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对涉农人才培养的研究课题申报表_第1页
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对涉农人才培养的研究课题申报表_第2页
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对涉农人才培养的研究课题申报表_第3页
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对涉农人才培养的研究课题申报表_第4页
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对涉农人才培养的研究课题申报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通市通州区农业综合技术学校课题立项申 报 表申报课题名称申报人姓名申报人所在单位填报日期 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对涉农人才培养的研究 王 志 林 南通市通州区农业综合技术学校 2009年8月 填表须知一、每个课题限报申报人1人,课题申报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负责人,并在该课题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课题负责人需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二、课题组主要成员是指课题申报人之外的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人员、研究人员与子课题负责人等。三、申报表须经课题申报人所在单位加盖公章,并由学校有关部门组织初审。四、申报表请认真如实填写,可自行增印书写页面。五、申报表需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为原件,另二份可为复印件。申

2、报课题名称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对涉农人才培养的研究申报人姓 名王志林性别男年龄34职称中学二级工作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农业综合技术学校职务通讯地址南通市通州区农业综合技术学校邮 编226363联系电-mailntgl主要成员姓 名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单位专长分工周吉云女42中学高级南通市农业综合技术学校就业指导课题负责朱广健男55中学高级南通市农业综合技术学校教科研课题负责张凌云女32中学一级南通市农业综合技术学校学生管理课题负责陆 娟女31中学一级南通市农业综合技术学校专业教学课题负责课题组主要成员正在担任的其他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实施时间批准单位立足

3、实践、定位实用的中职校计算机项目教学法2006-2010通州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等职业教育服务链的整体构建与优化策略研究2006-2010南通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内涵的表述(含核心概念的界定)改革开放进入二十一世纪初的通州市,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区域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示范农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有新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和农村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进了新阶段。实现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关键是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全面发展农业经济,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村居民收入人均年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处在一个合理 的线上,

4、其关键是从传统农业中走出来,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的市场型、效益型 农业,有效转移富余劳动力,而这当中的农业科技是顶梁柱。将大量的农民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农民充实农业、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这正是本课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研究的。同时,试图通过通州地区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农村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丰富我市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为我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探索我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在服务“三农”教学实践中发展和壮大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全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迎着新世纪健康发展。1、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是相对于“城市职业教

5、育”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而言,本课题所指是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各类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包括各职能部门对农民实施的技能培训活动。2、农村新型人才“农村新型人才”指掌握一门或两门以上实用性农业科学技术、善生产经营、能与他人联合生产经营的新一代农民技术员。3、新型人才“新型人才”意旨思想观念新、组织生产行为新、发展生产营销方式新。4、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典型进行归属概括和抽象后形成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形式。5、开拓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能力是劳动者素质的灵魂,劳动者素质不是几个方面的简单相加,而是各方面的融合并具体表现在能力上,创新能

6、力又是多种能力融合后的高层次体现,是劳动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立论依据(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的参考文献)一、 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1、理论价值农村面临着四大深层次矛盾,即农业经济社会效益高而自身经济效益低之间的矛盾,分散的小农户生产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之间的矛盾。这一系列矛盾的解决,靠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破解这些矛盾。本文的理论价值就在于:(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较快,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迟缓,科技含量不高,处在初级加工阶段。(2)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既喜又忧。(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7、扩大,农民增收缓慢,是问题的实质;文化素质低能,缺乏科技普及农业,无专业技能,是问题的根本;传统式农民依旧在温饱线上徘徊,是问题的现象。(4)“三农”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形成或正在形成四大群体2、实践价值(1)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三个基本认识模式具有区域性,即具有社会性。模式具有时效性。办学模式同样经历着产生、发展、更新的变化过程,所以说,模式具有不固定性。模式具有针对性。(2)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育人模式,在“三农”服务实践中建立,在“三农”服务实践中发展、做强。 超常规模式 联合模式 股份制模式与订单模式专业户增值模式产、教、研模式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一)通州市农村经济特点的概

8、述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快,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迟缓,科技含量不高,处在初级加工阶段。改革开放进入二十一世纪初的通州市,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区域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示范农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有新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和农村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进了新阶段。这几年通州市农业结构调整所增加值高于全省,这标志着通州地区的农业经济已步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推进的轨道。但是,整个农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农产品加工业还不能满足和适应市场的要求,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加工粗糙,尚是一个分散的小农经营和以原料或初级产品为主的小商品经济状态,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发

9、展还难以适应,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还很艰巨。 农村面临着四大深层次矛盾,即农业经济社会效益高而自身经济效益低之间的矛盾,分散的小农户生产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之间的矛盾。这一系列矛盾的解决,靠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破解这些矛盾。2、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既喜又忧。农村劳动力多数是初中毕业生和小学、初中缀学生。这样一个弱势群体给就业转移带来非常大的困难,这是一忧。一喜一忧,而忧重于喜。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培训教育工作,是当今乃是今后相当长时

