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阳澄湖八景_第1页
昔时阳澄湖八景_第2页
昔时阳澄湖八景_第3页
昔时阳澄湖八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昔时阳澄湖八景“海虞之南姑苏东, 阳城湖水清浮空。 ”据元和唯亭志 载:“阳城湖, 在镇北, 去镇三里, 东通巴城湖,东北通施泽湖,东流入新阳县(今昆山县)界,西北近相城,南出娄江,北近 常熟昆城湖。湖广七十里,在镇北者为东湖,余为中湖、西湖。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北抱 阳澄湖 ,是园区的一张“绿色名片” 。在这张“名片”上,有明代苏州状元、首辅申时行题写 的“阳澄八景” 。从现有关史籍资料来看,这“八景”在今天的唯亭阳澄湖中,都可以找到 其踪迹。 一、莲池避暑“火日当天金欲流, 横塘十里足夷犹。 无边水泽神仙境, 别是乾坤鹦鹉洲。 夹岸莲花红

2、艳满, 两行杨柳绿阴稠。最怜归棹菱歌起,冉冉香风送客舟”这是古时“阳澄八景”之一的“莲池 避暑”的景点。莲池,即莲池湖, 位于唯亭阳澄湖村的中村前面, 以植荷栽莲而得名。 湖东北岸有一莲池庵, 始建无考,元和唯亭志只是记: “乾隆九年 (1744) 里人孙九吉、俞子厚倡捐重建三官殿, 城隍行宫。”湖方圆近十里,四周都有河港与阳澄湖的东湖、西湖、中湖相通。湖中有一个 方圆数十米的小岛(阳澄村人称之为“占渔墩” ),岛边芦苇丛丛,岛上绿树吐翠。岛前东南 还有占地六、七亩地的“小低田滩” 。旧时,莲池湖岸边都夹植荷柳,湖东、南、西三边田 畴平整,阡陌交错;沿湖北岸,屋舍俨然,鸡犬相闻。从南岸唯亭进阳

3、澄湖泛舟入港,舟行 狭江间,正愁无路,却又豁然开朗, 泱泱然水天一色,“万井炊烟从树出, 半湖山影逐帆来” , 让人有身入桃花源之感。据元和唯亭志记载,莲池湖“夏日避暑湖中,翠盖红妆与碧波 相掩映,荡舟柳阴下, 领略清景殊有出尘之致” ,“春秋佳日荡桨湖滨, 波涛不兴,水天一色, 泽国胜景也。 ”旧时夏日,每当夕阳西下,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或信步湖畔,或荡舟湖面, 伴着欸乃舒缓的橹声, “一句诗成已浪传” ,暑意尽消,如入仙境一般。夜深了,才“冉冉香 风送客舟”。今天, 阳澄三村虽已动迁, 而莲池湖仍然风光旖旎, 独得阳澄湖自然景色之灵气, 园区正在 把它改建成一个风景秀丽的公园,植莲种柳,成为

4、园区阳澄湖旅游度假区的一个绝佳景点。二、慈云晓霁“禅林雨过曙光微, 钟磬寥寥度竹扉。 波面鱼冲新涨上, 湖心鸟傍湿云飞。 青添细草迷行径, 绿遍垂杨拂钓矶。最是隔汀凝望处,烟花红艳日初晞”这是古时“阳澄八景”中的“慈云晓日霁”一景。慈云, 即慈云庵, 它就在莲池湖的东北岸边, 旁有莲池庵。 据元和唯亭志 载:“慈云庵, 在下二十一都阳城,元至元间,僧景嵩建。明申时行题阳城八景?慈云晓霁即此。 ”古时的慈云庵内庵祠梵堂,连遍相望。薄烟笼院,寂静无比。台阶青苔茵茵,四周竹树相映。夜 半钟声响起,更显禅意深深。因为它就在莲池湖畔,借其一半的湖景。古庵特别是在雨后、 雪后的景色与莲池湖景相映成趣,而成

5、“慈云晓霁”一景。 元和唯亭志撰写者沈藻采有 “连天雪舞芦花白,隔浦星明渔火红”句咏之。建国后, 慈云庵和莲池庵都一度改作村办公用地, 后又改作阳澄小学、 中学, 记得其西屋边 还有一座连通阳澄中村和东村的环洞古石拱桥, 桥前就是莲池湖, 这座桥也是阳澄村上最大 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石桥。一切就象梦,但不是我期待成真的那种!、孙墓斜阳千家隔水暮声稠, 野色微茫螟色浮。 归鸟向风栖古树, 残芦飞雪到荒邱。 山衔落日孤村晚, 天接寒流九月秋。何处渔郎弄横笛,一时杨柳满汀洲。 ”这是古时“阳澄八景”中的“孙墓 斜阳”一景。孙墓,即原唯亭的阳澄西村,因吴土方言“西”与“死”音近,故在六十年代初改名为“永

