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1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 (三)研究方法 3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4 (一)晨间活动 4 (二)幼儿同伴冲突行为 4 (三)冲突解决策略 4 三、幼儿晨间活动同伴冲突事件统计分析 5 (一)研究的分析框架5 (二)分析工具的操作定义5 (三)晨间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事件的统计分析6 (四)初步结论8 四、晨间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案例分析 9 (一)幼儿在三种起因背景下解决策略的案例分析 9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五、教育建议13 (一)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13 (二)培养幼儿自行解决同伴冲突的
2、能力 13 (三)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改善幼儿园活动环境 14 六、研究反思15 致谢16 参考文献17 摘 要 晨间活动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是以“幼儿为本”的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社会性发展角度来说,晨间活动中体现的不仅是合作、协商、让步等亲社会行为,同样地,我们也会在拍球、跳绳、借助体育器械自主活动等场地中看到幼儿会因争抢资源、意见分歧、违反规则等原因而发生同伴冲突。本研究以晨间活动为背景对南京市某幼儿园小、中、大三个班幼儿的同伴冲突行为及相应解决策略进行了两个月的现场观察,用“白描”的方式记录冲突行为案例,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分析收集到的案例
3、,由此揭示了幼儿晨间活动中同伴冲突行为的相关特征以及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运用状况,并分析了影响幼儿冲突解决策略的相关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幼儿教师如何提高幼儿的冲突解决能力提出了一些尝试性建议。关键词: 晨间活动;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ldrens daily activities, daystart activities are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From the
4、perspective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aystart activities not only reflect the prosocial behavior, such as cooperation, negotiation, concessions, but also in the bounce the ball, jumping rope, using sports equipment, and other places to see the young conflict of peer conflict. In this paper, the pe
5、er conflict behavior and corresponding resolution strategies of three children in a kindergarten in Nanjing city were observed in two months. the cases were analyzed by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er conflict behavior and peer conflict resolution strategy
6、 were revealed. Finally,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tentative suggestions on how preschool teachers improve childrens conflict resolution ability.Key words: daystart activities,;childrens peer conflict,;solutions1、 绪论(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1.选题缘由 晨间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影响着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帮助幼儿提高身体素质和基础
7、的活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了幼儿的优良品德和促进社会化的发展。在幼儿日常晨间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晨间活动中不仅存在合作、协商、谦让等亲社会行为,也会看到幼儿会因争抢资源、违反规则等原因而发生同伴冲突。 以往人们通常将同伴冲突行为视为攻击性行为,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消极行为,以严厉呵斥的方式来处理这一问题,而没有发现幼儿间的冲突行为有其深刻的心理发展价值。之后,随着同伴冲突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者渐渐意识到同伴冲突时儿童正常的社会化交往中的一种不可避免的重要交往形式。到了现代,学者们已经认识到冲突本身并不具有重要的判断价值,但不同的冲突策略的选择却可以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笔者在幼儿园实习的过程
