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两汉经济的发展_第1页
第14课两汉经济的发展_第2页
第14课两汉经济的发展_第3页
第14课两汉经济的发展_第4页
第14课两汉经济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1.治理黄河治理黄河 2.农业的进步农业的进步 古代的黄河下游经常决口,给当古代的黄河下游经常决口,给当 地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灾难,汉武帝地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灾难,汉武帝 和东汉明帝都曾经下令治理黄河。和东汉明帝都曾经下令治理黄河。 汉代的农具有了很大的进步,农汉代的农具有了很大的进步,农 业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业生产水平大大提高。 黄河黄河 黄河水患,根在泥沙。黄河水患,根在泥沙。 这条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这条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 河流素有河流素有“斗水七沙斗水七沙”之之 称,每年携带称,每年携带16亿吨泥沙亿吨泥沙 进入下游,其中有进入下游,其中

2、有4亿吨淤亿吨淤 积在下游河床,使之以每积在下游河床,使之以每 年平均年平均10厘米的速度抬升,厘米的速度抬升, 目前下游河床平均高出临目前下游河床平均高出临 河地面河地面46米,形成举世米,形成举世 闻名的闻名的“地上悬河地上悬河”, “悬河悬河”如同悬挂在下游如同悬挂在下游 两岸头上的一个大水盆,两岸头上的一个大水盆, 严重威胁着沿黄河下游地严重威胁着沿黄河下游地 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黄河黄河 黄河黄河 黄河黄河 汉武帝时期,由于黄河下游经常决口,汉武帝时期,由于黄河下游经常决口, 给两岸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洪涝灾难,因此给两岸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洪涝灾难,因此 汉武

3、帝下令治理黄河,并亲自到达黄河岸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并亲自到达黄河岸 边,指导治河工程,经过这次治理之后,边,指导治河工程,经过这次治理之后, 八十多年里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的洪涝八十多年里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的洪涝 灾害。与此同时,接受白公的建议开凿了灾害。与此同时,接受白公的建议开凿了 连接泾水和渭水的白渠,再加上为关中的连接泾水和渭水的白渠,再加上为关中的 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中国东汉皇帝刘庄(公中国东汉皇帝刘庄(公 元元28年年公元公元75年),字子年),字子 丽,汉族。汉光武帝刘秀第四丽,汉族。汉光武帝刘秀第四 子,公元子,公元57年公元年公元7

4、5年在年在 位,共十九年。年号永平。初位,共十九年。年号永平。初 名阳,封东海王。公元名阳,封东海王。公元43年,年, 立为皇太子,公元立为皇太子,公元57年,即年,即 皇帝位。明帝即位后,一切遵皇帝位。明帝即位后,一切遵 奉光武制度。明帝及其子章帝奉光武制度。明帝及其子章帝 在位的三十年间,政治清明,在位的三十年间,政治清明, 社会经济繁荣,国家相对稳定,社会经济繁荣,国家相对稳定, 史称史称“明章之治明章之治”。 汉明帝刘庄汉明帝刘庄 王景是中国东汉水利名臣。字仲通,原籍王景是中国东汉水利名臣。字仲通,原籍 琅邪不其(今山东即墨县西南)人。生于乐浪琅邪不其(今山东即墨县西南)人。生于乐浪

5、邯县邯县(在今朝鲜境在今朝鲜境),卒于庐江郡舒县,卒于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今安徽省 庐江县西南庐江县西南)。青年时好学,擅长天文、数学,。青年时好学,擅长天文、数学, 多技能。,特别擅长水利工程技术,对治理黄多技能。,特别擅长水利工程技术,对治理黄 河的措施有着独到的见解,所以在汉明帝召见河的措施有着独到的见解,所以在汉明帝召见 他并询问治理黄河措施的时候,王景说出了自他并询问治理黄河措施的时候,王景说出了自 己的详细规划,受到汉明帝的赏识,因此被任己的详细规划,受到汉明帝的赏识,因此被任 命为治理黄河的主要负责人。这次治理黄河,命为治理黄河的主要负责人。这次治理黄河, 历时一年,花费了上百亿

6、钱,动用了历时一年,花费了上百亿钱,动用了10万多人万多人 修筑了修筑了500多千米的黄河大堤,使黄河与汴水多千米的黄河大堤,使黄河与汴水 分流,这样从此以后的分流,这样从此以后的800多年里黄河下游地多年里黄河下游地 区再也没有发生洪水灾害。区再也没有发生洪水灾害。 汉代牛耕图汉代牛耕图 西汉时期牛耕已经普遍采用了二牛抬杠的耕西汉时期牛耕已经普遍采用了二牛抬杠的耕 作方法,同时耕犁也已经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作方法,同时耕犁也已经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 犁壁,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直到犁壁,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直到1000 多年以后,欧洲在农业上才开始采用这种技术。多年以后,欧洲在农业

