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针灸学基础(精选PPT干货)_第1页
中医学针灸学基础(精选PPT干货)_第2页
中医学针灸学基础(精选PPT干货)_第3页
中医学针灸学基础(精选PPT干货)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1 中医学针灸学基础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2 下篇下篇 第三章第三章 针灸学基础针灸学基础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3 第一节第一节 经经 络络 第二节第二节 腧腧 穴穴 第三节第三节 十四经十四经脉脉 第四节第四节 经外奇穴经外奇穴 第五节第五节 针针 灸灸 法法 第六节第六节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 第七节第七节 其他疗法其他疗法 目目 录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4 第一节 经络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 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 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一、经络

2、学说概论经络学说概论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5 第一节 经络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 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1.经络含义经络含义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6 第一节 经络 2.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足太阴脾经脉 足厥阴肝经脉 足少阴肾经脉 足阳明胃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脉 经 络 系 统 经脉 络脉 十五络脉 浮 络 孙 络 十 二 经 脉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手太阴肺经脉 手厥阴心包经脉 手少阴心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脉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7 第一节 经络 ()十

3、二经脉的命名()十二经脉的命名 主要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主要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手经” 主要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主要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足经”。 主要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主要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阴经” 主要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主要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阳经” 阴经(手三阴、足三阴)脏发出 阳经(手三阳、足三阳)腑发出 3.经络的命名和脏腑属络关系经络的命名和脏腑属络关系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8 第一节 经络 督脉督脉因其行于背部正中,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因其行于背部正中,对全身阳经脉

4、气有统率、 总督作用而得名。总督作用而得名。 任脉任脉因其行胸腹正中,能总任全身阴经脉气;又能因其行胸腹正中,能总任全身阴经脉气;又能 主胞胎,为人之妊养之本而得名。主胞胎,为人之妊养之本而得名。 冲脉冲脉因其脉上至头,下至足,贯穿全身上下前后,因其脉上至头,下至足,贯穿全身上下前后, 为一身要冲,且能通受十二经气血而得名。为一身要冲,且能通受十二经气血而得名。 带脉带脉因其运行环身一周,束腰如带而得名。因其运行环身一周,束腰如带而得名。 ()其他经络命名()其他经络命名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9 第一节 经络 ()脏腑属络关系()脏腑属络关系 阴经与阳经在体内与脏腑之间有络属关

5、系阴经与阳经在体内与脏腑之间有络属关系,即阴经即阴经 属脏络腑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阳经属腑络脏。 如手太阴肺经脉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脉属如手太阴肺经脉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脉属 大肠络肺。大肠络肺。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10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1) 手三阴行上肢内侧 手三阳行上肢外侧 足三阴行下肢内侧 足三阳行下肢外侧 (2) 太阴前 厥阴中 少阴后 阳明前 少阳中 太阳后 1.十二经脉分布十二经脉分布 (3) 手三阴:胸手 手三阳:手头 足三阳:头足 足三阴:足腹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11 第一节 经络 手食指

6、端手食指端 鼻翼旁鼻翼旁 足大趾端足大趾端 手太阴肺经脉手太阴肺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脉手阳明大肠经脉 足阳明胃经脉足阳明胃经脉 足太阴脾经脉足太阴脾经脉 心中心中 手少阴心经脉手少阴心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脉手太阳小肠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脉足太阳膀胱经脉 足少阴肾经脉足少阴肾经脉 手小指端手小指端 目内眦目内眦 足小指端足小指端 胸中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脉手厥阴心包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脉手少阳三焦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足少阳胆经脉 足厥阴肝经脉足厥阴肝经脉 手无名指端手无名指端 目外眦目外眦 足大趾足大趾 肺中肺中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12 第一节 经络

7、2.奇经八脉分布奇经八脉分布 任脉 行胸腹正中, 诸阴经 之会,称“阴经之海”。 督脉 行腰背正中,诸阳经之 会,称“阳经之海”。 “背为阳,腹为 阴”。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13 第一节 经络 带脉带脉起于胁下,束腰而前垂,统束纵行诸经,故有 “诸脉皆属于带脉”之说。 阴跷脉阴跷脉左右成对,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 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阳跷脉左右成对,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 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 于足少阳经。 阴维脉阴维脉左右成对,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交会之处,沿 下肢内侧上行,经腹、胁,与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会合后,

8、复上行挟咽与任脉相并。 阳维脉阳维脉左右成对,起于小腿外侧外踝的下方,沿下肢 外侧上行,经躯干部的外侧,上腋、颈、面颊部而达额 与督脉相并。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14 第一节 经络 十四经含义十四经含义 十二经脉(正经)+奇经八脉的任督二脉 合称为十四经。 (说明:奇经八脉中的腧穴,大多 寄附于十二经之中,惟有任督二脉,各 有其专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 ,合称为十四经)。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15 第一节 经络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16 第一节 经络 3.经别、别络、经筋、皮部分布经别、别络、经筋、皮部分布 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循行

