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语文《三峡》导练题及答案_第1页
初二下册语文《三峡》导练题及答案_第2页
初二下册语文《三峡》导练题及答案_第3页
初二下册语文《三峡》导练题及答案_第4页
初二下册语文《三峡》导练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二下册语文三峡导练题及答案一、学习导航【小链接】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是“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句注释中的一段。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这部书虽属于地理著作,但描写委婉曲折,文字峻洁明丽,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水经是魏晋时人所著 ( 也有说是汉代桑钦撰写 ) 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郦道元博采汉魏以来文献碑刻,考证经文正误,叙述了一千多条水道的源流经历、山川名胜,引用书籍多至四百三十七种,极大地丰富了原书。我们必须分清楚水经与水经注是两部书,不可混为一谈。二、预习学法导引1、找资料或上网查查看,郦道元是什么人?水经注是什么作品 ?三峡在哪里?2、读课文前,结合你所学的知识想象一

2、下古代的三峡的山水是什么样子?读完课文比较一下,哪些是你没想到的?再感受一下课文对三峡描绘的奇特之处?3、学习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4、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梳理本文写景的结构层次,并体会这样安排的好处。5、文章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语言精美的特点。涵咏品味,能联系课文举例说说吗 ?、一 ll三、美文欣赏(一) 、布局精妙,匠心独运,由山而水,绕水组文。【悄悄话】两山夹水是为峡。本文是通过描写三峡四季山水景物来展示三峡的万千气象的。那么,仅仅百余字,何以穷尽四季之美 呢 ?全在于文章的布局。作者落笔先写七百里山势,

3、而后一个“至于”转入对三峡夏季的描写,把那迅猛的水势写得如在眼前。由山到水。恰因山高江窄故而夏水最猛,这是最富有三峡特色的景观,自然就放在前面。那后面为什么不按季节的顺序来安排呢 ?峡之美在水。之所以先春冬合写,然后独记秋天,也是按着水势的涨落来处理。夏日水猛,春冬风平浪静,秋日水枯,如此,顺势而下,一气呵成。【试试看1】将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试试看2】课文第二部分写三峡的四季,却没有按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顺序写,而是先从夏季写起,而且春冬景色合在一起写,这样安排合理吗 ?说说自己的理解。(二)语浅情深,简练生动,容量巨大,味道深邃。夏日,江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壮观不已 ; 春冬时

4、节,山水宁静,斑斓多姿;秋日里,萧瑟之味不免凄神寒骨写山,“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八字写出山的高峻,“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十个字道尽山陡江窄 ; 写水,“沿溯阻绝”四字写全水的凶险,“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见水流之迅速; 写景,“清荣峻茂”四字四景,趣味无穷,而“高猿长啸”则即刻从欢快进入了悲凉;写人,一句渔歌,唱尽千年酸辛【试试看3】三峡的奇观数不胜数,且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各有不同的特点,对这些美丽的景观作者并未细加描绘,仅以寥寥数笔勾勒三峡的山势,这样叙写有何用意?( 三) 壮丽多姿,美不胜收。四时不同,各有千秋。三峡之美,是一种壮丽之美,既有那粗犷豪放,又有那细腻婉约。七百里群山绵延

5、逶迤相连无缺,重岩叠嶂,足能遮住蓝天和太阳。何等的险峻! 不只山高,而且水流极其窄,不到正午,看不见太阳,不到半夜,瞧不见月亮。春冬季节,白色的浪花在清流里回旋,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山石草木的样子。高峻的山崖上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那些瀑布,飞流直下,穿越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好不美丽、有趣!到了秋天,树林和山涧里一片清冷寂寞。常常有些在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那叫声连绵不断,音调也凄凉怪异,在空荡荡的山谷里传来回音,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所以渔民们有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真让人泪下沾襟。夏的豪放,春冬的多姿多彩,秋天的悄怆幽邃,这就是三峡。【试试看4】三峡是怎样抓住特