7、上才开始采用这种技术。 耧车耧车 耧也叫耧也叫“耧车、耧车、 “耧犁耧犁”、“耩子耩子”。 一种畜力条播机。西一种畜力条播机。西 汉赵过作耧,已有两汉赵过作耧,已有两 千多年历史。由耧架、千多年历史。由耧架、 耧斗、耧腿、耧铲等耧斗、耧腿、耧铲等 构成。有一腿耧至七构成。有一腿耧至七 腿耧多种,以两腿耧腿耧多种,以两腿耧 播种较均匀。可播大播种较均匀。可播大 麦、小麦、大豆、高麦、小麦、大豆、高 粱等。粱等。 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使用,大大加快了农作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使用,大大加快了农作 物的播种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北物的播种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北 方普遍的种植小麦,而南

8、方则广泛的种植水稻。方普遍的种植小麦,而南方则广泛的种植水稻。 还出现了大规模种植桑麻的地区。还出现了大规模种植桑麻的地区。 汉代耕车图汉代耕车图 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1.汉代的丝织业汉代的丝织业 2.汉代的冶炼技术汉代的冶炼技术 汉代的丝织水平技术已经十分高汉代的丝织水平技术已经十分高 超,不仅被国内的人民所喜爱,还受超,不仅被国内的人民所喜爱,还受 到外国人民的欢迎。到外国人民的欢迎。 汉代的冶炼技术是当时世界上最汉代的冶炼技术是当时世界上最 先进的。先进的。 原始提花机原始提花机 汉代提花机汉代提花机 现代提花机现代提花机 汉代丝织品汉代丝织品 汉代丝织品汉

9、代丝织品 汉代丝织品嫦汉代丝织品嫦 娥奔月娥奔月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 现代丝绸现代丝绸 现代丝绸现代丝绸 马王堆汉墓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各种丝织品和衣物,年代早,出土的各种丝织品和衣物,年代早, 数量大,品种多,保存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纺数量大,品种多,保存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纺 织技术的史料。织技术的史料。1号墓边箱出土的织物,大部分放在几号墓边箱出土的织物,大部分放在几 个竹笥之中,除个竹笥之中,除15件相当完整的单、夹绵袍及裙、袜、件相当完整的单、夹绵袍及裙、袜、 手套、手套、 香囊和巾、袱外,香

10、囊和巾、袱外, 还有还有46卷单幅的绢、纱、绮、卷单幅的绢、纱、绮、 罗、锦和绣品,都以荻茎为骨干卷扎整齐,以象征成罗、锦和绣品,都以荻茎为骨干卷扎整齐,以象征成 匹的缯帛。匹的缯帛。3号墓出土的丝织品和衣物,大部分已残破号墓出土的丝织品和衣物,大部分已残破 不成形,品种与不成形,品种与1号墓大致相同,但锦的花色较多。最号墓大致相同,但锦的花色较多。最 能反映汉代纺织技术发展状况的是素纱和绒圈锦。能反映汉代纺织技术发展状况的是素纱和绒圈锦。薄薄 如蝉翼的素纱单衣,重不到如蝉翼的素纱单衣,重不到1两,是当时缫纺技术发展两,是当时缫纺技术发展 程度的标志。程度的标志。用作衣物缘饰的绒圈锦,纹样具有

11、立体用作衣物缘饰的绒圈锦,纹样具有立体 效果,需要双经轴机构的复杂提花机才能织出这样的效果,需要双经轴机构的复杂提花机才能织出这样的 纹样来,其发现证明绒类织物是中国最早发明创造的,纹样来,其发现证明绒类织物是中国最早发明创造的, 从而否定了过去误认为唐代以后才有或从国外传入的从而否定了过去误认为唐代以后才有或从国外传入的 说法。而印花敷彩纱的发现,表明当时在印染工艺方说法。而印花敷彩纱的发现,表明当时在印染工艺方 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保存较好的麻布,发现于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保存较好的麻布,发现于1号墓号墓 的尸体包裹之中,系用苎麻或大麻织成,当时出土时的尸体包裹之中,系用苎麻或大麻织成,当

12、时出土时 仍具有很强的韧性。仍具有很强的韧性。 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最早是从丝绸开始的。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最早是从丝绸开始的。 罗马皇帝凯撒曾穿着丝绸袍服到戏院看戏,引罗马皇帝凯撒曾穿着丝绸袍服到戏院看戏,引 起了全场轰动,人们羡慕至极,凯撒所穿的丝起了全场轰动,人们羡慕至极,凯撒所穿的丝 绸被认为是绝代的豪华。此后人们竞相仿效,绸被认为是绝代的豪华。此后人们竞相仿效, 一时间丝绸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服装面料,罗一时间丝绸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服装面料,罗 马城里的男女贵族无不以穿上丝绸为荣。就这马城里的男女贵族无不以穿上丝绸为荣。就这 样这种风俗,绵绵数百年之间,但罗马贵族对样这种风俗,绵绵数百年之间,