8、发现,在处理晨间活动中幼儿同伴间发生的冲突问题时,教师往往没有意识到幼儿自身冲突解决能力对幼儿的重要性和价值,通常采取的是无视或严厉批评的方式来应对,但这样的方式并未带来较好的效果,在笔者看来,冲突解决能力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技能,其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同伴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适应状况,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掌握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及干预手段,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冲突观,提高幼儿的冲突解决能力。 综观已有研究,有关幼儿同伴冲突及解决策略的研究较多,但将同伴冲突置于晨间活动中的研究几乎没有,就算有的也只是作为辅助案例,与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阶段的幼儿同伴冲突行为一起拿来佐证研究
9、者的某种观点。2. 研究意义 从理论角度来看,同伴冲突是幼儿成长阶段的常见现象,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作为晨间活动的核心和主体,幼儿通过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自己身体的各项机能、社会性交往、情绪情感等方面,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类冲突,如何帮助幼儿解决这些冲突是我们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通过此次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丰富相关的理论,同时也为自己如何看待幼儿冲突问题的解决开启一个新的视角。 从实践角度来看,本研究以晨间活动为切入点,观察、分析同伴冲突的真实情况,为教师如何处理幼儿之间的冲突提出一些尝试性的建议,如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尊重个体差异,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冲突观,与家长形成合力,
10、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等,使教师意识到幼儿冲突解决能力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及价值,为晨间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做好准备。(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 (1)幼儿冲突行为的价值研究 胥兴春(2006)认为幼儿冲突行为对其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帮助幼儿消除“自我中心”的特点,培养幼儿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的能力;有助于幼儿获得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帮助进一步了解对同伴,清楚对方的想法,采取建设性策略处理冲突,发展其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蒋秋芳提出同伴冲突可以发展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自我概念。 (2)幼儿同伴冲突的类型及起因 黄胜梅通过
11、观察、分析3-6岁幼儿同伴冲突行为将其背后所隐藏的起因概括为五大方面即兴趣物的争议、游戏争议、干涉和控制他人、攻击行为和放弃屈服,其中,小班幼儿同伴冲突着眼于物的因素,中、大班幼儿着眼于人的因素。 (3)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发展特点 因认知发展水平是限制,不同年龄段幼儿所选择的冲突策略各有其特点。范玲从所划分的冲突起因的角度将幼儿冲突策略的选择特征总结概括为“小班幼儿的冲突行为主要由告状求助、身体攻击和物品争抢这三种起因引发的,而中、大班幼儿开始萌发一种双向互惠策略,出现交换策略和公德意识。赵金霞、王美芳在相关的研究中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说理解释、物品交换和让步协商等冲突策略的选择上
12、随之增加,而且幼儿所采取的冲突策略逐渐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4)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类型 目前国内研究者通常是选择三分法来对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进行研究。刘晓静是将3-6岁幼儿选择的冲突策略类型划分为三类:消极策略(物品争抢、攻击性行为、威胁命令等)、中性策略(说理解释、向他人求助)、积极策略(物品交换、主动协商)。李丽君则将其归纳为语言沟通策略、身体攻击策略、向他人求助策略等。2.国外研究 (1)幼儿同伴冲突性质和价值的认识 早期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早期的冲突行为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盲目” ,没有任何现实的价值。后来学者们在对其相关方面的研究中渐渐发现幼儿同伴冲突行为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
13、。例如,皮亚杰肯定同伴冲突有利于帮助幼儿逐渐消除“自我中心”的特征,特别是因认知方面的分歧所引起的个体内部中的人际冲突,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等,发展幼儿的道德判断能力。 (2)冲突的起因 Brenner&Mueller(1982)认为引发儿童间产生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因行为不当或缺失所导致的,这一类中起因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发生一些变化;二是因物品的拥有和使用所导致的,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一起因中物品、空间争抢类的冲突事件数量开始减少,而社会性起因所引发的冲突数量则是有了一定的增长。这两种类型的起因相对而言,第二种起因出现的次数所较多一些,但当儿童处于
14、中班年龄段时,出现的是逐渐持平现象,一直持续到大班阶段。 (3)冲突的应对策略研究 Conant(1987)通过研究发现;在婴幼儿期,面对处理有关物品方面的冲突时,大多数幼儿会选择出现拿回自己的物品,少数的幼儿愿意与他人一起分享物品,只有极少数的幼儿会把物品给他人。Niveen,Brett,Benjamin和Lean(1995)在对2岁多到6岁的儿童进行相关方面内容的研究中,发现幼儿倾向于采用协商策略,一般较少使用权威介入的策略。 (4)冲突解决策略的类型 根据国外之前的研究,研究者一般采用非分类方法主要有二分法、三分法和五分法这三种类型。由于使用二分法来研究幼儿冲突行为及解决策略问题时带有一
