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线下工程沉降评估_第1页
无砟轨道线下工程沉降评估_第2页
无砟轨道线下工程沉降评估_第3页
无砟轨道线下工程沉降评估_第4页
无砟轨道线下工程沉降评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1 1.1.工后沉降的概念和演化过程工后沉降的概念和演化过程 1.11.1工后沉降概念工后沉降概念 1.1.11.1.1工后沉降量:工后沉降量:在铺轨工程完成以后,基础设施产生的沉降量。在铺轨工程完成以后,基础设施产生的沉降量。 (a)(a)工后均匀沉降量:工后均匀沉降量:铺轨工程完成后,一定区域范围内路基沉降量的相同铺轨工程完成后,一定区域范围内路基沉降量的相同 性及其分布。性及其分布。 (b)(b)工后不均匀沉降量:工后不均匀沉降量:铺轨工程完成后,一定区域内不同测点路基沉降量铺轨工程完成后,一定区域内不同测点路基沉降量 的差异大小及其分布。的差异大小及其分布。 不均匀沉降量大小直接影

2、响到列车运行中的舒适度指标和安全性指不均匀沉降量大小直接影响到列车运行中的舒适度指标和安全性指 标,尤其对于无砟轨道直接影响到其安全使用寿命。路基与桥台、路基标,尤其对于无砟轨道直接影响到其安全使用寿命。路基与桥台、路基 与隧道及路基及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与隧道及路基及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 施连接处,是不均匀沉降容易产生的常见部位。施连接处,是不均匀沉降容易产生的常见部位。 1.1.21.1.2台后沉降量:台后沉降量:铺轨工程完成后,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量。铺轨工程完成后,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量。 1.1.31.1.3差异沉降

3、量:差异沉降量:铺轨工程完成后,路基与桥铺轨工程完成后,路基与桥( (涵涵) )、隧道等结构物间的沉、隧道等结构物间的沉 降变形量差。降变形量差。 2 2 1.1.工后沉降的概念和演化过程工后沉降的概念和演化过程 我国高速铁路科技攻关我国高速铁路科技攻关研究表明:高速铁路高安全性、高舒适性要求轨道研究表明:高速铁路高安全性、高舒适性要求轨道 结构在列车荷载长期动力作用下保持高平顺性,这就要求要严格控制路基、桥结构在列车荷载长期动力作用下保持高平顺性,这就要求要严格控制路基、桥 涵和隧道工程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涵和隧道工程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从概念上来看,差异沉降包含在不均匀沉降中,不

4、均匀沉降、均匀沉降则从概念上来看,差异沉降包含在不均匀沉降中,不均匀沉降、均匀沉降则 包含在工后沉降中。包含在工后沉降中。 线路设计、施工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小工后沉降、消除不均匀沉降。线路设计、施工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小工后沉降、消除不均匀沉降。 从满足列车高速、安全、舒适度要求出发,控制线路的沉降满足规范要求从满足列车高速、安全、舒适度要求出发,控制线路的沉降满足规范要求 是最终目标,追求差异沉降、不均匀沉降为零是线下工程的理想目标。是最终目标,追求差异沉降、不均匀沉降为零是线下工程的理想目标。 3 3 1.1.工后沉降的概念和演化过程工后沉降的概念和演化过程 1.21.2线下结构

5、工后沉降变形量限值线下结构工后沉降变形量限值 路基类别路基类别 一般路基一般路基 (有碴)(有碴) 秦沈客运秦沈客运 专线专线 京沪暂规京沪暂规2003 (有碴)(有碴) 京沪暂规京沪暂规2005 (有碴)(有碴) “无碴轨道设计指南无碴轨道设计指南” 铁铁 建设函建设函2005754号号 工后沉降工后沉降 300mm 150mm 100mm 50mm 15mm 差异沉降差异沉降 80mm 50mm 30mm 5mm,且折角小于,且折角小于1 不均匀沉降不均匀沉降 轨道线路满足竖曲线半轨道线路满足竖曲线半 径径 ra 0.4 Ve 速度目标速度目标 120km/h 200km/h 300km/

6、h350km/h350km/h a a路基工后沉降量控制标准演化过程路基工后沉降量控制标准演化过程 表1 1 不同速度目标值对应的路基工后沉降变形量限值 工后沉降标准与设计速度、轨道类型、施工工期、轨道维修养护标准和维修周 期、工程投资大小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与地质勘察试验、沉降计算、沉降观测及工 后沉降预测的方法和精度密切相关,表1所列正是上述思想的反映。 4 4 1.1.工后沉降的概念和演化过程工后沉降的概念和演化过程 1.21.2线下结构工后沉降变形量限值线下结构工后沉降变形量限值 b桥梁墩台沉降控制标准演化过程 表2 不同速度目标值、不同轨道类型对应的桥梁墩台沉降变形量限值 L50mL5

7、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结构在无碴轨道铺设后的徐变上拱度不应大于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结构在无碴轨道铺设后的徐变上拱度不应大于10mm10mm; L 50mL 50m时,无碴轨道铺设后的徐变上拱度不应大于时,无碴轨道铺设后的徐变上拱度不应大于L/5000L/5000,且不得大于,且不得大于20mm20mm。 轨道类型轨道类型 桥梁规范桥梁规范 速度目标值速度目标值 有砟轨道墩台有砟轨道墩台无砟轨道墩台无砟轨道墩台涵洞涵洞 均匀沉降量均匀沉降量不均匀沉降量不均匀沉降量均匀沉降量均匀沉降量 不均匀沉降量不均匀沉降量 160km/h 80mm 40mm 100mm 200km/h 50mm 20mm 京沪暂规

