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_第1页
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_第2页
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_第3页
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_第4页
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 第一节 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v健康与疾病 生理、心理、社会健康 2、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与预防 v发生 v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动物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者 (先天免疫、后天免疫) 传染病的预防 v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早诊断、早治疗 v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v保护易感者 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 v一、水痘 呼吸道传染病 有低烧后出现皮疹 护理的方法 P138 v好发年龄: 1-10岁 v潜伏期: 12-21天 v传染期: 发疹前2天至发疹7天后 v传播途径: 水痘是一种极易传染的疾病,可经 人与人接触直接

2、传播、透过患者的飞沫或散 布在空气中的鼻喉分泌物传播,或接触到被 患者伤口的分泌物弄污的对象而间接传播。 水痘 v病原体病原体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的一种) 所引起。 v病征病征 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 头皮、腋窝、躯干、甚至眼皮及口部会出现刺痒的皮疹。 皮疹不久会在5日内形成水泡。水泡会在接下的3日内干 瘪并结痂。 v并发症 伤口细菌感染 肺炎,出血性疹,肝炎,脑炎. 水痘 v治疗方式: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 痂为止。 药物: v抗组织胺(止痒) v普拿疼(退烧) vAcyclovir(缩短病程) v局部药膏(金贝比或氧化锌) v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冷水澡及燕麦浴,注意

3、局部清洁. 二、麻疹 v存在病人的 口鼻及眼的分泌物中 v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 v保持空气流通新鲜、注意眼部卫生、 v降低体温、注意饮食有营养等 麻疹 v麻疹是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性传染病,发烧、呼吸系统受影响、眼睛发红及发疹为 其特征。 v麻疹是麻疹病毒所致,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出疹前3-4天有传染力,难预 防。出生6个月以内由于母体获得免疫力,几乎不患麻疹,6个月至5岁发病率最 高,患麻疹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极少再发。 v麻疹本身并不是严重的病症,但是,它能引起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危及生 命。 v在15个月、5岁、12岁注射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 v症状:开始时有类似感冒

4、的症状,发热、咳嗽(重)、流涕、喷嚏,眼睛发热、 怕光、流泪。出疹子,约发病3天出疹,疹子先从耳后、发际部开始,而后扩展 到整个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发展快,3天左右即出齐。疹子为孤立 的红色斑丘疹,也可融合成红斑。疹子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最后自行消退, 不留痕迹。 v口腔内(两颊部)黏膜有灰白色的斑点(胡椒粉一样),称“费-柯氏斑”,在 出疹前就发生,见到它就可确诊麻疹。 v不必忌口,不出门。 三、风疹 v风疹(rubella,German measles)又称“风痧”, 痧子等 。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风 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 疹”也因此得名。风疹病毒在

5、体外生活力很弱,传 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 传播。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 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一次得病, 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患。 中医备急千金要方指 出风疹又名风痧。多由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表, 发于皮肤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用银翘散或加味消 毒饮风疹应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四、流行性感冒 五、猩红热 猩红热 vA属链球菌所引起 v症状: 喉咙痛或皮肤感染发炎 黏膜疹(Enanthem) 草莓舌 皮疹通常呈细致红色斑点,指压变白,摸起来似 沙纸,常出现于颈、胸、腋窝、手肘、腹股沟及 大腿内侧面。不出现于脸部,但脸部会潮红,口 周围的地方泛白,称

6、“ 环口苍白圈 ”。 猩红热 猩红热 v治疗:抗生素疗法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 菌感染的首选药物,4万8万U/(kg.d),分2次注射, 疗程至少10天。对青霉素G过敏者可用红霉素20 40mg/(kgd),分3次口服,严重时也可静脉给药, 疗程710日。 v对症治疗:高热可用较小剂量退热剂,或用物理降 温等方法。年长儿咽痛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或杜灭芬 含片。 v猩红热如不治疗有可能会引发急性丝球性肾炎,急 性风湿热,薛登汉氏舞蹈病及风湿性心脏病。 六、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俗称“猪头疯”、 “蛤蟆瘟”、“对耳风”等,是春季常见,也是儿 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7、,亦可见于成人。 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 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 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 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 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 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 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流行性腮腺炎 七、传染性肝炎 肝炎病毒分为:甲型、乙型和非 甲非乙等多种类型 甲型肝炎分为有黄疸型和无黄疸 型 八、细菌性痢疾 九、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病 v一、常见营养性疾病 佝偻病 肥胖症 贫血 佝偻病的全称是维生素D缺乏 性佝偻病。是因为体内维生 素D的缺乏,

8、引起钙、磷代 谢失调,而导致骨骼改变的 营养性疾病。该病好发于0 至3岁儿童。临床表现为夜 惊、多汗、烦燥不安、枕秃、 方颅、前囟晚闭、出牙延迟、 肋骨外翻、鸡胸等。 佝偻病 佝偻病佝偻病 小儿佝偻病的预防措施: 1、母孕期多增加光照,户外活动,注意营养。 2、托幼园要安排适当户外活动时间。每日光照 不少于2小时,应开窗户,隔着玻璃晒是没有效果 的,因为紫外线穿透力非常弱。 3、A、D强化奶。 4、药物预防,维生素D400IG/日,可同时服适量 钙剂。 能引起肥胖症的原因很多,如 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系统 疾病,有神经系统和代谢功能 异常等疾病,但绝大多数肥胖 患儿是没有疾病影响的单纯性 肥

