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教育《论毅力》导学案_第1页
2019精选教育《论毅力》导学案_第2页
2019精选教育《论毅力》导学案_第3页
2019精选教育《论毅力》导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粤教必修二 论毅力(节选)导学案论毅力(节选) 学案学习目标与方法指导1 掌握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2 熟读全文,复述文章内容3 掌握本文主要的论证手法4 明确本文语言上的特点内容概要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广东新会人。他 自幼多学, ? 据说 6 岁时就读完了四书 、五经。 12岁 中秀才, 17 岁中举人。后奉康有为为师,习经世致用之学。 后变法维新,失败后流亡日本。他一方面办报刊宣传君主立 宪,坚持改良主义立场,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方面努 力于对西文社会科学的介绍和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历史文 化的整理和研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中华民国建立 后,梁启超于 1912

2、 年 9 月由日本返国,反对袁世凯称帝。 1918? 年底赴欧洲游历了英、法、比、荷、瑞、意、德等国 的 20 多个名城,并写下了欧游心影录 。回国后专门从事 文化教育事业。他在天津南开大学、北京清华学校任教,并 在全国各地巡加讲学。相继出版了多种学术专著。此外,他 在文学革命中也颇有建树。对于诗歌及小说的创作,都提出 了可贵的见解。他在文学创作上也多有尝试。写过诗歌、小 说、戏剧、散文。以政论、 传记、杂文的成就最高。 他的“新 文体”,对古文是一次猛烈的冲击。文章特色:论毅力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激人 斗志,发人警醒。文章起势突兀,开门见山。论证过程中, 先以人生历程的一般

3、规律入手,阐明逆境与顺境相间以迭, 而逆境居十六七, 而顺境居十三四。 这就明确了毅力的重要。 因为要克服逆境,非有毅力不可。再从事情无论大小,必有 十次乃至数十次的阻力,进一步阐明要克服阻力,也非有毅 力不可。由于这些体验是大多数读者所共有的,因而作者的 观点很容易被读者接受。而后,作者又举出志力薄弱者,志 力稍强者, 在挫折面前的种种表现, 进而阐明“非至强之人, 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这是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下面一段,作者变换角度,从挫而不退说起。辩证地阐明了 进与顺的关系。为了论证的深入,作者又于“蹇”与“幸” 的对比中,得出“毅力”是成功的关键。从而确立了中心论 点。为了便于读者理解,

4、作者又运用比喻论证的笔法,形象 化地,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 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 反之, 是不可能达到彼岸的。 比喻论证中又有正反论证,手法多变,左右逢源。文章最后又采取援古证今的手法最纳出了全文的结论,并与 篇首的论点相应和。由这篇短文,我们已可窥见梁启超文笔之严谨、灵便和犀利了。重难点提示一、名词解释1.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光绪年间的举 人。我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主要著述有饮 冰室合集2归纳,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即由个别事物推出 一般有理。归纳推理,又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 推理两种。二、词语辨析1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1) 此句中的“林”应解释为:A .森林B .会集C.人物 D 事物(2) 此句中的“莽然”,应解释为:A .粗鲁莽撞B .浩荡 C 广大众多 D 旷野(3) 此句中的“不一”,应解释为:A .种种不同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