示“我会写”中的“再、象、像、做”四个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

9、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象”等。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实现新旧过渡,促进学生表达。)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3、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围绕核心问题,读书讨论,避免了繁琐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促进学生合

10、作及表达能力的发展。)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2、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3、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充分利用学生爱动手、爱观察、爱表现的特点,将演示与读文结合,培养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巩固学生的认识,从中受到启发,激起对曹冲的喜爱。)扩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

11、两个方面进行思考。)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像,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1、出示“我会写”中的“点、照”,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2、指导书写,强调“四点底”书写时的注意事项。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伴教锦囊:相关链接: 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年)

12、,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辞海年版)曹

13、冲(字仓舒) 生年:196 卒年:208 曹冲(196-208),字仓舒,曹操最小的儿子。曹冲称象的事情流传千古,曹冲在称象时不过六岁。208年,也就是赤壁之战的这一年,曹冲夭亡,年仅十三岁。曹操为其哭泣时,曹丕来安慰曹操,曹操说道:“仓舒之死,对我来说是不幸,可对你们来说却是大幸!”曹丕称帝后,追封曹冲为邓哀侯。 阅读在线: 少年徐文长手对知府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又别署田水月,山阴(今属绍兴)人,明文学家、书画家,也是晚明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一生作联很多(徐渭集载有对联118副,这在明代是很少见的,而所写出40字以上的长联就有12副,

14、在明代几乎没有第二人。尤其是他最先突破百字长联,为绍兴开元寺大殿题的140字长联至今犹存),至今徐文长还有一些作联故事在浙江流传。徐文长十四岁时来到杭州。当时的杭州知府目中无人,他得知徐文长在杭州赋诗作画,颇受人们赞赏时,大为恼火,认为一个小毛孩子竟敢在他的辖区内舞文弄墨,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便派衙役将徐文长召来对句。威胁他说如对不上,就驱逐出城。徐文长镇定自若,满口答应。知府带徐文长到西湖边,指着六合塔,说出上联:“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徐文长没有开口,只是扬了扬手。知府以为对不上,暗自高兴。他得意忘形地指着保俶塔,又出了个上联:“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四海。”徐文长还是一言不发,而

15、是用手指了指锦带桥,向知府拱拱手,然后,又两手平摊,往上一举。知府见徐文长还是没有回答,就神气十足地说:“连一句也对不出,还算什么神童!”立即下令:“快把他赶出去!”这时,徐文长却理直气壮地哈哈大笑:“休得无礼,下联早就对好了!”知府怒气冲冲地说:“你敢无理狡辩,愚弄本府?”徐文长解释说:“你是口出,我是手对。”“手对!是什么意思?”知府追问道。徐文长答道:对第一联扬了扬手,就是说“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对第二联拱拱手,两手平摊,往上一举,是说“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知府听了哑口无言,只好悻悻而去。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初步懂得

16、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的更具体形象。理解“直”的意思。能力目标: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及动手能力。德育目标:养成认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思考的好习惯。二、教学重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三、教学难点曹冲称象的科学道理。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用具。五、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5课称象掌握了生字词,重点学习了一、二自然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曹冲、曹操、官员。)是啊,象这么大究竟有多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和曹冲一起去找称象的办法。(二)按自然

17、段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复习出示阅读方法: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读一读。1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按学习方法,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说一说每句话什么意思。(2)汇报自学内容(师板书:造秤、称象)(3)学生质疑,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随机处理。(4)比较句子: 曹操听了摇头。 板书: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5)轻声自读,读出曹操的态度,评读、齐读。2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按学习方法自读课文,画一画不理解的地方,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2)汇报自学内容,理解称象方法和步骤,随机进行思想教育。(师板书:船、石头) (3)引读:这就是曹冲称象的办法,先再然后最后。 (4)生质疑,师随机处理,留下

18、与课文内容有关有利于突破难点的问题。 (5)实验释疑,突破难点。按小组说出观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上因为所以,根据实验的结果,说出为什么石头的重量等于象的重量。) (6)朗读课文,巩固理解。(板书:点头)3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弄清结果,理解“果然”一词。 (2)再读,读出称象的结果。 (三)总结这节课,我们细读了课文后3个自然段,通过眼看、心想、耳听、手做跟曹冲一同找到了称象的办法,并且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希望同学们遇到困难时也能象曹冲一样多观察、多动脑、多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四)板书设计5称象造秤船 官员 曹冲 宰象石头摇头曹操点头称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

