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1030 中文译本_第1页
UL 1030 中文译本_第2页
UL 1030 中文译本_第3页
UL 1030 中文译本_第4页
UL 1030 中文译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ul 1030isbn 0-7629-1032-1sheathed heating elements带护套加热元件目录引言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术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33 度量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未注日期的引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结构5 概述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 绝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7 间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性能8 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9 输入功率测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810 绝缘耐压测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0.1 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0.2 正交相位法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0.3 单相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1 防潮测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2 泄露电流测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3 热寿命测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1314 温度测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制造、生产测试15 绝缘耐压测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额定值16 详述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印字/标示17 详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加拿大要求对比指引带护套加热元件的ul及加拿大标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crg1引言1 范围1.1 此标准的要求涵盖了符合相关要求的用于电器和设备的带金属护套加热元件。1.2 此标准的要求涵盖了额定电压为600(含)以下带护套加热元件。1.3 此标准的要求不涵盖用于用在美国国家电气规程nfpa 70中所定义的危险场所内的设备的带护套加热元件。1.4 本标准内所提到的“加热元件”和“元件”指的是2.4中所定义的带护套加热元件。2 术语2.1 以下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2 绝缘耐压 加热元件在指定时间内承受施加在载流部件和不带电金属部件之间的指定电压而不出现闪络或击穿的能力。2.3 泄露电流 可在加热元件暴露的导电面

11、和地面之间传导的电流(包括电容耦合电流)。2.4 带护套加热元件 通常由氧化镁或类似绝缘材料包住的电阻元件,氧化镁或绝缘材料外由金属护套包住。2.5 护套功率密度 单位护套受热表面积的功率。护套受热表面积即加热元件两端引棒之间那部分的面积。如图2.1所示。图2.1护套功率密度加热元件的受热部分* 此公式以元件各不同长度位置的功率密度一致为前提2.6 测试电压 达到额定功率所需要的电压,但不能小于加热元件的额定电压。3 度量单位3.1 未带括号的指定数值为标准的要求。括号内的数值为解释性或近似的数值。4 未注日期的引用4.1 此标准内所用对其它法规或标准进行的未注日期的引用即为引用该法规或标准的

12、最新版本。结构5 概述5.1 任何电器或设备内的加热元件的可接受性都取决于其在正常使用中的普遍环境下承受持续使用的能力。除本标准的要求外,基于加热元件的预期安装和使用,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考量和调查研究。5.2 带护套加热元件应使用能满足要求的意图的材料和部件,并应以尽可能高的一致性和做工在装配精良的工厂内进行生产。5.3 若使用的材料或合金未包含在表14.1内,或使用了带涂层的材料,抑或是使用了内外材料不一样的复合护套,应进行调查研究以确定材料是可以接受的并能提供与表14.1列举的材料所能提供的同等的保护。5.4 成型之后,加热元件的护套厚度不能小于表5.1所示的值。表5.1护套厚度应用范围最小

13、厚度英寸(毫米)平面加热元件(surface-unit elements)0.016(0.41)烤箱类加热元件和空间加热类加热元件 固定式电器0.016(0.41) 便携式电器0.013(0.33)未在上面提及的并装有防护以防机械操作的加热元件0.013(0.33)5.5 表5.1中的值用以指定钢、铜、铜包钢或钢镍合金护套的最低厚度。根据加热元件最终用途的不同,可能要求更大的厚度。铝/铝合金护套以及厚度小于表5.1要求的护套要在真实使用环境中进行调查研究以确定其是否具备必须的机械性能并能承受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状况。6 绝缘6.1 作为加热元件的一个组成部分,绝缘垫圈、绝缘套管以及诸

