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tm塔吊安装方案_第1页
200tm塔吊安装方案_第2页
200tm塔吊安装方案_第3页
200tm塔吊安装方案_第4页
200tm塔吊安装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韶关电厂水塔DZQ200t.m塔式起重机安装方案目 录 1.工程任务概况及编制说明22.施工项目组织机构及职责23.安装前的准备工作54.塔式起重机的安装程序和技术要求55.安装的安全技术要求156.检查和试验167.安全措施188.安装过程危害和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措施189.安装/拆卸应急救援预案21附件一:浦沅QY45汽车吊起重性能表1.工程任务概况及编制说明1.1根据滑模公司的委托要求,计划安装1台DZQ200型塔机于韶关电厂冷却水塔内部,作为冷却水塔施工的垂直运输设备。本塔机将采用固定基础,要求起重臂长度59m,最大安装高度:水平臂137m、折臂高度165m。1.2设备概况DZQ200型

2、200t.m塔式起重机主要由钢结构、起升机构和电气部分组成。其中:钢结构由平衡臂、前臂、标准节、塔帽和驾驶室、平台爬梯等组成。1 .3 编制依据说明 1)方案编制参考安徽电力建设修造厂的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及该塔式起重机的现场作业场地情况等。2)相关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规范起重机设计规范(GB 3811-2008)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3)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JGJ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高空作业机械

3、安全规则(JGJ5099-199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2003)3) 广东电力第一工程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以及相关程序。2.施工项目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安拆队伍组织机构 根据施工的要求,物资分公司组织安装队伍,安排施工计划,确保安全、优质完成施工任务。安装组织机构表: 安全员现场指挥安装工作业人员项目负责人其它塔吊司机质检员电工起重工2.2 施工人员职责 岗 位姓 名资 格 证 号岗 位 职 责项目负责人牟宇飞TS6FGDS013801、 全面负责和甲方的技术、施工沟通,确保接口顺畅;对本次安装的安全

4、、质量、进度、成本负责;2、 负责安装前安拆人员的协调,确保按时按进度作业;3、 负责安装期间的监控管理。质检员牟志坚TS6FGDS017031、 负责起重机报装及拆卸相关手续;2、 负责施工过程监控,确保安拆质量符合技术要求。安全员何卫明0401B00005负责施工过程中和甲方安全员沟通,共同对安装过程中的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有权对违章作业行为处罚、限其整改、直至停工。现场指挥严树全TS6FGDS01383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工序,对作业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塔机安装质量、安全过程进行管理负直接责任。上部起重指挥林周TS6FCAN88767负责2m以上高空起重指挥,做好高空

5、作业人员的协调和安全站位工作,对在高空绑系的吊物安全性、规范性负直接责任。下部起重指挥陈裕飞TS6FCAN24111负责2m以下地面起重指挥,做好地面人员的协调和安全站位工作,对在高空绑系的吊物安全性、规范性负直接责任。电工陈连440001049901151、 负责塔机各电器系统检查、线路的安装。2、 配合进行安装作业。安 拆 工冯钜彬TS6FGDS01389所有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持有效操作证件上岗,接受塔机安装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服从班组指挥分工,严格执行作业程序,精力集中,做好自我防护,正确配带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不违章作业。邱节生TS6FGDS01384林周TS6FGS01381

6、严树全TS6FGDS01383牟宇飞TS6FGDS01380汽车吊司机李水庆TS6FCAN88627在安装前一天必须到安装现场察看现场的状况,确保汽车吊就位点具备吊装条件2.3施工进度计划项目序号工作内容形象进度(天数)1234568810200t.m安装1进场、基础验收2安装底座、基础节3安装顶升套架、承座、上转台与驾驶室组合件4安装平衡臂、起重臂拉杆、平衡重、电气部分、安装测试等5顶升标准节至需要高度,检、调安全装置、调试、竣工、退场3.安装前的准备工作3.1塔机的安装布置方案由滑模公司确定,要保证塔吊在拆卸或安装时不与周围构筑物、设施发生干涉,塔机基础由滑模公司设计和施工,基础设计需报局