10、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这给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资源,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理应为此项战略性任务承担其责任。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增收缓慢,是问题的实质;文化素质低能,缺乏科技普及农业,无专业技能,是问题的根本;传统式农民依旧在温饱线上徘徊,是问题的现象。近些年,农民增收主要来自三个渠道:农产品提价、非农生产经营、外出务工。农产品提价受到农药、化肥、种子价格涨幅而被削减,名增实不增。农民收入主要来自非农经营和外出务工。人均才一亩或一亩多耕地的小农生产经营,经不起大自然灾害的冲洗,更经不住市场运作的折腾。所以,有专业技能的、有经营谋略之道的青壮年农民弃农从事非农经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因

11、家底薄无力经商的且有闯量的青壮年毅然离家外出务工。这两个渠道上的收入是农民年收入的主体。这里面,文化,技能是支撑着农民收入的立柱。这是当今乃至今后一段相当长时间里农村经济发展况势的一个特征。4、“三农”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形成或正在形成四大群体 农业发展落后,农村建设落后,农民文化科学落后,是“三农”问题产生、难解决的原由,是当今农村建设的滞后因素。在科技化、信息化的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个未摆脱家庭式农业、初级经营方式、生产力落后且分散又无凝聚力的农村和文化素质低的农民,在市场经济运作中形成或正在形成四大群体:一是离家务工群体将来城市的准居民。在当今高消费的社会,种几亩人口田地是无法维持生计,趁还年

12、轻时出走他乡挣几个钱,或回乡后有图发展,是当今广大农民存在的一种普遍性想法。尽管如此,这群劳动大军将多数是落户大中城市的新居民,是城市经济建设中富有拼搏精神的第一线职员。二是弃农从商群体将来农村城镇的新主人。务农无奔头,曾一时刺痛着农民的心。所以,不愿外出闯“江湖”的有经商基因和门路的,选择了弃农经商。这部分农民几乎全家出动,在本地城镇、集市闹区开展商业经营活动,极大地活跃了城乡经济交流。有相当一部分弃农经商的农户在经商所在地已购地建房,成了该地域的新主人。三是一农多营群体将来现代农业的主力军。这种在市场经济推动下,农村经济建设出现的一农多营的经济现象,是农村经济向深层发展的必然。这部分农民待

13、到时机成熟,看到了可发展机遇,定会脱颖而出,成为现代农业的“领头雁”、“龙头老大”,外辅科学引导,政策扶持,将会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四是纯农民群体将来现代农业的联营后备军。这个群体的特点是思想僵化,知识贫乏,技能老化。人们最容易忽视的群体中最弱的一支群体,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难点,更是现代农业发展征途中随地可得以补充的后备军。三、主要参考文献:1胡立和,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新形势 新思路 新措施,职教通讯,2007年第10期2傅家旺,新型农民培养:目标、途径及政策选择,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11期;3邹筱、何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第3期;

14、4 安丽苑、胡立和,培养新型农民的教育体系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第7期。5 袁琦,基于能力本位的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浅析,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1213期;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与步骤、预计完成的成果形式及最终完成时间)一、 研究目标:要改革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解决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新问题,不仅要继续深化已有改革的成功经验,更需要及时调整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反思和重新认识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二、研究内容:1、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新形势2、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思路3、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措施4、新型农民培养的目标。5、新

15、型农民培养的政策、路径选择。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调查研究法:包括问卷调查、座谈、综合调查、访谈等,特别对学生就业的南通知名企业进行实地考查,对就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2、课堂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进行项目教学,进行阶段性的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和顶岗实习,对教学效果及时反馈,不断总结。3、运用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研究过程中始终注意对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使课题研究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四、阶段安排及成果1、课题申报 负责人:王志林2009年8月,确定课题组成员和课题研究项目制订课题计划,完成课题申报。2、课题开题 负责人:王志林2009年10月,收集、归纳、筛选与本课

16、题相关的国内外情报资料,完善课题计划,完成课题开题报告,邀请专家进行课题论证。3、课题实施 负责人:周吉云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撰写论文、方案;取得阶段性成果。4、课题总结 负责人:王志林2010年9月2010年12月,课题结题,完成研究报告或文集,成果鉴定与专家评审。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特色创新之处本课题在立项和研究期间,课题组始终遵循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宗旨,在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及其影响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对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提出了一些具有原创意义的观点。二是课题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一、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理论。

17、 二、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基础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理论。 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包括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研究的外部条件、课题组人员结构、研究经费和设备等)一、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1、教学设备齐全 作为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省职教中心,我校与南通方兴牧业、南通乳品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有些专业采取定单式培养,学校和企业在教学硬件和软件上投入了大量经费,教育、教学及科研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2、经验积累丰富 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教科部门的领导下,进行了有关职业教育的课题实验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3、人才条件优越 课题组成员有学校领导、科室主任,有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有老教师,也有中、青年教师,他们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强,先后主持、承担和完成了多次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的重点教研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为该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研究的保障措施1、加大领导力度。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工作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