8、京沪暂规2005 30mm 10mm 20mm 5mm 50(30)mm 无砟轨道设计指南无砟轨道设计指南 20mm 5mm修正为修正为 15mm 5 5 1.1.工后沉降的概念和演化过程工后沉降的概念和演化过程 1.21.2线下结构工后沉降变形量限值线下结构工后沉降变形量限值 c隧道 仰拱工后沉降变形量小于仰拱工后沉降变形量小于15mm15mm; ; 隧道与其他结构间:差异沉降量不大于隧道与其他结构间:差异沉降量不大于5mm5mm, 因沉降造成的折角不大于因沉降造成的折角不大于11; ; 隧道断面收敛变形:满足衬砌混凝土收敛条件隧道断面收敛变形:满足衬砌混凝土收敛条件 6 6 1.1.工后沉

9、降的概念和演化过程工后沉降的概念和演化过程 1.21.2线下结构工后沉降变形量限值线下结构工后沉降变形量限值 由于沉降控制的要求已完全超出了处理方法的计算精度,因此,从概念由于沉降控制的要求已完全超出了处理方法的计算精度,因此,从概念 上讲,规定的工后沉降已不再是最初设计的预留值,是一个允许出现的误差上讲,规定的工后沉降已不再是最初设计的预留值,是一个允许出现的误差 值。工后沉降实际上是零沉降控制基础上的允许偏差。值。工后沉降实际上是零沉降控制基础上的允许偏差。 目前,基于地基勘察资料进行的沉降计算精度是不够精确的,不足以控目前,基于地基勘察资料进行的沉降计算精度是不够精确的,不足以控 制无碴

10、轨道的工后沉降。为保证精度和有效的控制,应进行系统的观测与分制无碴轨道的工后沉降。为保证精度和有效的控制,应进行系统的观测与分 析评估。析评估。 7 7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12.1进行无碴轨道铺设条件分析、评估的意义进行无碴轨道铺设条件分析、评估的意义 无碴轨道系统以其少维修、免维修、耐久性强、生命周期长,在现代高无碴轨道系统以其少维修、免维修、耐久性强、生命周期长,在现代高 速铁路中得到迅速推广、运用,是现代高速铁路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速铁路中得到迅速推广、运用,是现代高速铁路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影影 响无碴轨道铺设及其耐久性和生命周期的关键条件之一是线路的沉降变形稳响无碴轨

11、道铺设及其耐久性和生命周期的关键条件之一是线路的沉降变形稳 定性。定性。 除加强设计、施工过程控制工作外,加强无碴轨道线路沉降变形观测、除加强设计、施工过程控制工作外,加强无碴轨道线路沉降变形观测、 预测,评估线路的沉降变形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满足铺设预测,评估线路的沉降变形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满足铺设 无碴轨道的需要是目前无碴轨道建设过程中着力控制的关键工序。无碴轨道的需要是目前无碴轨道建设过程中着力控制的关键工序。 即沉降变形观测、分析、评估是无碴轨道铺设过程控制中的 关键工序! 8 8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22.2主要依据主要依据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

12、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2005754号)号) 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2006158号)号)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2006189号)号) 部颁相关文件和会议纪要。部颁相关文件和会议纪要。 9 9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32.3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 条件条件允许值允许值 基本准则基本准则 一般路基一般路基SR15 mm (膨胀性地基:隆起量不大于膨胀

13、性地基:隆起量不大于10 mm) 路桥、路隧等过路桥、路隧等过 渡段渡段 差异沉降量小于差异沉降量小于5mm,路桥、路隧折角小于,路桥、路隧折角小于1 允许调整允许调整 准则准则 沉降均匀,路基沉降均匀,路基 长度大于长度大于20m SR30mm,调整轨面高程后的圆顺,调整轨面高程后的圆顺竖曲线半径大于竖曲线半径大于 0.4Vmax2 a路基路基 表表3 3 路基工后沉降变形量控制标准路基工后沉降变形量控制标准 1010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32.3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 墩台均匀沉降量不大于20mm,相邻墩台的沉降量差不大于5mm。 涵洞工后沉降量应与路基一致

14、。即不大于15mm。 L5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结构在无碴轨道铺设后的徐变上拱度不应大于10mm; L 50m时,无碴轨道铺设后的徐变上拱度不应大于L/5000,且不得大于20mm。 b桥涵桥涵 隧道基础工后沉降量不大于15mm, 隧道与其他结构物间因差异变形造成的折角不大于1。 c隧道隧道 1111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32.3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 单元划分原则:依据路基结构与桥梁、隧道、涵洞等的关系确定,分别分为基单元划分原则:依据路基结构与桥梁、隧道、涵洞等的关系确定,分别分为基 本单元、组合单元和集成分析单元,如表本单元、组合单元和集成分析单元,如表4