7、技术部门审批后实施,物资分公司才能进场安装塔机,同时滑模公司应清除安装场地的杂物。3.2 物资分公司安装人员做好辅助起重设备和机具准备和检查工作,保证辅助设备和机具符合使用要求。3.3 主要起重设备及安装工具 A.45t汽车吊1台 B平板车1台C. 其他物资准备: 14、16、18、22、24钢丝绳 一批 (一般为6米或者8米)。 卸扣 (2t、3t、5t) 一批 安装工具 一批 4.塔式起重机的安装程序和技术要求4.1基础验收要求4.1.1混凝土基础制作符合设计及隐蔽工程验收要求。4.1.2地脚螺栓规格、强度、数量及埋设符合相关图纸要求。 4.1.3接地电阻值应4。4.1.4进行塔吊上部结构

8、安装时,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4周强度。4.2塔机各部件安装流程和安装高度4.2.1塔机各部件安装流程基础检查和验收安装底座安装基础节安装套架及液压顶升装置安装上下支座及回转机构组件安装驾驶室节安装平衡臂安装卷扬机构等组装平衡臂安装塔顶支架安装起重臂组装起重臂吊装平衡重顶升加节 4.2.2部件重量及其安装高度DZQ200塔机吊装部件顺序、重量和吊装高度部件号部件名称构件尺寸长*宽*高(m)构件重量(t)部件高度(m)吊钩高度(m)备注1底座2.94x2.94x0.41.690.413基础节及电梯2.5x2.5x9.88.4510.212.55顶升套架5.6x5.1x8.868.64合重10.271

9、0.521.5 包括走道板、液压系统液压顶升系统1.636回转及上下支座4x4x3.112.113.615.57驾驶室节2x2x3.24.615.8188平衡臂16x4x313.318.822平衡臂共2节9起重绞车2.5x1.3x14.41722大臂变幅绞车2.1x1.3x0.73.21722小车牵引机构1172210塔头撑杆2x1x9.43.126.82611大臂29m29x1.6x1.66.88合重1418.830由第1.2.3节组成小臂30m25x1.6x1.64.07由第1.2.4节起重小车0.71撑杆及拉索1.74变幅滑轮0.5612平衡重(固定)0.26合重21.7619.520平

10、衡重(移动)2.6x0.22x221.519.5208块平衡重13顶升二节安装斜撑2.5x2.5x3.75(标准节)2.21先安装标准节(),后安装标准节()注:安装高度是指安装物件吊装时其上顶面至轨道顶面的最小高度。 4.3安装工艺要求:4.3.1底座安装在每条地脚螺栓上一个螺母并旋转到螺栓底部,将底座安装于基础上(注意安装前后方向,见下图如示),以底座螺栓孔校正预埋螺栓,校正后拧上螺母。其中心偏差5mm;用螺母调整底座的水平度使四角连接头标高偏差为0.5mm,然后拧紧螺母。部件名称重量(kg)吊装高度(米)钢丝绳吊点钢丝绳倍率45t吊机作业幅度(m)臂长(m)底座16851164个4142

11、2 注意:底座调平后,在底座与基础缝隙间隔0.5m垫钢板并灌满混凝土。4.3.2吊装基础节(包括电梯设备)吊装基础节(包括电梯设备),用连接瓦紧固于底座上。部件名称重量(kg)吊装高度(米)钢丝绳吊点钢丝绳倍率45t吊机作业幅度(m)臂长(m)基础节850010.2204个47224.3.3吊装顶升套架(包括液压系统)组装顶升套架(包括液压系统),并套装于基础节外,用定位销轴搁置。调整各水平支承滚轮与基础节主弦杆之间的间隙为23mm。部件名称重量(kg)吊装高度(米)钢丝绳吊点钢丝绳倍率45t吊机作业幅度(m)臂长(m)顶升套架及液压装置1027021.5224个47314.3.4吊装回转机构

12、及上下支座组件将回转机构及上下支座组件吊装于基础节上,用连接瓦把下支座与基础节紧固。用M20螺栓把下支座与顶升套架固接。回转上下支座用48条M30螺栓紧固,M30螺栓预紧力矩7582Kg/m(螺纹表面涂油情况下)。部件名称重量(kg)吊装高度(米)钢丝绳吊点钢丝绳倍率45t吊机作业幅度(m)臂长(m)回转及支座组件1210013.6244个46224.3.5将驾驶室吊装到上支座上,用连接瓦将驾驶室下端与上支座上端连接牢固,用螺栓把斜撑连接牢固。部件名称重量(kg)吊装高度(米)钢丝绳吊点钢丝绳倍率45t吊机作业幅度(m)臂长(m)驾驶室460015.8184个41131 4.3.6吊装平衡臂组

