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睡眠障碍病因 先天禀赋 生理失调 外邪内扰 先天禀赋-生来有之 什么样的禀赋容易失眠?气虚质、阴虚质、 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瘀血质 什么样的禀赋容易打鼾?湿热质、痰湿质 什么样的禀赋容易夜惊?气郁质、瘀血质、 什么样的禀赋容易睡行?尚未有定论 中医体质理论:9种体质(王琦,北京中医药 大学),5种体质(匡调元) 生理失调-后天内在失调 脏腑娇嫩,元气未充 容易导致嗜睡、梦游、梦魇、梦惊、遗尿等 病 睡行症:6-12岁儿童,脏腑精气神尚未发育 完善,魂魄不调。 梦魇:10岁后,脏腑幼稚; 梦惊:4-12岁,14岁后逐渐减少。 遗尿:5-12岁。 磨牙:12-14岁 鼾症:较肥胖儿童 后天
2、情志失调 过喜、过悲、过怒、过忧、过 思虑、惊恐、过度压抑等,均可影响睡眠。 外邪内扰-后天外在干扰 气候异常 地土方域 外感病邪 药毒所致 环境影响 气候异常: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 邪气流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冬伤 于寒,春必病温” 运气学说 不同的气候异常,会导致不同的疾病。相同 的疾病,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 证型。 失眠治法方药的随季变更:夏季常用潜阳法, 秋冬常用培元固本法等。 地土方域改变:因时差及周围环境的骤然改 变,导致时差综合征等睡眠节律紊乱问题。 外感病邪:风、寒、暑、湿、燥、火、瘟疫、 饮食。 温病:导致失眠、嗜睡、梦呓、昏睡、 饮食:胃不和则卧不安 痰浊
3、:神昏、失眠、多眠 药毒所致:所有药物,如果运用有偏颇,过 多,或过少,或配伍不恰当,或辨证错误, 均可导致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影响睡眠。如 患者本属虚证,而辨证为实证,使用过多祛 邪伤正之药,可导致虚者越虚,变生各种睡 眠障碍。 兴奋:麻黄、茶、激素类 抑制:镇静安眠药 苯二氮卓类 舒乐安定等 紊乱:镇静安眠药等 社会、生存环境:噪声、污染、竞争激烈等, 也会导致睡眠障碍特别是失眠。 二、睡眠障碍病机 阴阳失调 气血失调 脏腑失调 阴阳失调 阴阳偏盛:阳盛少寐,阴盛少寤 阴阳偏衰:指机体精、气、血、津、液等各 种基本物质的不足或功能减退,同时也包括 脏腑、经络等组织生理功能的减退。 阴阳互损、
4、阴阳格拒、阴阳亡失在睡眠障碍 中均较少见。 阴阳失调 症状 阳盛:壮热、烦渴、面红、尿赤、便干、苔 黄、脉数 阴盛:四肢厥冷,腹部冷痛,下利清稀,苔 白,脉紧 阳衰/虚:面色恍白,畏寒肢冷,蜷卧神疲, 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舌淡,脉迟 阴衰/虚:五心烦热,骨蒸潮热,消瘦,盗汗, 口干,舌红,脉细数。 睡眠障碍中所出现的阴阳失调,从总体上来 说是以阴阳功能失调为主。 阴阳不和,阴不敛阳,阳不入阴,心神浮越, 魂魄妄行,可见睡行症。 阴阳失调,阴失其平,阳不固秘,波及精神, 则发为梦交。 阳气失守,阴精不能封藏,精动神摇,则产 生梦遗。 阳不入阴,神魂不宁,下焦水道失约,则发 生遗尿。 阴阳之气不能
5、相互交融,气机不畅,则发生 鼾眠证。 阴阳失调是睡眠障碍发生的总病机。掌握阴 阳失调的基本病机,就会在治疗睡眠疾病中 灵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取得治疗最佳 效果。 气血失调 气失调 气郁 是气的运行障碍,主要由于忧思郁怒, 情志不舒所致,是心、肝的常见病机。 气滞 是气郁的进一步发展,情志不舒,饮 食失调,感受外邪,闪挫劳伤等都可导致气 滞。其中以肺、肝、脾、胃及经络气滞较为 常见。 气逆 气机的升降动态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 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如肺失宣降,脾失升 清降浊,胃失降逆,肝失条达等均可导致失 眠、多梦等睡眠障碍。 气虚 气的生成和来源不足,或者消耗过度。 如肺气不足,声低懒言,欲
6、卧烦眠。脾气不 足则身倦乏力,困倦欲寐。營气不足,则夜 寐多汗,时有噩梦纷扰。 气陷 中下元气不足,上中气机下陷。多导致 易疲劳而喜眠。 气脱 多见于大汗、大泄、大失血、精液大泄、 中风、厥症等病情危重之时,在睡眠障碍中 不多见。但可伴见睡眠紊乱症状。 血失调 血瘀 跌打损伤、各种出血、情志内伤、外邪 侵袭、津液亏耗以及久病正虚等均可导致血 瘀。瘀血有多种临床症状 如刺痛,痛处不移, 咳喘、心悸怔忪、健忘、癫狂、肢体麻木夜 间尤甚,皮肤青紫、色素沉着、失眠多梦, 梦魇等。 血溢 一般会导致血虚或血瘀 血虚 因营养不足,或生成不足,或消耗过多, 导致血液虚少,脏腑经络失于濡养,产生各 种症状如疲