15、4所示。所示。 d d路堑、路堤、涵洞、桥梁、隧道、过渡段等单元划分路堑、路堤、涵洞、桥梁、隧道、过渡段等单元划分 单元等级单元等级单元工程名称单元工程名称满足的条件满足的条件 基本单元基本单元 路基(路堑、路堤)路基(路堑、路堤)路堤、路堑、路堤路堤、路堑、路堤路堑过渡段满足路堑过渡段满足2.3-a所示条件所示条件 涵洞涵洞满足满足2.3-b-条件条件 桥梁桥梁满足满足2.3-b- 条件条件 隧道隧道满足满足2.3-c条件条件 组合单元组合单元 路基桥梁路基涵洞路基桥梁路基涵洞满足各自条件要求和过渡段要求满足各自条件要求和过渡段要求 路基涵洞路基隧道路基涵洞路基隧道 路基桥梁隧道路基桥梁隧道

16、 集成单元集成单元 路基桥、涵隧道路路基桥、涵隧道路 基基 满足各自基本条件要求和组合单元基本条件要求,满满足各自基本条件要求和组合单元基本条件要求,满 足沿线不同单元及其接口要求足沿线不同单元及其接口要求 表表4 4 线路系统沉降单元划分线路系统沉降单元划分 1212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32.3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 e线路整体变形观测、分析线路整体变形观测、分析 在取得基本单元沉降变形观测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基本单元和组合单在取得基本单元沉降变形观测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基本单元和组合单 元的沉降变形量及其分布特征,沿线路纵向方向对各单元及其接口段的沉降

17、变元的沉降变形量及其分布特征,沿线路纵向方向对各单元及其接口段的沉降变 形进行系统分析评估,形进行系统分析评估,当各组合单元及其接口满足铺设无碴轨道的基本条件后,当各组合单元及其接口满足铺设无碴轨道的基本条件后, 可进行铺设无碴轨道施工。可进行铺设无碴轨道施工。 若不同单元的沉降变形量过大或单元间的沉降变形不能满足限值要求,则若不同单元的沉降变形量过大或单元间的沉降变形不能满足限值要求,则 应根据预案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应根据预案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保证工后沉降变形量和差异沉降变形量满足,保证工后沉降变形量和差异沉降变形量满足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1313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32.

18、3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 f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的阶段划分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的阶段划分 其主要阶段包括:其主要阶段包括: 设计阶段设计阶段; 沉降变形沉降变形测点布设和实施观测阶段测点布设和实施观测阶段; 沉降变形沉降变形数据采集、分析、评估阶段数据采集、分析、评估阶段; 沉降观测数据评估沉降观测数据评估结果应用阶段结果应用阶段。 1414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32.3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 设计阶段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进行控制断面沉降分析是实施观测工作的基础阶段,通过设计阶段进行控制断面沉降分析是实施观测工作的基础阶段,通过 该阶段的工作,可

19、分别确定出测试工作的重点区域,为观测断面的设置该阶段的工作,可分别确定出测试工作的重点区域,为观测断面的设置 和元器件布设打下基础,为平行观测断面选择提供依据。根据工程地质和元器件布设打下基础,为平行观测断面选择提供依据。根据工程地质 勘察资料和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其主要内容如表勘察资料和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其主要内容如表5 5。 表表5 5 变形控制的基础设计阶段变形控制的基础设计阶段- -控制断面变形分析控制断面变形分析 工程结构工程结构沉降分析计算沉降分析计算 路基路基(路堤、路路堤、路 堑堑) 针对所有控制断面及其相应的施工计划进行不同阶段的沉降针对所有控制断面及其相应的施工计划进行不同阶

20、段的沉降/隆起计算,隆起计算, 分析分析/验证是否符合铺设无碴轨道的要求,验证是否符合铺设无碴轨道的要求,提出观测设计方案提出观测设计方案。 过渡段填筑过渡段填筑 考虑施工工序对沉降变形的影响考虑施工工序对沉降变形的影响(例如正梯形过渡段、倒梯形过渡段例如正梯形过渡段、倒梯形过渡段),进,进 行计算分析,按过渡段特点制定观测设计方案。行计算分析,按过渡段特点制定观测设计方案。 桥梁桩基桥梁桩基分析桩基与地基的相互作用,提出沉降计算分析报告。分析桩基与地基的相互作用,提出沉降计算分析报告。 桥梁、涵洞等桥梁、涵洞等 结构结构 主要分析变形随时间发展的特性:弹性变形,徐变、收缩、荷载重分布引主要分

21、析变形随时间发展的特性:弹性变形,徐变、收缩、荷载重分布引 起的变形以及延迟弹性变形(需区分地基与桥梁结构本身的变形)起的变形以及延迟弹性变形(需区分地基与桥梁结构本身的变形) 隧道隧道根据仰拱的沉降变形、隧道衬砌完成后的变形收敛特性,提出观测方案。根据仰拱的沉降变形、隧道衬砌完成后的变形收敛特性,提出观测方案。 1515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32.3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 沉降观测点布设和实施观测阶段沉降观测点布设和实施观测阶段 根据设计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阶段开展相应的观测区段、不同观测断面沉降变在施工阶段开展相应的观测区段、不同观测断面沉降变 形观测