15、定的复杂性,难以从较为全面的角度去充分体现幼儿的行为表现,因此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较少选择这种方法来分析、探讨幼儿同伴间的冲突行为及应对策略。 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而言,三分法的使用较为常见,通常是研究者在进一步归纳各种具体策略的基础上所分析得出的,但在具体的分类维度、类别两方面存在不一致的地方。JenserrCampbell等人在研究中,通过结合前面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冲突解决策略的类型概括为协商策略、强制策略和退让策略三类。 由Blake和Mouton提出的五分法在相关内容的研究中更容易说服、影响学者,之后很多学者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形成了冲突管理坐标网络(ConflictManagementGr
16、id)。这种分类法主要是从关注对象的维度出发,然后再根据对关注对象关注程度的高低将每一维度做进一步的划分,得出问题解决、强制、折衷、顺从以及回避五种冲突解决策略。 (5)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性别差异 以往的研究中在冲突解决策略的性别差异方面上存在不一致的结果。Ohbuchi等只发现使用策略的数量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女孩使用的策略数量通常会比男孩的高,忽略了策略选择的性别差异。Miller,Danaheramp、Forbes观察中、大班岁幼儿在游戏中所发生的冲突行为,发现男孩较多选择身体攻击、威胁的冲突策略,而女孩则较多采取协商、退让等中性策略。(三)研究方法1.文献法 文献法主要指搜集、分析、
17、整理相关教育类文献,在对文献的研究的过程中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笔者通过搜集与幼儿晨间活动、同伴冲突行为、冲突解决策略相关的报刊杂志、论文资料,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扩展本研究的学术视角。2.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景中研究者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笔者通过参与幼儿的晨间活动,观察他们实际活动过程,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冲突行为进行及时记录。3.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分析法,是指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的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在本论文中,主要针对幼儿在晨间活动中冲突发生的起因和解决策略的一些实际
18、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当前幼儿冲突解决策略的使用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指导策略。二、基本概念的界定(一)冲突的概念 冲突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是指处于交往中的双方因意见、目的不一致而表现出来的明显的对抗。冲突是指个体或群体之间,为了达成某种动机、目标或需要而出现的双方彼此制约、对抗甚至消除另一方或群体的过程。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出现的需要、目标或动机是相互对立的,且个体无法全部都达成,但又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的心理失衡现象。 上述概念都是从成人的角度来界定冲突,反映的是成人世界的冲突性质。但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出发所界定出来的冲突概念,都有“相互对立”这
19、样一个核心成分。(2) 幼儿同伴冲突的概念 所谓幼儿的同伴冲突是指幼儿同伴间经常出现的一种相互对立、制约的行为过程,是幼儿同伴之间进行社会交往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理解:首先,幼儿同伴间发生的这些对立或对抗,一般是短暂的,但同时又是十分频繁的。在幼儿阶段,小班幼儿的冲突往往更加频繁。 其次,幼儿同伴冲突是一种相互对立的行为过程,没有冲突就没有对立。往往“冲突双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对立”,其中,包括心理和行为上的对立。 再次,幼儿同伴冲突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而且在互动过程中,双方行为相互制约。 最后,幼儿同伴冲突是以一方反对另一方开始的,但同时这种反对也要得到另一
20、方的对抗,这样才能构成真正的冲突。本文中所指的幼儿同伴冲突行为是指在晨间活动中冲突中一方幼儿的言语行为危及了另一方的权益或是两者意愿相背离所导致的相互争执的情景。(3) 冲突解决策略 冲突解决策略又称为冲突处理策略,是指冲突中的双方为了实现自己的需要和目标,以达到控制整个冲突局势,使双方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的处理方法和手段。秦丽在相关的研究中采取的定义则是目标指向幼儿自身的需要或战胜对方,幼儿为达成这一目标所选择的各种方法(包括向教师求助、教师主动介入冲突)。本文将采用的冲突解决策略定义为“冲突中的双方选择的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或战胜他人的各种手段和方法。”三、幼儿晨间活动同伴冲突事件统计分析(一)
21、研究的分析框架 笔者通过对南京市某幼儿园的三个不同年龄段共100名幼儿(其中小班30人,中班35人,大班35人)进行了为期20天的观察记录,详细记录晨间活动中幼儿同伴间发生的各类冲突事件,共收集有效案例90例,小班25例,中班32例,大班33例。笔者根据所收集到的冲突事件的观察记录材料,对其进行多次的阅读、分析、推敲,再结合之前自己所搜集到的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拟定了一个分析框架,具体内容见表1:表3-1 分析框架表冲突双方的性别 同性(男男,女女)异性(男女)冲突的起因资源争抢,违反规则,意见分歧,偶然行为,干涉、控制他人,攻击行为冲突的解决策略告状求助,威胁命令,攻击行为,说理解释,物品争
