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科学认识及其操作过程_第1页
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科学认识及其操作过程_第2页
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科学认识及其操作过程_第3页
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科学认识及其操作过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科学认识及其操作过程摘 要: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规律,对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进行了系统 分析。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 是在科学认识和比赛检验的理论 ?操作系统中 完成的,这是一个运作良好的理论 ? 操作系统。在乒乓球实践中形成的基本概念, 是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 “基石 ”。对这些基本概念的把握使中国乒乓球技术 体系具有理论上的自觉性和实践上的主动性。 关键词:运动训练;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科学认识;操作过程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ndConstruction of China s Table TennisTechnic

2、al SystemChen Luan(Nanyang Teachers College ,Henan Nanyang ,473061)Abstract: Systematic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construction ofChina s table tennis technical system following the cognitive rule from the abs tract to the concrete. China s table tennis technical system is awell-operated system that h

3、as been constructed in the process of recognition-and ?manipulation based on a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nd competition examination. The basic concepts formed in the long period table tennis practice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system, the mastering of which has rendered the system the consciousness i

4、n theory and initiative in practice.Key words: training; table tennis; technique; theory中国乒乓球运动 40 年来一直保持世界一流水平,是我国 “长盛不衰型 ”的竞技项 目。作为体育竞技中的一个典型现象, 它的成长为世人关注。 乒乓球项目的成功 是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技术。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 义认识论为指导, 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 从科学认识及其操作过程的视 角来分析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的建构, 讨论中国乒乓球运动 “长盛不衰 ”技术方面 的成因,从而提高对乒乓球运动发展规

5、律的认识, 并试图对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的 科学应用取向问题,提出一种可借鉴的思维方式。1 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及内容1.1 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 乒乓球技术体系是指在科学认识的指导下, 以取胜为目的, 将乒乓球技术构成具 有某种制胜功能的技术结构。 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的结构包括, 对乒乓球技术发 展规律的认识和制胜因素的认识; 技术运作操作方法、 技术动作整合、 技术手段、 技术类型打法 (个人技术风格) 以及作为反馈的比赛。 前者是技术结构的内在规 定,后者是技术结构的外在表现。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的建构,遵循着“实践 ?认识?再实践 ?再认识 ”的基本认识规律和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思的

6、维方法,是 乒乓球运动的科学认识和技术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成的科学认识,就是在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实践过程中, 对乒乓球技术本质的认识。 中国乒乓球技术的体系建构中的操作过程, 就是把乒 乓球技术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速度、旋转、力量、弧线、落点)以及制胜因素 (快、转、准、狠、变)充分且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技术动作操作方法,通过技 术动作整合、技术手段的运用、技术手段的运用、 技术类型打法的形成来完成预 期训练任务,并在比赛中进行检验。1.2 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内容 一是科学认识从抽象到具体的 3 个环节。即 1 )乒乓球竞技实践活动中的科学认 识和技术实践是竞技哲学的

7、重要范畴,是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中的认识论。2)理论 ?操作系统是乒乓球竞技活动中认识和实践关系的具体化, 即把认识和实践 关系这对竞技哲学范畴,具体为运动训练学的范畴。 3 )基本概念是乒乓球竞技 中理论知识和技术训练本质特征的反映, 是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 “基石 ”。二是 技术实践从理论到操作的 3 个过程。即 1 )从认识技术发展规律到制胜因素确定 的过程 ?构成中国乒乓球的技术思想。 2)从制胜因素到技术操作方式的过程 ? 形成乒乓球技术运用的基本模式。 3 )从比赛检验返回到技术思想的过程 ?形成 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反馈机制,见表 1 。表1 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内容 认识规律

8、 理论 ?操作系统 基本概念 科学认识 技术发展规律(物理学)的认识 速度、旋转、力量、弧线落点 制胜因素 快、转、准、狠、变 技术实践 技术动作操作方法 站位、动作速度击球期(部位)判断来球、击球质 量摩擦方法选择球拍、球拍角度以力制转以快制转等 技术动作整合(击球动作结构) 站位、引拍、挥拍、拍触球、随势挥拍及还原 技术手段 弧圈球技术、发球抢攻技术等技术类型打法(个人技术风格) 弧圈球类、快攻类、削攻类等 比赛检验(奥运会、世锦赛等) 冠 军2 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内容的操作过程2.1 操作过程之一;从乒乓球技术发展规律(物理学)的认识到制胜因素确定 ? 技术思想的形成。这一过程是中国