6、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四、名段阅读指导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崛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以“春冬之时”领起,很自然地转换了描写对象。时易则景异,镜头中摇出了另外一种景象: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这里先写俯视江中所见。“湍”是动态,“潭”为静景。以“素”饰“湍”,水如白练,明净轻快,上有清光回照,白中间青,水光变幻。深水为潭,以“绿”饰“潭”,益见深沉宁静。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觉风光秀丽。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下文即写仰视所见,

7、由峡底写到山上。以“绝”状山,以“怪”写柏,道出了当地的自然特征。山岩陡峭,高耸入云,故为“绝嵋t。山上的柏树,托足于岩石之间,正午之时方见日光,它要曲体向阳,加之峡窄风大,自然枝干扭曲,何况年代久远,当然要变成“怪”形。在这人迹罕至、鸟兽少见的境地,“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投进了一股生命的活流,使人顿觉生意盎然。作者写此,还只是给“悬泉瀑布”勾勒出一个背景。山静、泉飞、柏怪、水奇,静中有动,声色纷沓,山水相配,构成了一幅挺拔超脱的图画,这和“紊湍绿潭,回清倒影”又大为异趣。最后作者总括说:水清、木荣、山峻、草茂,实在富有趣味。以极为精练 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且各

8、具特色,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作者将冬春二季放在一道写,要兼及两季的特点。冬季水竭,才会出现“素湍绿潭”,春天物鲜,始有草木“荣茂”。本节所写与上节所述,意趣迥异。夏水急猛. 春水潺谖 ; 夏水多险,春水富趣。作者认为三峡风光“良多趣味”,和封建士大夫对三峡“悉以临惧相戒”的思想感情大相径庭。五、自主品读探究1、快速浏览课文,明确作者描写对象的主体。【指南针】课文先总写三峡地貌特点,再分写三峡四季景色。“峡”者,两山夹着的水道也。文章描绘的景物自然以“山”、“水”为主体,理解、读背这篇课文,自然也以“山”、“水”为线。2、请找出文章中描写“山”的语句,用“从我们可以看出 三峡的山”的句式做一

9、点简要的分析。【指南针】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以看出三峡的“山”夹江对峙、绵延不绝 ; 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可以看出三峡的“山”高峻挺拔、雄伟壮丽; 从“绝谳多生怪柏”可以看出三峡的“山”秀丽幽雅、郁郁葱葱【思维小链接1】文章除了直接描写“山”的语句,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到了三峡的山 ?【试试看5】用分析三峡的“山”的方法,品读三峡的“水”,找出语句并做分析。【思维小链接2】文章除了直接描写“水”的语句,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到了三峡的水?【指南针】写“山”和“水”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 写夏天的“水”水流湍急,既有“沿溯阻绝”的写实概括,又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形象夸张

10、; 写春冬的“水”侧重描摹水之色彩,如“素”、“绿”、“清”等; 写水不离山,写山不离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试试看6】一山一水总关情,透过文章对山水的描绘,我们的心也同作者一起跳动。说说我们体会到的作者的心情。4. 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指南针】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隆”、“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

11、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思维小链接3】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六、仿真训练1. 三峡选自我国古代著名地理学作品,体裁是作者是朝时北魏著名的家、家。三峡是指、。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略无阙处 () 延溯阻绝 () 飞漱其间 () 至于夏水襄陵()晴初霜旦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 良多趣味:4. 下面各项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绝谳多生怪柏。哀转久绝。b. 其间千二百里。飞漱其间。c.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5

12、. 翻译下面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6、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7、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描写三峡春冬景色时,俯视所见的景物是“”,仰视所见的景物是“_”。描写三峡秋季景色时,用“ 写其凄清;用“写其凄 凉。8、本文描写的对象是,抓住了它 的特点来写,采用 描写的方法,借船行速度之快来突出这一特点。9、“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我们想到了李白的名句。10、认为本文最后引用民谣作结有何作用?11.用“三峡的美,你看”的句式说一说三峡美在哪里呢 ?七、相关知识延伸链接1.