13、装平衡(包括平衡重挂梁等),吊装平衡臂于操作室顶部,穿上与操作室节连接的4条连接销轴。部件名称重量(kg)吊装高度(米)钢丝绳吊点钢丝绳倍率45t吊机作业幅度(m)臂长(m)平衡臂1330018.8244个4627注意:吊装平衡前,套架处塔身标准节与下支座的螺栓必须连接牢固。 4.3.7吊装卷扬机构依次吊装起重绞车、大臂变幅绞车、小车牵引绞车、电气设备等。各绞车卷筒轴线与平衡臂纵向中心平面的垂直度和平衡臂水平面的水平度偏差在卷筒全长上6mm。部件名称重量(kg)吊装高度(米)钢丝绳吊点钢丝绳倍率45t吊机作业幅度(m)臂长(m)起重绞车440018164个41131变幅绞车320018164个

14、41331小车牵引绞车100018164个418314.3.8吊装塔顶撑杆将撑杆与后拉索连接在一起,将撑杆吊装到平衡臂顶部,装上两条连接销轴,装好后撑杆及拉索。部件名称重量(kg)吊装高度(米)钢丝绳吊点钢丝绳倍率45t吊机作业幅度(m)臂长(m)塔顶撑杆310026.8164个413314.3.9吊装起重臂在地面拼装大臂、小臂,并将大、小臂和拉索撑架铰接成一体,系上小臂拉索和辅助拉索,使之联成一可吊装的稳定整体,如下图所示。注意:当辅助拉索与臂杆夹角45时,辅助拉索计算拉力为8.5t(小臂30m);设置辅助拉索时要求:拉索用不小于20钢丝绳、二倍率,拉索与臂杆夹角不得大于45,张紧的手拉葫芦

15、不小于5t。装上起重小车,大臂变幅滑轮组,并穿上起重、变幅绳。绳长不足部分可接导引绳。起吊组装后的起重臂整体,使大臂根部销孔与平衡臂销孔对正,安装固定好连接销轴。部件名称重量(kg)吊装高度(米)钢丝绳吊点钢丝绳倍率45t吊机作业幅度(m)臂长(m)起重臂、小车等1400018.8244个4627穿绕并固定好大臂变幅绳,收缩大臂变幅绳使大臂与小臂成一直线。系上起重小车水平牵引绳并调整长度;穿绕收紧起重钢丝绳,使吊钩离地。变幅、起重及牵引钢丝绳穿绕方法见说明书。4.3.10平衡重吊装系挂平衡重挂梁与大臂拉索及安全拉索,吊挂上平衡重块。平衡重块的配置重量如下表所示。部件名称重量(kg)吊装高度(米

16、)钢丝绳吊点钢丝绳倍率45t吊机作业幅度(m)臂长(m)平衡重(59m臂)0.26(固定)21.5(移动)18.8162个213274.3.11塔身标准节顶升安装程序4.3.11.1顶升一般规则1)顶升前塔机旋转部分必须进行配平。2)塔机最高处风速大于14m/s时,不得进行顶升作业。3)严禁在顶升系统正在顶起或已顶起时进行吊重。4)严禁在顶升系统正在顶起或已顶起时进行小车移动。5)顶升过程中必须保证起重臂与引入标准节方向一致,并利用回转制动器将回转部分制动,载重小车必须停在顶升配平位置。6)所有标准节上的踏步必须与已装的标准节的踏步对正。7)若要连续加高几个标准节,则每顶完一节后,塔机起吊下一

17、节标准节前,塔身每条主弦杆和下支座必须用抱瓦连接。8)在下支座与塔身没有用抱瓦连接好之前,严禁回转、变幅或起重作业。9)在顶升过程中,若发现液压系统出现异常,应立即收回油缸,尽可能将下支座落在塔身顶部,并用抱瓦连接好后,再检修液压系统。4.3.11.2顶升操作1) 把起重臂转至标准节引入方向,刹住回转机构。检查套架支承滚轮间隙,一般为23mm为宜。2) 在幅度29m范围内,通过引进小车,吊起一节标准节,放入引进吊梁的轨道上。移动起重小车调整顶升部分重心位置。当59m水平臂顶升时,小车位于最小幅度处,当90拆臂顶升时,小车位于最大幅度处。警告:顶升液压系统工作出现问题时,不得进行顶升作业。3)