22、抢,第三方干预,物品交换,放弃屈服 根据对三个方面进行编码、统计分析,分析晨间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二)分析工具的操作定义 冲突的起因是在晨间活动中直接引发幼儿同伴间冲突行为产生的原因。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现场的观察分析,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物品、空间争抢是指晨间活动中幼儿同伴间因为活动物品、空间缺乏而发生冲突的行为。 违反规则是指冲突中的一方认为另一方的行为没有达到活动中要求的某种必要的规定而产生的冲突行为。 意见分歧是指在晨间活动中,幼儿的意见、观点不一致。 偶然行为是指冲突中的一方不小心碰到了另一方身体但非恶意的行为举止。 干涉、控制他人是指冲突一方因想要
23、干涉、控制对方的行为却遭到对方反抗所引发冲突。 攻击行为是指冲突中的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身体或语言的攻击。 冲突解决策略是指冲突中的双方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或战胜他人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笔者从策略影响的角度出发将幼儿的冲突策略分为以下八种: 物品争抢是指冲突中幼儿之间相互争夺、彼此不相让。 攻击行为是指幼儿通过语言或肢体攻击对方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 威胁命令是指冲突中一方幼儿通过向对方发出警告性的言语,以此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的策略。 说理解释是指冲突中的一方幼儿以言语的方式向对方做出解释,以此来处理冲突的策略。 告状求助是指幼儿求助老师或同伴来处理冲突的策略。 第三方干预是指由冲突外的第三方参与
24、来解决或协调冲突。 物品交换是指幼儿通过提出一些条件来应对冲突问题。 放弃屈服是指冲突中的一方幼儿主动放弃目标。(三)晨间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事件的统计分析1.晨间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的性别分布表3-2 晨间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的性别分布表同性男男女女异性(男女)小班15(60%)9(36%)6(24%)10(40%)中班23(71.88%)16(50%)7(21.88%)9(28.12%)大班24(72.73%)14(42.43%)10(30.30%)9(27.27%)总计62(68.89%)39(43.33%)23(25.56%)28(31.11%) 根据表格中所显示的数据,我们可以
25、看出同性别同伴间易发生冲突,其发生的冲突事件数量为62例(68.89%),而异性同伴间较少发生的冲突,只有28例(31.11%)。由此可以看出,同性别幼儿之之间发生的冲突行为的次数比异性别幼儿之间发生的冲突行为的次数要多。这是因为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幼儿的性别角色认同能力在中班阶段就达到“坚定性阶段”,能够较对准确、稳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性别,开始更多的与同性别同伴进行活动和社会交往。同时,在表中可以发现小、中、大三个年龄班的同性别幼儿中男性幼儿之间的冲突频率分别为36%、50%、42.43%,女性幼儿的冲突分布频率分别是24%、21.88%、30.30%,这表明男性幼儿之间的冲突行为
26、明显高于女性幼儿之间的冲突行为。2. 晨间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的起因 通过对所搜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编码分析,笔者将晨间活动中容易引起幼儿同伴间发生冲突行为的因素归纳为六类即违反规则、物品、空间争抢、攻击行为、意见分歧、干涉、控制他人、偶然行为。 (1)总体特征:同伴冲突的主要起因是物品、空间争抢。 图3-1 晨间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各起因的频率分布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由物品、空间争抢引起的幼儿冲突行为有39次(43.33%);幼儿因违反规则发生冲突行为的次数占12次(13.33%);幼儿因意见分歧发生幼儿冲突行为的次数有14次(15.56%);幼儿因偶然行为发生冲突行为的次数有11次(12
27、.22%);幼儿因干涉、控制他人和攻击行为发生冲突行为的次数分别是9次(10%)和5次(5.56%),由此可以看出晨间活动中由物品、空间争抢引起的幼儿冲突行为事件最多。 (2)年龄特征: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物品、空间争抢起因所导致的冲突逐渐减少,违反规则引发的冲突逐渐增多,而因意见分歧发生冲突行为的次数有所起伏。 图3-2 各年龄班幼儿同伴冲突6类起因的频率分布图 如图2-2所示,在整个学前期,因物品、空间争抢而引发的幼儿冲突在整个冲突起因总数中所占比例较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其中,小班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冲突事件的起因是物品、空间争抢,明显要比中、大班高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处于平行阶段
28、的小班幼儿更容易对物品、空间资源产生兴趣。3. 晨间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策略的使用 本研究将晨间活动中幼儿同伴间应对冲突的策略分为以下八种类型即告状求助、攻击行为、第三方干预、物品交换、说理解释、威胁命令、物品争抢和放弃屈服。通过对90个案例进行编码,共获124个策略,其中小班37个,中班38个,大班49个。表3-3 晨间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次数分布表告状求助攻击行为物品争抢说理解释威胁命令第三方干预物品交换放弃屈服总计小班1129.8%1027%616.2%38.1%12.7%513.5%00%12.7%37100%中班923.7%821%821%410.6%37.9%37.9%25.