22、装置布设工作,并根据施工进度和气候条件变化情况,在观测期内进形观测装置布设工作,并根据施工进度和气候条件变化情况,在观测期内进 行变形观测行变形观测,其实施标准、技术要求详见,其实施标准、技术要求详见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 评估技术指南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铁建设20061582006158号)(以下简称号)(以下简称“评估指南评估指南”)和)和客客 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铁建设200189200189号)(以下简称号)(以下简称 “测量暂规测量暂规”)。)。 1616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32

23、.3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 沉降变形数据采集、分析、评估阶段沉降变形数据采集、分析、评估阶段 沉降变形预测分析的目的沉降变形预测分析的目的 根据沉降变形预测结果推断预计铺设无碴轨道的时间点。根据沉降变形预测结果推断预计铺设无碴轨道的时间点。 当预测结果不能满足需要时,确定应采取的技术对策。当预测结果不能满足需要时,确定应采取的技术对策。 预计运营开始的时间点。预计运营开始的时间点。 对特殊工点,继续预测无碴轨道运营后可能的沉降变形趋势,确定相应的对特殊工点,继续预测无碴轨道运营后可能的沉降变形趋势,确定相应的 维修预案。维修预案。 1717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

24、32.3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 沉降变形数据采集、分析、评估阶段沉降变形数据采集、分析、评估阶段 沉降变形数据采集沉降变形数据采集 建立沉降变形数据库,统一归档管理沉降变形观测数据。建立沉降变形数据库,统一归档管理沉降变形观测数据。 数据观测单位依据数据观测单位依据“评估指南评估指南”和和“测量暂规测量暂规”的要求进行沉降变形数据观的要求进行沉降变形数据观 测,观测数据经监理签认后纳入数据库。测,观测数据经监理签认后纳入数据库。 评估单位依据评估单位依据“评估指南评估指南”要求和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平行观测并将观测数据要求和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平行观测并将观测数据 纳入数据库。纳

25、入数据库。 1818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32.3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 沉降变形数据采集、分析、评估阶段沉降变形数据采集、分析、评估阶段 分析、评估分析、评估 观测数据分析、评估单位依据观测数据分析、评估单位依据“评估指南评估指南”技术要求,对入库的数据进行分析、技术要求,对入库的数据进行分析、 评估,并预测未来一定时间段相应的沉降变形量,并根据满足最终评估条件的评估,并预测未来一定时间段相应的沉降变形量,并根据满足最终评估条件的 观测数据预测最终沉降变形量和工后沉降变形量。观测数据预测最终沉降变形量和工后沉降变形量。 提出实际观测沉降变形曲线。提出实际观测沉

26、降变形曲线。 当沉降变形监测数据满足当沉降变形监测数据满足监测沉降变形量监测沉降变形量S(t)/计算最终沉降变形量计算最终沉降变形量S(end)大于大于 75%、监测数据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监测数据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0.92、且间隔不少于、且间隔不少于3个月的两次预测个月的两次预测 最终沉降的差值不大于最终沉降的差值不大于8mm时,认为沉降观测数据满足评估要求,沉降预测成时,认为沉降观测数据满足评估要求,沉降预测成 果可靠、可行,可给出预测沉降变形量。果可靠、可行,可给出预测沉降变形量。 当预测工后沉降变形量在设计工后沉降变形包络线内时,认为满足相关单元铺当预测工后沉降变形量在设计工后

27、沉降变形包络线内时,认为满足相关单元铺 设无碴轨道的基本条件要求。设无碴轨道的基本条件要求。 1919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32.3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 沉降变形数据采集、分析、评估阶段沉降变形数据采集、分析、评估阶段 当预测工后沉降变形量高于设计工后沉降变形量包络线,但在工后沉降变形量限当预测工后沉降变形量高于设计工后沉降变形量包络线,但在工后沉降变形量限 值内时,认为无碴轨道相应评估单元满足铺设无碴轨道要求,值内时,认为无碴轨道相应评估单元满足铺设无碴轨道要求,例如,路基的工后例如,路基的工后 变形量限值为变形量限值为15mm15mm,若预测工后沉降变形量

28、均在,若预测工后沉降变形量均在15mm15mm限值以内,则认为满足铺设限值以内,则认为满足铺设 无碴轨道的条件,如图无碴轨道的条件,如图1 1所示。所示。 根据根据“评估指南评估指南”,观测期内,路基、桥涵等,观测期内,路基、桥涵等结构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结构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20% 及以上时,应及时会同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及以上时,应及时会同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 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图1 工后沉降变形量和

29、设计控制包络线关系示意图 2020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32.3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 线路变形分析系统评估线路变形分析系统评估阶段阶段沉降观测数据评估成果应用阶段沉降观测数据评估成果应用阶段 桥梁、隧道等单元工程及其组合单元工程的沉降变形评估后进行沿线桥梁、隧道等单元工程及其组合单元工程的沉降变形评估后进行沿线 路纵向的综合评估,对线下工程各结构物间的变形量大小、分布及变形协路纵向的综合评估,对线下工程各结构物间的变形量大小、分布及变形协 调性进行系统评估。调性进行系统评估。绘制沿线路纵向的沉降绘制沿线路纵向的沉降- -距离曲线距离曲线,并沿线路纵向,并沿线路