9、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循行 特点特点“离、合、出、入离、合、出、入” 别络:为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别络:为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 于体表于体表 。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 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 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 皮表的分区。皮表的分区。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17 第一节 经络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经气”。 经气作用包括四个方面:经气作用包括四个方面: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

10、织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调节机能平衡调节机能平衡 感应传导作用感应传导作用 4经络的作用经络的作用 (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18 第一节 经络 (3)指导诊断:)指导诊断:在临在临 床上,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床上,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 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走向及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走向及 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 的依据。的依据。 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 前额部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前额部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 关等。关等。 如肺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如肺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 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

11、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 阑尾穴有压痛等。阑尾穴有压痛等。 (2)阐释病理:)阐释病理: 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在发生病变时,经络 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 映病变的途径。映病变的途径。 如心火可循经下移如心火可循经下移 于小肠,而小肠有热于小肠,而小肠有热 亦可上熏于心。亦可上熏于心。 如足厥阴肝经抵小如足厥阴肝经抵小 腹,布胁肋,故肝气腹,布胁肋,故肝气 郁结,常见两胁及小郁结,常见两胁及小 腹胀痛等。腹胀痛等。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19 第一节 经络 (4)治疗预防:)治疗预防: 如针灸、按摩、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 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 临床可根据药

12、物的归经,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太阳经 头痛,选用羌活、蒿本等。 调理经络方法预防疾病。如常灸足三里穴可强壮身体、 防病;灸风门可预防感冒;常点按养老穴可美容肌肤 和明目等。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20 第二节 腧穴 腧穴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 “穴”即孔隙的意思。 腧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 “气穴”、“气府”、“骨空”等,俗称“穴 位”、“孔穴”,是针灸、推拿和拔罐治疗施术 之所。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21 第二节 腧穴 二、腧穴的分类二、腧穴的分类 1十四

13、经穴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它是分布于十四经循行 路线上的腧穴,共有361穴名。其中双穴,即左右对称 的穴位309对,单穴52个。 2经外奇穴经外奇穴 简称奇穴。它为后世新发现有肯定 疗效,但尚未归属十四经系统的穴位。可作为经穴的 补充。 3阿是穴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灵 枢经筋篇:“以痛为腧”。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22 第二节 腧穴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1. .远治作用远治作用 腧穴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 主治 三经相同主治 手太阴肺经脉肺、喉病 胸部病手厥阴心包经脉心、胃病 神志病 手少阴心经脉心病 手阳明大肠经脉前头、鼻、口、齿病 眼病、咽

14、喉病、 热病 手少阳三焦经脉侧头、胁肋病 耳病 手太阳小肠经脉后头、肩胛病 足太阴脾经脉脾胃病 前阴病、妇科病足厥阴肝经脉肝病 足少阴肾经脉肾病、肺病、咽喉病 足阳明胃经脉 前头、口、齿、咽喉 病、胃肠病 神志病、热病足少阳胆经脉侧头、耳病、胁肋病 眼病 足太阳膀胱经脉 后头、背腰病(背俞 并治脏腑病) 经经 脉脉 所所 通,通, 主主 治治 所所 及及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23 第二节 腧穴 经脉所过较远部位的疾病取所属经穴。 例如: 上病下取:头痛、头晕取涌泉穴、太冲穴 下病上取:脱肛、子宫脱垂取百会穴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24 第二节 腧穴 2.近治作用近

15、治作用全身所有腧穴,均能治疗所在全身所有腧穴,均能治疗所在 部位及其邻近器官的病症,称之为腧穴的近治作部位及其邻近器官的病症,称之为腧穴的近治作 用。用。 百会穴头痛 中脘穴胃痛 肾俞穴腰痛 阿是穴以痛为输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25 第二节 腧穴 四、特定穴的意义四、特定穴的意义 特定穴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称号的一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称号的一 类腧穴。类腧穴。 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为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为: 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俞穴、募穴,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俞穴、募穴, 下合穴、八会穴、八脉

16、交会穴和交会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 四总歌诀: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颈项求列缺, 口面合谷收。 足三里腹痛、腹泻、胃、肠疾病。 委中 腰痛、背痛、腰、背部疾病。 列缺 项痛、落枕、颈项部疾病。 合谷 牙痛、口病、面部疾病。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26 第二节 腧穴 1. 五输穴五输穴即“井、荥、输、经、合”穴,是十二经分布于肘、 膝关节以下的五个腧穴,简称“五输”。 气血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用自然界的水流现象作比喻,对经气流注 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分别用井、荥、输、经、合五个名称,作为 说明经气运行过程中每穴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井井经气所出,如水的源头,故

17、称“井” 荥荥经气流过之处,如刚出的泉水微流,故称“荥” 输输经气所灌注之处,如水流由浅入深,故称“输” 经经经气所行经的部位,如水在流畅河中流过,故称“经” 合合经气最后如百川汇合入海,故称“合”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27 第二节 腧穴 十二经五俞穴十二经五俞穴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程。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坵阴陵泉要知。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脘,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涌泉然谷与太溪,腹留阴谷肾所宜。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渚

