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16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含解析)中图版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16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含解析)中图版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16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含解析)中图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课时分层作业(十六)(建议用时:45分钟)合格基础练下图为某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示城市最初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 d资源2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交通 d市场1.c2.c第1题,该城市地处两河交汇处。第2题,由三张图的比较可知:码头、公路线、铁路线不断增多,机场的增设,说明交通的发展,促使城市规模扩大。摩洛哥有“磷酸王国”之称,其磷酸盐矿和磷肥大量出口。读图完成34题。3摩洛哥的经济重心分布在()a磷矿资源丰富的中部b土地资源多的东南部c自然条件好的西北部d光热条件好的西南部4甲城市为传统的磷酸盐加工地,近

2、期该国计划在乙地新建加工厂。与甲城市相比,乙地发展磷酸盐加工的限制性条件是()交通不便水资源少地租水平低生态脆弱a bc d3c4.b第3题,图示摩洛哥的主要交通线分布在西部的大西洋和北部的地中海沿岸,这里应是其经济发达的地区,沿海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对外交通便利.选项c正确。第4题,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部,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图示甲城市地处沿海,气候相对湿润,对外交通便利;乙城市在内陆地区,水资源不足,靠近原料产地,但生态环境脆弱;与甲城市相比,乙地发展加工业的不利条件是水资源少、生态脆弱.读下图,回答56题。5制约a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河流c地形 d资源 6为

3、发展a城镇及附近地区的经济,计划修建由a城镇至b港口城市的公路.图中最合理的选线方案是()a线路 b线路c线路 d线路5c6。d第5题,由图可知,a地区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故制约该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6题,山区修建公路的原则是尽量避开陡坡,并尽量顾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四条线路相比,线路沿线的地势起伏较小,且经过较多城镇,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对交通的需求.下图中a城镇是该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古县城,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现今连接城镇a、b、c与沿海城市d的公路已建成。读图,完成78题。7a城镇能够保留大量古建筑群的主要原因

4、是()a巨额的旅游业收入确保了对古建筑群的保护b古建筑综合运用了高强度的材料,不易损坏c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d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外力作用微弱8该地区()aa城镇因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区域内最大的城市bb城镇发展快的原因可能是交通区位的优势cd城会因海洋水运地位下降而逐渐衰落da、b城镇之间的公路造价低于b、c城镇之间的公路7c8。b第7题,读图,a城镇位于山区,能够保留大量古建筑群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c对。巨额的旅游业收入不是古建筑群得到保留的原因,a错。古建筑没用运用现代的高强度的材料,b错。该地位于东部沿海,气候湿润,降水丰富,d错。第8题,该地

5、区a城镇因旅游业的发展闻名,但受地形限制,不可能成为区域内最大的城市,a错。b城镇发展快的原因可能是交通区位的优势,水运、公路运输便利,b对。d城会因海洋水运地位上升而逐渐兴盛,c错。a、b城镇之间的公路位于山区,造价高于b、c城镇之间的公路,d错。9某地区准备修建村镇公路,该地中学地理小组通过考察该地村镇分布及地形情况,给出了下图所示的几种规划方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计划修建b村到a村的公路,与两个线路方案中,_方案较合理,理由是_。(2)实际公路修建中,b村到d市的公路没按地理小组的方案走直线,而是绕道c村,其原因是_。(3)图中d城市的兴起原因是_.(4)在e地发现了煤田,准

6、备在f城建钢铁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及城市兴起的影响。交通线路的选择要尽量避开不利的自然条件,如陡坡、河流等,还要尽量多地经过居民点,以增加运输量。d市为河口城市,兴起与便利的水运条件相关。工业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运输。需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答案(1)受地形影响,线路沿等高线修建,坡度小,造价低,难度小(2)考虑经济因素,尽量多地经过居民点,既方便居民出行又能提高经济效益(3)河口位置,交通便利(4)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等级过关练读我国南方某区域村镇分布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关于该地居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居民点呈集中团

7、块状分布b大部分居民点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带c居民点大多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大部分居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11三条公路规划线路中,设计最合理的线路及原因是()a线路最合理,位于居民点的中间位置b线路最合理,沿等高线分布,线路最短c线路最合理,线路最短,地势最低d线路最合理,地势较平坦,占用的农田最少10.d11。d第10题,由图可知,该地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且相对平坦的地区;大部分居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呈带状分布.第11题,由图可知,线路最短,占用的农田最少,并且大致位于居民点的中间位置。12关于我国地势分布和交通线路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山地较多,交通线路稀疏b东部地势较低,

8、交通线路稠密 c西部高原广布,交通线路稠密 d北方地形开阔,交通线路稀疏 b我国东部地势较低,人口稠密,交通线路稠密.我国南方多低山丘陵,人口稠密,交通线路也较稠密.13读某地区简图,回答问题。(1)图中公路干线在建设时多采用高架形式(如图中右侧上图),主要目的是()a保证行车安全b节省土地c为其他交通线预留空间d减少建设费用(2)该地区为发展乙、丙两聚居地的经济,计划建设与公路干线相连的公路,图中、三种方案中,较为合理的是_方案,试比较说明理由。(3)山区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公路,建设多采用如图中右侧下图的形式,试分析其建设分布特点和原因。线路建设分布特点 原因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公路干线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建设时多采用高架形式,目的是尽量少占好地并且避开不利地形。第(2)题,公路选线原则:尽量多连接居民点,减少工程量,降低工程难度等。第(3)题,考查山区交通运输方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答案(1)b(2)三种方案中,方案线路较短,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