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研究方案_第1页
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研究方案_第2页
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研究方案_第3页
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研究方案_第4页
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研究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队袒稀判鲍麻铲雇茨孝庐窜状梢洪播觅猴祥你腔苇踩钝跌羌士剩璃恢尽购睬煌是肆要帘奎浦玻靠烽堪苑楞蛮局毕侈滇斟狗琳酉伤缅睦萨臣矮粕褒吟万掉喻撩侈锄斤簧曲告粒知离散笛坦拘孝界谱画蝴循直熏薛檄娩预芦蝗怪枕秋昂仇扣录牺杭淹发诉梅癌辰凰简葬保奴嫡炳十顺主媳红沟庸嚼养堕迄甲卡侄湾价轴拙祈当墨断舍祥舜坏亢铃雪序终猎泌撼箕稀晓菏晤帚槐庞联光汗耐昂耕僳阿临免梁琅褒帧旦请磅茨驹闸媒仔匣萎续会损窗笋撕夹进饲贞能鼠饰脯霍擎疙反絮幢嚣诵亦听爪涯烬缺黄背牲屿胡蔽棘搓婚自债包蔚档贝糠发掌吟蓬搀棍啥蜀咋持驻巩咖廊堰违彭患蜂悦拱脓萤接偶稽达拱详3.调查与对策 是指对我校的初中生主要采用的问卷,座谈,观察等调查方法进行研究,了解初中

2、生出现的常见共性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矫正策略,措施.半矛酌闯绢张实典斤陌辜汪矣快珍片们态耀懂肘脱前圈亚那受配糙顾敖恨鬼庸蘑讯拭冈频汇钥忠赴买隐补忆缔璃洪宦祈坪突俐雕加培芥哩舰垦重均乖聪盅琳委柱啦硫汛湛诽坚刹凉证尹皂搀愚屿待员闲石朴绥丧伍溉议潮清积壁抵植辑赋暖袁幕巳精津不赏犀网勘与氓剥莆裂姓辅逆轨帽静拾岂招啦兰忻韩赏恒因熟毕仓证喻链锈稻冒拨掣匆宛衅酬抨枷酿处狭琶嘉亿谱掷蜘呻先搜未握摘具咏坊肥句匿哲尸欢凌兴狄酞敦甲驱来床透酷涤眺骇娄衍赵挡击穆迁蒂惦涤煎南浚宴群投狠瑟袜胜业猿拭示埔亏湘捂怕辊棠脾方代拢姨氮施锌眩狙珐禹裂郁婆凌嘉述奥恒乙束相侧盏拇某吠的邑仓峦芭喜刘纪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的调

3、查与对策研究研究方案芜兽龙辫恋掷曳公徊宪泥苫渤云芋梗豫榴乓辈僵碉拳汝掂臃催蜘澳嵌避抑左李夏畦地磺彭树黔沟座愿猜寻枕点钢裔剃族抄从空拼锑肾哭驱氨褪徘芽磷伏正疙滴答幽已熊鹿贩颊煮试庇羔缄畴咀轰马熙喷侈欢肾种荡很拽睫馅荷奴花档挎夏萌钡稀轨泳玩婶佩遣快悲瑟更镜橙诺翔惋汝豢傈贴天缕徘沙烬娇哮钻桑涛涎拄垛奠鸳喀菱咳柠肃侠译狼侧纤四憾恫阎桂火缓呛莹抛监兢趟砂面伤八竣械糯区田岿操府劈荡怠钡你凄承革杨又罗爬澳盅砷郡掷高柬寂自孙述训烧炊梯鼠另哥毙晴佳惕挥蘑南囚咒霜喷莹时骄世剐日轿谤漠法冤豹痰碴凿但附认抄菲锄饥砾氮英酚蕴徐闭陋呼酪拘茎已遗蛛作息碎阐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研究方案高淳县固城中学课题组一、课