18、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窍阴侠溪临泣胆,坵虚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28 第二节 腧穴 2. 原穴原穴“原”即本原、原气之意。因为脏腑 的病变,往往反应于十二原穴,原穴又是人体原 气作用汇聚的部位,故称“原”。 如心经的原穴神门。 3. 络穴络穴“络”有联络的意思。由于络穴大多 分布于表里两经的联络处,故称“络”。 如肺经络穴列缺。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29 第二节 腧穴 4. 郄穴郄穴“郄”有空隙的意思,是各经经气深 集的部位。“郄”穴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 以下。如肺经郄穴孔最。 5. 俞穴俞穴“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

19、于背部的腧 穴。如“肾俞”穴。 6. 募穴募穴“募穴”是脏腑经气汇集于胸腹部的 腧穴。如肝的募穴期门。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30 第二节 腧穴 7. 八会穴八会穴即脏、腑、气、血、筋、脉、骨、 髓的精气聚会之处,多分布于躯干部。 脏会章门 腑会中脘 气会膻中 血会膈腧 筋会阳陵泉 脉会太渊 骨会大杼 髓会绝骨(悬钟) 8. 下合穴下合穴是指手三阳经下合于足阳经的腧穴。 如“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于巨虚下廉; 三焦合于委阳。”故又称“手三阳下合腧”。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31 第二节 腧穴 9. 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即任、督、冲、带、阴跷、 阳跷、阴维、阳维八脉

20、交会于十二经脉中的八 个腧穴。这些腧穴均分布于四肢腕踝关节的上 下。如“列缺”穴。 10. 交会穴交会穴指两经以上的经脉相交或会合处 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治疗与交会 经有关的病证。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32 第二节 腧穴 五、腧穴的定位法五、腧穴的定位法 1解剖标志取穴法解剖标志取穴法 例如:例如: 两眉之间两眉之间印堂印堂 两乳之间两乳之间膻中膻中 2骨度分寸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 头部头部 前发际前发际后发际:后发际:12寸寸 耳后两乳突之间:耳后两乳突之间:9寸寸 胸腹部 天突歧骨(胸剑联合):9寸 歧骨脐中:8寸 脐中横骨上廉:5寸 两乳头之间:8寸 腋以下季肋

21、(11肋端):12寸 季肋以下髀枢(大转子):9 寸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33 第二节 腧穴 上肢部上肢部 腋前纹头(腋前皱褶)肘横纹:9寸 肘横纹腕横纹:12寸 下肢部下肢部 横骨上廉内辅骨上廉:18寸 内辅骨下廉内踝尖:13寸 髀枢膝中:19寸 膝中外踝尖:16寸 外踝尖足底:3寸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34 第二节 腧穴 以骨节为标志,将人体各部分规 以骨节为标志,将人体各部分规 定一定的尺寸进行取穴的方法。定一定的尺寸进行取穴的方法。 骨度分寸示意图骨度分寸示意图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35 第二节 腧穴 3.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手指同身寸取穴

22、法 以病人自身手指为度来取 以病人自身手指为度来取 穴的方穴的方法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36 第二节 腧穴 4. 简便取穴法简便取穴法 例如: 两手虎口交叉列缺 垂手中指端风市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37 云门云门(LU2) 中府中府(LU1) 尺泽尺泽(LU5) 列缺列缺(LU7) 少商少商(LU11) 第三节 十四经脉 起穴起穴:中府中府 上肢内侧前上肢内侧前 缘缘止穴止穴:少少 商。商。 本经名穴本经名穴: 列缺。列缺。 一、手太阴肺经一、手太阴肺经(11穴穴)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38 第三节 十四经脉 尺泽尺泽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

23、凹陷处。肘关节微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肘关节微 屈时定位。主治屈时定位。主治咳嗽,咯血。咳嗽,咯血。 少商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主治寸。主治 咳嗽,咽痛。咳嗽,咽痛。 列缺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主治寸。主治 颈项颈项 痛,咽痛,咳嗽。痛,咽痛,咳嗽。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39 第三节 十四经脉 起穴:起穴:商阳商阳上肢外侧前缘上肢外侧前缘前头前头止穴:迎止穴:迎 香。香。 本经名穴:本经名穴:合谷、曲池、迎香。合谷、曲池、迎香。 二、手阳明大肠经(二、手阳明大肠经(20穴)穴) 商阳商阳食指桡侧指甲角旁食指桡

24、侧指甲角旁0.1寸寸“井穴井穴”,主治:咽痛,热病,主治:咽痛,热病, 昏迷。昏迷。 合谷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原穴原穴”,主治:齿痛,咽痛,热病,口眼歪斜。(孕妇不宜针),主治:齿痛,咽痛,热病,口眼歪斜。(孕妇不宜针) 曲池曲池曲肘,当肘横纹外端凹陷中。曲肘,当肘横纹外端凹陷中。“合穴合穴”,主治:热病,主治:热病 ,齿痛,咽痛,腹痛。,齿痛,咽痛,腹痛。 肩髃肩髃肩峰端下缘,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肩峰端下缘,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 央。央。 肩臂疼痛,上肢不遂肩臂疼痛,上肢不遂 迎香迎香

