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_第1页
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_第2页
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_第3页
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_第4页
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 企业审计(试行)审 计 署 法 规 司审计署企业审计司2013 年 12 月- 1 - / 154编 纂 及 使 用 说 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企业(以下统称国有企业)在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及支柱产业中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对国有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进行审计监督,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由于国有企业涉及行业众多、规模较大、重大决策事项影响范围广、领导人员经济责任覆盖期间长,审计定性的表述、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的法

2、律法规适用,呈现出一些有别于其他审计门类的特点,需要特别严谨、审慎和专业。为此,我们归纳了近几年国有企业审计发现问题的类别和主要表现形式,筛选出适用的条款,编纂形成了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 企业审计(试行)(以下简称企业审计法规向导)。b5E2RGbCAP为便于审计人员更好地使用企业审计法规向导,特作如下具体说明:一、企业审计法规向导包括国有企业违反会计核算规定的行为、违反会计管理规定的行为、违反国家经济政策和经营管理规定的行为、违反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规定的行为、违反信息化建设有关规定的行为和社会审计机构违反执业规定的行为等 6 个类别。其中,违反经营管理规定的行为包括企业贯彻落实宏观经

3、济政策、重大经济决策和内部管理等多个问题类型。每个类别行文分为常见表现形式、定性依据和处理处罚依据 3 个方面。p1EanqFDPw二、企业审计法规向导所列内容是近年来企业审计发现的比较常见的违法违规问题,并对应列举了最基本最常用的定性和处理处罚的法律法- 1 - / 154规依据。但国有企业经营业务类型发展迅速,从全社会管理需要出发约束企业经营行为的法律法规也处于不断完善中,企业审计法规向导还难以覆盖国有企业当前及将来所有业务领域。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参考但不要拘泥于企业审计法规向导。对涉及的金融业务方面的违法违规问题,可参阅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 金融企业审计(试行);涉及工

4、程和设备材料采购招标投标、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工程建设领域的问题,可参阅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试行);涉及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问题,可参阅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 资源环境审计(试行);涉及财政资金运用的问题,可参阅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 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涉及职工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 可参阅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 社会保障资金审计(试行)。DXDiTa9E3d三、企业审计法规向导所列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条文全部是 2013年 11 月 30 日以前的有效规定,凡在此后遇有失效、修改或重新颁布的规定,应以当时的有效规定为准。 RTCrpUDG

5、iT四、企业审计法规向导针对各类问题或各种问题的表现形式,有的列有若干个定性和处理处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条文,具体适用时应结合审计事项的具体情况,遵循“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和法律效力溯及力等基本原则,选择引用恰当的规定条文,而不必全部引用。 5PCzVD7HxA五、企业审计法规向导中凡带 “*号”部分所列处理处罚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定,均属于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的执法主体不是审计机关,因此,审计机关不能据此作为处理处罚依据直接进行处理处罚。在此列举出- 2 - / 154来,可作为对审计查出问题进行定性和处理的参考。 jLBHrnAILg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企业审计

6、法规向导难免存在疏漏甚至错误,衷心希望广大审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并及时反馈,以便适时进行修正完善。 xHAQX74J0X编者2013年 12月- 3 - / 154目录一、 反会 核算 定的行 11. 1未按 定核算 及所有者 益 11.1.1 未及 入 1.1.2 期挂 1.1.3 、 或所有者 益入 科目 1.1.4未按 定核算工程成本1.1.5在建工程未及 入固定 1.1.6未按 定核算 付的国有 本 算 金1.2未按 定核算收入41.2.1推 或提前确 收入1.2.2虚构 虚增收入1.2.3 少 收入1.2.4将 入成本 用的支出直接冲减 售收入1.2.5 售 价不准确 致

7、多 或少 收入1.2.6未及 收入1.2.7未按完工 度确 建造合同收入1.2.8未按 目 度确 科研 目收入1.2.9会 差 致多 或少 收入1.3未按 定核算成本 用61.3.1提前或推 成本 用1.3.2虚列或少 成本 用1.3.3制造 用的 集和分配不正确1.3.4 品成本在完工 品和在 品之 分配不正确1.3.5将 入生 成本的支出 入期 用1.3.6未 性租出的固定 提取折旧1.3.7在建工程未及 增固定 致少提固定 折旧1.3.8随意 更固定 折旧年限或 残 致多提或少提固定- 1 - / 154 折旧1.3.9未按 定核算固定 借款 用1.3.10 无形 支出在 用列支1.3.

