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1 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思想情感_第1页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1 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思想情感_第2页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1 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思想情感_第3页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1 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思想情感_第4页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1 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思想情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1 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思想情感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21 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思想情感年级:姓名:- 8 -专项对点练21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思想情感(时间:30分钟分值:3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题。(16分)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

2、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中“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了“罗绮”和“云霞”;“绝望的死水”成了“绿酒”。诗人善用很美丽的比喻来反衬绝顶的肮脏,来表达其尖锐的讽刺。b诗中还表现了死水的声音“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还有歌声“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作者以动衬静,使人想象这里可怕的死一般的沉寂。c作者反复强调“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体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d诗歌用语极为讲究,比如:“绿成翡翠”“锈出几瓣桃花”“织

3、一层罗绮”“蒸出些云霞”等,用词绝不重复,且突出了“鲜明”二字。cc项,“体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一句曲解文意,这两句诗既包含着诗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绝望,也包含着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期望和向往,体现出诗人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用字富于色彩感,尽管写的是丑恶,却也艳丽鲜明,更反衬出诗中有意营造出的病态美在否定现实中的力度和深度。b这是格律体新诗的代表作。每句九字,每节四句,排列整齐。一、二、四句押韵,每节一韵,节奏和谐,动听入耳。c全诗始于“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终于“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问而不答,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d诗人以“

4、一沟绝望的死水”比喻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社会现实。bb项,“一、二、四句押韵”有误,从诗中看,每节的第一句均不押韵,仅有二、四句押韵。3(鉴赏思想情感题)如何理解这首诗第五节所表达的情感?(4分)答案“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是对“死水”本质上的批判;“让给丑恶来开垦”是对前面“死水”加速腐朽种种情景的总括;“造出个什么世界”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诅咒,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愤激之情。4死水一诗,充分体现了闻一多诗歌的“三美”主张,请就诗中的“绘画美”作简要分析。(6分)答案这首诗本来写的是一沟发臭的死水,但所用的语言色彩却十分鲜明。这里有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有五彩缤纷的“

5、罗绮”,有鲜艳照人的“云霞”。这些艳丽的色彩显示出的是油画般的“绘画美”。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8题。(16分)金黄的稻束郑 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

6、之前。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dd项,把“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解说为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显然不恰当。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这句诗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6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

7、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dd项,“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只能是“你们”即“稻束”。虽然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者母亲,但“肩荷”了这种“疲倦”的主体,却只能是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7开篇第一句,写“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

8、的田里”。“金黄”修饰“稻束”,有什么意义?“站”可以换成“立”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6分)答案金黄是成熟的稻束的颜色。金黄的稻束意味着收获;同时金黄又给稻束这一意象增添了一种高贵的美感。不可以。“立”只是客观的描述,而“站”就有了拟人效果,就赋予了稻束人的形态,更能触动人的情思。8(鉴赏思想情感题)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表达了诗人对母性的礼赞。母亲是艰辛的、疲倦的,更是伟大的、无私的、坚忍的,母亲默默肩负着生命的艰辛和希望。秋天的被割倒的稻束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母亲,在历史的长河里站立成一个思想,成为历史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哲思。“收获”必须以长期的

9、辛勤劳动为代价,“收获”是人类生命力的消逝,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教师用书独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南高原于坚太阳在高山之巅摇着一片金子的树叶怒江滚开一卷深蓝的钢板白色的姑娘们在江上舞蹈如春天之鹤天空绷弯大弓把鹰一只只射进森林云在峡谷中散步林妖跑来跑去拾着草地上的红果阳光飞舞着一群群蓝吉列刀片刮亮一块块石头 一株株树干发情的土地蜂拥向天空蜂拥向阳光和水长满金子的土地啊长满糖和盐巴的土地啊长满神话和公主的土地啊风一辈子都穿着绿色的筒裙绣满水果白鹭蝴蝶和金黄的蜜蜂月光下大地披着美丽的

10、麂皮南高原的爱情栖息在民歌中年轻的哲学来自大自然深处永恒之美在时间中涅槃南高原南高原在你的土地上诗人和画师都早已死去或者发疯南高原南高原多情的母兽人类诞生之地生命之弦日夜奏鸣南高原南高原那一天我在你的红土中睡去醒来时我已长出绿叶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怒江滚开一卷深蓝的钢板”,展现了高原奔泻、摇曳、鼓荡、辐射着蓬勃的生机。b诗人很注重颜色的运用,如“金子的树叶”“深蓝的钢板”“白色的姑娘们”“草地上的红果”等,描绘了红土高原所特有的斑斓、绚丽的色彩。c“天空绷弯大弓/把鹰一只只射进森林”,这句诗体现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展现了大自然残酷的一面。d“在你的土地上

11、/诗人和画师都早已死去/或者发疯”,这句诗意在强调这色彩斑斓的南高原,曾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画师”为之献身。cc项,“体现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展现了大自然残酷的一面”错,这句诗主要展现了雄鹰迅猛矫健的身姿,凸显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活力。2下列对这首诗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怀着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和民族的深深眷恋和挚爱之情,把笔触伸向红土高原,绘出了一幅旷达豪放、坚韧厚重的风景图。b“风一辈子都穿着绿色的筒裙/绣满水果白鹭蝴蝶和金黄的蜜蜂/月光下大地披着美丽的麂皮”,诗人把只有人才有的形体动作赋予了自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发情的土地蜂拥向天空/蜂拥向阳光和水”

12、,这些自然意象充满了人的欲望、力量和人性,揭示了红土高原蕴藏着的强盛的生命力。d本诗先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万物写起,然后热情讴歌哺育万物生灵的高原大地,结句用比喻的手法含蓄地揭示了人与高原之间生死相依、彼此相融的关系。dd项,“用比喻的手法”错,结句“醒来时我已长出绿叶”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3谈谈本诗的语言特色。(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特色的能力。解题时,可从意象、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角度来分析,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如“南高原 南高原/在你的土地上/诗人和画师都早已死去/或者发疯”一句中,语言平实、风格口语化,让人读之便可体会到南高原景色的美丽及人们对其的痴迷。答案口语式语

13、言。如“南高原 南高原/在你的土地上/诗人和画师都早已死去/或者发疯”,诗人用平实的、口语化的语言体现了人们为色彩斑斓的南高原景色而倾倒的状态。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充满张力。例如“风一辈子都穿着绿色的筒裙/绣满水果白鹭蝴蝶和金黄的蜜蜂/月光下大地披着美丽的麂皮”,体现了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关系。意象密集,色彩斑斓。例如“金子的树叶”“深蓝的钢板”“白色的姑娘们”“草地上的红果”等借助色彩,绘出了一幅旷达豪放、坚韧厚重的风景图。4(鉴赏形象题)分析这首诗的意象和主旨。(6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主旨的能力。意象是诗人感情的外现,诗人通过对南高原上生机勃勃的万物生灵的描摹刻画,如滚滚怒江、翱翔的苍鹰、亘古长悬的太阳等,赞扬了红土高原蕴藏着的强盛的生命力。联系诗歌具体内容,分析意象及通过这些意象表达的主旨即可。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