14、如此类的部件应使用防潮的材料(比如:陶瓷)制作,并应能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最高温度下使用。这些部件应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硬度以承受实际使用中的压力。6.2 加热元件的某一组成部件(比如:端子板或类似部件)中所使用的绝缘材料应当结实、不易燃烧并能防潮。若使用的材料并非陶瓷、酚醛树脂或其它已知的用来支撑载电部件的可接受的材料,则应在真实使用环境中进行调查研究以确定其是否具备必须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并能承受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状况。6.3 氧化镁(mgo)或其它用于电阻元件和护套内壁之间的绝缘材料,抑或是封口处引棒与护套内壁之间的材料的厚度不应出现以下情况:a) 额定电压小于等于300v的加

15、热元件,厚度小于0.016英寸(0.41mm)或b) 额定电压大于300v的加热元件,厚度小于0.031英寸(0.79mm)6.4 为了确定电阻元件和护套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6.3的要求,需用两张从相互垂直的平面上拍摄的加热元件上不同点的实际尺寸x光照片进行测量。7 间隔7.1 对于额定电压小于等于300v的加热元件,在护套两端或靠近护套两端处应在极性相反的带电部件之间或者带电部件和不带电金属之间保持不小于1/16英寸(1.6mm)的间隔。对于额定电压大于300v的加热元件,护套末端的间隔不应小于1/4英寸(6.4mm).例外1:当需要用完全正中的引棒来保持1/16英寸的间隔时,某个位置的间隙为

16、3/64英寸(1.2mm)时满足要求。例外2:对于额定电压小于等于300v的加热元件,在密闭真空内(比如:封口和加热元件的绝缘材料之间的空隙)引棒和护套之间的间隙为3/64英寸时是可接受的。如图7.1所示。图7.1密闭真空内的间隔引棒和护套间隔最小为3/64英寸(1.2mm)密闭真空封口引棒氧化镁或类似绝缘材料护套7.2 接线端子间的间隔应与最终产品的要求一致。性能8 概述8.1 加热元件的性能应通过对代表性样本按本标准第9-14部分的描述进行测试来确定。以三件为一套的样本需按表8.1中指定的项目进行测试。在可能的情况下,所有测试应按表8.1指定的顺序进行。表8.1测试顺序样本套#样本数量测试

17、项目对应章节a3绝缘10.1.1防潮性能11.1绝缘电阻11.1(a)绝缘11.1(b)b3输入功率9.1绝缘10.1.1泄露电流12.1寿命13.1温度14.1泄露电流或绝缘电阻14.4(a) or 14.4(b)绝缘14.4(c)8.2 进行所有测试时,应把加热元件按照模拟其最终预期用途的方式组装或安装好。8.3 8.1所提及的代表性样本应代表能导致对于所使用的各护套材料而言最恶劣的测试条件的(a)-(d)各因素的组合。a) 护套直径;b) 护套功率密度(w/in.2);c) 弯形的数量和锐度;d) 额定电压。8.4 除热寿命测试(第13节)是按测试电压的108%进行以外,所有测试都用测试

18、电压进行(详见2.6)。9 输入功率测试9.1 在额定电压下,加热元件的输入功率不应超过其标称功率或者额定伏安数的105%。9.2 为确定加热元件是否满足9.1的要求,应把加热元件连接到按以下两点调整的供应电路中进行最大输入功率的测量:a) 除在(b)中注明的以外,标称的最高额定电压或b) 如果最高标称电压在100 120, 220 240, 257 277或 440 480伏特的范围内,则为该范围的最高电压。9.3 输入功率应在加热元件的温度稳定后进行记录。当连续三次以测试已用时间的10%为间隔(不能小于5分钟)的温度读数无变化时则认为温度已稳定。10 绝缘耐压测试10.1 概述10.1.1

19、 发热元件应能承受表10.1所指定的频率为60hz施加在带电部件和暴露的不带电金属部件之间的正弦电势一分钟不被击穿。测试应按照10.1.3和10.2.1中所描述的正交法进行。表10.1绝缘耐压测试电势表测试方法加热元件额定电压(伏特)测试电势(伏特)正交法a0 2501000251 6001000 + 2vb单相法c0 2501000 + vb251 6001000 + 3vba 正交法参考10.2.1b v为依照9.2所确定的电压值c 单相法参考10.3.110.1.2 在没有三相供电且所有相关方都同意时,可以采用10.3.1所述的单相测试法而不用10.2.1所述的测试方法。应对绝缘和供电电