9、乒乓球界在竞技实践基础上的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技术思想, 不断 学习别人的的先进技术思想并进行技术思想变革的过程。 在乒乓球纷繁的技术现 象中,反映乒乓球竞技体质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其中起主要作用的要素是什么。 中国乒乓球界较早地意识到把握这些要素将对乒乓球技术发展起重要的指导作 用。有了把握乒乓球运动本质的思想方法, 使得中国乒乓球技术发展始终得到理 论的有力扶持。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首先对乒乓球的 “旋转 ”问题进行了理论分 析(潘子基, 1956 )。“乒乓球的旋转力,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具有很重要的 地位”(梁焯辉, 1957 )。这与当时要过欧洲选手的 “削球关”有关。 60 年代

10、开 始提出了乒乓球技术训练中的 “力量 ”、“旋转”、“落点”和“速度 ”4个要素的作用 (傅其芳, 1960 )。这和当时我国近台快攻打法获得成功不无关系。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由于弧圈球技术的出现,引起了对这种强烈上旋转的讨论,在中国 近台快攻的 “以快为主 ”,“以快制转 ”的技术指导思想中加大了 “旋转”概念的份量 (吴焕群, 1990 )。在理解 “旋转 ”的同时,也开始在中国传统的进攻技术体系 中积极地加入了弧圈球技术。 弧圈球技术引入对中国传统进攻技术体系以至技术 思想的影响是具有革命性的。 这一时期, 中国乒乓球在理论上已经系统地提出了“弧线”、“力量”、“速度”、“旋

11、转”和“落点”5个影响乒乓球技术的物理要素。并 把它们作为乒乓球技术训练的理论基础,它们是乒乓球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速度和旋转在乒乓球竞技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根据乒乓球的技术特点, 中国乒乓球界提出了与 5 个物理要素相对应的 “快、转、 准、狠、变 ”的这一组被称之为制胜因素的,对乒乓球技术训练起具体指导作用 的概念。作为制胜因素以及指导性概念有两方面的涵义:客观上是在球、球拍、 动作、球台及场地的空间等方面如何正确认识到把握制胜因素; 主观上是在技战 术、意识、精神等方面如何发挥个人的运动竞技潜能,形成个人技术风格。所以 “快、转、准、狠、变 ”5个因素在乒乓球运动中,是科学认识和技术操

12、作的结合 点。这两方面的结合使 “快、转、准、狠、变 ”成为训练学的概念,成为乒乓球竞 技实践中行之有理,做之有效的依据。2.2 操作过程之二:从制胜因素到具体的技术操作方式 ?技术运用模式的形成2.2.1 制胜因素转化为技术动作操作方法。 每个制胜因素的概念都能够在技术动 作的操作中体现出来,都有一套具体的技术动作操作方法。以实施制胜因素中 “快”的概念所采用的技术动作操作方法为例,做一说明。1 ) 站位:站位靠近球台;2)动作速度:步法移动要快,引拍距离要短,提高挥拍速度和击球时的瞬间 加速,充分发挥前臂和手腕及身体的力量,动作向前等。3)击球期:击球的上升期;4)判断来球:判断来球的线路

13、、旋转、落点等。5)选择球拍:选择和调试底拍、海绵、胶皮的速度性能,提高球拍的出球速度。 以上技术动作操作方法,包含了技术动作在空间、击球、意识、控制以及器材等 方面的具体做法, 表现出非常丰富的内容,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为乒乓球技术训练 中解决“快”的问题提供具体的方法。2.2.2 技术动作操作方法转化为技术动作的整合。 技术动作操作方法主要是在技 术上实现某一个制胜因素,还不是具体的技术形式,只有在技术动作的整合中, 乒乓球的技术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技术动作整合是通过 “击球动作结构 ”实现 的。它是把击球动作分成 “选位、引拍、迎球挥拍、 球拍触球、随势挥拍及还原 ”5 个依时间顺序连接的

14、完整的击球技术动作过程,快 “快、转、准、狠、变 ”这 5 个制胜因素根据乒乓球竞技需要统一起来,见表 2 。2.2.3 技术动作整合转化为技术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看到乒乓球运动最具 体、最丰富、 最生动的的各种技术类型。 这些技术类型分门别类地但又综合地体 现着制胜因素, 成为取胜的技术手段。 如发球技术主要以 “转与不转 ”等变化和出 球速度的 “快”求得直接得分或为抢攻创造机会; 弧圈球技术主要以强烈的 “转 ”以 及“凶狠”得分。由于弧圈球技术比较好地解决了 “转”和“快”的关系,即 “转”不仅 是得分的手段, 而且通过 “转”还解决了打下旋球的准确性问题, 提高了技术的稳 定

