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张爱琴:让语文课堂焕发熠彩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26/bfb86e1b-47ef-43c3-aeae-8fc38bd658ce/bfb86e1b-47ef-43c3-aeae-8fc38bd658ce1.gif)
![5、张爱琴:让语文课堂焕发熠彩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26/bfb86e1b-47ef-43c3-aeae-8fc38bd658ce/bfb86e1b-47ef-43c3-aeae-8fc38bd658ce2.gif)
![5、张爱琴:让语文课堂焕发熠彩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26/bfb86e1b-47ef-43c3-aeae-8fc38bd658ce/bfb86e1b-47ef-43c3-aeae-8fc38bd658ce3.gif)
![5、张爱琴:让语文课堂焕发熠彩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26/bfb86e1b-47ef-43c3-aeae-8fc38bd658ce/bfb86e1b-47ef-43c3-aeae-8fc38bd658ce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让语文课堂焕发熠彩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南宁市马山县林圩一中 张爱琴审美教育有助于人的智、情、意全面发展,未来世界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学校的美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切实加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新课程语文教学应重视美育的熏陶渐染,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 在朗读中进行美育渗透美是到处存在的,发现美、感受美的途径也很多。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就是常用而有效的感受美的方法。成功的朗读,能使学生醉心于课文本身,有助于培养他们阅读和鉴赏的兴趣。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
2、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因此,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反复朗读。 曾经听过一节课,执教的教师在上金色花时,抓住课文后面母子的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对话指导学生朗读。老师讲得很少,而让学生细读,读时思考两个问题:“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蕴含着妈妈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不告诉你,妈妈。”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这位教师用不同的语调进行范读,引导学生随着教师的朗读讨论,哪种更符合文章情境,并启发学生:“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而孩子呢,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更温馨,所以只是撒娇
3、,就是瞒着妈妈。”最后让学生自己有感情地自由读,再选角色读,最后教师当“妈妈”,学生当孩子,再读。通过这样有序的层层深入地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母爱之美、回报之美。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朦胧婉约,意境优美,内涵深刻。但学生要很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还真非易事。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感受这首诗的音韵。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语言间蕴藏的美,以及诗歌音律、节奏的美。在学生感受了诗歌的音韵、节奏美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鉴赏诗句。鉴赏诗句的第一步是让学生理解诗中意象的含义:“诗中的星星指什么”?为什么“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要理解这些诗句,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反复读,而且启发学生想象在一片黑暗中看到一颗、两颗、乃至更多星星
4、时的心理感受。当学生脑子里有了初步的感悟后,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意象的含义:“星星”象征光明美好的世界,“每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用暗喻手法表明“苦难的诗人”所受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此难点疏通后,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将全诗改写成一篇散文,并仔细体会诗歌语言的含蓄美。然后再继续读,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情感。中学语文教材中选进了不少精美的诗词。诗的语言,是情感的载体
5、,是美感的激素。它追求音韵的朗朗上口,强调语调的音乐效果,极适合于朗读。如王维的山居秋螟,创造出了诗意的美的境界,朗读时应节奏明快,抑扬顿挫,使诗富有乐感的流动美,使学生从中领略美的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读起来,对那些富于音韵、语言优美、朗朗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这样才能让学生入情、动情,达到陶冶性情、美化心灵,提高审美鉴赏力的目的。二、在学生想象中进行美育渗透文学作品不像绘画、雕塑有直接的可视外形,想要欣赏它,要借助间接符号文字,通过联想、想象和体验去感受作品。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描述,启迪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从中深深地受到感
6、染,得到美的享受。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艳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流动感的油画,很适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去感受美、认识美。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我配乐朗诵课文,要求学生闭目凝神细听,同时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情景体会。学生仿佛置身于“苍茫的大海”中,有卷集的乌云、耀眼的闪电、汹涌的海浪,有隆隆的雷声、怒号的海啸,更有那“高傲的”“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的海燕。通过具体情景想象后,学生对勇敢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海燕,有了更深的感染,得到更美的教育。朱自清的春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五幅图,使我们如见