20、压进行监测以确保它们是180度出相。否则,相内循环的总和会导致净测试电势会超出表10.1的要求。10.1.3 为确定加热元件是否符合10.1.1的要求,加热元件应使用功率为500伏安或以上、输出电压为正弦并能改变的变压器进行测试。施加的电势应从0逐渐升高直到达到测试要求为止,达到测试电势后应保持一分钟。电势应以稳定一致的速率尽快升高,电压表应正确指示电势值。10.2 正交法10.2.1 连接发热元件至如图10.1所示的电路中,按9.2所述为发热元件按额定电压供电。达到热稳定状态后,施加正交电势。45秒钟后,为发热元件断电 断开图10.1中的s1开关 继续施加测试电势15秒。10.3 单相法10

21、.3.1 为发热元件按9.2所述按额定电压供电。达到热稳定状态后,施加表10.1中规定的单相电电势。45秒种后,为发热元件断电,继续施加测试电势15秒。图10.1正交绝缘测试电路图11 防潮测试11.1 把加热元件放入相对湿度为855%温度为32 2c (90 4f)的潮湿环境中60天后:a) 达到热稳定状态后,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0,000欧姆b) 加热元件应通过10.1.1的绝缘耐压测试11.2 通常,绝缘电阻要使用内置30,000欧姆电阻、使用250v直流电或同等电路的电压表进行测量。12 泄露电流测试12.1 预期用于家用电器或类似接线电器的加热元件在用12.2、12.4 (a)和(b)

22、的方法进行测试时,其泄露电流不应超过表12.1中指定的数值。按照12.4(c)的方法在测试中记录下的数值应满足加热元件所用于的电器的要求。例外:预期只能用于家用电灶、烤箱或有暴露金属部件在工厂已连接至中性线端或引线(或工厂提供有四芯连接线)的表面组件不用做泄露电流测试。详见17.3表12.1可接受的最大泄露电流预期用途最大泄露电流(毫安)120v两线电器120/240v便携式电器120/240v固定式电器0.500.500.75注意:在单个产品标准内可能会有另外的泄露电流要求12.2 泄露电流的测试电路要如图12.1所示。测试设备的要求见(a)-(c)。实际使用的测试仪表只需与规定的仪表在特定

23、测量中显示相同数值。所使用的仪表不需具备规定设备的所有特性。a) 仪表要有1500欧姆的输入阻抗以0.15微法的电容做为分流器。b) 仪表要指示电阻器两端电压或通过电阻器的电流的全波整流复合波形的平均值的1.11倍。c) 在0-100千赫兹的频率范围内,测量电路应有与由0.15微法电容分流的1500欧姆电阻器的阻抗与1500欧姆的比例相等的频率响应(指示电流和实际电流的比值)。当指示为0.5毫安时,在60赫兹下的测量误差不能大于5%。12.3 仪表要接在护套和接地导体之间。12.4 接入120v或240v电源时,应取一加热元件样本进行泄露电流测试。测试顺序如下(参考测试电路图12.1):a)

24、断开s1开关,把加热元件接入测试电路。用s2开关上的两点进行泄露电流的测量。b) 合上s1开关给加热元件供电,在5秒钟内用s2开关上的两点进行泄露电流的测量。c) 用s2开关上的两点对泄露电流进行监测,直到达到9.3所述的热稳定状态为止。达到热稳定状态后,断开s1开关,为加热元件断电,用s2开关上的两点对泄露电流进行监测。在加热元件冷却过程中继续监测。图12.1泄露电流测试电路预期用在预期接入120v电源的电器上的加热元件。预期用在预期接入120/240v,3线,接地中性电源的电器上的加热元件。注意:a: 带屏蔽引线的探针。b: 被分隔开并在测量设备其中一个部件到另一个部件时的电流时作为夹子使