8、11 未按 定 无形 1.3.12 未按 定 提 减 准 1.4 反税收征管 定的行 111.4.1多 税 致少 少 增 税1.4.2未按 定代扣代 个人所得税1.4.3未按 定 税1.4.4未按 定 城市 建 税1.4.5少 少 其他税 1.5未按 定核算 益 141.5.1未按 定确 政府 助收入1.5.2未按 定确 投 收益1.5.3未按 定确 重 益1.6随意 更或未按 定 更会 政策、会 理方法 161.6.1无确需 更的理由,随意 更会 政策1.6.2会 政策 更后使用的会 理方法不正确1.6.3未在 会 告附注中披露会 政策 更的信息1.7未按 定 制合并 表181.7.1合并范

9、 不符合 定( 合并未合并或将不 合并的合并)1.7.2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之 关 交易未抵 或抵 不充分1.8未按 定 行薪酬核算及管理191.8.1在工 外提取和列支工 性支出1.8.2 使用工 余1.8.3 工 由个人承担的商 保 等支出1.8.4虚列支出、 移收入或以假 票等方式套取 金 工 放 金或 物卡1.8.5 以 放 工福利的名 从 工福利 中套取 金 工 放 - 2 - / 154金或 物卡1.8.6 超范 放 金1.8.7 超 准列支 充养老保 (年金)1.8.8 反 定的条件或未履行 核程序 行企 年金制度(中央企 )1.8.9超 准 存 工住房公 金1.8.10 未

10、工(或 民工)社会保 及住房公 金1.8.11 确定工 基数作 提 或 用的依据1.9 反国有 本 收益上 、使用等 定 231.9.1未按 定上 国有 本 收益1.9.2国有 本 算 金投向 争性或 能 剩行 1.9.3在 本性支出中安排 用性 目1.9.4未按 定用途使用国有 本 算 金1.9.5国有 本 算 金 置或滞留1.9.6国有 本 算 目 不健全二 反会 、 金及 管理 定的行 252.1会 料不真 、不完整 252.1.1未依法 置会 簿2.1.2 置的会 簿 不真 或不完整2.1.3 金或 未 入 位的会 核算2.1.4会 表要素不完整2.1.5会 表附注及 明不 全2.2

11、未按照 定填制、取得原始凭 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 不符合 定 26LDAY t RyK f E2.2.1会 机构、会 人 未按 定 原始凭 行 核2.2.2接受了不真 、不准确或不合法的原始凭 2.2.3原始凭 的内容有涂改或有 2.2.4 凭 不是根据 核的原始凭 及有关 料 制的- 3 - / 1542.3以未 核的会 凭 依据登 会 簿或者会 簿登 不符合 定 28 Zzz6ZB2Ltk 2.3.1 以未 核的会 凭 依据登 会 簿2.3.2 会 簿的登 不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 或国家 一的会 制度的 定2.3.3 会 簿未按 号的 序登 2.3.4 会 簿 生 或者隔 、缺号、跳行的

12、,未按国家 一的会 制度 定的方法更正,或更正 没有会 人 和会 机构 人(会 主管人 )的盖章 dvzfvkwMI12.3.5会 簿登 不及 或要素不完整2.3.6会 簿 或更正 的方法不正确2.4 反 定私 会 簿登 、核算 292.4.1部分 簿未按 定 入法定 册 一核算2.5 表不符、 不符、 不符、 不符 302.5.1 表不符2.5.2 不符2.5.3 不符2.5.4 不符2.6未按 定保管会 料, 造成会 料 、 失; 匿或者故意 依法 当保存的会 料 31r q y n 1 4 Z N X I2.6.1 会 簿、 会 告和其他会 料未建立档案,未妥善保管,造成 料 失的2.6