7、倦乏力,失眠健忘,心悸怔忪, 手足麻木,肌肉膶动,胁痛,视物模糊,视 力减退,经少色淡甚至闭经等。 血虚与血瘀的鉴别要点 舌淡,瘀斑;脉细, 脉涩。色素沉着。 气血共同失调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 血失调往往同时出现。 气滞血瘀 气虚血瘀 气血两虚 气不摄血 气随血脱 血随气逆 脏腑失调 灵枢邪客云 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 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 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阴跷陷,不得入于阴, 阴虚故目不暝。说明了五脏六腑之病皆会导 致失眠,同样可以导致其他睡眠障碍。 脏腑失调包括 心神、肝神、脾神、肺神、肾 神、胆神、胃腑、小肠大肠、膀胱、脑神失 调 心神失调:心主神明。凡心血
8、虚、心血瘀、 心气不足,心气过盛导致心主神明功能受扰, 均可导致失眠、多梦、梦魇、神智不宁、甚 至癫狂,或反应迟钝等症状。严重者精神萎 顿,昏迷,不省人事。 肝神失调:肝藏血,疏泄调达,调节情志, 促进消化,疏调气血,通利水道,调理冲任。 肝藏魂,与睡眠关系最密切。凡肝气横逆, 肝气瘀滞,肝络瘀阻,肝火上炎,肝风内动 等均可导致睡眠障碍。肝主睡眠学说。 脾神失调:脾主升清,生血,统血。脾气失运,清 气不升,浊气不降,常可导致昼不精,夜不暝的状 态。湿气困脾常可导致嗜睡,而脾虚不能生血统血 则可导致血虚失眠或血瘀失眠。 肺神失调:肺主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 功能失调,常可导致失眠:肺气不
9、降-入睡困难。肺 经气机不通-特定时间醒觉:凌晨3-5点。 肾神失调:肾主藏精。固摄。肾主水,纳气。肾水 不足,心肾不交-失眠。肾气微弱-嗜睡。 胆神失调:胆虚不得眠-温胆汤 胃腑失调:胃不和则卧不安 小肠、大肠失调: 膀胱失调: 脑神失调: 三、睡眠障碍诊断 中医诊断:包括病名诊断和症候诊断。 病名:不寐、嗜睡、梦呓、夜游、夜啼、筋 惕肉瞤、梦魇等。 证侯 失眠可出现前述各种病机证侯。 规范化病名及症候:中医内科学、中医睡眠 医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有 利于规范化管理及科研,但对于个性化治疗 有时有所限制。 西医诊断 根据国际睡眠障碍诊断标准ICSD 进行分类。 西医诊断除症状学
10、诊断及排除诊断外,目前 多种睡眠障碍诊断的金标准为多导睡眠监测 PSG。 四、睡眠障碍治疗 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 心理治疗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失眠、梦证是中医治疗的强项。主要采用辨证论治。包括常 用六经辨证、脏腑辨证、阴阳辨证、气血辨证、卫气营血辨 证等。 不同的辨证体系所选用的方药有所不同。如采用六经辨证法 时采用的均为伤寒方,世称经方。采用脏腑、阴阳、气血辨 证常用各代医家经验方,称为时方。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 后血瘀证常采用他的经验方如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 而卫气营血辨证采用的是温病学派的辨治方法,方药采用的 是银翘散等温病方。每一种辨证方法,均有其长处及缺点, 而只要能抓住疾病的
11、核心,无论使用那一种辨证方法,均可 获得良效。 失眠常用方药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温胆汤 归脾汤 六味地 黄丸 逍遥散 龙胆泻肝汤 酸枣仁汤 血府逐瘀汤 黄连阿胶 汤等 嗜睡的药物治疗:随证辨治。多从中气不足、 从痰湿内困等论治。 鼾症的药物治疗:辨体质论治,一般对痰湿 型体质疗效较佳,且限制在轻度鼾症,如果 中重度鼾症最适宜方法是佩戴呼吸机或手术 治疗。 中成药 归脾丸 六味地黄丸 逍遥散 等,还 可辨证使用针剂如参脉针、丹参针等。 外用药物:熏蒸、贴脐、沐足等。 针灸治疗 根据不同证型或体质选取不同针灸理论、不 同针灸方法及不同针灸穴位。 各种针灸理论包括:传统体针理论、耳穴理 论、全息理论