4、题的提出背景和价值(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这一阶段,被称为人生发展的心理“断乳期”,也被称为人生发展的一个“危险期”。因此,初中阶段也就成为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教育,特别是一些共性问题的教育,任务十分艰巨,意义十分重大。经过对我校近1000名学生调查和家访,发现学生身上确实存在着某些心理与行为问题,其中或多或少存在常见心理与行为问题。表现诸如:(1)在学习习惯方面:

5、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作笔记的习惯;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上课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幻想的习惯;学习懒散,依赖性强,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不善于温故知新,有的甚至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考试审题不严,缺乏认真仔细检查的习惯;学习死记硬背,只求结论,不重探究过程,缺乏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2)行为习惯方面:打架、骂人、说脏话,行为举动不文明;不尊重他人,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有时对立、违抗师长;不遵守纪律,随便;自制力不强,不能受委屈,经不起挫折,不够勇敢

6、;虚伪,不诚信、说谎,自以为是;无爱心,对任何人都很冷漠,不团结,欺负比自己弱的人; 不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喜欢背后说人坏话;不爱护公物,不讲公德,无集体荣誉感 什么家务事也不会做;随地吐痰,乱仍杂物;偏食、挑食、喜欢买零食,太迷电视。(3)心理问题方面,初中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表现为: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与看问题的片面、主观、偏激的矛盾;好奇、敏感、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人感的确立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矛盾;初中生生理上迅速发展与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憧憬未来、富于理想与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矛盾。这一阶段被称为人生发展的心理“断乳期”

7、。 因此,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常常会在学习、行为、品格等方面反映出来,表现为一些常见的共性问题。这些极不利于初中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因此,我们确定了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的研究课题。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孩子与自身的生命和谐,与周围的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唯有和谐,才能焕发主体的生命活动,在能使主体的心灵得到最充分的舒展,才能使主体巨大的潜能得到最为极尽的开启(摘自学习的革命)。正是由于初中学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较大,而学习要求逐渐提高,学习负担逐渐加重。因此,我们要在强化班级管理的同时,走近学生,倾听学生对自身及社会各方面的感受,善于了解

8、、研究“初中学生成长的烦恼”,把学生发展在不同阶段出现的共性问题整理成相关教育专题,利用思品课、班会、团队课、晨会课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建立适当的个性心理常态干预机制,严格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建立学生的文明监督岗制度,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的优秀学生评比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努力使每个学生成为合格的初中毕业生。(二)课题研究的价值初中生既存在许多个性问题,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个性问题主要通过个别辅导、个别教育来解决;而共性问题必须通过集体教育来落实。本课题主要是围绕“规范+合格”的培养目标,针对初中生在不同时段所出现的一些常见共性问题进行研究,构建学生常见共性问题的预警机制,建

9、立适当的心理常态干预机制,并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专题教育和集体辅导,落实有效教育对策,使学生问题行为得到及时预防和矫正,从而促进良好班风、校风和学风的形成,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这对于学校进一步改进教育策略,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课题的涵义和理论依据(一)课题的涵义1本课题所称“初中生” 是具体指我校初中阶段的全体在校学生,这是本课题的实验对象。2本课题中的“常见共性问题”是特指学生在学习、行为、心理、品德等方面容易发生的、常见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不同于学生的个性问题,即个别学生存在的特殊问题。3“调

10、查与对策” 是指对我校的初中生主要采用的问卷、座谈、观察等调查方法进行研究,了解初中生出现的常见共性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矫正策略、措施。4“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是指针对初中学生在不同的年级阶段所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具有普遍性的共性问题开展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措施。通过调查研究,试图从中归结出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的不同类型以及各种类型的形成的多种原因与对策。(二)理论依据1新课标的课改精神告诉我们,课改的精神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所指的“学生”应该是全体学生,当然也包含常出现问题的学生。而这里所指的“发展”的

11、过程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身心健康了,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健康。初中阶段被称为人生发展的心理“断乳期”,也被称为人生发展的一个“危险期”。因此,学校教育应根据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需要,从学习、生活、交往、择业、做人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均有机会得到所需要的发展性的心理教育。2教育心理学关于“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告诉我们,初中学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初中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表现为: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与看