25、鼻翼旁鼻翼旁0.5寸寸,鼻唇沟中鼻唇沟中主治:鼻塞,鼻衄,面部美容。主治:鼻塞,鼻衄,面部美容。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40 手阳明大肠经示意图手阳明大肠经示意图 扶突扶突 肩髃肩髃 曲池曲池 合谷合谷 商阳商阳 迎春迎春 第三节 十四经脉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41 第三节 十四经脉 三、足阳明胃经(三、足阳明胃经(45穴)穴) 起穴:起穴:承泣承泣胸腹胸腹下肢外侧前缘下肢外侧前缘止穴:厉止穴:厉 兑兑 本经名穴:本经名穴:地仓、颊车、头维、乳根、足地仓、颊车、头维、乳根、足 三三 里里 地仓地仓-口角旁口角旁0.4寸寸主治:口眼歪斜,面部美容。主治:口眼歪斜,面

26、部美容。 颊车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处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处 主治:齿痛,口噤不语,面部美容。主治:齿痛,口噤不语,面部美容。 下关下关- 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凹陷处,闭口取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凹陷处,闭口取 穴穴 主治:耳聋,耳鸣,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主治:耳聋,耳鸣,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42 第三节 十四经脉 天枢天枢脐中旁脐中旁2寸,腹直肌中。寸,腹直肌中。 主治:腹胀肠鸣,绕主治:腹胀肠鸣,绕 脐痛,便秘脐痛,便秘 。 足三里足三里犊鼻穴下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寸,胫骨前嵴

27、外一横指处。“合合 穴穴”,主治:胃痛,腹胀,呕吐,泄泻。,主治:胃痛,腹胀,呕吐,泄泻。 丰隆丰隆 外踝尖上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约一横指。寸,条口穴外约一横指。 主治:头主治:头 痛,眩晕,咳嗽,哮喘,痰饮,胸痛,便秘,癫狂,下肢痛,眩晕,咳嗽,哮喘,痰饮,胸痛,便秘,癫狂,下肢 痿痹。痿痹。 内庭内庭 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 主治:齿痛,面主治:齿痛,面 痛,口眼歪斜,咽喉痛,鼻衄,胃痛,吐酸,腹胀,泄泻,痛,口眼歪斜,咽喉痛,鼻衄,胃痛,吐酸,腹胀,泄泻, 痢疾,便秘,足背肿痛,热病痢疾,便秘,足背肿痛,热病 。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43 足阳

28、明胃经示意图足阳明胃经示意图 人迎人迎 缺盆缺盆 不容不容 髀关髀关 梁丘梁丘 上巨虚上巨虚 气冲气冲 下关下关 颊车颊车 头维头维 第三节 十四经脉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44 第三节 十四经脉 四、足太阴脾经(四、足太阴脾经(21穴)穴) 起穴:起穴:隐白隐白下肢内侧前缘下肢内侧前缘腹腹心心止穴:止穴: 大包大包 本经名穴:本经名穴:三阴交三阴交 隐白隐白拇指内侧趾甲角旁拇指内侧趾甲角旁0.1寸寸“井穴井穴”,主治:,主治: 腹胀,月经过多。腹胀,月经过多。 三阴交三阴交内踝上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腹胀,主治:腹胀, 带下,遗精,不寐。带下,遗精,

29、不寐。 阴陵泉阴陵泉 胫骨内侧踝下缘凹陷中。胫骨内侧踝下缘凹陷中。 主治:腹胀,主治:腹胀, 泄泻,水肿,黄疽,小便不利或失禁泄泻,水肿,黄疽,小便不利或失禁 。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45 足足 太太 阴阴 脾脾 经经 示示 意意 图图 周荣周荣 大横大横 血海血海 冲门冲门 三阴交三阴交 隐白隐白 第三节 十四经脉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46 第三节 十四经脉 五、手少阴心经(五、手少阴心经(9穴)穴) 起穴:起穴:极泉极泉上肢内侧后缘上肢内侧后缘止穴:少冲止穴:少冲 本经名穴:本经名穴:神门神门 少海少海 屈肘,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之中点。屈肘,肘横纹内

30、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之中点。 主治:心痛,肘臂挛痛,瘰疬。主治:心痛,肘臂挛痛,瘰疬。 神门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原穴原穴”,主治:心悸,心痛,不寐。,主治:心悸,心痛,不寐。 少冲少冲小指桡侧指甲角旁小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寸“井穴井穴”,主治:,主治: 心痛,心悸,癫狂。心痛,心悸,癫狂。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47 极泉极泉 少海少海 少冲少冲 第三节 十四经脉 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48 第三节 十四经脉 六、手太阳小肠经(六、手太阳小肠经(19穴)穴) 起穴:起穴:少泽少