18、开动油泵,操纵换向阀手柄,将顶升横梁,两端销轴搁入顶升耳板孔内。拆开承座与塔身之间连接瓦,收回定位销轴,开始顶升动作。当升高1.25m 后,操作杠杆,伸出左右两个定位销轴,顶升部分籍定位销轴托于顶升耳板上。收回活塞杆,提起顶升横梁,重复顶升。每顶升3次后,可将标准节引入。4)将标准节对正塔身,操纵换向阀,使油缸缓慢下降,将标准节落在塔身上,装上连接瓦,完成一节接头作业。5)按以上程序可继续完成塔身接高作业,直到所需高度。顶升结束后,收回活塞杆。注意:连接瓦安装时,应注意其四角的抱合方向应相互错开。警告:为确保每次吊装标准节时安全,都应把承座和塔身之间的连接瓦装上。吊上标准节挂于引进轨道。并用起

19、重小车找平衡后,再打开连接瓦,进行顶升作业,切不可麻痹大意。警告:若顶升加节超过自由高度时,必须安装附着装置后再顶升加节。 4.3.11检查和试运行当安装完毕后,应对整机各部件进行认真检查,检查作业环境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基础是否下沉,检查金属机构是否变形失稳,检查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可靠,检查吊钩、滑轮、钢丝绳、制动器、连轴器及卷筒等主要受力部件是否正常,检查电器线路连接是否正确,绝缘及连接地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可靠。经整机检查无误后进行试运转: 1)起升机构试运转,将吊钩上下运行不少于三次。2)小车变幅机构试运转,小车前后运行不少于三次。3) 回转机构试运转,回转部分左右旋转不少于三

20、次,一次转一圈。4)大车行走机构试运转,大车前进、后退各少于三次。试车完毕后,看各部分的情况是否正常,如一切正常则进行下一步工作。4.3.12附着绳安装1)韶关塔吊共设四层附着绳。当塔机顶升高度上超过允许最大自由高度时(12个标准节),必须进行附着后才能继续顶升。第一层附着绳设置在第11个标准节上(筒壁标高46.8m);第二层附着绳设在第18个标准节上(筒壁标高73m);第三层附着绳设在第24个标准节上(筒壁标高95.6m); 第四层附着绳设在第29个标准节上(筒壁标高114.3m)。附着层次塔身节次附着点标高(m)距塔吊基面高度(m)顶升方式第一层1146.848.8超过自由高度12个标准节

21、时,顶升至13节,在第11节附着;再顶升至第15节,然后顶升至第20节。第二层187375在第18节附着;再顶升至第22节,然后顶升至第25节。第三层2495.697.6从第25节顶升至26,在第24节附着;再顶升至第27节,再顶升至第30节。第四层29114.3116.3从第30节顶升至31,在第29节附着;再顶升至第29节,再顶升至第32节。注意:设置附着绳的塔身节不同于普通的标准节。2)附着绳受力要均衡,附着后保持塔机垂直度。在塔身侧面测量塔身垂直度:第一层附着设置好后,塔身的侧向水平偏移量小于3mm;第二层附着设置好后,塔身的侧向水平偏移量小于10mm;第三层附着设置好后,塔身的侧向水

22、平偏移量小于15mm。附着缆风绳直径建议不小于20的钢丝绳,每个角四股绳,用2t手拉葫芦适当收紧,然后,用钢丝扣将缆风绳绳头锁死。锚固点配筋图参照广东电力设计院的设计图。3)、试吊每完成一层附着,在埋件处混凝土有足够强度后,进行额定荷载试验,检测塔吊水平移位应不大于1.34H/100(H为臂根到塔吊基础面之间距离或附着以上的悬臂高度)。检测方法:在塔吊臂根部固定一个标尺,用经纬测量塔吊在空载和起吊额定荷载情况下,臂根前后移动的水平距离。4) 附着绳(每个角四股绳)附着绳受力附着钢丝绳选型附着钢丝绳规格钢丝绳破断力(t)钢丝绳预紧力(t)钢丝绳最大拉力合力(t)第一道附着637+FC201770

23、211.2222.21第二道附着637+FC201770211.2222.84第三道附着637+FC201770211.22第四道附着637+FC201770211.2220钢丝绳破断拉力21t.则21*4/22.84=3.68 3.5 符合安全要求。5.安装的安全技术要求5.1 选用的吊装起重设备为:实际选用的起重设备起升性能应不低于浦沅QY45汽车吊。5.2吊装钢丝绳结构为637+FC纤维芯,钢丝绳夹角60。5.3 钢丝绳强度按1470MPa计算破断拉力,钢丝绳安全系数必须大于8。5.4当构件绑扎点处有棱角时,应用麻包等衬垫物垫于构件和绑绳之间,防止钢丝绳受损。5.5吊装所有构件都要严格遵