19、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懂得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形象。2会用“直”、“才”、“到底”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5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学准备一头玩具小象、一台天平称、一个玻璃器皿、一条塑料小船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二、

20、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4自然段。三、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怎么办呢?(可以称一称。)教师板书“称”。谁听过称象的故事?怎么称?结果怎样呢?请带着问题学习第6课。(二)初步阅读,领略课文内容。1大家小声读,标出自然段序号。(5个自然段。)2指五名同学读全文。大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了一个曹冲出主意称大象的故事。)课文是怎样具体叙述这个故事的呢?下面我们细学课文,理解内容。(三)细学课文,分析内容。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课文第几段写这个内容?(故事发生在古时候,课文第1自然段写这个内容。)(2)请一个同学读第1自然段。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1、(有人给曹操送来一头大象,曹操带着儿子和大官们来看象。)(3)看书中插图。从哪里看出是古时候?谁是曹操?周围都有谁?(略)大象是什么样的?官员们怎么看?曹操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官员们说出了什么办法?我们学习2、3自然段。2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1)大家默读这两段。用“”画出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2)指名读第2自然段。大象是什么样的?这里说大象的什么像堵墙?为什么这么比喻?腿像四根柱子又说明什么?(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里说大象的身子像堵墙。因为大象的身子又高又大,所以这么比喻。腿像四根柱子,进一步说明大象身体重。用具体的事物做比喻进一步说明大象的高和大。)(3)官员们是

22、怎么议论的?(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多“到底”这个词。)到底:究竟。两句话哪句话写得好?怎么好?第二句话增加“到底”一词,加强了语意和语气,把官员们那种急切的心情描写出来了。(4)指导朗读。读描写大象的句子,应该把大象高而大的意思强调出来。读官员们议论,应该读出大家急切的心情。试读,指名读。(5)当曹操提出“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的问题后,官员们想出几种办法?先分小组讨论,再指名回答。官员们想出两种办法:一是造一杆大秤;二是把大象割成一块一块地用秤称。板书。官员:造大秤、宰大象曹操听了怎样?指名读这两句话。问:这两句话一样吗?(不一样,第二句比第

23、一句多一个“直”。)直: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多一个“直”程度不一样,语意更重了。曹操为什么直摇头?(曹操非常不赞成他们的办法。)(6)分角色读第3段。3学习第4、5自然段。(1)自己小声读第4、5自然段。思考:谁想出一个好办法?这个办法是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分为几步?哪几步?(2)指名读第4段,回答问题。曹冲想出一个称象的办法。(略)曹冲称象的办法分为四个步骤:第一,赶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线;第二,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装到画线处为止;第三称船上的石头;第四,把石头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板书:曹冲 赶象上船 沿水画线象下装石 船沉到线称出石重 大象重量(3)用教具做演示,让学

24、生动手做。(4)同桌互相练说称象步骤,然后单人说。(5)指名读第5自然段。结果怎么样?(按照曹冲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果然:确实、真的。课文中为什么用“果然”一词?(强调说明曹冲的办法与实际相符合。)当时曹冲的年龄有多大?(七岁)比较的方法同上。“才”是只有或仅仅的意思,进一步说明曹冲年纪小。(6)曹冲为什么这么小的年纪就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认真听别人议论,从中受到启发,用船代替秤,用石头代替大象;最主要的是他平时就注意观察事物,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所以曹冲这么小年纪就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找到解

25、决问题的办法。)板书:曹冲爱动脑4有语气朗读全文,复述故事。【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二)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三)能正确书写。二、教学重点(一)指导“曹、论、止”等字的笔顺。(二)指导“称、线、然”等字形。二、教学过程(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问:曹冲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二)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意思,组成词语。(三)集体学习,掌握字形,弄懂词义。1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认读。(2)指导读字音。曹:平舌音,读c2o,不要读翘舌音。线:三拼音,读xi4n,不要去掉介音“i”。2让学生自己分析字形,可以不按