31、泽上肢外侧后缘上肢外侧后缘头头止穴:听宫止穴:听宫 本经名穴:本经名穴:听宫听宫 后溪后溪 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头项强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主治:头项强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 听宫听宫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主治:耳疾,面部美容。主治:耳疾,面部美容。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49 少泽少泽 臑俞臑俞 秉风秉风 小海小海 养老养老 听宫听宫 天窗天窗 第三节 十四经脉 手手 太太 阳阳 小小 肠肠 经经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50 第三

32、节 十四经脉 七、足太阳膀胱经(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穴) 起穴:起穴:睛明睛明后头后头沿背脊旁沿背脊旁下肢外侧后缘下肢外侧后缘 止穴:至阴止穴:至阴 本经名穴:本经名穴:睛明、攒竹、委中、承山睛明、攒竹、委中、承山 睛明睛明目内眦旁目内眦旁0.10.1寸。主治:目疾,面部美容。寸。主治:目疾,面部美容。 攒竹攒竹眉头凹陷中。主治:目疾,头痛。眉头凹陷中。主治:目疾,头痛。 大杼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1.5寸。主治:咳嗽,发寸。主治:咳嗽,发 热热 。 肺俞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1.5寸。寸。 主治:咳嗽,主治:咳嗽, 气喘,吐血,骨

33、蒸,潮热,盗汗,鼻塞。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51 第三节 十四经脉 脾俞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腹胀,寸。主治:腹胀, 泄泻,痢疾泄泻,痢疾 肾俞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寸。 主治:遗尿,遗主治:遗尿,遗 精,阳痿精,阳痿 次髎次髎第二骶骨孔中。主治第二骶骨孔中。主治:腰痛,疝气,月经不调。腰痛,疝气,月经不调。 委中委中 腘横纹中央。主治腘横纹中央。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腰痛,下肢痿痹,腹痛。 承山承山 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主治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主

34、治:腰痛,腰痛, 腿痛转筋,痔疾,便秘。腿痛转筋,痔疾,便秘。 昆仑昆仑 外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主治外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主治:头痛,项强,头痛,项强, 目眩,鼻衄。目眩,鼻衄。 至阴至阴 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许。主治寸许。主治:头痛,头痛, 鼻衄,目痛,胎位不正,难产。鼻衄,目痛,胎位不正,难产。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52 第三节 十四经脉 八、足少阴肾经(八、足少阴肾经(27穴)穴) 起穴:起穴:涌泉涌泉下肢内侧后缘下肢内侧后缘腹胸腹胸止穴:止穴: 俞府俞府 本经名穴:本经名穴:涌泉涌泉 涌泉涌泉足底中,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足底中,足趾跖屈时呈凹陷

35、处“井穴井穴”, 主治:头痛头昏,大便难,小便不利,失音。主治:头痛头昏,大便难,小便不利,失音。 太溪太溪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主治:月经不调,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主治:月经不调, 遗精,阳痿,小便频数,便秘,消渴,耳聋,耳鸣,遗精,阳痿,小便频数,便秘,消渴,耳聋,耳鸣, 气喘,咳血等气喘,咳血等 。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53 足足 少少 阴阴 肾肾 经经 横骨横骨 幽门幽门 俞府俞府 阴谷阴谷 交信交信 水泉水泉 水泉水泉 涌泉涌泉 第三节 十四经脉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54 第三节 十四经脉 九、手厥阴心包经(九、手厥阴心包经(9穴)穴) 起穴:起

36、穴:天池天池上肢内侧中间上肢内侧中间止穴:中冲止穴:中冲 本经名穴:本经名穴:内关内关 曲泽曲泽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 侧。主治:心痛,心悸,热病侧。主治:心痛,心悸,热病 内关内关腕横纹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寸,掌长肌腱与 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原穴原穴”,主,主 治:心悸,心痛,呕吐,癫狂。治:心悸,心痛,呕吐,癫狂。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55 第三节 十四经脉 十、手少阳三焦经(十、手少阳三焦经(23穴)穴) 起穴:起穴:关冲关冲上肢外侧中间上肢外侧中间侧头侧头止穴:丝止穴:丝 竹空竹空 本经名穴:本经名穴:丝竹空丝竹空 外关外关

37、腕背横纹上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寸,桡骨与尺骨 之间。之间。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 耳鸣,耳聋,落枕,胁痛,肘臂屈伸不耳鸣,耳聋,落枕,胁痛,肘臂屈伸不 利,手颤。利,手颤。 天井天井 屈肘,尺骨鹰嘴上屈肘,尺骨鹰嘴上1寸凹陷中。寸凹陷中。 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瘰疬,癫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瘰疬,癫 痫。痫。 翳风翳风 耳垂后方,平耳垂后下缘的耳垂后方,平耳垂后下缘的 凹陷中。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凹陷中。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56 第三节 十四经脉 十一、足少阳胆经(十一、足少阳胆经(44穴)

