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实验报告_第1页
液压实验报告_第2页
液压实验报告_第3页
液压实验报告_第4页
液压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安交通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实验一 油泵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定量叶片泵性能实验所用的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2、分析定量叶片泵的性能曲线,以了解叶片泵的工作特性。二、实验项目1、测定叶片泵的流量与压力关系。2、测定叶片泵的容积效率及总效率与压力的关系;3、测定叶片泵的功率与压力的关系;4、绘制叶片泵的综合曲线。三、实验台原理图:油泵性能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1空气滤清器,2泵,3、6溢流阀,5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13压力表,12调速阀,14节流阀,18电动机,19流量计,21液位温度计,22过滤器,23油箱四、实验步骤1、实验步骤:1) 了解和熟悉实验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和元件的作用

2、;2) 检查实验中各旋钮必须在“停”位置上,溢流阀压力调到最小值(开度最大),然后进行实验。3) 启动运转油泵:按“泵启动”按钮,使油泵运转工作一定时间,方可进行实验工作。4) 调整溢流阀作为安全压力阀,节流阀14关死,调溢流阀6,使压力表指针指到安全压力4。此时溢流阀6作安全阀用,然后开始实验。2、实验方法:1)测定油泵的流量与压力的关系。将节流阀14调到最大开口,旋转一分钟后使压力表9的读数达到最小值(认定大于额定压力30%)为空载压力,测定空载压力时流量(用流量计和秒表测定)。然后逐步关小节流阀14的开口,使压力增大,测定不同压力下(分别为额定压力的25%、40%、55%、70%、85%

3、、100%)的流量,即得曲线,额定压力为4。2)测定功率与压力的关系:泵的有效功率为:根据测得数据压力及值,可直接计算出各种压力下的有效功率。3)容积效率容积效率是油泵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和理论流量的比值,即式中:液压泵的实际流量(当压力时的流量)。在实际生产实验中,一般用油泵空载压力下的空载流量代替,则:式中:液压泵的漏油量。由上式知,各种压力下的容积效率可根据第一项实验的数据计算之。4)总效率式中,从油泵的输入功率可由实验台控制箱上的功率表读得。5 实验数据处理1、实验数据 流量 8.9 额定压力 4 测量值计算值泵出口压力流量泵输入功率油温泵有效功率容积效率%总效率%3.68.52

4、.02k230.51k9525.23.08.61.91k230.43k9722.52.48.71.76k240.348k 9819.81.88.81.63k230.264k9916.21.28.91.51k230.178k10011.82、 数据处理 泵的有效功率单位为KW 1总效率,2流量,3泵的有效功率实验二 节流阀和调速阀性能实验节流阀及调速阀是用来调节流量,以达到液压执行机构工作速度的目的。为了使执行机构满足一定的工作性能要求。我们必须对这两种阀的性能有所了解。一、实验目的:1、了解影响节流阀流量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前后压力差对流量的影响。2、了解调速阀的性能。二、实验项目:1、节流阀开

5、口不变时,测定节流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的关系。2、节流阀的最大调节范围。3、调速阀开口不变时,测定调速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关系。三、实验台原理图:节流阀调速阀性能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1空气滤清器,2泵,3、6溢流阀,4、9、13压力表,5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2调速阀,14节流阀,17二位三通电换向阀,18电动机,19流量计,20量杯,21液位温度计,22过滤器,23油箱1、首先了解及熟悉实验台各元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其次明确实验中注意事项,然后进行实验。2、节流阀开口不变时,测定节流阀两端压力差与流量的关系。节流阀的流量为:由阀形状及液体性质决定的系数;阀孔的流通面积;节流阀两端的压力表差值;节流

6、孔形状决定的指数。上式两端取对数,得: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和压力差的关系,在对数坐标上为一直线(如图)。将测得的不同压力差下的流量在对数坐标上可以画出一直线,此直线的斜率就是。将节流阀14固定在某一开口不变。通过调节溢流阀6来改变节流阀的前后压差,可在范围内调节。用压力表9和13测定。测量出各压力差下的流量大小。即得特性曲线。四、实验步骤1.将溢流阀开到最大,启动泵,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开始试验2.将节流阀开到一定程度大小,调整溢流阀的压力值,记录节流阀前后压差及流量。3.将调速阀换上,调速阀开到一定程度大小,调整溢流阀的压力值,记录节流阀前后压差及流量。4.画出特性曲线,比较节流阀与调速阀的性能。

7、五、实验数据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节流阀调速阀阀前端压力阀后端压力压力差流量油温阀前端压力阀后端压力压力差流量油温3.20.23.08.7252.80.22.68.1252.40.22.27.4252.00.21.86.6251.60.21.45.9251.20.21.05.2250.80.20.64.2252.节流阀的特性曲线3、 节流阀特性曲线在对数坐标图实验数据分析:由于试验数据测量少,且有不准确数据,故图像不是一条直线节流阀的流量公式:lgQ=0.72+0.45lgp实验三 节流调速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各种节流调速性能,并做出其速度负载特性曲线。2、分析比较三种节流调速的性能。

8、3、通过实验比较分析节流阀和调速阀调速性能。二、实验项目:1、进油节流调速试验。2、回油节流调速试验。3、旁路节流调速试验。4、调速阀进油调速试验。三、液压系统原理图和实验内容说明图a:节流调速性能实验台液压系统原理图(总图)图c:回油路节流调速液压系统原理图图d:旁油路节流调速液压系统原理图图a 节流调速性能液压系统原理其中,左边为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右边为负载原理图。1、 进油节流调速(图b)负载油缸11(右端原理图上11),改变负载缸11内的压力即改变负载。节流阀的流量为:式中:节流阀前的压力即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常数。 液压缸左腔的压力。活塞的移动速度: (1)式中:液压缸左腔的有效面