13、.2 会 料的保管未 定的保管期限; 反 定 匿或故意 会 料2. 7私存私放国有 金及 金管理使用不合 332.7.1 匿收入 外存放2.7.2虚列成本 用套出 金 外存放2.7.3 移 外存放- 4 - / 1542.7.4通 其他形式套取 金 外存放2.7.5将公款以个人名 开立 存 2.7.6向个人或相关 位支付大 金2.8 金内部会 控制不 范 372.8.1出 人 兼管稽核、会 档案保管和收入、 用、 目的登 工作2.8.2未按 定 金 行 点2.8.3未定期核 行 , 制 行存款余 表2.8.4票据及 行 留印 管理薄弱2.8.5 、取得和 没有真 交易和 的票据三 反国家 政策

14、和 管理 定的行 393.1未按 定或要求落 国家宏 控和 构 整等政策措施39 EmxvxOtOco3.1.1未 格 行 构 整和行 政策3.1.2投 目不符合国家 展 划和 保、 能、土地、安全生 等政策及市 准入条件3.1.3 投 建 高档 墅 房地 或高 夫球 3.1.4未 批或超 准建 楼堂管所3.1.5淘汰落后 能不及 或未达到 准3.1.6高耗能企 反国家差 价政策3.1.7煤 超 定生 能力 生 3.1.8烟 、粉 等主要 染物排放超 3.1.9走“出去” 程中境外投 管理不合 3.2 行固定 及股 投 503.2.1 固定 投 目建 未 格 行核准( 案)、征地、 等基本建

15、程序3.2.2 固定 投 目未批先建3.2.3 固定 投 目 投 超 原初步概算 10%未 原概算 批 位批准- 5 - / 1543.2.4 外投 目未履行集体决策程序3.2.5 可行性研究在 性、技 性等方面 不充分, 致 目 投 效果未达到 期目 3.2.6 外投 未充分考 企 能力,盲目 致企 面 重大 失或 3.2.7 非 性国有 投 未 估3.2.8 固定 投 目和 材料采 等未按 定招 3.2.9 采取邀 招 方式3.2.10 干部 干涉招 投 活 3.2.11 不按 定 布招 公告3.3 从事 券、期 等高 投 623.3.1 从事 券、期 、金融衍生品等 投 未履行 定程序或

16、者未 授 擅自决策3.3.2 利用 行信 金等国家限制 金从事 券、 期 、金融衍生品等高 投 3.3.3 券、期 、金融衍生品等 投 未控制 造成国有 重大 失3.4 或 置 643.4.1 国有 不符合国有 布局和 构 略性 整3.4.2 未履行法定程序和 批手 ,擅自 或 置国有 3.4.3 或 置未 估或 估流于形式3.4.4 将涉及国家安全的 外 企 3.4.5 低价 国有 3.4.6 通 关 方交易 移 3.4.7 未按土地使用 出 合同 定开 土地3.4.8 将 当以出 方式 的国有建 用地使用 改 以划 方式 3.4.9 将 当招 拍 挂牌出 的国有建 用地使用 以 方式出 3

17、.4.10 不符合 条件 土地- 6 - / 1543.4.11 擅自改 土地用途3.4.12 通 公司股 名 相倒 土地3.5 外提供担保或借款703.5.1 外担保或借款未履行集体决策程序3.5.2企 内部 能部 或分支机构未 授 外担保3.5.3 不符合担保条件的 象 行担保3.5.4未按保 份 承担担保 任3.5.5企 之 未通 行擅自 理委托 款3.6 采 大宗非工程物 商品和服 等 743.6.1大宗商品和服 采 未履行集体决策程序3.6.2大宗商品和服 采 未按公司内部 定招 3.6.3 人 授意、指使或者串通 行 采 3.6.4采 物 与市 同 商品相比明 次价高3.6.5指定

18、供 商或人 增加采 、加大采 成本3.7 外捐 763.7.1超范 外捐 3.7.2捐 批程序不合 3.7.3确 捐 原始 据不合 3.7.4中央企 未按 定履行 外捐 案程序3.7.5向与企 在 或 方面具有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的 位捐 3.7.6借捐 之名 移企 3.8 筹集 金 783.8.1 套取或 取 款3.8.2 行企 券3.8.3 行新股或增 股3.8.4擅自改 募集(筹集) 金用途3.9未按 定使用各 有 用途的 金833.9.1未按 定使用 本公 3.9.2未按 定使用国家科技 金- 7 - / 1543.9.3未按 定使用国防科技工 科研 3.9.4未按 定使用 能技 改造 政