30、纵向 标示出不同的结构物及其相应的工后沉变形量,并与沉降设计控制线绘制标示出不同的结构物及其相应的工后沉变形量,并与沉降设计控制线绘制 在同一图中,如图在同一图中,如图2 2所示。所示。 2121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32.3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 线路变形分析系统评估线路变形分析系统评估阶段阶段沉降观测数据评估成果应用阶段沉降观测数据评估成果应用阶段 2222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32.3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 线路变形分析系统评估线路变形分析系统评估阶段阶段沉降观测数据评估成果应用阶段沉降观测数据评估成果应用阶段 当满足铺设无

31、碴轨道的各项技术要求后,批准铺设无碴轨道。当满足铺设无碴轨道的各项技术要求后,批准铺设无碴轨道。 在综合评估分析过程中,若发现部分单元、单元接口间沉降观测数据异在综合评估分析过程中,若发现部分单元、单元接口间沉降观测数据异 常或不能满足调整轨面高程后的圆顺竖曲线半径需要,则应按预案进行常或不能满足调整轨面高程后的圆顺竖曲线半径需要,则应按预案进行 处理。处理。 当预测工后沉降变形量高于沉降变形量限值时,应针对相应单元进行轨当预测工后沉降变形量高于沉降变形量限值时,应针对相应单元进行轨 道圆顺性评估,若不能满足圆顺性要求时,应按设计预案采取相应的措道圆顺性评估,若不能满足圆顺性要求时,应按设计预

32、案采取相应的措 施。其流程图如图施。其流程图如图3 3所示。所示。 2323 2.2.评估理念评估理念 2.32.3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无碴轨道铺设的基本条件 成果应用阶段成果应用阶段 2424 3.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3.1 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管理体系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管理体系 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管理单位应包括建设、设计、评估、观测、施工、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管理单位应包括建设、设计、评估、观测、施工、 监理单位,各单位应确定工作组织,指定工作负责人,在此基础上,全线监理单位,各单位应确定工作组织,指定工作负责人,在此基础上,全线 建立沟通联系工作制度,保证沉降观测工作协调、有序开展。建立

33、沟通联系工作制度,保证沉降观测工作协调、有序开展。 2525 3.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3. 2各单位管理职责各单位管理职责 委托咨询单位或专业队伍进行无碴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工作,确定评估单位和委托咨询单位或专业队伍进行无碴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工作,确定评估单位和 沉降变形观测单位。沉降变形观测单位。 根据本线设计要求及铁建设根据本线设计要求及铁建设20061582006158号的相关规定,制订号的相关规定,制订无碴轨道铺设条无碴轨道铺设条 件件- -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以下简称细则细则)。)。 负责观测及评估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负责观测及评估人员的

34、技术指导和培训。 对观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负责,并建立变形观测和评估数据库。对观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负责,并建立变形观测和评估数据库。 负责组织对沉降观测技术方案、精度标准及最终沉降观测成果报告进行审核确负责组织对沉降观测技术方案、精度标准及最终沉降观测成果报告进行审核确 认,总体协调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工作中的组织协作问题。认,总体协调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工作中的组织协作问题。 组织阶段评估工作,并及时将阶段评估结果提交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咨询组织阶段评估工作,并及时将阶段评估结果提交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咨询 等单位。等单位。 审核评估报告,确认实施铺设无碴轨道时间节点。审核评估报告,确认实

35、施铺设无碴轨道时间节点。 a a客专公司客专公司 2626 3.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3. 2各单位管理职责各单位管理职责 评估单位是评估单位是细则细则实施的牵头单位。实施的牵头单位。 负责本线沉降观测方案设计,提出测量精度标准和要求,解决沉降观测过程中负责本线沉降观测方案设计,提出测量精度标准和要求,解决沉降观测过程中 出现的技术问题,并与公司沟通一致;出现的技术问题,并与公司沟通一致; 负责培训、指导各施工单位的沉降观测测量工作;负责培训、指导各施工单位的沉降观测测量工作; 负责收集、汇总全线各施工单位沉降观测资料,对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和趋负责收集、汇总全线各施工单位沉降观测资料,对沉降

36、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和趋 势预测,根据分析和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势预测,根据分析和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 负责沉降变形观测中的平行监测工作;负责沉降变形观测中的平行监测工作; 负责提交各规定阶段的沉降观测成果评估报告;负责提交各规定阶段的沉降观测成果评估报告; 合同中约定的沉降观测资料移交职责,统计整理满足合同中约定的沉降观测资料移交职责,统计整理满足“沉降变形评估沉降变形评估”需要的需要的 观测资料,并按规定时间移交咨询单位。观测资料,并按规定时间移交咨询单位。 b b沉降变形评估单位 2727 3.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3. 2各单位管理职责各单位管理职责 提交线路设计纵断面图、

37、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图、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线下提交线路设计纵断面图、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图、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线下 工程变形观测断面、观测点布置等要求;变形计算报告,包括不同阶段的工程变形观测断面、观测点布置等要求;变形计算报告,包括不同阶段的 设计沉降值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等设计沉降值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等; ; 对变形观测的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对变形观测的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 参与制订变形观测及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参与制订变形观测及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 根据变形观测结果,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实时修正,并将设计预测的结果根据变形观测结果,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实时修正,并将设计预测的结果 提交建设单位。提交建