38、穴) 起穴:起穴:瞳子髎瞳子髎侧头侧头胸胁胸胁下肢外侧中间下肢外侧中间 止穴:足窍阴止穴:足窍阴 本经名穴:本经名穴:瞳子髎、风池、肩井、环跳、悬钟瞳子髎、风池、肩井、环跳、悬钟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57 第三节 十四经脉 风池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处。主治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处。主治 :头项强痛。:头项强痛。 环跳环跳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与内2/3交交 界处。主治界处。主治 腰腿痛,下肢瘫痪。腰腿痛,下肢瘫痪。 阳陵泉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半身不遂,半身不遂, 下肢痿痹

39、,下肢痿痹, 悬钟悬钟外踝上外踝上3寸,腓骨后缘寸,腓骨后缘“髓会髓会”。主治。主治足足 胫挛痛。胫挛痛。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58 第三节 十四经脉 十二、足厥阴肝经(十二、足厥阴肝经(14穴)穴) 起穴:起穴:大敦大敦下肢内侧中间下肢内侧中间腹腹上注于肺上注于肺 止穴:期门止穴:期门 本经名穴:本经名穴:太冲太冲 大敦大敦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寸 ,“井穴井穴”。主治:。主治: 闭经,崩漏,阴挺,阴肿。闭经,崩漏,阴挺,阴肿。 太冲太冲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肝肝“原原 穴穴”。主治:头痛,目昏,胁痛。主治:头痛,目

40、昏,胁痛。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59 第三节 十四经脉 十三、督脉(十三、督脉(28穴)穴) 起穴:起穴:长强长强沿脊柱上行沿脊柱上行巅顶巅顶止穴:龈交止穴:龈交 本经名穴:本经名穴:长强、命门、大椎、风府、百会、长强、命门、大椎、风府、百会、 水沟(人中)水沟(人中) 长强长强尾骨尖下尾骨尖下0.5寸。督脉寸。督脉“络穴络穴”,主治:腰脊痛,主治:腰脊痛, 便秘,脱肛。便秘,脱肛。 腰阳关腰阳关 第四腰椎棘突下。主治:月经不调,遗精,第四腰椎棘突下。主治:月经不调,遗精, 命门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主治:第二腰椎棘突下。主治: 腰脊痛,阳痿,遗精,腰脊痛,阳痿,遗精, 带下。带

41、下。 大椎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 热病,头项强痛。热病,头项强痛。 百会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耳尖直上,头顶正中)。寸(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主治:主治: 头痛,目眩,阴挺,脱肛。头痛,目眩,阴挺,脱肛。 人中人中人中沟中央近鼻孔处。主治:昏迷,惊风,癫狂,人中沟中央近鼻孔处。主治:昏迷,惊风,癫狂, 癫痫。癫痫。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60 第三节 十四经脉 十四、任脉(十四、任脉(24穴)穴) 起穴:起穴:会阴会阴腹胸正中腹胸正中止穴:承浆止穴:承浆 本经名穴:本经名穴:关元、中脘、膻中关元、中脘、膻中 关元关元脐下脐下3寸。小肠寸

42、。小肠“募穴募穴”,强壮保健要穴,强壮保健要穴, 主治:主治: 虚劳,遗精,带下,月经不调。虚劳,遗精,带下,月经不调。 气海气海 脐下脐下1.5寸。主治:腹痛,遗尿,癃闭。寸。主治:腹痛,遗尿,癃闭。 承浆承浆颏唇沟的中点。主治:颏唇沟的中点。主治: 龈肿,齿痛,面部美龈肿,齿痛,面部美 容。容。 中脘中脘脐上脐上4寸。胃的寸。胃的“募穴募穴”,“腑会腑会”,主治,主治: 胃痛,呕吐,泄泻。胃痛,呕吐,泄泻。 膻中膻中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心包的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心包的“募募 穴穴”,“气会气会”,主治:,主治: 气喘,胸痛,乳汁少。气喘,胸痛,乳汁少。 2020/12/17中医

43、学针灸学基础61 第四节 经外奇穴 四神聪四神聪 百会穴前后左右各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共四穴。主治:寸处,共四穴。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头痛,眩晕,失眠 。 印堂印堂 两眉头连线的中点。主治:头痛,眩晕,鼻衄。两眉头连线的中点。主治:头痛,眩晕,鼻衄。 太阳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主治:寸处凹陷中。主治: 头痛、目疾,面部美容。头痛、目疾,面部美容。 安眠安眠 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主治:失眠,眩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主治:失眠,眩 晕。晕。 头颈部头颈部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62 第四节 经外奇穴 胸背部胸背部 定喘定喘 大

44、椎穴旁开大椎穴旁开0.5寸。主治:咳嗽,哮喘,肩背痛。寸。主治:咳嗽,哮喘,肩背痛。 上肢部上肢部 四缝四缝 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中, 左右共左右共8穴。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穴。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 十宣十宣 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1寸,左右共寸,左右共10穴。主穴。主 治:高热,昏迷,癫痫。治:高热,昏迷,癫痫。 落枕落枕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主寸。主 治:落枕。治:落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63 第四节 经外奇穴 下肢部下肢部 胆囊