29、3%12.6%38100%大班1326.5%816.3%510.2%612.2%816.3%24.1%510.2%24.1%49100%总计3326.6%2621%1915.3%1310.4%129.7%108.1%75.7%43.2%124100% 由表3可以发现,小、中、大班幼儿在应对同伴冲突时较多使用告状求助策略,分别占其各班冲突解决策略次数的29.8%、23.7%、26.5%,这表明了幼儿在应对冲突时,对教师或同伴仍有较强的依赖性。攻击性策略的使用依次为27%、21%、16.3%,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使用这一策略次数逐渐减少。中班幼儿的物品争抢策略使用率相较于小、大班来说要高,这
30、主要是因为中班男性幼儿间发生冲突行为的次数较多,因而直接争抢的情况居多,相对而言,大班幼儿因年龄较大,且男女幼儿人数相差不大,所以争抢策略的使用率较低。说理解释策略在小、中、大班的使用率分别是8.1%、10.6%、12.2%,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使用说理解释策略的次数呈递增趋势。威胁命令策略的使用次数从小班到大班依次增多,分别占其总数的2.7%、7.9%、16.3%,这表明了在冲突过程中,大班幼儿会开始有意识地避免冲突扩大,比如幼儿会通过向老师告状来吓唬对方,以此使对方退步,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语言或身体攻击。小班幼儿使用第三方干预策略的次数较高于中、大班,物品交换策略只在中、大班观察到
31、,分别为中班2次(5.3%)、大班5次(10.2%),观察中小班幼儿没有出现这一策略的使用,由此可以看出三个年龄段的幼儿较少会使用在这一策略,这主要是因为学前期阶段的儿童社会交往经验不足,缺乏社会交往技能,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较弱,明显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很少会从对方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协商、交换等积极策略的使用还不熟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在积极策略的使用上开始逐渐增多,这也表明了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提高与其所掌握的社会经验的增长有一定的关联。小、中、大班的放弃屈服策略使用较少。(四)初步结论 第一、小、中、大班幼儿冲突行为多发生于同性别的同伴之间,且男性幼儿同伴间发生的冲突次数明显高于
32、女性幼儿同伴间发生的冲突次数。 第二、3-6岁幼儿在晨间活动中发生的同伴冲突行为的起因主要物品、空间争抢。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因物品、空间争抢发生冲突行为的次数逐渐减少,因违反规则发生冲突行为的次数逐渐增多,而因意见分歧所引起的冲突行为次数有所起伏。 第三、小、中、大班幼儿在应对同伴冲突时较多使用告状求助策略;其次较高的就是攻击性策略,小班相对使用率较高;中班幼儿的物品争抢策略使用率相较于小、大班来说要高;说理解释策略在中、大班的使用率相当,小班稍显低一些;威胁命令策略的使用次数从小班到大班依次增多;小班幼儿第三方干预策略的使用较于中、大班较高,物品交换策略只在这、大班观察到,小班没有观察到
33、;小、中、大班的放弃屈服策略使用较少。四、晨间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案例分析(一)幼儿在三种起因背景下解决策略的案例分析1.物品、空间争抢 案例1;小班,跳圈。老师带领小班幼儿来到草坪上开展晨间活动,贝贝选择去玩跳圈,进行三轮后,贝贝因动作慢没有跟上自己前面的笑笑,等他过去时月月已经站在笑笑的后面。贝贝用力拉了拉月月的衣服,对月月说:“笑笑后面的是我,不是你!”月月没有回应她,贝贝一着急就把月月往边上一推,站到笑笑的后面。月月看贝贝已经站在那里,只好排在贝贝的后面。 这一年龄段的幼儿由于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大部分没有谦让意识,因此他们通常会选择采取外显的、本能的抵抗方式即粗暴的肢体动作即主
34、要采用直接争抢的冲动性动作策略,如:攻击策略、告状求助策略、第三方干预策略等,在本研究案例1中该幼儿所采用的就是攻击策略,案例1中贝贝因动作慢使其位置被月月占了,可贝贝意识中坚定认为笑笑后面的位置已经被自己所占,那这个位置就是属于自己的。因此,当她看到月月占了自己的位置,表现出较激烈的反抗。 案例2:中班,推车。范范来到手推车区域,看到正好还有一个手推车,她抬着手推车在跑道上推起来。在她推了二个轮回后,诚诚走过来,说:“这是我的推车,你还给我”,范范幼儿没有理他继续推,诚诚看她不给自己就上去抢,范范说:“是我先来的”,诚诚回答道:“是我先玩的,娜娜,你说是不是我先来的?”娜娜道:“范范,是诚诚
35、先来的。”范范听了,不情愿地把推车给了诚诚,自己去别的地方玩了。 中班年龄段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在应对由物品、空间争抢引发的冲突时所采用的策略有明显的区别,不会像小班幼儿那样使用粗暴的肢体动作来处理。中班幼儿的语言能力相较于小班来说有了一定的发展,同伴间的语言交流逐渐增多,因此在应对同伴冲突时,会选择争论、沟通协商、求助他人等策略,而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就在于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及社会交往经验的获得,因此中班幼儿在冲突策略的使用上开始由单一策略向综合策略过渡,如:同伴求助策略、协商策略、物品交换策略、威胁命令策略等。在该案例2中的幼儿主要是选择同伴求助策略来应对冲突,案例2中,诚诚看到自
36、己的推车被范范推走了,争辩无效后,诚诚求助娜娜,让她帮自己作证。得到娜娜肯定的回答后,范范不情愿地把手推车还给了诚诚。由此可以看出,诚诚和范范已经能够较好的理解和使用所有权规则,范范在得到娜娜肯定的回答后,意识中就承认这个手推车是属于诚诚的。 案例3:大班,叠方块。桐桐与君君都在搬方块,各自搭建自己的迷宫路径,桐桐在搭建迷宫高层阁楼时,需要一个长方块,这时君君也需要这个,但空地上只有这一个长方块,于是,桐桐说:“你让我先用一下吧,我就快搭好了。”,君君不愿意,两人分别抓住方块两头,谁都不想放弃这个方块。这时,桐桐商量道:“要不,我们用这个方块把我们搭的迷宫接在一起,搭一个大的迷宫。”君君听了桐
