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著导读《童年》:在苦难中长大》研讨课教案_1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著导读《童年》:在苦难中长大》研讨课教案_1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著导读《童年》:在苦难中长大》研讨课教案_1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著导读《童年》:在苦难中长大》研讨课教案_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童年【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童年的写作背景。2、通过教学,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童年的兴趣,梳理全书内容,理清小说梗概,熟悉、掌握其中的精彩片断,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3、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让学生感受阿廖沙的不幸童年,了解他在苦难中成长的经历,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坚强的人。5、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各类经典的文学作品。【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以精彩片断赏析,带动理解全书内容,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及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2、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和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课前准备】1、学生用两至三周阅读高尔基童年。2、教师制作阅读指

2、导课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前播放歌曲童年激趣。师:听着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大家心里也许会回忆起童年那些或可笑、或有趣,甚至于出糗的往事。童年就是那百草园矮墙边那人形的何首乌,那看社戏归航途中那美味的罗汉豆,那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 。这一切美好而又让人难以忘记,然而也有一些人,他们的童年却不美好,而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驳的、离奇得难以形容的生活”,高尔基这样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就美妙地讲出来了这样一个悲惨童话。同学们,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走进高尔基的童年。(板书:童年)二、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屏显)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生于俄国中部的尼日尼诺夫戈罗德

3、城,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勤劳善良的母亲因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过童年。他只上过三年学,11岁就走向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当过学徒工、搬运工、守夜人、面包工等。16岁时,他只身来到喀山,进入了“社会大学”,饱尝了生活的艰辛。1906年写成了长篇小说母亲。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写出了他最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师: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他一直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曾不止一次地向列宁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在列宁的鼓励下,高尔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屏显)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

4、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岛的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三、学习阅读方法,掀开童年的面纱 (一)抓情节,谈主角师:在童年里,高尔基的乳名是什么?生:阿廖沙。师:童年记载了阿廖沙的童年,也让一个孩子的成长被文字永远定格下来了,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屏显)(屏显)阿廖沙的性格特征。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阿廖沙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心地善良,有一颗善恶分明、能爱能

5、恨的灵魂。他也意志刚强,生活的困苦并未使他退却,他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刚才同学们通过阿廖沙的典型事例分析了他的形象,其实大家不知不觉中就运用了“识人物、抓情节”的阅读方法。(板书:识人物、抓情节)(设计本环节是为了指导学生在阅读小说中感受人物形象时要结合情节来分析理解)(二)说自己,求共鸣师:同学们,我们通过阅读了解了阿廖沙的童年时代,他生活中的那些细节能引发你对你的童年的回忆呢? (屏显)师:没想到,阿廖沙的童年生活引发了同学们对童年诸多回忆,我们应感谢阿廖沙,让我们再一次的记起了那些埋在记忆深处的往事,同学们,我们刚刚用了什么阅读方法呀?生:联想。师:对,阅读好的文学作品常常会引发读者

6、的共鸣,读者能通过阅读联系到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联想法,同学们若是能够将自己的这些思想火花记录下来就更好了,即做批注。(板书:能联想做批注)(设计本环节是为了指导学生在阅读小说中有感悟,会联想,能批注,拓展阅读的广度和长度)(三)说心声,悟意图师:同学们,高尔基在童年里除了塑造了善良坚强的阿廖沙这一人物,还塑造了那些人物呢?生:聪明能干的外祖母,自私暴躁的外祖父,乐观纯朴的小茨冈师:这么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在与阿廖沙的交往中发生了哪些故事,如果你是阿廖沙,你想对作品中的他们说些什么呢”?(屏显)师:这本书真实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全貌,展示了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

7、令人窒息的生活,但是一群以外祖母为代表的优秀的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阿廖沙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他们使我们感动着、收获着,让我们也随着阿廖沙一同成长。(设计本环节是为了指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体会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特别是外祖母对阿廖沙的影响,理解高尔基的写作目的)(四)起话题,勇质疑师:同学们,通过前面几个环节,我们了解了童年的内容,认识了文中那些形形色色个性鲜明的人物,但我们阅读的目的却不全在如此,阅读更需要质疑,更需要思考。你们在阅读了童年之后还有哪些感兴趣的话题,来与大家交流呢?(板书:能质疑)生回答略。 (屏显)(设计本环节是为了指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勤思考,能质疑,让阅读活动能得以延展)四、课外拓展、阅而广之(一)小结: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部优秀的作品就如同一顿丰盛大餐,能让我们品尝到了人间最珍贵的是真、善、美,课堂有限,阅读却没有终点,请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去阅读更多更好的书籍,希望同学们能踏着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