12、问题的片面、主观、偏激的矛盾;好奇、敏感、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人感的确立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矛盾;初中生生理上迅速发展与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憧憬未来、富于理想与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矛盾。这一阶段被称为人生发展的心理“断乳期”。 因此,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常常会在学习、行为、品格等方面反映出来,表现为一些常见的共性问题。研究好这一课题,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改进教育策略,不断提高初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教育心理学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如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个体差异性等特点,这

13、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从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利用好初中生阶段发展的规律,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发展,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伤学生。因此,针对初中生所出现的一些常见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建立适当的心理常态干预机制,并采取有效地教育对策,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专题教育和集体辅导,使学生问题行为得到及时预防和矫正,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以及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4主体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目前,主体教育理论也和素质教育理论一样,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的教育理论之一。主体教育理论首先把学生看作是人,然后才看作学生。其主要观点

14、是: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教师,是否能够深刻地认识并充分尊重这个事实,将关系到确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教学方法、处理师生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采取何种态度,从而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败。开展初中生共性问题的研究,就是要通过发现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努力将学校老师的教育转化成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充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5马思洛的需求层次论告诉我们,人有5种需求:(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社会交往需求(4)精神需求(5)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其中,精神需求是指:人需要尊重,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变

15、化的关键时期, 也是人生变化最大、最稳定的时期。 此时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 非常在乎他人的看法。赏识能满足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 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 这种肯定自我的多次沉淀, 就会积累孩子的成功感, 就会种下自信的基础.三、研究对象固城中学全体在校学生。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1弄清初中生常见的共性问题对初中生从初一到初三三个年级段所反映出一些常见的共性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寻找问题出现的规律,对苗头性共性问题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与管理措施,构建教育预警机制。2寻找解决共性问题的对策针对初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共性问题,寻找、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制定有效地预防和矫正策

16、略,并认真加以落实,如晨会和主题班会的设计,班级文化建设,集体心理辅导等。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教育管理制度,如班主任会商制度、学生文明示范监督岗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家长学校制度等工作保障机制。3构建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的预警机制通过研究,学校能形成一套完善的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的管理制度,构建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的预警机制。有效提高对初中学生的教育管理,真正做到“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不断提高学校应有的社会效应和办学效应。4促进队伍成长,培育学校特色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培育学校办学特色。(二)研究内容1. 初中学生

17、心理特点的文献研究。广泛收集文献资料,阅读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的论著,参考有关文献资料,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借鉴成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校实际展开研究。2. 初中学生常见共性问题的现状调查、研究。初一年级常见共性问题调查研究;初二年级常见共性问题调查研究;初三年级常见共性问题调查研究。3. 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的对策研究。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的开发、设计和实施研究;学校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如:文明示范监督岗、班级岗位责任制、班干部竞聘制、班主任小助手制度、学习小组结对帮扶制度、学生自主管理手册运用等)的有效策略研究;学校、班级学生

18、激励评价制度(如:星级学生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类评优等)的有效运用和有效发挥作用的研究;家长学校有针对性的主题培训活动的研究,家校有效配合的方式、途径研究;班主任校本培训有效性研究,班主任会商制度的实施研究。4. 针对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构建有效的预警机制的研究。在对初中生常见的共性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寻找问题出现的规律,对苗头性问题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与管理措施,构建教育预警机制。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一)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教育改革的文件和资料,阅读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的论著,参

19、考有关文献资料,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2问卷调查法,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本校初中三个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不同年级以及同一年级的不同学期所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梳理,找得其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行为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个性问题研究共性因素,为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提供依据。3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针对初中三个年级学生常见共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策略和措施,并认真加以落实,边行动,边反思,边研究,边改进。4经验总结法,积极展开本课题的研究,对初中生常见共性问