38、设单位。 c c勘察设计单位的主要职责勘察设计单位的主要职责 2828 3.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3. 2各单位管理职责各单位管理职责 观测单位是细则方案的具体实施者。观测单位是细则方案的具体实施者。 负责配备、组织沉降观测仪器和人员;负责配备、组织沉降观测仪器和人员; 负责沉降观测点及观测断面的布设、观测、观测数据的预处理及观测质量负责沉降观测点及观测断面的布设、观测、观测数据的预处理及观测质量 评估;评估; 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观测点及观测元器件保护;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观测点及观测元器件保护; 负责按规定时间提交满足要求的沉降观测资料给评估单位;负责按规定时间提交满足要求的沉降观测资料给评估单位

39、; 配合、接受观测测量检查及统一协调工作。配合、接受观测测量检查及统一协调工作。 d d沉降变形观测单位沉降变形观测单位 2929 3.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3. 2各单位管理职责各单位管理职责 监理单位是监理单位是细则细则和方案实施的监控单位和方案实施的监控单位 负责配合设计单位牵头的沉降变形观测工作;负责配合设计单位牵头的沉降变形观测工作; 负责检查督促负责检查督促细则细则和方案在各施工单位的落实,保证按计划开展观测和方案在各施工单位的落实,保证按计划开展观测 工作,督促施工单位按时提交观测资料;工作,督促施工单位按时提交观测资料; 负责监控各施工单位观测工作的规范性,开展必要的符合性观测

40、测量,对负责监控各施工单位观测工作的规范性,开展必要的符合性观测测量,对 拟提交观测资料进行初审,确保观测资料数据的准确。拟提交观测资料进行初审,确保观测资料数据的准确。 e监理单位监理单位 3030 3.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3. 2各单位管理职责各单位管理职责 监理单位是监理单位是细则细则和方案实施的监控单位和方案实施的监控单位 负责配合设计单位牵头的沉降变形观测工作;负责配合设计单位牵头的沉降变形观测工作; 负责检查督促负责检查督促细则细则和方案在各施工单位的落实,保证按计划开展观测和方案在各施工单位的落实,保证按计划开展观测 工作,督促施工单位按时提交观测资料;工作,督促施工单位按时提

41、交观测资料; 负责监控各施工单位观测工作的规范性,开展必要的符合性观测测量,对负责监控各施工单位观测工作的规范性,开展必要的符合性观测测量,对 拟提交观测资料进行初审,确保观测资料数据的准确。拟提交观测资料进行初审,确保观测资料数据的准确。 e监理单位监理单位 3131 3.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3. 2各单位管理职责各单位管理职责 3232 3.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3. 3技术培训技术培训 参加人员:主管沉降观测评估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人员:主管沉降观测评估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培训内容:路基、桥梁、隧道观测元器件布置,沉降观测技术标准,数据培训内容:路基、桥梁、隧道观测元

42、器件布置,沉降观测技术标准,数据 库管理、维护标准,数据评估与分析,过程控制过程中相关异常数据的处库管理、维护标准,数据评估与分析,过程控制过程中相关异常数据的处 理等。理等。 主管单位: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主管单位: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3333 3.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3. 4 观测设施及仪器设备的落实观测设施及仪器设备的落实 观测单位按观测单位按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实施方案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实施方案要求布设沉降观测点及观测要求布设沉降观测点及观测 断面,埋设观测元器件,配备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断面,埋设观测元器件,配备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 观测工作启动前,观测单位

43、应报请设计及监理单位对测点布置、元器件埋设、观测工作启动前,观测单位应报请设计及监理单位对测点布置、元器件埋设、 测量仪器等准备工作进行检查验收,以确保观测测量工作具备合格的工作基测量仪器等准备工作进行检查验收,以确保观测测量工作具备合格的工作基 础。观测仪器包括:水准仪、全站仪、铟钢尺,观测精度二等。础。观测仪器包括:水准仪、全站仪、铟钢尺,观测精度二等。 观测元器件:用于路基的剖面沉降管、沉降板等;观测元器件:用于路基的剖面沉降管、沉降板等; 用于桥梁的沉降变形观测标等。用于桥梁的沉降变形观测标等。 3434 3.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3. 5施工期内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施工期内的沉降变形

44、观测及评估 评估单位应根据评估单位应根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求,建立沉降观测评估数据库。要求,建立沉降观测评估数据库。 观测单位按观测单位按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实施沉降观测工作实施沉降观测工作,按要求格式汇总观测资料,并,按要求格式汇总观测资料,并 于次月于次月2 2日前提供上月汇总资料日前提供上月汇总资料( (纸质及电子文档各纸质及电子文档各1 1份份) )给评估单位。给评估单位。资料应资料应 得到监理单位的初步审核确认。得到监理单位的初步审核确认。 评估单位评估单位收到各观测单位沉降观测资料收到各观测单位沉降观测资料5 5日内日内完成全线汇总完成全线汇总,并将评估成果以,并将评估成果以 纸质及电

45、子文件纸质及电子文件( (各各1 1份份) )形式提交给咨询单位。形式提交给咨询单位。 评估单位评估单位应根据系统的沉降观测资料应根据系统的沉降观测资料独立进行工程稳定分析和趋势预测独立进行工程稳定分析和趋势预测,根,根 据分析和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建议,按公司要求整理形成沉降观测据分析和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建议,按公司要求整理形成沉降观测 成果报告提交给咨询公司和客专公司。成果报告提交给咨询公司和客专公司。 当月观测成果报告应于次月当月观测成果报告应于次月1010日前日前提交提交。 a工作程序工作程序 3535 3.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3. 5施工期内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施工期