19、 励 金3.9.5未按 定使用淘汰落后 能中央 政 励 金3.9.6未按借款合同 定使用 款3.9.7未按 定使用安全生 用3.9.8上市公司募集 金用途不合 3.10内部控制及企 法人治理 构不完善 923.10.1未按 定制定并 行 “三重一大 ”事 施 3.10.2内部 督管理和 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3.10.3法人治理 构不完善3. 11 行关 交易和 工 投 关 企 933.11.1国有企 工 投 关 企 3.11.2国有企 利用关 交易非法向关 企 移 利益或操 关 企 利 3.11.3 工持股企 或改制企 期无 占用国有 3.11.4 反市 公平 争原 与 工持股企 和关 企 交

20、易四 反 人 廉 从 定的行 964.1党 干部个人或者借他人名 商、 企 964.1.1个人独 或者与他人合 、合股 商 或者其他企 4.1.2以个人或者他人名 入股的形式 企 4.1.3私自以承包、租 、受聘等方式从事商 和其他 活 4.2党 干部 反 定兼 、兼 取酬或从事有 中介活 99SixE2yXPq54.2.1在 体、社会 体等 位中兼 4.2.2在 体、社会 体等 位中兼 取酬4.2.3从事有 中介活 4.3党 干部离 或者退休后 从事 利性活 1024.3.1离 或者退休后 接受原任 管 的地区和 范 内的- 8 - / 154民 企 、外商投 企 和中介机构的聘任6ewMy

21、irQFL4.3.2 离 或者退休后 从事与原任 管 相关的 利性活动4.4国有企 人 利用 取私利以及 害本企 利益103 kavU42VRUs4.4.1个人从事 利性 活 和有 中介活 4.4.2 个人在本企 的同 企 、关 企 和与本企 有 关系的企 投 入股4.4.3在 或者离 后接受、索取本企 的关 企 、与本企 有 关系的企 ,以及管理和服 象提供的物 性利益 y6v3ALoS89 4.4.4 以明 低于市 的价格向 托人 房屋、汽 等物品4.4.5 以明 高于市 的价格向 托人出售房屋、汽 等物品以其他交易形式非法收受 托人 物4.4.6 委托他人投 券、期 或者以其他委托理 名

22、 ,未 出 而 取收益,或者 然 出 ,但 取收益明 高于出 得收益M2ub6vSTnP4.4.7利用企 上市或者上市公司并 、重 、定向增 等 程中的内幕消息、商 秘密, 本人或者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 取利益0YujCfmUCw4.4.9 未 批准兼任本企 所出 企 或者其他企 、事 位、社会 体、中介机构的 ,或者 批准兼 的,擅自 取薪酬及其他收入 eUts8ZQVRd4.4.10 将企 往来中的折扣 、中介 、佣金、礼金,以及因企 行 收到有关部 和 位 励的 物等据 己有或者私分 sQsAEJkW5T4.5 国有企 人 不正确行使 管理 ,可能侵害公共利益、企 利益的行 106

23、 GMsIasNXkA 4.5.1 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在本企 的关 企 、与本企 有 关系的企 投 入股4.5.2将国有 委托、租 、承包 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 9 - / 154经营4.5.3 利用 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从事 利性 活 提供便利条件4.5.4 利用 相互 方及其配偶、子女和其他特定关系人从事 利性 活 提供便利条件4.5.5 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投 或者 的企 与本企 或者有出 关系的企 生可能侵害公共利益、企 利益的 往来 TIrRGchYzg4.5.6按照 定 当 行任 回避和公 回避而没有回避4.5.7 离 或者退休后, 在与原

