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制度2021年医院行政管理: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单位名称:XXXX部门: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管理制度2021年医院行政管理: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医院行政管理制度30 项三十一.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 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2. 发生差错、事故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3. 当事人按规定时间向护士长、科护士长及护理部上报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并登记。4. 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5. 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
2、分别组织本病室、本科护理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6. 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7. 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8. 为了实现最大限度地收集、分析、交流、共享安全信息,需要建立 “安全文化”的新理念,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不以惩罚为手段的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机制,促进管理系统的持续改进。9. 对属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规范内的事件应按医院规定及时报告。 篇2:医院行政管理制度:护理人员技能定期评估制度医院行政管理制度30
3、 项二十六.护理人员技能定期评估制度为全面提升护理队伍专业水平及综合能力,护理部要有计划、定期地对护理人员进行意识、能力、技能和经验的培训及评估,确保护士能随着医学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更好的胜任护理工作,确保每一位护理人员均具有必备的相关护理技能,确保护理服务技能的一致性及连贯性。1. 护理部依据护理专业发展的需求及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需要,结合护理队伍的具体情况,制定护士培训计划及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实施,并定期进行培训有效性评价。2. 培训及评估内容包括:专业理论和技能、质量意识、医院规章制度、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特殊岗位技能的培训及新技术、新业务的培训、应急措施等。3. 培训及评
4、估方法:3.1 护理部年度有计划地组织全院护理查房,通过护理病例讨论及护理计划的制定、实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水平。3.2 每月组织全院护士理论讲座,普及基础理论及推广新知识,每季度进行护理人员理论考试。3.3 护理人员均应接受不同等级复苏技术的培训,经考核合格认定其能掌握正确的复苏技术后方可上岗为病人提供护理技术服务。对从事麻醉、急诊、ICU 等专业的护理人员应具备较高水平的复苏技术与支持技术。4. 各科根据专科特点制定专科培训计划,并组织专科理论、技能的培训;通过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5. 各专科定期组织护师、护士轮转,拓宽护士专科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并进行出科考核。6. 新护士参加护
5、理部、各科组织的理论及技能的培训及考核。7. 护理管理部门要为每一位护士建立个人技术考评档案,并存有个人的资质文件,包括护理注册证书或执业证明、技术准入、上岗许可等文件(或复印件),有关教育、培训和工作经历的资料等,技术评估的结果要用于岗位任职资格。篇3:医院行政管理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医院行政管理制度30 项二十五. 护理查对制度1.医嘱查对制度1.1 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时要记录处理时间,执行者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各班医嘱均由当班护士两名进行查对。1.2 主管护士和夜班护士对当日医嘱要进行查对,每周定期大核对一次,并根据需要进行重整。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执行。1
6、.3 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全医嘱,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1.4 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2.1 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2.1.1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2.1.2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和有效期。2.2 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外观、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2.3 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2.4 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2.5
7、对易致过敏的药,给药前需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2.6 发药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无误并向患者解释后方可执行,必要时与医生联系。2.7 观察用药后反应,对因各种原因患者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在护理记录中有记载。3.输血查对制度3.1 根据医嘱,输血及血液制品的申请单,需经二人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血型(含Rh 因子)、肝功,并与患者核实后方可抽血配型。3.2 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并查血袋有无破裂。3.3 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含Rh 因子)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
8、凝集。3.4 输血前需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含Rh 因子),无误后方可输入。3.5 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 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3.5 输血单应该保留在病历中。4.手术患者查对制度4.1 术前准备及接患者时,应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4.2 查手术名称、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4.3 查对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4.4 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核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4.5 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4.6 当家属面取下假牙和贵重物品(戒指、项链、耳环等),并交由家属保管。5.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制度5.1 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例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患者,至少应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中得到实施。5.2 “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需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6.查对要求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应至少要求同时使用二种查对的方法(不包括仅以房号、房号作为查对的依据),并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