37、桐的建议高兴地答应了,两个人抬着方块把各自搭的迷宫连在一起,开心地进行迷宫大冒险游戏。 大班幼儿由于与同伴之间已经有过反复的冲突,获取了较多的社会交往经验,再有老师日常的教育,多数幼儿可以较坦然地应对物品的得失,他们开始萌发双向互惠策略,如:协商策略、说理解释策略、物品交换策略、分享策略等,而直接争夺、肢体攻击的策略使用很少。在该案例3中的幼儿主要采取的是协商策略处理冲突问题。2.违反规则 案例4:中班,骑小车。轩轩正在玩骑小车绕过障碍物的游戏,糖糖从后面骑着小车把轩轩的小车往边上一撞,对轩轩说:“我要在前面”,轩轩不高兴地说道:“你要排队,我是在你前面的”,糖糖说:“我不,我要在前面,你好慢
38、”,轩轩听了很生气。轩轩告诉老师糖糖撞人,老师过来批评了糖糖,并告诉她这一周小车游戏糖糖都不可以去玩,糖糖不开心地到边上的长椅坐下。 案例5:大班,爬网。果果从左侧的网爬到上面,准备转身从右侧网下去时,看到萌萌转身准备从网中间下去,果果立即说:“萌萌,你错了,要从这里下去,不能从中间下去”,萌萌没有回应,继续自己的动作,果果看萌萌不听,就很严肃地说:“不能从中间下去,你再这样,我就告诉老师了。”萌萌一听只好放弃,从右侧网下去。 在整个学前期,规则游戏发展较晚,一般在中、大班才开始接触。在规则游戏中,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幼儿要想通过竞争得出胜负就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则要求,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更多把关注的
39、焦点关注放在结果上。案例4中,因为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参与活动的幼儿必须遵守。当轩轩看到糖糖违反了老师所讲的规则时,先是告诉糖糖应该排队,见她不听,就把糖糖的行为告诉了老师。这表明幼儿已经能较好理解并遵守活动的规则,一旦有人违反了,他们就会出来反抗。案例5中,果果看到萌萌从网中间下去,立即和她说这样是不对的,但萌萌一开始并没有听,于是果果就拿要告诉老师的理由使其放弃从中间下去的行为,自知行为不对的萌萌只好从从右侧网下去。3.意见分歧 案例6:中班,拍球。拍球区,小朋友正在开心地进行拍球的活动,豆豆和月月分别拿了一个球,在一个空地方练习拍球。豆豆说:“我们来玩拍球游戏吧”,月月答应了,豆豆接着
40、说:“我把球拍给呢,你再拍给我”,但月月想两个人一起拍球,比比谁拍的高,两人争执不停,豆豆一生气就离开了,月月就自己一人拍球。一会儿豆豆回来了,和月月说:“要不先玩你说的,再玩我说的”,月月同意了,于是两个人有开始了拍球。 案例6中,豆豆和月月对玩什么球的游戏起了争执,豆豆想两人轮拍,月月则想两个人比比球拍的有多高,后来豆豆生气,选择离开。豆豆回来后,采取协商策略,建议先玩月月说的,再玩自己的,月月也高兴地答应了。豆豆所使用的协商策略得到了月月的肯定,使他们的游戏继续进行下去。 案例7::大班,划龙舟。康康正在和珂珂玩龙舟,他们把龙舟放在跑道上,康康坐在龙头,珂珂坐在龙舟尾部,两个人从跑道的一
41、头一起蹬到靠近中班活动区域处,来回循环蹬。三轮回后,珂珂对康康说:“我们把浩浩和铭铭叫来一起玩轮船的游戏吧”,但康康不同意道:“不要,我想两个人玩”,珂珂用各种理由来说服康康,但康康就是不同意,后来珂珂想了想,对康康说:“那我们玩海盗船长的游戏吧,我们两个都是船长,找浩浩和铭铭来做我们的小船员,一起去冒险,怎么样?”康康想了想,觉得这个听起来很好玩,于是同意了珂珂的建议,两人一起跑去找浩浩和铭铭来玩海盗船长的游戏。 案例7中,在整个过程中,珂珂开始一直在尝试用各种理由去说服康康可以带浩浩和铭铭一起来玩这个,可康康还是不同意。后来,珂珂提出来玩海盗船长的游戏吸引了康康,于是康康同意让浩浩和铭铭加
42、入进来。珂珂所采用的协商策略得到了康康的认可,两个人的游戏关系得到了维护。(二)研究结果与分析1.幼儿晨间活动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基本特征 (1)幼儿的同伴冲突解决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上升 根据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在冲突策略的选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大班幼儿的冲突解决能力的发展要好于小班幼儿,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在冲突策略的选择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晨间活动情境下幼儿晨间活动中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选择特点。以晨间活动为背景,笔者通过分析、推敲收集到的数据及典型事件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学前期儿童所能提出的冲突策略的数量逐渐增多,同时幼儿在带有建设性特点的缓和
43、策略以及谦让、协商等积极策略的使用次数上也逐渐上升,这主要是因为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2)冲突策略的选择上是以消极策略为主,其次是中性策略 根据数据和案例分析的结果,在处理同伴冲突问题时,学前期儿童主要选择的是消极策略,其次是中性策略。当前,大部分家庭的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娇惯孩子,不对其不适当行为进行管束,甚至放纵她们的行为,这很容易导致孩子变得任性蛮横、自私自利,一旦发生同伴冲突问题,他们通常会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和需要的方式来应对,如:采攻击性行为、威胁命令等,而不顾对方的感受。 (3)同伴冲突双方的亲密程度会影响到幼儿对冲突解决策略的选择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可以
44、发现:个体在选择冲突策略时会根据到自己与对方的关系亲密程度来抉择。如果个体与冲突对方的关系比较亲密,他们会选择通过协商、谦让等积极策略来处理冲突问题,而若是冲突的对象是与自己关系不亲近甚至疏远的幼儿时,他们通常会选择威胁命令、告状等策略来处理冲突问题。 2.晨间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影响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幼儿社会交往的最初场所,也是一个重要场所。家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对幼儿冲突策略的选择发挥着特殊的影响作用。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和家长的教育观念等都对幼儿冲突解决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父母和幼儿之间的亲子关系是幼儿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
