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运动员营养配餐食谱运动员食谱概述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不仅取决于科学的训练、优秀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取决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和合理的营养。合理营养是运动训练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器官功能的调节,对运动员功能状态、体力适应、运动后的恢复和伤病防治都具有良好的作用,而且有助于运动员充分发挥训练效果和竞技能力。合理营养加上严格的科学训练,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基本保证。一营养原则: 1、能量需求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能量代谢强度大。具体的能量需要量主要取决于运动的强度、密度和持续时间。运动员一日能量的总消耗量由基础代谢、运动消耗、食物的生热效应及其他活动四部分组成。我国运动员能量供给标准
2、是5060kcal/kg。 2、蛋白质的摄入提供足量优质的蛋白质,对于补充运动员的消耗,增加肌肉力量,加速疲劳的恢复都很有帮助。优质蛋白质应该占总的蛋白质的摄入量30%以上,应多采用谷类食物和豆类食物混合食用的方式。蛋白质的供给量为1.52.5g/kg。 3、脂肪的摄入脂肪的产能量高,体积小,是运动员较理想的储能形式。中等强度的运动项目,短时间内的能量消耗来自脂肪和糖类,1个小时或更长时间,脂肪能量的利用率逐渐增加,在耐久运动中,脂肪可供约80%的能量。运动员不宜从饮食中摄入过多脂肪,因为脂肪不易消化,代谢时耗氧量高,会影响氧的供给。我国运动员膳食中每天的脂肪量应为总能量的25%30%。 4、
3、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糖类是运动员最理想能量来源。因为它的分子结构比蛋白质、脂肪简单,容易被机体吸收,氧化时耗氧少,产能效率高。在运动前、运动中适量补给葡萄糖,有利于运动中维持血糖水平。运动员的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应为总能量的5060%,缺氧运动项目为6570%。 5、补液原则运动员补液应根据运动员的个人体质、运动训练或比赛的情况和环境因素,以及以往的经验,及时补液。最好在运动前、中进行预防性补液,避免脱水的发生,防止运动能力的下降;运动后及时补液,促进恢复。补液原则应遵循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补液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造成的负担加重。补液的总量一定要大于失水的总量。适量正确选择运动饮料。 6、钠、钾
4、、镁的摄入由于钠、钾、镁、钙对维持神经信息传导和肌肉收缩具有重要作用,运动员因出汗量大,随汗液丢失的量增加,运动员对钠、钾、镁的需求量高于普通人。推荐的中国运动员每日钠、钾、镁的适宜摄入量分别为:钠5g(高温环境训练8g),钾34g,镁400500g。 7、钙、铁、锌的摄入运动项目不同,运动员对钙的需求也不同。推荐的中国运动员每日钙的适宜摄入量为10001500mg。大运动量项目运动员,在高温环境下训练或比赛时的钙摄入量可考虑上限,即1500mg。运动加快铁和锌的代谢,使铁和锌,吸收受到影响,排出增多。这些都增加了运动员对铁和锌的需求量。推荐的中国运动员每日铁和锌的适宜摄入量均为20mg,大运
5、动量或高位环境下训练或比赛为25mg。 8、维生素的摄入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与机体运动强度,食物中含量及气温条件等因素有关。我国推荐的维生素b1适宜摄入量是35mg/d。运动训练可能增加维生素b2的需要量。我国推荐的维生素b2适宜摄入量是22.5mg/d。由于运动引起代谢途径加速,建议运动员和活跃人群的维生素b6摄入量应增加。我国推荐的维生素b6适宜摄入量是2.53mg/d。维生素b12缺乏是很少见,但对完全素食的运动员应注意适量补充维生素b12,因完全素食人群容易发生缺乏。运动可能使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一次运动可使机体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增加,同时,脏器中维生素c含量减少。运动员与正常人相似,
6、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缺乏少见。维生素a的需要量随机体劳动强度、生理病情况及视力的紧张程度而变化。二 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大米、小米、小麦、燕麦、黄豆、豆制品、紫米等。 2、肉蛋奶的选择:畜肉、禽肉、鱼类、水产品、鸡蛋、牛奶及奶制品等。 3、蔬菜的选择:绿叶蔬菜、茄果、瓜菜、根菜、鲜豆等。 4、水果的选择:柑橘类、瓜果类、仁果类等。三 饮食禁忌: 1、避免高脂肪、干豆、含纤维多的粗杂粮、韭菜等容易产气或延缓胃肠排空时间的食物。 2、少用或不用辛辣和过甜的糖食,以预防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3、忌烟酒。一日参考膳食早餐:面粉、牛奶、黄豆、鸡蛋、西红柿、猪肉、芹菜、菠菜等,如豆腐脑、猪肉