7、春草,如醉春花,如浴春风。在欣赏这“大地春光图”时,我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去荷花亭亭玉立的盛夏、果实累累的金秋、红梅傲雪怒放的寒冬。这样,既有文本审美的愉悦,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美育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领略到生活的美,评价了社会的美。所以,语文教学应为学生架起座座联想与想象的桥梁,让学生在美的浸润下,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三、在写作训练中进行美育渗透苏霍姆林斯基说:“审美素养的培育和情操的培养,都是从感受和认识美开始的。” “在学生感受、欣赏作者优美词句和理解作品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让他们把感受到、理解到和鉴赏到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是一种将美的欣赏与美的创造结合为一的美育
8、方法”。所以,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把学生作文的被动心态转变为渴望自我表现的创造性冲动。作文指导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美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阅读、多思考、多想象生活中存在的自然美、社会美,进而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如教朱自清的背影之前,我先引导学生比较一下母爱与父爱的不同,虽然学生的比较都比较肤浅也比较片面的。我也肯定了学生的回答,然后以字词和细节描写为教学重点,和学生共同体会那浓浓的父子深情:父亲穿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爬月台的动作“攀、缩、倾”等为学生构建一个无声的感人泣下的画面作者泪光中父
9、亲的背影,已深深感染每个学生。之后,我再次启发学生深层思考父爱与母爱的不同,此时学生已能初步体会到父爱之美。学生比较后,我再总结:“如果说,母爱是博大的,父爱则是深沉的;如果说,母爱是一杯酒,让人陶醉,那么父爱则是一杯茶,让人在今后的岁月里慢慢回味。母爱大都是强烈的,父爱则通常不易察觉,甚至一时无法理解的,只有当你长大成熟后,才会发现父爱的伟大。让我们也来歌颂一下伟大的父爱吧!请以 父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在学生的感情储备被充分调动起来后,再进行写作实践,也是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不断美化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自己具有的创造力不断地感染学生,使他们有强烈的表达美的欲望
10、,用最新最美的语言去展示,去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得到最美的享受,从而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四、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美育渗透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可以为美育提供更直观、更便捷、更有效的手段,大大提高美育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学邓稼先一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邓稼先生平和事迹的视频,通过观看短片,学生可以了解到邓稼先忠厚朴实、真诚坦白的做人态度,以及他热爱祖国,对事业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道德美的熏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课文中有很多这样的优秀人物,这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五、通过教师的板书中进行美育渗透板
11、书是教学内容的概括化、图表化。新颖独特的板书设计,不仅能醒目直观、提纲挈领地体现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思路和讲授精髓,还能直接展示教师精美的书写、精炼的词句、精当的目标、精确的内容、精巧的构思和清晰的条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的板书要给学生规范悦目的整洁美,引人入胜的曲折美,层次井然的条理美和组合巧妙的图案美。六、通过教师的仪态、品格进行美育渗透仪态,即仪表神态,包括穿着、打扮、举止、风度、精神状态等,它是无声的语言,是造型艺术,是教师内在的思想品质和感情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参与教学艺术的创造,具有审美教育作用。教师的举手投足,学生都会注意。教师自身的审美观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和审美素养,才能带动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在教学中发挥美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含解析
- 电子商务网站高峰期流量部署策略研究
- 2025年Υ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装置(SPECT)项目建议书
- Methyl-ricinoleat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Desmethylflunitrazepam-Norflunitrazepam-生命科学试剂-MCE
- 年度市场拓展策略与执行时间表
- 2025年氢氧化亚镍合作协议书
- 大学体育课程说课
- 活动承办服务合同协议
- 三国演义之历史演变故事解读
- 配电箱试验项目
- 固体废弃物检查记录
- 温室大棚花卉苗圃采暖方案空气源热泵
- BEC商务英语高级考试历年真题
- 初二地理中考复习备考策略与计划
- GB/T 5465.1-2009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1部分:概述与分类
- 2023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黔2022-T122 磷石膏砂浆喷筑复合墙标准图集 第1部分:轻钢龙骨-磷石膏砂浆喷筑复合墙体
- GB 29444-2012煤炭井工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CAPP教学讲解课件
- 精细化学品化学-绪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