24、守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选用合适、合格的吊具,选用的吊索具均应三证齐全;机具应按检验规范的规定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才能使用。吊机的作业幅度严格控制在其技术性能的允许范围内。6.6 连接螺栓预紧力(Kg.m)螺纹直径mm螺栓强度级别螺纹直径mm螺栓强度级别4.65.66.610.94.65.66.610.960.350.460.521.162219.0025.6029.0064.0080.841.121.262.812424.0032.5036.6081.00101.672.232.505.602736.0048.0054.00119.00122.903.904.409.703048.0065.0

25、073.00162.00144.606.207.0015.003685.00113.00127.00282.00167.209.6010.9023.0042135.00181.00203.00452.001810.0013.3014.9033.0048203.00271.00305.00677.002014.0018.8021.2047.006.检查和试验6.1试验标准 参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发的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296号)。6.2试验条件A 试验时塔机最高处风速不应大于20m/s。B 试验参加人员包括现场指挥1人、工程技术人员、起重丝索人员、测量等人员。C

26、 试吊重物采用工地库存的钢筋或其它易于起吊的物体,总重10t。D 操作手应持证上岗并已熟悉吊机的操作程序并能熟练操作吊机。6.3 试验调试注意事项6.3.1 确定试验时间应提前12天通知相关单位,以便预先做好准备工作。6.3.2 人员组织分工1) 检验员负责安排检验程序并向现场人员交底。2)受检单位现场负责人负责现场协调指挥工作。3) 电工负责塔机性能调整和电气系统的测量工作。4) 塔机驾驶员负责塔机运行操作。5) 承租单位(项目部)派出测量工负责轨道水平度和塔机垂直度的测量工作。6) 现场起重指挥负责负荷试验的起重指挥工作。7) 其他配合人员听从指挥,协调工作。6.4试验项目A 空载试验B

27、负荷试验C 静负荷试验D 动负荷试验6.4.1空载试验各机构应分别进行数次运行,然后再做三次综合动作运行,运行过程中各机构不得发生任何异常现象,各机构制动器、操作系统、控制系统、联锁装置及各限位装置、限制器应动作准确、可靠,否则应及时排除故障。6.4.2负荷试验在最大幅度处分别吊对应额定起重量的25%、50%、75%、100%,按空载试验的动作操作。运行过程中各机构不得发生任何异常现象,各机构制动器、操作系统、控制系统、联锁装置及各限位装置、限制器应动作准确、可靠,否则应及时排除故障。6.4.3静载试验(四倍率)空载试验、负荷试验合格后进行静态超载试验。根据不同起重臂长,静态超载试验荷载如下表

28、所示:在以上幅度、幅度处最低安全速度将对应的额定吊重吊离地面100200mm,并在吊钩上逐次加重至1.25倍,停留10min,卸载后检查金属结构及焊缝是否出现裂纹、永久变形、连接松动。注意:静载试验不允许进行变幅及回转动作。6.4.4动载试验(四倍率)按照最大额定起重量及最大幅度的起重量的1.1倍的荷载进行动载试验,对各机构对应范围内进行3次动作,各机构应动作灵活、制动器动作可靠。机构及结构各部件无异常现象,连接无松动或破坏。7.安全措施7.1 在施工区域内设置安全警示线、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和标识,并有专门安全员负责监督。7.2 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3 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服从现场负责人的

29、统一指挥。7.4 现场负责人在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7.5作业过程妥善放置工具和零星小件防止发生高空坠物现象。7.6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使用劳保用品和施工用具。7.7 作业人员既要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又要团结协作,提高工效。既能自我保护,又能保护他人。7.8 作业人员作业前应认真阅读该塔机的相关资料,熟悉本机结构。7.9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要使用的机械设备、机具和各种工具。确保设备、机具和工具处于完好状态。7.10作业过程中,若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现场负责人反映,以保证得到妥善处理。7.11 作业区域要设置警示围栏,禁止无关车辆和人员入内。7.