26、顺序,自己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激发学习兴趣。)3教师帮助分析重点字。称:“你”和“称”区别。曹:笔顺是 ,共 11画。论:右旁的笔顺是 。块:和“快”字形字义区别,不要用错。线:左边是绞丝旁,右边的写法跟“盏”的上半部相同,不要忘记写最后的一点。止:跟“齿”的上半部写法相同。笔顺是 。然:注意左上角不要写成“夕”,右上是“犬”不是“大”。量:多音字。(li4ng、li2ng)4重点解释词义。议论:表明意见的言论。止:停住不动。重量:分量。5组词:称(简称)(别称)(名称)(自称)议(提议)(建议)(会议)(议定)论(讨论)(评论)(理论)(言论)秤(秤杆)(秤盘)

27、(秤星)砍(砍柴)(砍刀)(砍伐)块(土块)(块茎)(块头)沉(下沉)(沉重)(沉思)(沉着)线(棉线)(电线)(毛线)(直线)止(止住)(止步)(止血)(制止)然(突然)(忽然)(然后)(然而)量(气量)(胆量)(分量)(量词)(四)巩固练习。把下面的偏旁和独体字组成4个合体字,写下来。禾 讠 石 旦 尔 义 欠 里( )( )( )( )(五)布置作业。读课文。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巩固生字词。(二)有语气朗读课文。(三)指导做练习题。二、教学重点指导做练习题。三、教学过程(一)分角色朗读课文,先按小组练习,然后再选出朗读好的小组在全班表演。(二)同桌互讲称象的故事,指名在

28、全班讲。(三)师问:曹冲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重量?先由同学说,然后出示课后练习第3题的内容。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四)字词练习。1读词语。(1)读词语。称象 曹操 议论 砍树 石块下沉 画线 止住 果然 重量(2)订正出现读错的地方。(3)听写。2看拼音写词语。(1)读准音节。(2)写出对应的词语。(3)给下面的字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语。决( )_ 吹( )_钱( )_ 你( )_钟( )_ 评( )_部首不同,寓义不同;弄清不同的意义,才能分别组好词。3

29、比一比,组词语。沿( ) 称( ) 砍( )沉( ) 秤( ) 欢( )形近字比较要找出不同的偏旁,某一偏旁不同,含义也就不同,区分清楚就能组好词。4按不同读音,给下面的字组词。多音多义,据词定音,据音义组词。5按课文内容填空。(1)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2)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上画一条(线)。(3)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要做好这一题,必须熟读课文。6读句子,用带点的词造句。(1)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_(2)曹操听了

30、直摇头。_(3)大象到底有多重呢?_弄清带点词在句中的作用,模仿原句造出新句。(五)布置作业。做课堂练习。抄写词语。【小资料】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安徽亳县人。【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陬。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四段。【教学过程】一、利用生活现象,巧妙引出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 人们用秤称一些东西,想知道那件东西的什么?(对,那东西有多重。)可是,你见过别人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大象的故

31、事。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请同学们听一遍课文录音,边听边想,为什么要称大象?都有谁在想办法称大象?、讨论为什么要称大象。(略)、讨论都有谁在想办法称象?(官员们和曹冲)官员们和曹冲的办法谁的更好,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三、详读第三段,为学习下一段打好基础、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来称大象?是在哪一段找到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三段。、先分组讨论,再指名回答:官员们想出了两种办法,第一种是造一个特大的秤,第二种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来称。这两种办法行的通吗?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备课系统”中的动画设计来演示,生动地展示这两种方法的弊端。曹操对这两种办法满意吗?从哪可看出来? 比较: 曹操听了摇头。曹操听了直摇头。指名读这两句话。提问:这两句话表示的意思一样吗?直: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句中加上“直”以后,表示的程度就不一样了,语气和语意更重了。表示曹操非常不满意。、分角色读第三段,再次体会。四、精读第四段,突破全文的重难点、可见这办法不行,那曹冲的办法又是什么呢?在哪一段找到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曹冲的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我请四名同学来分别来读这四句。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在这个办法中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大胆地提出来。、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好多不懂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按照这四句话的顺序,一个一个来分析。在第一句中,有同学们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