45、穴胆囊穴 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阳陵泉穴)下(阳陵泉穴)下2寸压痛处。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寸压痛处。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 石症。石症。 阑尾穴阑尾穴足三里穴下约足三里穴下约2寸压痛处。主治:急慢性阑尾寸压痛处。主治:急慢性阑尾 炎,食积,泄泻炎,食积,泄泻 。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64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掌握毫针的进针方法、常用的行针手法及得 气在针刺中的意义。 2熟悉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3了解主要针刺补泻手法。了解灸法的种类、 适应证、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

46、础65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66 1.jpg1.jpg 毫针 火针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67 三 棱 针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68 皮 肤 针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69 皮 内 针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70 穴 位 注 射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71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修藏一、毫针的构造、规格、修藏 二、针刺的练习二、针刺的练习 三、针刺前的准备、针刺方法、行针与得三、针刺前的准备、针刺方法、行针与得

47、气、针刺补泻、留针与出针气、针刺补泻、留针与出针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四、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72 针尖针尖 松针状松针状 针柄针柄 圈柄、花柄、平柄、圈柄、花柄、平柄、 管柄管柄 针尾针尾 艾灸艾灸 针身针身 光滑光滑 坚韧坚韧 弹性弹性 锈蚀锈蚀 弯曲弯曲 针根针根 牢固牢固 锈蚀锈蚀 松动松动 1.构造构造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和修藏一、毫针的构造、规格和修藏 质地质地 金、银、合金金、银、合金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73 毫针毫针 针针 尖尖 针针 身身 针针 根根 针针 柄柄 针

48、针 尾尾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74 长短规格长短规格 粗细规格粗细规格 11.522.5345 2540506575100125 2.规规 格格 3.修藏修藏 防止损坏与污染防止损坏与污染 0.5 15 寸寸 毫米毫米 号号 数数 26272829303132333435 直直 径径 mm 0.450.420.380.340.320.300.280.260.230.22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75 2.棉团练针棉团练针 提插、速刺提插、速刺 指力、手法、灵活、指力、手法、灵活、 协调、专注协调、专注 1.纸垫练针纸垫练针 捻转与指力

49、捻转与指力 3.自身练针自身练针 适应、体验适应、体验 步骤:步骤:短(粗)短(粗) 长(细)针长(细)针 要求:要求:进针快速无进针快速无 痛、行针自如痛、行针自如 二、针刺练习二、针刺练习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76 (1 1)诊断明确)诊断明确 (2 2)选择针具)选择针具: 针根无松动针根无松动 光滑光滑 挺直挺直 无锈蚀无锈蚀 1.1.针刺前的准备针刺前的准备 三、针刺操作三、针刺操作 针尖勾毛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77 (3 3)选择体位)选择体位 选择原则 便于医生取穴、施术便于医生取穴、施术 便于留针、患者舒适便于留

50、针、患者舒适 常用体位 仰卧位仰卧位 俯卧位俯卧位 侧卧位侧卧位 仰靠坐位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俯伏坐位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78 俯卧位俯卧位 适宜于取头项、背、腰、臀部及下肢后面适宜于取头项、背、腰、臀部及下肢后面 穴位穴位 仰卧位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穴位和四肢部分(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穴位和四肢部分(前 侧面)穴位侧面)穴位 侧卧位侧卧位 适宜于取身体侧面穴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穴位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79 仰卧位仰卧位 侧卧位侧卧位 俯卧位俯卧位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80 仰靠坐位仰靠坐

51、位 适宜于取头面、颈前、适宜于取头面、颈前、 胸部及四肢的穴位胸部及四肢的穴位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81 俯伏坐位俯伏坐位 适宜于取头项和适宜于取头项和 背部的腧穴背部的腧穴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82 (4 4)消毒)消毒 高压消毒高压消毒 75%75%酒精浸泡消毒法酒精浸泡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煮沸消毒法 医生手指消毒医生手指消毒 针刺部位消毒针刺部位消毒 针具器械消毒针具器械消毒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83 持针法持针法 刺手 掌握针具掌握针具 押手 固定穴位固定穴位 协助进针协助进针 多指持针法多指

52、持针法 减轻疼痛减轻疼痛 二指持针法二指持针法 2.2.毫针刺法毫针刺法 二指持针法二指持针法 多指持针法多指持针法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84 (1)进针方法进针方法 指切进针法 夹持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 舒张进针法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85 左手拇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紧左手拇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 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 指切进针法指切进针法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86 左手拇、食两指夹捏棉球,挟住针身下端,左手拇

53、、食两指夹捏棉球,挟住针身下端, 露出针尖约露出针尖约1cm,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 本法适合于长针的进针。本法适合于长针的进针。 夹持进针法夹持进针法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87 左手拇、食两指捏起针刺穴位的皮肤,右手持左手拇、食两指捏起针刺穴位的皮肤,右手持 针从捏起上端刺入。针从捏起上端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 进针。进针。 提捏进针法提捏进针法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88 主要适用于皮肤松弛或皱纹部位,如腹部进主要适用于皮肤松弛或皱纹部位,