45、到幼儿对社会的认知,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及各种人际关系。其中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及其所映照的家庭精神,对幼儿的影响较大,生活在和谐民主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就会有安全感,容易学会友好关心,分享谦让等品质,在应对同伴冲突时,会较少地使用攻击行为。 父母教养方式也与幼儿的冲突解决能力有一定的联系。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会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行为。例如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父母对幼儿采取正当需要可以得到满足而不适当的行为会得到抑制和纠正的教养方式,宽严有度,管放结合,如果亲子双方关系较为融洽,幼儿在冲突解决能力方面发展较好。而在溺爱型教养方式下,父母对幼儿过度溺爱,不对幼儿的不当行为进
46、行有效的管束,甚至放纵幼儿的行为,则会导致幼儿容易变得依赖性强,且任性蛮横、自私自利,在冲突策略的选择上,更多表现出外显的攻击行为。 (2) 个体因素 在幼儿冲突策略的选择中,幼儿个体自身的气质、行为特征、社会技能以及社会情绪等也都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气质对幼儿社会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解决冲突问题的过程当中,胆汁质的幼儿主动交往多,但脾气急躁,容易出现攻击行为,而抑郁质的幼儿性情孤僻,胆小怯弱,主动性较差,不易与他人发生人际交往行为,不易出现外显的攻击行为。 社会认知不同于一般的认知,是指个体对个体以外的他人、自我、规则等社会性客体、社会现象以及相互关系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
47、动。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与其社交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影响着幼儿社交问题的解决策略。 (3)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可以从多角度对幼儿冲突策略选择产生影响,不仅是在环境的布置方面,教师、幼儿同伴等构成的精神环境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创设一个整洁、空间划分适当的环境会安定幼儿的情绪、提升亲社会行为的出现次数,并有助于幼儿在应对冲突时选择协商、合作等策略来解决同伴冲突。而肮脏、无序的环境,会使幼儿浮躁、违规行为、攻击行为增多,更多地选择消极的方式来处理冲突问题。活动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对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乐器、积木等活动材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合作、协商等行为。 幼儿园的
48、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师幼之间、幼儿之间、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幼儿只要在温暖和睦、宽容友好、具有较强支持性的精神环境中才能放松心情、愉悦身心,在面对同伴冲突问题时,容易选择合作、谦让等良好策略。 (4)大众媒体 大众传媒作为日常生活中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它在社会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力是较为深广。随着各类媒体的普及,传媒对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个带有正面、积极意义和价值的电视节目可以帮助幼儿友好、合作等积极性质的策略是获得。相反,消极的电视节目则会助长幼儿一些消极策略的养成,如:攻击性行为、威胁命令等。 五、教育建议(一)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1.提高
49、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角色扮演就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对现实社会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模仿、重现,幼儿在扮演过程中可以感知角色间的关系、理解他人的感受、获得相应的角色经验,表现出与该角色相应的社会行为。进行角色扮演,对幼儿社会认知能力、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的大部分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那么孩子想要进行角色游戏的理想场所便是幼儿园。园内孩子较多,基本都是同一个发展阶段的幼儿。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幼儿分饰角色,感知所扮演角色的内心,并讲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2.培养幼儿的语言和倾听能力 幼儿在同伴之间具有较
50、强的能力水平,就会特别受欢迎,好感度增加,冲突的发生率就会降低。相反,幼儿的能力水平较低,无法清楚的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就容易被交往中的同伴排斥,团体活动之中,这种幼儿也比较容易受到冷落,与他人产生冲突。 (1)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必要工具,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促进同伴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增进同伴感情。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才能自由的与同伴进行交流和玩耍,降低冲突的发生频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可以通过“创设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看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开展各种语言活动或语言游戏等方式进行。 (2)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51、学前时期是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最佳时期,倾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倾听是幼儿接触世界的第一步,是幼儿接触社会的重要方式,是幼儿感知和理解他人的行为方式。幼儿只有具有较好的倾听能力,才能明白其他幼儿表达的意思,以免因理解错误造成不必要的冲突。教师通过向幼儿提问来提升幼儿倾听能力,如:进行语言活动时,教师在讲故事之前,可以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倾听,这样可以使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3. 帮助幼儿提升规则意识 规则是人们学习和工作必须要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幼儿时期是规则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学前期,幼儿一般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规则意识淡薄,不知道那些行为该做,那些行为不该做,幼儿
52、的自我控制力较差,通常将规则看成外部强加的东西,规则意识和实践脱节,言行不一致。规则意识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会与他人团结合作。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在日常活动中,建立常规,树立规则意识,让幼儿在园中潜移默化的接受规则。(二)培养幼儿自行解决同伴冲突的能力1.采取和谐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若父母采用带有明显攻击性的教养方式,那么幼儿在遇到问题时,也将会选择外显的攻击行为解决问题;若是和谐民主的教养方式,那幼儿则将会选择合作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建设和谐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首先,要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幼儿,给予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喜
53、好的机会。其次,及时与幼儿进行沟通,倾听幼儿的想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养成懂礼貌,守秩序的习惯。最后,家长也应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如可以让幼儿观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2.引导幼儿自行解决同伴冲突 在遇到冲突时,家长应尽量少采取高度干预和专治的解决策略,引导孩子学会自己处理冲突,认清自己的责任。同时家长还需要经常聆听幼儿的想法,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引导他们在解决冲突时发表自己的建议,思考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法,做出正确的解决策略。教育幼儿正确认识与同伴的关系,让幼儿学会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同伴。(三)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改善幼儿园活动环境1.加强幼儿教师专业培训,提升其解决幼儿冲突的能力 幼儿园要
54、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幼儿教师自身的能力,特别是对新手教师来说,她们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经验上存在不足,遇到一些冲突问题时一般不知道该如何进处理,所以教师要在接受培训后才可以正式上任。新手教师可以通过跟随一些经验较丰富的老师学习,吸取她们有关如何与幼儿进行交流的有效经验,掌握一些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良好策略。同时,也培养教师自我反思、总结的能力,发现自己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吸取他人好的经验,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还可以提升幼儿的冲突解决能力。2.改善幼儿园的活动环境,降低冲突发生率 幼儿园要创设有利于教师实施干预的良好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还要考虑到精神环境,如:为幼儿的晨间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活动空间,减少幼儿因物品、空间争抢所引起的冲突的发生;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厂空调维保一年期合同(2篇)
- 人事专员合同
- 2024年度仓储物流合同:动力煤进口清关及仓储服务
- 2024年度服装类政府购买合同5篇
- 农家乐房屋出租合同模板
- 2024年二手复式公寓买卖合同条件2篇
- 室内装修设计合同范本版
- 2024年度水电站枢纽工程建设分包合同2篇
- 个人租房合同协议书
- 2024年度商务耳机通讯功能优化生产销售合同3篇
- 《疯狂动物城》全本台词中英文对照
- 考研政治毛中特万能答题模板
-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 2023年普法(学法用法)考试试卷题库二
-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一例创伤性肠破裂臀部开放性损伤的疑难病例讨论
- 砌筑脚手架施工方案(有计算)
- 《意大利的民俗》课件
- 《法理学》课件(第三章: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进度计划表
- 商业模式创新 PPT商业模式画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