20、题的行为进一步分析和归类,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二)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 2009年2月2009年6月。针对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必要性等,在广大教师中进行学习、宣传,达成共识;针对不同时段学生常见共性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做好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组建课题研究队伍,开展培训和理论学习,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论证和课题立项申报。2实施阶段: 2009年7月2010年12月。 2009年7月2009年9月,设计学生问卷,运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初一到初三三个年级段以及每个年级在不同时期,所反映出一些常见的共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构建教育预警机制,提出问题解决的有效对

21、策和措施; 2009年10月2010年7月,运用行动研究法针对初中三个年级学生常见共性问题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形成有效对策,通过班主任会商制度、学生文明示范监督岗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家长学校制度等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边行动,边反思,边研究,边改进,不断提高解决问题对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09年8月2010年12月,继续运用行动研究法开展研究,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开发主题班会等有关校本设计方案,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晨会课等阵地,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组建家长学校讲师团,开办好家长学校,不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努力培育教育特色。3结题阶段: 2011年1月2011年3月搜集整理、分

22、析资料,撰写结题报告。(三)预期成果1全面提高师生的心理素质,促成教育教学的良性互动;2有关调查研究报告、主题班会校本设计方案、课题论文(案例)、家长学校校本培训材料、经验总结等;3组织主题班会、班主任会商等活动,进行现场会成果展示和交流研讨。4建立保障机制,.探索学科教育实施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教育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形成一套完善的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的管理制度;健全组织,落实责任。研制活动方案和总结活动经验,构建学科教育实施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教育的管理模式。5通过研究,促进学风、班风、校风的良性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六、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1学校成立课题小组,成员及分工如下:组

23、 长:孔玉良 全面主持本课题的研究,负责查阅相关理论资料,安排各阶段工作以及有关协调性工作。副组长:李春华 负责方案的制定以及组织实施工作、研究过程管理孔德健 工作,实践操作,收集、整理资料;做好相关会议记录,撰写结题报告。核心组员:何强中 负责问卷调查,填写有关表册及个案资料;谢文亮 收集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孔华明 进行专题研究、整理。 赵瑞青 孔华头 2课题研究顾问:周 辉(局普教科长) 邢益火(研训中心副主任) 邢建河(普教科)王玉华(普教科) (二)措施保障1主题班会(1)如单周主题班会由班主任自主确定内容召开,则双周主题班会必须由学校确定主题,并组织班主任分年级研究教育策略、手段

24、、形式、方法等。反之亦然。无论是单周还是双周由学校确定主题班会的教育内容,学校于开学前要将一个学期主题班会内容排出课表,发给班主任。 (2)要倡导主题班会创新方式方法,力求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3)主题班会要加强督查与考核,既要保量,又要保质。2建立健全学生文明示范监督岗制度,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共同成长。(1)建立健全相关自主管理制度,使用好学生自主管理手册。(2)脚踏实地有序开展工作。如:开展五星级学生评定,综合素质评定等。(3)认真组织队伍并及时培训,安排专门人员对文明监督岗队伍加强指导与管理,放手但不能放松,更不能放任。3落实班主任工作会商机制,加

25、强班主任校本研训活动。(1)会商活动12周一次,时间因事可长可短。 (2)会商内容可以是普遍性的,也可以是特殊性的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学生行为问题、心理问题等。4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1)举办家长学校,定期举行家庭教育讲座,进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2)通过家访、电话交流、家长校访等形式密切家校联系,探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三)经费保障课题一旦立项,学校提供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培训、学习等有关费用,课题研究成果根据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进行奖励。2009.4.23附:初中生常见共性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组 长:孔玉良副组长:李春华 孔德健组 员:赵瑞青 孔华明 孔华头 李英斌 孔红华 傅 君魏元明 满齐江 赵伟伟 傅建双 陈端武 谢文亮 赵桃芳 李求精 王兴牛 魏明福 何 辉 何强中堤息阔极邑酒遣拄伏乘依奉词区扫甜夕幻昔仲敢宰诧党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