6、 久村”。元和唯亭志载: “孙墓,明申时行题阳城八景之一。 ”“孙墓”这个古村名, 据村老相传说, 大约在元明时期, 村上有一孙姓大家贵族墓葬地,墓地规模颇大, 村因该墓 而得名。村上有明嘉靖三年( 1524)建,由明天启二年( 1622 )苏州状元位至东阁大学士 (副宰相)、书法家文震孟题记的阜安寺和阜安桥,南有明隐士高守耕祠、白云庵、孙墓桥 等古桥古寺。 孙墓村古时坐落在阳澄湖中的阳澄村西首, 三面环湖, 村边湖岸遍植杨柳, 风 景秀丽,“阳澄八景” 中有四景都在该村。 “孙墓斜阳” 一景写的就是落日西斜阳澄湖边孙墓 村傍晚的景色,在“渔艇移篷日已斜”的时候, “野色微茫螟色浮”的孙墓村上

7、,人们可以 看到:“千家”的“暮声” ,“渔郎”的“弄笛” ,“归鸟”的“栖树” ,“荒邱”上的“残芦飞 雪”和“满汀洲”的依依“杨柳” ,一幅阳澄湖畔的“斜阳晚村图”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 赞美。清代诗人顾畇在阳澄湖畔晚步一诗里的“渔趁晚潮横野艇,鸟投深树带墟烟”的 诗句,也写到了这一景色。如今,为开发阳澄湖旅游资源,永久村(孙墓)村民已动迁,村前的阳澄湖滩已新建了“水 天佛国”重元寺,成为阳澄湖畔一旅游景点吸引着八方来客。一切就象梦,但不是我期待成真的那种! 四、断桥落雁“断桥寂寂人少过, 一片寒芦夕照多。 连雁下行群不乱, 停舟相看意如何。 凉风渐渐声飞浦, 晴雪晖晖影浸波。汉使萧关犹未返

8、,虞人切莫更张罗。 ”这是古时“阳澄八景”中的“断桥 落雁”一景。断桥,即今阳澄西村永久村 (古称 “孙墓”)中的孙墓桥。 据元和唯亭志 记载:“孙墓桥, 在孙墓村。明崇祯末,里人马坤冈捐建。上下俱有环洞,高大坚固。迄今仍完好如故,里中 有孙墓败落桥争气之谣。 ”此桥在村孙墓葬地东南头祠前的孙墓江和加泾江两江的交汇 处,桥下两江水清流急。 这座古石桥其高度、 宽度和跨度在村里堪称第一。 捐建者马坤冈据 村老说他是个巨富,村里流传有他的许多传说, 元和唯亭志 “杂记”里,也有说到他的一 段文字,说他“幼为牧童, 自命他日必富” ,长大后,一次意外的 “养猪”使他“顿成巨富” , 富后“骄淫自满”

9、 ,后一起“火灾” ,“遂至家落” ,应了古谚“淫人富,谓之殃” 。 “野凫拍水故飞飞, 湖上霜螯佐馔肥。 ”阳澄湖中的水上飞禽确是独有一景, “极目湖光回望 赊,人游雁骛侣鱼虾。 ”“鹭鸥间侣伴,蓑笠旧生涯。 ”“欲识渔人乐,烟波鸥鹭同。 ”这些诗 句都是和此景中的“连雁下行群不乱”相关的。道光年间的孙墓桥虽然很“争气” ,可是到了七十年代,由于农田的改造,开河填江,孙墓 桥被拆除了,这在今天想来是有点可惜的。一切就象梦,但不是我期待成真的那种!五、鹫峰烟雨“荒烟幕历雨濛濛, 佛殿无人草色浓。 独鸟高飞天漠漠, 群欧乱浴水溶溶。 望迷远暲岚光暝, 深锁平林树影重。步遍回廊转幽寂,老僧饭罢又鸣

10、钟。 ”这是古时“阳澄八景”之一的“鹫 峰烟雨”一景。鹫峰,指的是阳澄湖边虞山、 砚山之峰。此景说的也是在阳澄岛上的阳澄西村 (孙墓村) 上, 在烟雨朦胧之中向西北眺望,看到虞山青黛色的远影和砚山之顶的景色。 “孙墓斜阳”一景 中的“山衔落日孤村晚”句中的“山”即“鹫峰” 。“渔艇朝朝鼓棹行,北顾虞山峰缥缥渺” “岸白流鱼沫,天青出砚山” 。“山带寒烟落日斜” 。这些古人吟咏阳澄湖的诗句中,都写到了湖边的山峰(鹫峰)。“薄暮及东泛,眼豁连胸臆。净碧不可睡,百里借秋拭。远树水光上, 出没似空植。疏处方森然,山黛一痕色。夕阳掩半面,云浪为风勒。”这是明人大画家沈周的晚归阳城湖漫兴 诗,这里的“远树

