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评价_第1页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评价_第2页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评价_第3页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评价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评价青岛永宁路小学 李文帅一、引言新课程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建构了新时代的教育,而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达到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目标,我们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选拔与甄别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特别是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教育信息化在不断地推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开始涌现。这种变化同时也带来了对课程改革中信息化条件下教学评价的研究。二、

2、信息化、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评价概念与意义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网络,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资源,信息化的目的是信息资源应用。它是针对某个系统进行信息获取与处理等的过程。所谓信息化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科学有效地整合到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辞海里对评价的解释是这样的:衡量人或事物的价值。那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信息化教学评价:指在信息化的环境下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具体地说,就是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有教师、学生等主体系

3、统地搜集和有效处理教学信息,并与其教学目标、内容、策略、资源、过程、效果等情况进行比较后做出的价值判断过程。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评价,信息化下的教学评价是在新的教学环境中萌发出的新型的绩效评价,它具有独特、科学和系统性。信息化教学评价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现代教学理论不再像传统教学理论那样过多地强调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忽略学生情感、价值观和学生亲身体验的价值,而是更加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教学是学生展现其生命价值的过程教学活动更多地考虑与学生的亲身体验相联系的过程,注重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中生动、主动地发展,使教学真正焕发活力;强调理解和尊重学生,平等

4、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还要求教师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满足学生多样的需要。三、 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内容信息化环境下的评价由原来的一味强调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向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转变成积极的意义建构,从单纯的知识技能到更多地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作交流和探索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教师信息化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使教师由“教学”转变为“导学”,教师的角色也因此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参与者、设计者、帮助者和激励者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于能恰当地使用计算机网络,组织学习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合作学习,积极进行人机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交互,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教师素质。由于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所以主要考察教师熟练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2)教学过程整体设计。这个指标包含下列指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运作和结果。教学目标不仅要考察目标是否定位于新课程标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搜索、运用、加工、筛选、传递能力,即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提高等等。教学内容根据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教学内容由过去繁、难、偏的学科知识转变成与学生生活、现代科技紧密联系,具有实用价值的基础知识

6、,教学内容也因媒体的频繁参与而丰富起来。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融合课内外知识,讲学习、生活、社会联系起来,还要适合各种学习方式。教学运作和结果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掌握情况,强调教师的引导、教学反馈等;注重是否培养了学生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3)教学媒介。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媒体资源,根据课程特点,恰当选择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其形象性、生动性、交互性等特点与优势。2、学生(1)基础知识方面。任何教育都是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新课程下也提倡发展学生的能力,要去考察学生对获取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但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信息,而是通过更有利

7、于学生发展的新途径,使学生更快速的修正错误,强化有用的知识。(2)基本技能方面。应重点评价学生学习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如:可以评价他们参与探究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怎么样。这里更多的应是学生自我的体验,自我的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激励。(3)情感态度方面。情感与态度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一部分,具有调节、控制、影响智力的作用。所以应重点评价学生探究学习的态度。如:可以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是否尊重事实,能否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是不是乐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或研究,参与同学间的评价。四、信息化教学评价的特点与方法1、评价特点评价的实时性我们可

8、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从技术上实现评价结果的反馈的实时性、动态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我们可以做一个投票系统,把学生的作文、巧解的习题和个性的手抄报、电子作品等放在其中,学生可以在课外,家里完成对自己作品的完善,对同学作品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教学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使其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其知识的学习和各方面素质的提升。评价的过程性新课程特别强调开放意识。在信息化的教学条件下,我们可以实现网络教学过程特有的监控,实现及时反馈信息,指导、调控网络教学与学习活动,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行为、合作交流、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教师能

9、在第一时间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进度,发现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统一教学或个别辅导。评价的多元性在信息化的环境下,由于有了崭新的交流和沟通平台,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这也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倡导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间相互的评价、同学与老师间的评价、来自家长及社会的评价等。这些评价是建立在开放的平台之中的,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容易让每一个评价者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使得评价更趋向于客观,真正成为学生乐于参加的一个学习的重要过程。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一个完整评价体系的关键部分,好的评价方法不但能帮助我们获得可观、全面地评价结果,而且能够充分发

10、挥评价的指导、激励等作用。(1)互动式实时评价评价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通过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使其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其知识的学习和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在面对四、五十名学生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及时、准确地对每一个学生的活动作出评价。教师可以将网络课件设计有计算机答题的练习,通过实时反馈,对做的正确的及时给与确认并加以鼓励,缺有困难的通过一对一的动画提示降低难度。这样,教师可以及时掌控第一手数据,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实际操作中,随着E-mail、BBS、视频会议等网络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使信息化下的实时交互相当便捷,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医用这些工具来促

11、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交互。(2)开放式延时评价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提出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张,对学生的评价要由过去的教师作为评价的单一主体,转变为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都可以参与评价,这种评价模式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是很难实现的,但在信息化平台上可以变为现实,并且应该很好的运用。例如:我们可以在学校网站上开辟论坛,设有友好的界面。开辟“作文专栏”,“ 英语角”“科学天地”等栏目,学生可以在家里完成作文,交流英语,探讨课堂尚未完成的科学实验,发表自己的想法,而教师、家长则可以参与评价。大家彼此统观全局,对自己的作品的评价有了更深刻地了解,以便进一步改进;还对别人的方法、优点有了进一

12、步的了解。这样取得的效果是传统手段所无法达到的。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向教师或同学请教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答疑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的主题。还可以设置有“作业布置和完成”栏目,教师提前做好数据库,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系统出示下一道作业。(3)目标管理法 上述(1)、(2)两个方法主要是评价学生的学,而目标管理法可以说是对教师教的评价进行的尝试。目标管理法的概念首先是由彼特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作为一种运用目标激励的方法提出的。我们将它运用于教学评价中,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最关键的不是硬件,也不是软件,而是人。那么目标管理法中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率略、媒体应用等各方面的评价实际上是对教师个人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教师发展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和采取的措施;所遇到的困难等。同时,目标管理法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性,能使教师与学生目标明确、积极地确定发展方向,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充分挖掘人的效用。五、结束语 作为一名普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