25、用。12.5 正常来说,应按12.4所述进行完整的泄露电流测试,不应中断进行其它测试。但若是所有相关方都同意,泄露电流测试可以中断以进行其它非破坏性测试。13 热寿命测试13.1 按13.2所述进行测试时:a) 加热元件不应破裂或出现机械性损伤;b) 不应出现火焰或熔化的金属;c) 连接至护套的保险丝不应断开。13.2 加热元件要进行1000次加热和冷却循环测试,每次循环包括60分加热以及20分钟冷却。在热寿命测试时,加热元件的护套应通过3a的保险丝接地,加热元件样本应接入电压为其测试电压的108%的电源中。在取得所有相关方的同意之后,可通过强迫冷却加热元件的方式减少测试时间。例外:为带金属护

26、套的烤箱加热元件进行250次加热和冷却循环测试。14 温度测试14.1 第13节所述的热寿命测试完成之后,把供电电压调至输入测试电压。达到热稳定状态(见9.3)后,护套温度不应超过表14.1中指定的适用的温度范围。参考6.1和6.2.例外:表14.1指定了在空气中使用的加热元件的最大可接受护套温度。根据加热最件的最终用途,可以使用更高的温度范围。表14.1带护套加热元件材料的温度范围材料最高温度fca. 金属材料1. 铜2. 铝3. 黄铜4. 冷轧钢5. 镍黄铜6. 不锈钢aa. 302, 303, 304, 316, 321, 347b. 309sc. 310d. 403,405,410,4

27、16,501e. 430f. 442g. 4467. 镍合金ba. 400b. 600c. 800d. 825e. 8408. 铸铁b. 非金属材料c3505007507501000140015001600120013001400150090018001700110017001200177260399399538760816871649704760816482982927593927649a 美国钢铁协会(aisi)牌号b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牌号c 包括但不限于绝缘线、聚合材料、套管、垫圈、封口等类似材料14.2 表14.1中所指定的温度是以假设环境温度为25c (77f)为基础的

28、。测试可在环境温度在40c (50 104f)范围内的任何温度进行。如果测试时的环境温度不是25c,则表14.1中的值要加上或者减去环境温度与25c的差额。14.3 将热电偶通过焊接、钎焊或其它相同方式附在护套的最热位置进行护套温度的测量。14.4 在做完温度测试以后,应马上在室温下进行以下测试:a) 要求按第12节进行泄露电流测试的加热元件应进行重复泄露电流测试。泄露电流不应大于表12.1中规定的适用的数值。b) 不要求做泄露电流测试的加热元件,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000欧姆。c) 加热元件应通过10.1.1所述的绝缘耐压测试。制造和生产测试15 绝缘耐压测试15.1 作为常规产线测试的

29、一部分,每一加热元件都应承受按表15.1的规定施加在带电部件和不带电金属件之间的电压而不被击穿。15.2 产线测试应与表15.1中的60秒测试或1秒测试一致。表15.1产线测试测试方法a测试时间(秒)测试电势伏特数频率加热元件额定电压(伏)0-250251-60012345606011110001000+vb1200+1.2vb1.7(1000+v)b12001000+2vb1000+3vb1200+3.6vb1.7(1000+3v) b1200+2.4vb60hz60hz60hzdc60hza 方法1见15.4;方法2见15.3;方法3和方法4见15.5;方法5见15.6。b v为按照9.2

30、确定的电压值。15.3 进行60秒单相测试时,为加热元件以额定电压供电并在热稳定后进行测试。15.4 进行60秒正交测试时,按如图10.1所示对加热元件施加电势。为加热元件以额定电压供电并在热稳定后进行测试。15.5 进行1秒单相和直流测试时,元件不用预热。应在加热元件冷却及不带电状态下施加电势。15.6 进行1秒正交测试时,按如图10.1所示对加热元件施加电势。元件不需要预热。当元件处于通电状态时施加电势。15.7 测试设备要包括测试电势的可见标示以及声/光击穿报警。如果发生击穿现象,则要手动对外部开关进行重置或者自动拒绝被测产品。可以考虑其它布置,若能取得预期结果则可接受。当变压器附带有电