13、 郦道元的水经注对后世影响极大,李白、柳宗元等写山水的作品都深受其影响。请就学过或课外阅读过的诗文,举一例加以说明。【悄悄话】水经注既是一部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山水游记,它是后世山水游记的先导。许多诗人、文学家都借鉴水经注中的艺术手法,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如李白早发白帝城 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即借用了三峡中的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以“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表现“境清”等,也能明显地看出水经注对其产生 的影响。1994年 12月 14 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003 年 10 月 26 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 135米的基础上

14、悄然涨到 137.4 米, 10月 31 日,坝前水位提 高到 139 米。2009 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 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 10000 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到 2009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 175米。【试试看7】请对照课文和查找资料,展开想像,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 ?【试试看8】古时三峡之美,美在山险水异,令许多文人骚客为这歌咏。当今三峡工程正在实施中,有人认为这会破坏三峡的美,请根据自己的平时积累,谈谈自己的看法。八、结束语:【试试看9】课后请你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答案:【试试看】 1 略 2. 要点:本文重

15、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冬春两季相连,冬末紧承春初,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3、作者重点写山势,突出其“连”而“高”的特点,为下文写长江的水势和江水给两岸带来的四季景色作了铺垫。正因为山势高峻,才使得夏季水势险恶,“沿溯阻绝” ; 正因为“重岩叠嶂”,才会出现“绝崛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奇景 ;正因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且难见“曦月”,才能使人在秋日倍感“林寒涧肃”,十分凄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三峡,重在写“水”。4. 文章先总写三峡形势,着重突出七百里三峡既山

16、山相连,峰峰相接,又峰峦高耸,遮天蔽日的特点。文章的第二、三、四段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主要从水着笔,并根据三峡四季中江水的不同特点,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依次展开,写出了各个季节中三峡江水的水势、色彩、声响等方面的特殊之处。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来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 ; 写春冬的江水,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 写三峡的秋天,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峡中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 5 、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可以看出三峡的“水”水势

17、浩大、水流湍急、水情险恶 ; 从“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可以看出三峡的“水”清澈妩媚,摇曳多姿; 从“悬泉瀑布,飞溯其间”可以看出飞流直下的“水”给夹江对峙的山崖增添了生机6.“良多趣味” 一句的意思是“实在是有无穷的趣味啊”,作者面对春冬之时的山光水色的秀丽奇绝,实在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而从笔下自然流露出来,使读者深受感染。7、略8 这是道开放题,既可回答同意,也可回答不同意。同意的理由是:三峡工程建成以后,重庆至宜昌 660 千米范围内,原有急流滩、险滩、浅滩共139处,绞滩站25处,约 110千米的素有滩多流急的三峡江段航道“险”字将不复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三峡工程是破坏了原有的自然之

18、美。不同意的理由是:兴建三峡工程是历史的必然,防洪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防洪效益及其连带的环境效益十分显著。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将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 1260 万千瓦,年发电量为 710 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使用 5000 万吨原煤或2500 万吨原油。此外,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将极大地改善长江上中游的航运条件,万吨级船队可以从重庆直达汉口和上海。总之,三峡工程建成后,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好处及显著的环境效益是很难用经济指标具体表示的。因此,三峡工程非但没有破坏自然美,而是给自然增添了美。【思维小链接】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写出三峡用夸张手法从侧面写出三峡的“水”水流疾速;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船行之快,也从侧面写出三峡的“水”流速之快。 3. 前句是概述夏季江水的凶险,在通常情况下,船只因江水流速过急,不会冒险出发,但在“王命急宣”的情况下,船只一旦启航,便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正是通过一般和特殊这两种情况的对比性叙述,表现夏日的长江水势大,流速快。仿真训练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