12、、平衡针理论、皮肤针理论、 腹针理论、董氏奇穴理论、头皮针等 失眠选穴:常选四关。随证加减 嗜睡:针刺、放血、拔罐、刮痧等。 针灸工具 针灸治疗 拔罐治疗 心理治疗 主要针对失眠症,包括: 行为主义疗法:纠正不良睡眠卫生习惯 人本主义疗法:以病人为中心,引导病人找 出失眠原因,并协助其找出改变的方法。 认知疗法:纠正对失眠错误认知 精神分析疗法:找出潜意识中影响睡眠的真 正因素,并将其提升到意识层面,让患者理 解和接受自己的症状,从而达到消除症状的 目的。 意象对话治疗:潜意识对潜意识的治疗。 睡眠卫生教育 心理治疗室 心理治疗室 非药物治疗 体育疗法、饮食疗法、光疗法、物理治疗: 生物反馈治
13、疗、低频磁场治疗、高压静电治 疗。 高压静电治疗仪 低频电磁场治疗仪 生物反馈治疗 先天禀赋-生来有之 什么样的禀赋容易失眠?气虚质、阴虚质、 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瘀血质 什么样的禀赋容易打鼾?湿热质、痰湿质 什么样的禀赋容易夜惊?气郁质、瘀血质、 什么样的禀赋容易睡行?尚未有定论 中医体质理论:9种体质(王琦,北京中医药 大学),5种体质(匡调元) 生理失调-后天内在失调 脏腑娇嫩,元气未充 容易导致嗜睡、梦游、梦魇、梦惊、遗尿等 病 睡行症:6-12岁儿童,脏腑精气神尚未发育 完善,魂魄不调。 梦魇:10岁后,脏腑幼稚; 梦惊:4-12岁,14岁后逐渐减少。 睡眠障碍中所出现的阴阳失调
14、,从总体上来 说是以阴阳功能失调为主。 阴阳不和,阴不敛阳,阳不入阴,心神浮越, 魂魄妄行,可见睡行症。 阴阳失调,阴失其平,阳不固秘,波及精神, 则发为梦交。 阳气失守,阴精不能封藏,精动神摇,则产 生梦遗。 气逆 气机的升降动态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 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如肺失宣降,脾失升 清降浊,胃失降逆,肝失条达等均可导致失 眠、多梦等睡眠障碍。 气虚 气的生成和来源不足,或者消耗过度。 如肺气不足,声低懒言,欲卧烦眠。脾气不 足则身倦乏力,困倦欲寐。營气不足,则夜 寐多汗,时有噩梦纷扰。 血失调 血瘀 跌打损伤、各种出血、情志内伤、外邪 侵袭、津液亏耗以及久病正虚等均可导致血 瘀。瘀血有多种临床症状 如刺痛,痛处不移, 咳喘、心悸怔忪、健忘、癫狂、肢体麻木夜 间尤甚,皮肤青紫、色素沉着、失眠多梦, 梦魇等。 血溢 一般会导致血虚或血瘀 血虚 因营养不足,或生成不足,或消耗过多, 导致血液虚少,脏腑经络失于濡养,产生各 种症状如疲倦乏力,失眠健忘,心悸怔忪, 手足麻木,肌肉膶动,胁痛,视物模糊,视 力减退,经少色淡甚至闭经等。 血虚与血瘀的鉴别要点 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代书画鉴定与修复学合同
- 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流量整形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政策助力下的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市场潜力与政策风险研究报告
- 养老金制度对2025年保险业及金融市场影响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综合提升试卷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新东方课件线上教学
- 外送兼职管理办法
- 软件开发技术维护支持合同
- 农村环保治理技术与服务协议合同书
-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诊治
-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加油站)
- GB/T 35786-2017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通用规范
- GB/T 19378-2003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
- 《经济学基础》教案
- DB37T242-2021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 供应商库入库资料
- 桥台裂缝加固处理方案
- 脚手架架在楼板上验算书
- ThinkPad X220 拆机解析深入分析
- Toolbox中文使用说明(图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