31、压表以直接测量输出电势时不需在测试时使用500va或以上的变压器。额定值16 详述16.1 加热元件应有电压和伏安数或功率的额定值。额定电压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单个电压值或者电压范围(如:100 120, 208, 220 240, 257 277, 416, 440 480, 550, 575和600)。印字/标示17详述17.1 加热元件上应有如下信息的清晰的永久标示:a) 制造商名称,品名或商标或由加热元件的责任组织标示的其它描述性印字;b) 特有的“类别”或“型号”或同等编码c) 额定电气规格d) 生产日期或不超过三个连续月的日期范围例外1:当加热元件已经标上了品牌拥有者的品牌或者商标时,

32、制造商的标示可以是可追溯物代码。例外2:生产日期可以缩写、可以用全国接受的传统代码或用满足以下条件的制造商自己确认的代码:a) 不会在20年内重复;b) 不需要查找生产记录就可以确定加热元件的生产时间;例外3:当每一种电气规格都有独立的标识名称时,可以忽略额定电气规格。17.2 预期用在家用电器或类似接线电器上的加热元件(见12.1)或用来装运此加热元件的包装上应标明此用途。17.3 预期只能用于家用电灶、烤箱(见12.1的例外)、表面组件上或其运输包装应标上”caution”其以下(或同等)内容:“for use only in a household electric range, ove

33、n, or surface assembly where the exposed metal parts are connected to the neutral at the factory or provided with a four-conductor cord at the factory. use in any other cord-connected household appliance may result in a risk of electric shock”17.4 当制造商在不只一家工厂进行加热元件的生产或组装时,每个完成的加热元件都要有特有的印字以标识其是特定工厂的

34、产品(印字可以是代码的形式)。17.5 当印字是印在加热元件的带护套部分时,印字不能处在弯形的外弯处并且在印字后加热元件要满足本标准内的性能要求。17.6 非预期在自由空气中使用的加热元件或其运输包装上应标上”caution”以及其特定预期用途,比如“for use only submersed in water”或“for use only in a metal heat sink”。17.7 在17.2、17.3及17.6中指定的标示应标在加热元件或其包装箱上。标示可以包含在安装指南内但应与安装指南的格式不同。ul 1030 与 can/csa-c22.2 no. 72-m1984 标准对

35、比项目csa条款对比间隔4.1.3.2用来获得与表1所列同等间隔的绝缘层或绝缘衬符合4.1.3.2的要求护套厚度4.2.2.2预期用于除了平面类、烤箱类和空间表3类加热器以外场合的加热元件,护套厚度应与表2的规定一致(如表3所注)绝缘4.2.3.3加热元件与护套内壁之间的绝缘材料(除氧化镁或耐火绝缘材料外)的厚度不应小于4.2.3.3的要求端子和引线4.2.4在护套两端处极性相反的带电部件之表1间或带部件与不带电金属部件之间的间隔应符合表1的要求量得的输入功率6.2.2以6.2.2所述方法进行测试时,之前未经测试的加热元件所量得的输入功率不能小于所标示的额定功率的90%接地电压降6.7接地的插入类加热元件应符合6.7的要求抗吸潮性6.10以6.10所述方法进行测试时,绝缘垫圈、绝缘套管、端子板或类似装置中的绝缘体不应吸收质量超过5%的水。眶路鞭蹋幕靛擅掠锭讯赌蹄量葬吗凛匪席墩蒂呀磕蒋揭授肮吴湖疯箱廷七研挪墙口斩狂拙炯茁瘪邪酉逢峙吻翼弯棚犬章盖接磺醉啃堂走燕去半浸岩矩椿幸笋拎善蚜烽汐赘讼肖茵刚弹暗旗躲讳豺羊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