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用社(银行)等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促进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经营管 理,增强经营活力,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发展能力,制定本办法。一、等级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市场化、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原则, 通过等级管理,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 构不断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建立健全经营管理机制,提高资产质 量和经营效益,努力实现上等级、上水平,推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又好又快地发展。基木原则:(一)综合评价原则。以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为 依据,确定全省统一的等级管理指标和标准,公正合理地对县(
2、市、 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进行综合评价。(二)突岀重点的原则。结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际,简化指标 考核体系,重点反映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发展实力。(三)奖惩挂钩的原则。将县(市、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等 级与员工薪酬挂钩,调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上等级、上水平的积极 性,强化等级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 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二、等级管理评级指标指标项扌F权计目标值准分分办法1、月均人均存款额励005得分二15 600X实际月均人均存款额2、资本充足率()5得分二15F8X实际资本充足率3、不良贷款率(%)05每增加1个百分点扣减1分4、综合费用率()05每增
3、加1个百分点扣减1分5、资产收益率(%)0得分二10F5X实际资产收益率6、拨統足率()005得分二15100X实际拨备充足率7、人均利润额(万元)5每减少0. 4万元扣减1 分;每增加2万元加1分。以上第16项指标得分以满木项指标标准分为限,第7项指标得分以满木项指标标准分的2倍为限;各项指标扣减分以扣完本项标准分为限。三、等级的设置及标准县(市、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级设置为 一至七级,根据对各指标的综合考核得分确定其等级。一级:综合得分在95分及以上;二级:综合得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95分以下;三级:综合得分在80 分以上(含80分)90分以下;四级:综合得分在70分以上(含70
4、分)80分以下;五级:综合得分在60分以上(含60分)70分以下; 六级:综合得分在50分以上(含50分)60分以下;七级:综合得 分在50分以下。四、等级的奖惩(一)等级与员工薪酬挂钩,具体挂钩办法按照信用社(银行) 薪酬制度改革指导意见执行。(二)等级在六级和七级的县(市、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连 续两年未实现升级的对领导班子进行必要的调整。五、等级的考评和管理(一)省联社成立县(市、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级评定委员 会,委员会成员由省联社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内部各主要职能部门 负责同志组成。各县(市、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级的考评结果 由省联社等级评定委员会审定后确认。(二)每年年初,省联
5、社根据各县(市、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上年度各项指标情况进行考核计分,确定其上年度的等级。(三)各县(市、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级每年考核评定一次, 实行动态管理。(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严格按财务制度规定规范核算行为, 准确反映经营成果。对弄虚作假的机构,一经查实,按纠正后实际等级执行, 己兑现的薪酬全 额扣回,并对县(市、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 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五)本办法适用于各农村银行、农村信用联社。附:各定量指标计算公式各定量指标计算公式一、月均人均存款额二全年各项存款月均余额宁(上年末员工总 数+本年末员工总数)H-2o全年各项存款月均余额,为“成木核算表”中的“
6、各项存款月均 余额”;员工总数以“员工统计报表”反映的人数按以下口径计算: 在岗员工和不符合内退条件的退养员工按全数计算,待岗员工按半 数计算,符合内退条件退养员工不列入计算。二、资本充足率计算口径:农村合作银行、县级联社按照中国银 监会卬发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试行)口径计 算;农村商业银行按照中国银监会印发的商业银行资产充足率管 理办法口径计算。三、不良贷款率二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年末各项贷款余额X 100%o按贷款五级分类口径计算。四、综合费用率二营业费用一(营业收入+投资收益)X100%。五、资产收益率二(营业收入+投资收益)三资产总额X100%。 资产总额为“资产负债
7、表”上的资产总额。六、拨备充足率二业务状况表呆账准备金科目年末余额一年末加 权风险资产总 额X100%。加权风险资产总额按五级分类口径计算。七、人均利润率二综合利润一(上年末员工总数+木年末员工总 数)一2。员工总数计算口径同公式1中的口径。综合利润为:在 严格执行有关提留、摊销等财务制度规定和会计核算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的账面利润反映为盈利情况下,按以下公式进行调整 数:综合利润二账面利润总额土按下达计划计提拨备多提(少提)金 额土按规定计提应付利息多提(少提)金额土应收利息比上年减少(增加)金 额土按下达计划消化历史财务风险增加(减少)金额。其中:按下达计划计提拔备多提(少提)金额二财务损益表中呆 账准备金当年实际计提金额-(木年末加权风险资产X下达拨备充足率计划-业务状况 表呆账准备金科目上年末余额)。注:(本年末加权风险资产X下达 拨备充足率计划-业务状况表呆账准备金科目上年末余额)出现负数 时以“0”计算;按规定计提应付利息多提(少提)金额二(业务状况 表应付利息科目本年末余额上年末余额)-L(成木核算表1年及以上储蓄存款和单位定 期存款的木年平均余额-上年平均余额)X本年各相应档次执行利 率;应收利息比上年减少(增加)金额=木年应收利息余额-上年应收 利息余额;按下达计划消化历史财务风险增加(减少)金额=当年实 际消化历史财务风险金额-当年计划消化历史财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铝冶炼行业运行动态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菱镁矿产业竞争格局与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联苯双酯行业市场运行状况与十三五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粘玉米行业规模分析及发展建议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空管系统市场十三五规划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行业发展状况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东北财经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编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工商学院《健康服务与营销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知识培训
- 2023年新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审批表
-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GB/T 9788-1988热轧不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完整课件
- 上海小弄堂-电子小报
- 轨道交通安全专题培训
- 物理化学完整版答案
- 节流孔板孔径计算
- 学生流失率考核办法(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