24、任 企 有 关系的私 企 、外 企 和中介机构中担任 、投 入股,从事或者代理与原任 企 相关的 活 7EqZcWLZNX4.6企 人 消 的行 1074.6.1 消 超出向履行国有 出 人 的机构 的 算4.6.2 超 准 差旅 、 交通 、通信 、出国考察 和 招待 4.6.3 将履行工作 以外的 用列入 消 4.6.4 在特定关系人 的 所 行 消 4.6.5 不按照 定公开 消 情况4.6.6 用公款旅游或者 相旅游4.6.7 超 准 公 ,或者在企 生 期 , 、更 公务车辆4.6.8 超 准豪 装 公 所,或者在企 生 期 装修 公室、添置高档 公用品4.6.9 使用信用卡、 等形

25、式 行 消 ,不提供原始凭 和相 的情况 明4.6.10 用公款支付 当由个人承担的 置住宅、住宅装修、物 管理等生活 用,或者挪用企 的材料物 ,修建和装修个人住宅 lzq7IGf02E4.6.11 反 定用公款 行高消 活 ,或者用公款支付非因公的消 活 及礼品 - 10 - / 1544.6.12 反 定用公款支付 当由个人 担的各种名 的培 、 刊 等4.6.13 反 定用公款 个人 商 保 或者支付相关 用4.6.14 反 定用公款 个人 相支付各种理 保健、运 健身和会所、俱 部等 用4.6.15 反 定用公款 属、子女支付各 用,或者用公款支付 当由个人承担的其他 用4.6.16

26、 利用 上的便利,在企 内部或到下属企 以及往来 位 移 消 支出4.6.17 通 虚开会 票或虚 物 材料、固定 、 公用品等名 套取 金,用于 消 支出4.6.18 以各种名 已配 公 用 的国有企 人 放用 相关的 五 反信息化建 和运行管理有关 定的行 11 25.1信息化建 基 薄弱 1125.1.1信息化建 管理制度不完善5.1.2信息化建 机构不健全5.1.3 缺乏相关 人才5.2 反信息安全管理有关 定1135.2.1信息安全等 保 不 范5.2.2 将信息系 建 或运 外包5.2.3涉密信息系 建 位没有 得相关 5.2.4灾 份建 不完善5.2.5信息系 物理安全存在缺陷5

27、.3 信息系 有效性、 性 差1165.3.1 数据接口不符合国家 准或者行 准5.3.2 信息系 不 足 需求5.3.3 无法 信息的互 互通和 源共享六社会 机构 反 定的行 118- 11 - / 1546.1社会 机构未按 定 行或未充分 行 划 段 程序118zvpgeqJ1hk6.1.1 未按 定 行或未充分 行相关 估 程序6.1.2 未按 定 行或未充分 行内部控制 程序6.1.3 未按 定 行或未充分 行重要性 程序6.1.4 未按 定 行或未充分 行 抽 及分析 程序6.2社会 机构未按 定 行或未充分 行 施 段 程序 121NrpoJac3v16.2.1 未按 定 取

28、据6.2.2 在企 集 中未按 定了解 施集 成部分 的注册会 行 程序情况6.2.3合并 程不恰当6.2.4未按 定 制相关 工作底稿6.3社会 机构未按 定出具恰当 意 1246.3.1 意 型不恰当6.3.2未按 定与治理 沟通6.3.3未披露或未充分披露重大事 6.4 反注册会 道德 范1286.4.1未按 定保持独立性6.4.2未按 定保持 有的 慎6.4.3未按 定履行保密 - 12 - / 154一、违反会计核算规定的行为 1.1未按规定核算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1nowfTG4KI【常见表现形式】1.1.1 资产未及时入账1.1.2 债权债务长期挂账1.1.3 资产、负债或所有

29、者权益入账科目错误1.1.4 未按规定核算工程成本1.1.5 在建工程未及时转入固定资产1.1.6 未按规定核算拨付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定性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九条 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fjnFLDa5Zo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 “第二十五条 公司、企业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 ”tfnNhnE6e5“第二十六条 公司、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有下列行为:(一)随意改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HbmVN777sL(2)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财会 200025 号)“第三十条 企业的自营工程,应当按照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机械施工费等计量;采用出包工程方式的企业,按照应支付的工程价款等计量。设备安装工程,按照所安装设备的价值、工程安装费用、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