46、内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沉降观测起测基准点及观测线路应相对固定沉降观测起测基准点及观测线路应相对固定,严格按观测周期和观测精度要,严格按观测周期和观测精度要 求进行观测。求进行观测。 沉降观测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沉降观测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坚持复核签认制度。,坚持复核签认制度。 沉降观测各项资料沉降观测各项资料按按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求形成,必须要求形成,必须齐全完整齐全完整。 为确保沉降观测工作顺利进行和测量成果的连续性,必须为确保沉降观测工作顺利进行和测量成果的连续性,必须对沉降观测标志和对沉降观测标志和 标桩妥善保护标桩妥善保护,发现破坏,应及时恢复。,发现破坏,应及时恢复。 b沉降变形

47、观测工作基本要求沉降变形观测工作基本要求 3636 3.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3. 5施工期内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施工期内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观测单位在沉降观测过程中观测单位在沉降观测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误差和错误报告制度。监理单位负应建立严格的误差和错误报告制度。监理单位负 责检查把关。责检查把关。 观测单位确认沉降观测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及时报设计和观测单位确认沉降观测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及时报设计和 监理单位协调解决。监理单位协调解决。 评估单位实施平行检测和复查时,应会同观测单位及时解决评估过程中出现评估单位实施平行检测和复查时,应会同观测单位及时解决评估过

48、程中出现 的数据异常、不闭合问题。的数据异常、不闭合问题。 c误差和错误报告的处理误差和错误报告的处理 3737 3.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3. 6 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报告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报告 评估单位评估单位应按施组中的各分段无碴轨道工期要求统筹安排评估工作,根据观应按施组中的各分段无碴轨道工期要求统筹安排评估工作,根据观 测单位按月移交的沉降观测评估资料,逐步深入、分段推进线下工程稳定性测单位按月移交的沉降观测评估资料,逐步深入、分段推进线下工程稳定性 评估,评估,适时提出各分段无碴轨道施工前的评估报告适时提出各分段无碴轨道施工前的评估报告,确认无碴轨道施工的开,确认无碴轨道施工的开 始

49、时间。始时间。 最终评估报告应包含本段工程所含路基、桥梁、隧道及过渡段等单元工程的最终评估报告应包含本段工程所含路基、桥梁、隧道及过渡段等单元工程的 分报告和对本线全部工程结构沉降变形的系统集成分析总报告。分报告和对本线全部工程结构沉降变形的系统集成分析总报告。 最终评估报告应在不少于计划开工前最终评估报告应在不少于计划开工前1515天提出。天提出。 客专公司应对最终报告组织审核,确定无碴轨道施工时间节点。客专公司应对最终报告组织审核,确定无碴轨道施工时间节点。 3838 3.3.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3. 7 无碴轨道铺设后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无碴轨道铺设后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本线正式验收通过

50、后,评估单位应提交全线沉降变形观测综合评估报告。本线正式验收通过后,评估单位应提交全线沉降变形观测综合评估报告。 报告应包括观测方案设计、基础观测资料、各阶段评估报告、过程讨论会议报告应包括观测方案设计、基础观测资料、各阶段评估报告、过程讨论会议 纪要、综合评估分析及建议等。纪要、综合评估分析及建议等。 报告内容、提交方式等按相应的报告内容、提交方式等按相应的“合同合同”约定执行。约定执行。 3939 4.4.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 4040 4.4.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 4.1路基路基 a a观测的内容观测的内容 路堤、路堑全部路段;路堤、路堑全

51、部路段; 桥、涵两端的过渡段、路隧过渡段及堑堤过渡段等。桥、涵两端的过渡段、路隧过渡段及堑堤过渡段等。 路基沉降观测分为路堤和路堑两个类型。路基沉降观测分为路堤和路堑两个类型。 A A路堑沉降观测部位为基床表层的底面处。路堑沉降观测部位为基床表层的底面处。 B B路堤沉降是由基本体和地基组成,基床底层顶面的路基总沉降和地基面处路堤沉降是由基本体和地基组成,基床底层顶面的路基总沉降和地基面处 地基部分总沉降。地基部分总沉降。 4141 4.4.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 4.1路基路基 b b观测断面布置观测断面布置 一般情况下沿线路方向每一般情况下沿线路方向每50m50m布设

52、一个观测断面布设一个观测断面,地基条件复杂、地形起,地基条件复杂、地形起 伏大(以设计文件为准)应适当加密,伏大(以设计文件为准)应适当加密,25m25m布设一个断面。布设一个断面。 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应不少于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应不少于2 2个观测个观测 断面。断面。 每个路桥过渡段设置每个路桥过渡段设置2 2个观测断面,分别设置于距离桥台个观测断面,分别设置于距离桥台5m5m及及20m20m处。处。 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中部设置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中部设置1 1个观测断面个观测断面。 路隧、堑堤过渡段在分界线两侧路隧、堑堤过渡段