54、如腹部进 针。针。 舒张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左手拇、食指或中指将针刺穴位的皮肤左手拇、食指或中指将针刺穴位的皮肤 撑开,使之绷紧,右手将针刺入。撑开,使之绷紧,右手将针刺入。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89 (2)(2)针刺的角度、深度针刺的角度、深度 直直 刺刺 针刺的角度 适用于大部分腧穴适用于大部分腧穴 斜刺斜刺肌肉浅薄肌肉浅薄 重要器官重要器官 血管血管 疤痕疤痕 横刺(平刺)横刺(平刺) 皮薄肉少皮薄肉少 头面部头面部 透针透针 直刺直刺斜刺斜刺 平刺平刺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90 针刺的深度 部位部位 参考腧穴常用深度参考腧穴

55、常用深度 个体差异个体差异 年龄、体质、胖瘦年龄、体质、胖瘦 病情病情 阳证、新病浅刺阳证、新病浅刺/ /阴证、久病深刺阴证、久病深刺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91 (3 3)行针与得气)行针与得气 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的感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的感 应,而行使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应,而行使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 行针 得气 医者医者 指下亦有一种沉紧的反应指下亦有一种沉紧的反应 患者患者 酸、麻、胀、重酸、麻、胀、重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92 行针手法行针手法提插法提插法 捻转法捻转法 刮针法刮针法 震颤法震颤法 第五节

56、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93 提针与插针结合提针与插针结合, ,对穴位上提对穴位上提 下插的操作方法下插的操作方法 提插法提插法 多用于四肢穴位多用于四肢穴位 提插法提插法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94 将针左右来回旋转捻动。将针左右来回旋转捻动。 捻转法捻转法 多适用于躯干接近重要内脏的穴位。多适用于躯干接近重要内脏的穴位。 捻转法捻转法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95 刮动针柄,增强针感刮动针柄,增强针感 刮针法刮针法 刮针法刮针法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96 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动

57、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动 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 震颤法震颤法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97 针刺补泻原则 内经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4)针刺补泻)针刺补泻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98 疾徐补泻法疾徐补泻法 开阖补泻法开阖补泻法 迎随补泻法迎随补泻法 呼吸补泻法呼吸补泻法 平补平泻法平补平泻法 疾而徐之疾而徐之 徐而疾之徐而疾之 揉按针孔揉按针孔 摇大针孔摇大针孔 迎而夺之迎而夺之 随而济之随而济之 呼进吸退呼进吸退 吸进呼退吸进呼退 均匀提插捻转均匀提插捻转 提插补泻法提插补泻法 重插轻提重插轻提 轻插

58、重提轻插重提 捻转补泻法捻转补泻法 小、慢、轻小、慢、轻 大大 、快、重、快、重 补法补法泻法泻法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99 留针候气 方法方法 静留与动留(其间行针)静留与动留(其间行针) 时间时间 一般病证,得气即可出针,或酌予留一般病证,得气即可出针,或酌予留 针针10102020分钟。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分钟。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 疾病适当增加留针时间疾病适当增加留针时间 。 注意观察注意观察 出针 防止出血与疼痛、遗漏针。防止出血与疼痛、遗漏针。 (5)留针与出针)留针与出针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100

59、针刺流程 消毒消毒 间间 歇歇 行行 针针 指切指切 夹持夹持 舒张舒张 提捏提捏 补泻手法补泻手法 提插补泻提插补泻 捻转补泻捻转补泻 疾徐补泻疾徐补泻 开阖补泻开阖补泻 呼吸补泻呼吸补泻 迎随补泻迎随补泻 平补平泻平补平泻 进针进针得气得气 留针留针 行针行针 补泻补泻 出针出针 针刺角度、方向、深度针刺角度、方向、深度 提插法提插法 捻转法捻转法 刮针法刮针法 震颤法震颤法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101 (1)(1)禁刺:禁刺: 病人状态:过饥,过饱,酒醉,劳累过度。病人状态:过饥,过饱,酒醉,劳累过度。 妊娠妊娠3 3月以内:下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月以内:

60、下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 妊娠妊娠3 3月以上:上腹部穴位以及一些能引起月以上:上腹部穴位以及一些能引起 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至阴等。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至阴等。 皮肤状况:感染、溃疡、瘢痕。皮肤状况:感染、溃疡、瘢痕。 (2)(2)慎刺:慎刺:久病体虚、大出血、大汗出者。久病体虚、大出血、大汗出者。 3.针刺注意事项针刺注意事项 第五节 针灸法 2020/12/17中医学针灸学基础102 原因 体质与精神,体位不当,手法过强体质与精神,体位不当,手法过强 现象 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心慌胸闷、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心慌胸闷、 汗出肢冷、脉微弱;血压下降、不汗出肢冷、脉微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