13、但罗马贵族对 于丝绸的喜爱却是有增无减。但是,罗马以及于丝绸的喜爱却是有增无减。但是,罗马以及 欧洲各国并不出产丝绸,当时他们所穿的丝绸欧洲各国并不出产丝绸,当时他们所穿的丝绸 是经过许多中间环节,不惜重金,从遥远的中是经过许多中间环节,不惜重金,从遥远的中 国运来的。这条连结东西方之间的重要商道,国运来的。这条连结东西方之间的重要商道, 也就因此而称之为也就因此而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这条丝路的 起点,则是被西方人称为起点,则是被西方人称为“赛里斯赛里斯”(意即丝(意即丝 国)的中国。国)的中国。 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利鼓风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利鼓风 装置。

14、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一座装置。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一座 炉子用好几个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炉子用好几个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 叫叫“排囊排囊”,用水力推动这些排囊,就叫,用水力推动这些排囊,就叫 “水排水排”。水排发明于东汉早期,是南阳太。水排发明于东汉早期,是南阳太 守杜诗在总结劳动人民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明守杜诗在总结劳动人民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明 的。因为它的。因为它“用力少,见功多用力少,见功多”所以大家乐所以大家乐 于使用。三国时期的韩暨把它推广到了魏国于使用。三国时期的韩暨把它推广到了魏国 官营冶炼作坊中,用水排代替过去的马排、官营冶炼作坊中,用水排代替过去的马排、

15、 人排,四季不歇。水排不但节省了人力、畜人排,四季不歇。水排不但节省了人力、畜 力,而且鼓风能力比较强,因此促进了冶铁力,而且鼓风能力比较强,因此促进了冶铁 业的发展。水排在我国沿用了很长一个时期,业的发展。水排在我国沿用了很长一个时期, 直到本世纪七十年代,一些地方还在使用。直到本世纪七十年代,一些地方还在使用。 汉代的水排由同一时期的水碓和翻车结构组成,也是汉代的水排由同一时期的水碓和翻车结构组成,也是 一种轮轴拉杆传动装置、我国古代水排构造的详细技术最一种轮轴拉杆传动装置、我国古代水排构造的详细技术最 早见于元代的早见于元代的王祯农书王祯农书,依水轮放置方式的差别,分,依水轮放置方式的差

16、别,分 为立轮式和卧轮式两种。都是通过轮轴、拉杆及绳索把圆为立轮式和卧轮式两种。都是通过轮轴、拉杆及绳索把圆 周运动变成直线往复运动的,以此达到起闭风扇和鼓风的周运动变成直线往复运动的,以此达到起闭风扇和鼓风的 目的。因为水轮转动一次,风扇可以起闭多次,所以鼓风目的。因为水轮转动一次,风扇可以起闭多次,所以鼓风 效能大大提高。效能大大提高。 杜诗,河南汲县(今卫辉)人。光武帝时,任侍御史。杜诗,河南汲县(今卫辉)人。光武帝时,任侍御史。 建武七年(公元建武七年(公元3131年),在任南阳太守时,通过总结前人劳年),在任南阳太守时,通过总结前人劳 动生产经验而创造出水排(水力鼓风机),运用水力传

17、动机动生产经验而创造出水排(水力鼓风机),运用水力传动机 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 具,用力少而见效多。他还主持修治陂池,广开田池,使郡具,用力少而见效多。他还主持修治陂池,广开田池,使郡 内富庶起来。有内富庶起来。有“杜母杜母”之称。南阳人称赞说:之称。南阳人称赞说:“前有召父前有召父 (召信臣),后有杜母(召信臣),后有杜母”。 杜诗水排杜诗水排 冶铁水排模型冶铁水排模型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 商业的繁荣商业的繁荣 汉武帝时期,统汉武帝时期,统 一铸造了五铢钱,并一铸造了五铢钱,并

18、将地方上的铸币权和将地方上的铸币权和 盐铁的经营权收归中盐铁的经营权收归中 央,抑制了地方上商央,抑制了地方上商 人牟取暴利,增加了人牟取暴利,增加了 中央财政收入,实现中央财政收入,实现 了经济上的大一统。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汉代五铢钱汉代五铢钱 两汉时期,长两汉时期,长 安城和洛阳城是当安城和洛阳城是当 时世界上少有的大时世界上少有的大 城市,人口都在城市,人口都在 50万以上,布局万以上,布局 严谨,规模宏大,严谨,规模宏大, 被人们称为被人们称为“东西东西 二京二京”。 西汉长安平面图西汉长安平面图 类别类别成就成就 农业农业兴修水利兴修水利 汉武帝治理黄河,汉明帝时汉武帝治理黄河,汉明帝时王景王景治理治理 黄河黄河 生产工具生产工具 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犁壁,发明,发明 播种工具播种工具耧车耧车 耕作技术耕作技术 牛耕普遍使用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扛二牛抬扛的耕作方法的耕作方法 农作物农作物 南、南、北方北方分别以种植水稻、分别以种植水稻、小麦小麦为主,为主, 桑麻的广泛种植桑麻的广泛种植 手工手工 业业 丝织丝织 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冶铁冶铁 杜诗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水排 经济经济财政财政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币权和盐铁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