53、在分界线两侧5 510m10m,各布置一个观测断面,各布置一个观测断面。 4242 4.4.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 4.1路基路基 c c观测点布置观测点布置 每个路堤观测断面应布设两组沉降板,即在线路中心线布每个路堤观测断面应布设两组沉降板,即在线路中心线布1 1组,在一侧轨组,在一侧轨 道板外侧道板外侧1 1组组(每组包括观测内容中要求的深度上的不同部位),路基两(每组包括观测内容中要求的深度上的不同部位),路基两 侧坡脚布设水平和竖向变形观测桩。路堤、路桥过渡段和路堤与横向结构侧坡脚布设水平和竖向变形观测桩。路堤、路桥过渡段和路堤与横向结构 物过渡段,设置沉降板。物

54、过渡段,设置沉降板。 有预压土路堑地段,每个路堑断面在线路中心设沉降板一组,两侧路肩各有预压土路堑地段,每个路堑断面在线路中心设沉降板一组,两侧路肩各 设观测桩设观测桩1 1个。个。 无预压土路堑地段,每个路堑断面在两侧路肩各设观测桩无预压土路堑地段,每个路堑断面在两侧路肩各设观测桩1 1个个。 每个涵洞设两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每个涵洞设两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3 3个观测点,个观测点,原则上设在涵洞结构原则上设在涵洞结构 上。上。 4343 4.4.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 4.1路基路基 路基面沉降观测点路基面沉降观测点采用图示方法布设路基面沉降观测点,完成埋设后采用

55、采用图示方法布设路基面沉降观测点,完成埋设后采用 水平仪按水平仪按二等测量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二等测量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作为初始读数。 4444 4.4.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 4.1路基路基 沉降观测板:用于测量路基面或基底的沉降变形量沉降观测板:用于测量路基面或基底的沉降变形量 由由钢底板钢底板、金属测杆金属测杆(40mm40mm镀锌铁管)及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75mm PVC75mm PVC管)管) 组成。钢底板尺寸为组成。钢底板尺寸为50cm50cm50cm50cm,厚,厚1 cm1 cm。采用水平仪。采用水平仪按二等测量标准测量按二等测量标准测

56、量 沉降板标高变化。沉降板标高变化。 按设计位置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按设计位置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 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 定保护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采用水平仪按二等测量标准测量埋设定保护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采用水平仪按二等测量标准测量埋设 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 板测钢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板

57、测钢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1m1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 确定接高量。确定接高量。 4545 4.4.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 4.1路基路基 4646 4.4.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 4.1路基路基 剖面沉降管可采用专用塑料硬管剖面沉降管可采用专用塑料硬管,其抗弯刚度应适应被测土体的竖向位移,其抗弯刚度应适应被测土体的竖向位移 要求,导管内十字导槽应顺直,管端接口密合。剖面沉降测量是将剖面沉降要求,导管内十字导槽应顺直,管端接口密合。剖面沉降测量是将剖面沉降 仪探头导轮卡至于预埋剖面沉降管的十字导槽内,从

58、一端按一定间隔依次读仪探头导轮卡至于预埋剖面沉降管的十字导槽内,从一端按一定间隔依次读 数,起始端管口标高采用水平仪按二等测量标准进行测量,再通过数据处理数,起始端管口标高采用水平仪按二等测量标准进行测量,再通过数据处理 计算求出不同位置处地基的沉降量。剖面沉降管埋设在基底碎石垫层中间的计算求出不同位置处地基的沉降量。剖面沉降管埋设在基底碎石垫层中间的 土工格栅上,复合地基平面应布置在观测断面附近加固孔之间中心处,土工格栅上,复合地基平面应布置在观测断面附近加固孔之间中心处,埋设埋设 剖面沉降管的上下各垫剖面沉降管的上下各垫10cm10cm左右的砂垫层,中部填砂尽可能抬高左右的砂垫层,中部填砂

59、尽可能抬高,使剖面沉,使剖面沉 降管埋设呈向上拱的圆顺弧线状,但上拱高度不超过计算沉降量的一半。降管埋设呈向上拱的圆顺弧线状,但上拱高度不超过计算沉降量的一半。 4747 4.4.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 4.1路基路基 4848 4.4.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 4.1路基路基 不同土层的沉降变形测量不同土层的沉降变形测量 磁敏感探针低于测量带。当探针通磁敏感探针低于测量带。当探针通 过磁环时,会产生光和声音。在测过磁环时,会产生光和声音。在测 量带上可以读出磁环的深度。环与量带上可以读出磁环的深度。环与 磁铁读数的差异为沉降值。精确度磁铁读数的差异为

60、沉降值。精确度 为为3mm3mm。 4949 4.4.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沉降观测方法、元件布设 4.1路基路基 路基变形监测应分四阶段进行。路基变形监测应分四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路基填筑施工期间的监测,主要监测路基填土施工期间地基土的第一阶段:路基填筑施工期间的监测,主要监测路基填土施工期间地基土的 沉降以及路堤坡脚边桩位移;沉降以及路堤坡脚边桩位移; 第二阶段:路基填土施工完成后,自然沉落期及摆放期的变形监测,该阶段第二阶段:路基填土施工完成后,自然沉落期及摆放期的变形监测,该阶段 应对路基面沉降、路基填筑部分沉降以及路基基底沉降进行系统的监测,应对路基面沉降、路基填筑部分沉降以及路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