7、芹菜包子、西红柿炒鸡蛋、芝麻酱拌菠菜;点心:水果,如:苹果、橘子;午餐:粳米、猪肉、牛肉、虾、西兰花、茄子、土豆、竹笋、青菜、香菇,如:米饭、竹笋炒肉丝、土豆炖牛肉、油菜香菇、西兰花炒虾仁;点心:果汁、糕点晚餐:粳米、带鱼、冬瓜、紫菜,如:白粥、红烧带鱼、冬瓜紫菜汤。四备注运动员膳食指南: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营养平衡; 2、食量和运动量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和体脂; 3、多吃蔬菜、水果、薯类、豆类及其制品; 4、每天喝牛奶或酸奶; 5、肉类食物要适量,多吃水产品; 6、注重早餐和必要的加餐; 7、重视补液和补糖; 8、在医学指导下合理使用营养素补充品。运动结束后,血液主要分布在肢体皮肤血管内
8、,内脏仍处于一时性缺血状态。因此,运动结束后不宜立即进食,需要休息至少40分钟以后再进食。运动后立即进食,如果在进食后又洗澡,会加重胃肠道缺血,甚至引起急性胰腺炎事件。五a不同项群运动员的营养重点耐力(马拉松、长跑、长距离自行车、长距离游泳和滑雪等): 1、提供充足的能量,保持适宜的血糖水平。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60%70%; 2、及时补液,预防脱水; 3、注意钙、铁营养,尤其是对女运动员; 4、膳食脂肪可略高于其他项目,可占总能量30%35%。 b力量(举重、投掷、摔跤、短跑、有阻力的骑车、短距离游泳、足球等): 1、提供丰富的蛋白质; 2、多摄取水果、蔬菜和含糖、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增加体内
9、碱储备; 3、避免蛋白质摄入过量; 4、合理减体重或增体重。 c灵敏技巧(体操、花样滑冰、击剑、跳水和跳高等): 1、注意选择营养密度高的食物; 2、保证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钙、铁、磷供应; 3、避免快速减体重。d. 团体(篮球、橄榄球、冰球、排球、手球等): 1、以高碳水化合物为中心; 2、注意选择高血糖指数食物; 3、运动前、中、后及时补液、补糖。 六查表所得,运动员每天需要4000千卡5000千卡热量。1、根据一日三餐的比例:早餐需要提供热量为1200千卡1500千卡热量;中餐需要提供热量为1600千卡2000千卡热量;晚餐需要提供热量为1200千卡1500千卡热量。2、根据产能营
10、养素生热比,运动员三餐分别需要:早餐需蛋白质约45克56克;早餐需脂肪约33克41克;早餐需碳水化合物约180克225克;中餐需蛋白质约60克75克;中餐需脂肪约44克55克;中餐需碳水化合物约240克300克;晚餐需蛋白质约45克56克;晚餐需脂肪约33克41克;晚餐需碳水化合物约180克225克。运动员一周营养食谱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早餐豆浆花卷蛋糕腌黄瓜牛奶面包火腿肉什锦菜白菜粥馒头卤鸡蛋豆腐乳胡萝卜杂粮粥花卷咸鸭蛋小黄瓜豆腐脑油条小桃酥什锦菜牛奶麻团煮鸡蛋圣女果二米粥肉包子茶鸡蛋炝三丝加餐黑米粥饼干豆腐脑小桃酥酸奶蛋糕豆浆豆沙面包皮蛋瘦肉粥果酱面包燕麦粥小比萨饼豆浆蔬菜包子午餐米饭小馒头酱鸡翅中番茄炒蛋虾皮小白菜海带豆腐汤米饭千层饼红烧排骨鸡汁木耳香干芹菜酸辣汤米饭红糖小窝头卤鸡心肝烧三鲜醋熘白菜番茄蛋花汤米饭发糕红烧鱼块酱爆三丁蛋皮菠菜虾皮紫菜汤米饭金银卷咖哩牛肉鸭血豆腐海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园艺师团队合作与管理能力试题及答案
- 企业财务分析实务应用试题及答案
- 篷布抗风性能优化考核试卷
- 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职业生涯规划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历史与未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机械式停车设备司机】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农旅规划方案范本
- 2024年项目管理认证实践试题及答案
- 受污染耕地治理施工方案
- 2023年中国电子集团总部16个岗位公开招聘16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2单元 社会服务(整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苏教版
- 汉中汉源电力招聘试题及答案
- 《半导体集成电路》课件-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 石料场开采施工方案
- 探月精神队课件
- 2025-2030中国设施农业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人教版(PEP)2024-2025六年级下册英语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宿舍教育班会
- 超声支气管镜相关知识
- 2025年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