11、水光上,出没似空植。疏处方森然,山黛一痕色。” 写的就是作者在阳澄湖中看到远处“鹫峰”(山)的景色。“鹫峰烟雨”这景主要写的还是在烟雨朦胧中,孙墓村的古寺院里看到的景色。前面写到孙墓村里的古寺、庵较多,诗里写到的“佛殿”应为在阳澄湖边孙墓村淀泾的由明代苏州状元 文震孟题记的阜安寺,侧有阜安桥,出口通阳澄湖。据村老回忆,这寺规模较大,占地有近 百亩,以后逐渐被毁,至今只能依稀看到一些明显不同于周围农田的地基土墩。诗中的“佛殿”、“回廊”、“老僧”、“鸣钟”写的都是烟雨时寺院中的景况。一切就象梦,但不是我期待成真的那种! 六、淀渚渔灯“钓丝初卷暮云收,点点渔灯起渡头。夜静光凝沙岛月,风来影乱荻花秋

12、。珠星历历波间动, 怜火微微草际浮。望到中流明灭处,淡烟疏树隔汀洲。”这是古时“阳澄八景”中“淀渚渔灯” 一景。淀渚,在孙墓村东南的阳澄湖滩,即现在的重元寺和阳澄农庄前的东南湖滩,从阳澄大坝邙日澄路)往北进阳澄岛的西塊。 这个地方也就是古代 “唯亭八景”中的“阳城渔艇”的景点地, 那里由于是浅湖泊,湖中又有小块的绿洲,古时阳澄湖中的渔船, 一般都停栖在那里,休憩、 晒网、餐饮。岸边,风平浪静,芦荻丛丛;岸后,田地平畴,阡陌交错;村庄,炊烟袅袅, 湖田农唱,是阳澄湖中难得的一景。“极目湖光回望赊,人游雁鹜侣鱼虾。晴云晒网垂杨岸, 烟雨披蓑碧浪沙。点点轻帆来复往,田田渔火近不遐。泛舟试问桑麻熟,一

13、派风光胜若耶。” 这是清代编修苏州府志、吴县志等史志的唯亭文人归圣脉,吟咏“唯亭八景”中的阳城渔艇诗。除此,还有如“船作人家浪作田”,“渔火分明溅水花”,“傍岸住渔家,门前艇子斜”等等,这些古人吟咏阳澄湖“渔灯”的景色,都是极妙的诗句。一切就象梦,但不是我期待成真的那种!七澄湾夜月“月色波声水国秋,一洲秋水抱湾流。冰轮倒映轻罗白,碎锦寒涵宝镜浮。烟带萤光依古岸, 云连树影渡中洲。更深莫讶浑忘寐,清景谁能几度游。”这是古时“阳澄八景”中的“澄湾夜月” 一景。澄湾,即在今阳澄东村前东南处的一水弯曲流的地方,古称“大方湾”,后人称这地方叫澄湾塘。此景主要是描写了古时人们在阳澄湖澄湾这个地方,夜观月色

14、的景况,诗中写到了月亮(“冰轮”、“宝镜”)的美,也绘出了月夜阳澄湖湾处的月色、波声、秋水、烟云、萤光、 树影等动态的情景,可谓是美轮美奂。阳澄湖月夜的美景,这在古代诗人的诗篇中,还可以找到很多,如“月影正朦胧,片帆迎细雨。”“疏星随水动,新月傍江明。” “芦花深处月轮明”等等。如今,澄湾这块风水宝地已经开发,湖畔建有五星级大酒店等高档建筑,成为阳澄湖旅游区的一个集旅游、度假、会议、餐饮、住宿、休闲的好去处。一切就象梦,但不是我期待成真的那种! 八界溪晚渡“晚来片雨涨湖滨,夕照微明烟满津。欲渡清流有归客,却依绿柳唤渔人。数声栖鸟双林晚, 几树繁花两岸香。笑语满船回浦去,微微淡淡水粼粼。 ”这是

15、古时“阳澄八景”中的“界溪 晚渡”一景。界溪, 在唯亭阳澄湖的东南岸边, 是阳澄东湖与昆山的隔界处, 往东就是昆山的正仪镇。 这 条溪也叫界浦河, 南通娄江, 北通阳澄湖, 河上有一桥叫界浦桥, 据元和唯亭志 载:“界 浦桥,在界牌(即古代昆山县和元和县相隔之碑牌) 左。东堍属新阳 (昆山古时也叫新阳县) 。 明万历十四年( 1584)里人支守礼建,知县祝耀祖记。自陆市浦桥(属今浦田村)至此,俱 在镇东官塘。 ”阳澄东湖南岸的界溪,因处两县之交界处,故在古代那里设为渡口。我们知 道在古代人们的出行一般都是“以舟代步” ,何况那时的阳澄三村(东村、中村、西村)是 在阳澄湖中的孤岛上,村民要到镇上或其他地方,非船不可,记得,七十年代的时候,进出 阳澄,都是乘船的。可见,界溪这个渡口在古代一定是比较繁忙和小有名气的渡口。“界溪晚渡” 这景主要是描绘了阳澄湖界溪津口傍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