9、胖。单纯性肥胖患儿的食欲好, 食量大,特别是爱吃肥肉 和甜食。 治疗小儿肥胖,一是调节饮食,二 是增加运动,又以限制进食为首。 调节饮食的目的,是使小儿摄入的 总热量低于消耗的总热量。 v肥胖危害肥胖危害 v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v肥胖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 v肥胖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v肥胖增加癌症发生的危险性 v此外还有关节软组织损伤、 v生殖能力下降以及心理障碍等 限制进食应注意以下几点:限制进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的供给不能过 少,仍应常给小儿吃瘦肉、鱼肉、鸡蛋、豆制品等 食物。 二、 基本满足小儿食欲,不使小儿饥饿,故应多吃 热量小但体积大的食物。如芹菜、

10、萝卜等蔬菜。米饭、 面食仍为主食,每天吃适量水果。 三、 严格限制脂肪及甜食。 四、 当患儿体重下降到只超过正常标准体重10%左 右时,就不必继续严格限制饮食。 对于婴儿来说预防肥胖应注意以下几点:对于婴儿来说预防肥胖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定时喂奶、奶量个体化:除了患病的宝宝,一旦紧闭 小嘴、把奶嘴往外顶或用手推奶瓶,就说明已经吃饱。 二、正确喝水,不让“甜水”成为宝贝超重的帮凶: 不用冰糖水、果水、果汁等替代白水。 三、让奶粉和辅食“划清界限”:不要为了保证奶量就把 奶粉冲调成浓于标准浓度,更不要过早在奶中添加米粉 等辅食。 四、缓解宝贝的“饥饿感”:增加饮水量以及蔬菜和 豆类在辅食中的比例

11、。 五、多做主被动运动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摄入不足,生长过 速等引起面色苍白。血红蛋白化验小于110g/l, 缺铁性贫血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 度。 缺铁性贫血鸡肉粥有助治疗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预防应采取以下措施: 1、提倡母乳喂养。 2、及时添加辅食,如4个月要加少量蛋黄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 4、合理安排好膳食,采用含铁多,吸收率高的 食物,补充优质蛋白。食物中含铁多的如强 化铁奶粉、米粉、黑木耳、海带等 5、按时体检,测定血红蛋白,早发现,早治疗。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v此种贫血较为少见,由缺乏维生素B12和叶

12、 酸导致 v二、常见五官疾病 龋齿 斜视 弱视 龋齿龋齿 龋齿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病。由于缺少良好的卫生习 惯,偏甜食,乳牙易龋坏,主要因素是细菌、食 物和牙、唾液等相互影响。 龋齿的预防护理: 1、讲究口腔卫生,养成漱口、刷牙习惯,早晚各1 次,睡前刷牙更重要,饭后漱口。 采用“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里里外外都 刷到,牙齿咬面莫忘掉”的刷牙方法。 2、用含氟牙膏或含氟液漱口, 定期用氟化泡沫进行防龋治疗。 弱视是指双眼无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 0.8 或双眼视力的差异 2行者。 弱视的预防方法是:定期检查视力;不长时 间不近距离看电视;不躺着看书;经常做眼保健 操;发现苗头及时眼科检查。 早发现

13、,早治疗。年龄越小,预后越好。学 龄期是治疗弱视最佳时机,以不晚于4岁为佳, 可获得良好疗效。8岁以上几乎无治疗效果。治 疗上可采用单眼遮盖疗法。 弱视 v三、常见呼吸道疾病 感冒 扁桃体炎 肺炎 v四、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鹅口疮 腹泻 厌食 v五、常见皮肤病 湿疹 痱子 v六、常见寄生虫病 蛔虫病 蛲虫病 钩虫病 蛔虫病 v蛔虫病是幼童常见的肠寄生虫病,感染率极高,蛔虫卵自粪 便中排出,如温度和湿度适中,就发育成具传染力的虫卵, 然而此虫卵可经由被污染的食物、玩具和手而从口中传染, 虫卵被吞入后于小肠内孵化成幼虫,穿过肠黏膜经由血液循 环至肝脏、心脏、肺脏,再由气管、咽喉再度进入消化道, 此时

14、已由幼虫发育成成虫,再寄生于小肠中。 v症状 1. 粪便中含有虫卵或成虫 2. 胃肠功能失调,如食欲不振,容易饥饿,体重下降等 3. 进食后易发生肚脐周围的阵发性疼痛 4. 精神不安、夜惊、 失眠及夜间磨牙 5. 常见并发症有蛔虫性肠阻塞、胆道蛔虫症及阑尾蛔虫症 蛲虫病 v蛲虫体型细小,长度约2-12mm,成虫主要寄生在大小 肠交接处,在肠内主要靠肠内物为生;雌虫常于夜间爬 到且门口产卵,此时用手抓痒,其虫卵会沾污手指及指 甲,连患童的内裤、床单、被褥等亦可能沾染虫卵,手 沾上虫卵后经食入即在肠道发育,而成自我感 染虫卵也可经由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手指、衣物等 经口传染,吸入有虫卵的灰尘亦可能造成感染,患童吞 入口中的虫卵约2-4周就转变为成虫 v症状 1. 夜间肛门口搔痒,使睡眠受到干扰,而造成白天的昏昏 欲睡 2. 食欲不佳,体重减轻、磨牙、腹痛、恶心、呕吐 3. 因抓搔太厉害而造成皮肤损伤 第四节 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v一、疾病防御教育的目标 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