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蜡烛》导学案_第1页
3《蜡烛》导学案_第2页
3《蜡烛》导学案_第3页
3《蜡烛》导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 .蜡烛导学案 【教师寄语】 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学习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4.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升阅读记叙文的水平。【课时安排】一课时 【知识链接】 1、 题材介绍: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即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实行精心的选择和合

2、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使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通讯有四大特点:事件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强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通讯与消息的异同: 异:消息般概括性报道事实,通讯则是对事实实行完整,详细的报道;消息语言简洁平实质朴,通讯则讲究文采,写作手法多样,语言形象、鲜明生动;消息比通讯更即时些。 同:二者在表达方式上一般以叙述为主、描写、议论成分较少。2、作家作品: 西蒙诺夫(1915-1979年)苏联作家、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诗作等着我吧,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等。3

3、、背景介绍: 二战苏德战事简介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 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1945年5月,德国投降。本文写于第二次大战后期,苏联红军从北往南对德国法西

4、斯实行反攻,协助被德国占领的欧洲各国人民实行民族解放。本文写的就是苏联红军协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是发生的一个故事。这篇战地通讯是西蒙诺夫随苏联红军到南斯拉夫后写成的。【导学过程】一、教师导语大家应该都有用过蜡烛吧,我们通常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会用到蜡烛?(生谈)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看看这篇课文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自读文章,辨清加粗字词音形义 注音:迫( )击炮 间( )歇 拂( )晓 耸( )立 瓦砾( ) 地窖( ) 匍( )匐( ) 衰( )老 腋( )窝 闪烁( )

5、鞠( )躬( ) 根据下面提供的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1.天快亮的时候。( ) 2.高高的直立。( ) 3.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 4.指名称或名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 5.认为有价值妥善的收藏。( )6.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7.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2、再读课文弄清文章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主要是记叙的成分,请你找出文中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起因: 事件经过: 事件结果: 读懂全文,尝试概括文章主旨。3、文学常识填空西蒙诺夫, (国籍)作家。创作以 为主。长篇小说 ,诗集 获斯大林奖金。1959年至1971

6、年发表的三部曲 、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通讯是 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 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 、 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4、主题理解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之苦的老妇人,的动人事迹,赞美了,讴歌了的深厚感情。(二)合作探究1、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请学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析老妇人的形象,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1)文章主要通过哪种描写方法来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找出让你感动的描写并

7、说出理由。(2)从这些描写中你可看出老妇人对红军战士怎样的情感?(3)你能归纳一下老妇人的形象吗?3、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试揣摩文中倒数第四节,设想一下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三、交流展示四、达标练习 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

8、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1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妇人动作的一系列动词,并体会它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答:_。2文中写炮弹炸裂声,用意是什么?答:_。3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句为什么比第句好。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这样,她一小时,也许两小时静静地坐在那里。答:_。五、拓展练习 阅读短文,完成练练习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方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

9、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松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轻松没有持续多久,中尉又把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10、。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此时此刻,那烛光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1、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_(A. 严谨 B. 严峻 C. 严密D. 严厉)的搜查。 2、 第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1) (2)_ 。 3、(1)“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 (2)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_ _ _ _ _ _的态度。 4、(1)“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分别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