30、12 缆风绳区域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和障碍物,防止车辆或其它移动物体碰撞缆风绳,在进行高空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缆风设施。7.13 风力超过4级时,停止吊装作业。7.14 施工过程中防止高空坠物伤人、机械伤人、坠落等事故发生。8.安装过程危害和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措施8.1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措施序号作业活动具体描述可能导致的事故控制措施责任人1进场员工安全意识薄弱,综合安全技能不高新进场员工缺乏安全教育培训人身伤害作业前现场安全教育并安排“以老带新”安全员2作业现场吊装区域未设警界标志,没人监护人身伤亡、设备事故在作业区域内围栏、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安全员3制度方案规程的建立与执行未进行各项安全技术

31、交底工作,未能按方案和规程进行作业和施工机械设备事故、人身伤亡在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作业现场负责4起重作业起重吊索具有缺陷各类伤害事故作业前检查起重工、安全员5起重作业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站位不当挤压伤人作业前安全交底,作业过程中安全员监控安全员6起重作业人员在起重臂和吊物下面行走或停留物体打击作业前安全交底,作业过程中安全员监控安全员7起重作业没有统一的指挥信号各类事故作业现场前后都有专人指挥现场起重指挥8起重作业使用不符合安全系数的钢丝绳设备坠落起吊前检查起重工、安全员9起重作业起吊有棱角的设备未作包角设备坠落起吊前检查起重工、安全员10起重作业在不坚实的地面上作业设

32、备事故、人身伤害作业前检查质检员、安全员11起重作业起落平衡重时,操作失误人身伤害、机械损坏熟悉操作、加强监护操作手、起重工12起重作业履带吊自行吊装时,操作失误人身伤害、机械损坏熟悉操作、加强监护操作手、起重工13起重作业起落桅杆时操作不当人身伤害、机械损坏熟悉操作、加强监护操作手、起重工14起重作业拆装前后臂杆时,操作失误人身伤害、机械损坏熟悉拆装要领、统一指挥、加强监护操作手、起重工15起重作业与架空输电导线的最小距离不符合要求触电加强监护安全员、操作手16起重作业遇到恶劣天气继续作业机械损坏风力大于10m/s禁止起落臂杆作业操作手、起重工17起重作业起落臂杆时,未严格按规定操作履带吊倾

33、翻严格规定要求操作操作手18组装作业臂杆和拉索组合不符合规定要求吊机损坏严格按规定组合并认真复检,无误后才能起臂操作手、质检员19组装作业起重绳或变幅绳穿绕错误吊机损坏严格按规定操作并认真复检,无误后才能起臂操作手、起重工20组装作业臂矸和拉索等连接销的锁销固定不牢、钢丝绳绳头固定不牢吊机损毁、人员伤亡严格按规定操作并认真复检,无误后才能起臂起重工、质检员、安全员21组装作业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错误,力矩保护器失灵吊机倾翻、人员伤亡严格按规定操作并认真复检,无误后才能起臂质检员、操作手 22拆装臂杆作业未按安全规定要求使用机械挤压轧伤人安全教育、安全监督安全员23组装作业设备上有浮置物人身伤害起升

34、臂杆前认真检查,无误后才能起臂起重工、安全员24组装作业夏季施工无防暑降温措施中暑现场保持足够饮用水或清凉饮料安全员25组装作业露天曝晒作业无休息凉棚中暑现场设置临时空调休息房安全员26运输货物绑扎不牢物体坠落伤人车辆管理和交通管理规定/有效起重工、安全员27运输司机安全意识差交通事故交通安全法规学习安全员28运输车辆状况差交通事故装车前检查,车况差的车辆禁止装货安全员8.2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措施序号环境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防范措施控制级别实施责任人1废弃的钢丝绳、油手套轻微环境污染集中回收,全部带回放到专用的垃圾箱内S现场负责人2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固体垃圾轻微环境污染每天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对

35、废旧零件等集中回收,并进行分类处理S现场负责人3在施工过程中泄露的机械油轻微环境污染采用油桶进行回收,交有关部门处理。用专用废油盛回队内集中处S现场负责人9.安装/拆卸应急救援预案9.1目的为预防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使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减少人员的伤害和财产损失,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9.2适用范围适用于物资分公司在责任范围施工生产的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物体打击、触电等事故的应急救援、防范和处理工作。9.3依据及参照文件9.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9.3.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9.3.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9.3.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9.3.5 GEFB/P22-2002应急预案与响应管理程序9.4应急响应系统组成本应急预案的实施是由应急响应系统来执行完成的。其构成如下:9.4.1物资分公司应急处理指挥领导小组9.4.2物资分公司应急处理工作办公室9.4.3应急处理抢险、救援人员:物资分公司各分部员工9.5相关职责9.5.1应急处理指挥领导小组(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执行上级有关应急工作的统一部署和指令。(2)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负责公司范围内的应急组织工作。(3)负责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响应、演练及绩效的测试。(4)接到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时,发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启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