15、性。 “转”作为弧圈球技术传统的得分手段,在 80 年代后期又把快攻中 “快”的 因素融入进来,使得弧圈球技术成为当今世界乒乓球进攻的主流技术手段。2.2.4 技术手段转化成技术类型打法。 所谓技术类型打法就是在乒乓球竞技实践 过程中,在个人身体、性格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 “技术全面,特长突出 ” 的要求,设计并培养以某种技术为主要得分手段, 合理配置其它技术, 充分发挥 个人竞技能力以期取胜的技术体系。 所以就乒乓球竞技运动的个体而言, 乒乓球 技术体系最终定型于技术类型打法中。 比赛中取得胜利的方法不是单一的技术手 段,而是由各项技术手段构成的技术类型打法所体现出的技术实力。表2 击球

16、技术动作结构与制胜因素的关系 击球技术动作结构 施的基本方法 实施的制胜因素 选 位 判断来球线路、旋转、速度等 为“快、转、准、狠、变 ”的实 步法移动 施做准备 引 拍 引拍距离 主要决定回击球的 “快”和 “狠 ” 引拍位置 主要决定回击球的 “转”和“准” 引拍位置 主要决定回击球的 “转”和“准” 引拍的拍面角度 主要决定回击球的 “转 ”和“准” 迎球挥拍 挥拍方向挥拍速度 主要决定回击球的 “变 ”主要决定回击球的 “快 ”、 “狠”转“” 球拍触球 触球时拍面方向触球时拍面角度 主要决定回击球的 “变 ”主要决定回 击球的 “转”和“准” 随势挥拍及还原 做下一次击球的准备2.

17、2.5 从技术类型打法到比赛检验。 比赛检验是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内容的 关键环节, 是科学认识到技术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乒乓球技术本系以及技术类 型打法必须接受比赛的检验, 并以比赛检验的结果来判断其认识是否正确和具有 前瞻性,其操作活动是否可行和有效。 运动员在比赛中暴露的技术问题必须回到 科学认识和技术实践中去寻找原因。对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进行检验的是奥运 会、世锦赛等重大国际比赛。检验的标准是在这些重大比赛中有否拿冠军。2.3 操作过程之三:从比赛检验回到技术思想 ?技术体系建构反馈机制的形成 比赛检验的结果返回到技术思想中,这在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 比赛检验是获得正

18、确认识的前提。 中国乒乓球技术思想的分析范式, 以及中国乒 乓球队大赛后详细分析对手情况、 全面总结经验的制度, 保证了对比赛检验结果 的认识能建立在科分析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 比赛检验的结果能否成为有价值的 反馈信息, 取决于对乒乓球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制胜因素分析的水平。 由于中 国乒乓球界在这方面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因此可以在比赛的结果中找到技术成功 和失误的原因, 不仅可以发现具体的技术性问题, 重要的是还能把握乒乓球发展 基本趋向,能够掌握住技术体系建立的制高点。 中国乒乓球界形成的比较先进和开放的技术思想, 使它能根据自己的技术体系的 特点,及时对比赛检验的结果作出较为充分全面的反

19、应, 通过吸收先进的技术和 变革陈旧的技术, 丰富和发展技术思想、 技术手段和技术类型打法。 其中比较典 型的吸收方式是 25 届世乒赛后,对攻球和防守两种技术风格的认识。由于日本 人的进攻法已经全面战胜欧洲的削球打法, 其进攻的威力启发了中国乒乓球界对 自己快攻打法的认识,容国团攻球打法的成功坚定了在进攻技术中树立 “以快制 胜”的指导思想,并形成了为中国乒乓球赢得荣誉的近台快攻技术和打法。比较 典型的变革方式是 31 届世乒赛中, 日本人的弧圈球技术通过欧洲人的发展并以 比较完善的技术形态表现在世界乒坛, 中国乒乓球界意识到这种突出 “转”的进攻 技术是新的进攻技术的代表。 因而在技术指导思想中加入了 “转”的因素, 并学习 和运用弧圈技术,以至今天成为我国乒乓球进攻技术的主流。 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实践表明, 它始终能够从乒乓球竞技规律和世界乒乓球发展趋 势中及时地获得比较正确的认识。能够把比较正确的认识变成比较正确的行动, 把思想的力量变成物质的力量,把预期的设想通过技术训练在比赛中变成现实。可以说这些都得益于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有运作良好的理论 ?操作系统。它是中 国乒乓球运动技术的思想财富,也是中国乒乓球运动保持长盛的根本原因之一。3 小结3.1 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包括两方面, 一是科学认识从抽象到具体的 3 个环 节,它的核心问题是理论认识的具体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