9、积、 活塞移动速度活塞受力平衡方程为: (2)式中:活塞克服的负载,包括摩擦力,切削力。 液压缸右腔的压力。液压缸右腔的面积。因为液压缸右腔直接与油箱相通,故=0,则式(2)可写成: (3)将(3)代入(1)式可得: (4)式中:、均为常数,若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确定之后,通过改变负载缸11内的压力即变负载,负载若发生变化造成节流阀两端压差的变化,从而使活塞速度发生变化,因此,可测出进油节流调速的速度负载特性即。如图41.图413、回油节流调速:回油节流调速液压系统原理图如下:图c 回油节流调速液压系统原理图1空气滤清器,2泵,3、6溢流阀,4、13压力表,5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0三位四通电磁

10、换向阀,11液压缸,14节流阀,18电动机,21液位温度计,22过滤器,23油箱因为节流阀出口直接通油箱压力为零,节流阀的流量为:式中;液压缸右腔的压力。活塞的移动速度为: (5)活塞受力平衡方程式为: (6)式中:为油泵压力,即,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常数。 (7)将(7)式代入(5)式可得: (8)由式(8)可知,若节流阀的通流截面调定后改变负载缸11的压力即改变就造成节流阀两端压差的变化,从而使活塞的移动速度发生变化,可测出回油节流调速的速度负载特性,即:,如图42图424、旁路节流调速原理图如下:图d旁路节流调速回路液压系统图泵的输出流量为常数,它输出的油分两路,一路经节流阀14流回油箱

11、,另一路进入液压缸11(图左),改变节流阀14的流通截面,以改变了进入油缸流量的大小,当通流截面调定后,改变节流阀的压力差,就改变了流回油箱的流量,即改变进入油缸11(图左)的流量大小,以达到调速的目的。活塞受力平衡方程式:因换向阀出口直接接通回油箱,故,节流阀两端的压差:通过节流阀流回油箱流量:代入油缸的流量:所以,活塞的速度: (9)由(9)式可知,若节流阀的流通截面调定以后,改变负载油缸11(右)内的压力,即改变负载,就可以改变节流阀两端的压力差,从而改变进入油缸的流量,改变了活塞的移动速度,可测出旁路节流调速的速度负载特性。,如图43图43四、试验步骤及方法1)步骤:首先了解和熟悉试验

12、台的液压系统和各元件的作用,熟悉各试验回路的操作,其次明确实验中注意事项,然后经进行试验。2)方法1、进油节流调速:(1)将旁路节流阀14和调速阀12关闭。将进油节流阀14调到一定开度。使系统变成如图b所示油路。(2)启动开车。调溢流阀6(左),使油泵2(左)工作压力P04MPa。(3)电磁阀10的电气旋钮放在右边,活塞开始移动。(4)启动负载端油泵2,电磁阀10的电气旋钮放在左边,调节溢流阀6,以改变负载端从小到大每隔做一次直到。(5)每调一次加戴缸的压力,用秒表记下活塞运动行程L(L=40mm)时的时间t,并换算成速度。(6)将节流阀14调到另一开度,重复上述步骤4、5。3、回油节流调速试

13、验:(1)将图a中的调速阀和节流阀块按照图c连接,使系统变成图c所示油路图。(2)启动开车,调溢流阀6,使油泵工作压力。(3)电磁阀10(左)的电气旋钮放在右边,活塞开始运动。(4)回油节流阀14调到一定开度。(5)起动负载油泵2,电磁阀10的电气旋钮放在左边,调节压力阀6,改变从小到大每隔作一次,直到。(6)每调一次压力,用秒表记下活塞移动行程时的时间,换算成速度。(7)将回流节流阀14调到另一开度,重复上述步骤5、6。4、旁油路节流调速试验:(1)将图a中的调速阀和节流阀块按图d连接,使系统成为图d所示油路。(2)启动开车,溢流阀6作安全阀用,将压力调到左右。(3)电磁阀10(左)的电气旋

14、钮放在右边,使活塞运动。(4)节流阀14调到一定开度。(5)起动负载油泵2,电磁阀10的电气旋钮放在左边,调节负载端的压力阀6,改变从小到大每隔作一次,直到。(6)每调一次压力,用秒表记下活塞移动行程时的时间,换算成速度。(7)将节流阀14调到另一开度,重复上述步骤5、6。五、实验数据分析(1)进油节流调速实验数据:(加载缸右腔活塞直径D=50mm,活塞杆直径d=32mm)单位序号140.950.4186245261.73241.581.053096.845291.55342.01.639204533.521.35442.52.0249004540.131.12543.12.560764553

15、.590.84643.32.685804561.400.73(3)回油节流调速实验数据:单位序号141.80.955752454.310.47241.750.985810455.09341.41.46216455.58.18441.11.816564456.17.38540.72.227028457.75.84640.42.773764510.54.29740.23.176084519.32.33(4)旁油路节流调速实验数据:单位序号142.60.9454.510242.81.4455.28.65343.01.8456.37.14443.22.25457.56.0543.42.74511.43.95643.42.84513.23.41(1)进油节流调速实验速度负载特性曲线(3)回油节流调速实验速度负载特性曲线(4)旁油路节流调速实验速度负载特性曲线分析:1进油节流调速回路:液压缸动作后,活塞杆缓慢动作,逐渐调大通流面积可以观察到活塞杆运动速度增大;在运行过程中,可以看到活塞杆动作时快时慢,这个是由于进油口有节流阀限制流量,而在回油口又没有背压阀的原因,所以运动平稳性差;通常在刚启动时由于有节流阀串联在进油口,所以启动冲击小;另外多余的油液被溢出,所以工作效率低。在本回路中,工作部件的运动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