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1单元 探索海洋的奥秘 第1节 海底地形及其成因整合提升 鲁教版选修2(2021年最新整理)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1单元 探索海洋的奥秘 第1节 海底地形及其成因整合提升 鲁教版选修2(2021年最新整理)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1单元 探索海洋的奥秘 第1节 海底地形及其成因整合提升 鲁教版选修2(2021年最新整理)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1单元 探索海洋的奥秘 第1节 海底地形及其成因整合提升 鲁教版选修2(2021年最新整理)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用书)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探索海洋的奥秘 第1节 海底地形及其成因整合提升 鲁教版选修2(教师用书)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探索海洋的奥秘 第1节 海底地形及其成因整合提升 鲁教版选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教师用书)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探索海洋的奥秘 第1节 海底地形及其成因整合提升 鲁教版选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

2、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教师用书)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 探索海洋的奥秘 第1节 海底地形及其成因整合提升 鲁教版选修2的全部内容。13第一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1了解海洋分布的概况,区分海和洋。2了解各种海底地貌类型及其形态特征 。3学会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基础初探一、世界大洋1海洋分布(1)海洋比重: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2)水半球和陆半球的海洋比重:水半球海洋面积占90,陆半球海洋占53。(3)两极地区海陆分布:北极附近全部为海洋,几

3、乎被陆地所包围;南极地区为大陆,四周是连绵不断的广阔水域,统称为南大洋。1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想一想:为什么?【提示】因为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十分美丽的星球,它的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着.2海与洋的区分(1)洋概念: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特点:水面广阔,水深多超过2000米,海水温度、盐度等海洋要素一般不受大陆影响,具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全球分为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北冰洋面积最小、深度最浅.(2)海概念 :是大洋靠近或深入大陆的部分水域 。

4、类型:陆间海、内海、边缘海位于大陆之间,面积和深度都较大的是陆间海;伸入大陆内部,面积较小,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影响强烈的是内海 ;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和岛屿与大洋分开的是边缘海.2海和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提示】从面积、水深、受陆地的影响等方面区分。二、复杂的海底地形1大陆边缘(1)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一般坡度较缓,水深在200米以内.(2)大陆坡:由大陆架外缘向大洋过渡的巨大斜坡,坡度较陡,表面崎岖不平,水深大于200米。(3)大陆隆:是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巨大扇形地,上部较窄,坡度稍陡峭 ,下部展宽,坡度较缓,水深多在15005000米之间。3目前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大陆边缘

5、的什么位置?【提示】大陆架海域.2大洋盆地(1)大洋盆地:又称海盆,在大陆坡以下、海洋底部巨大的圆形或椭圆形凹地,底部平坦,微有起伏。(2)海沟:发育在大洋盆地边缘、两坡较陡的狭长形深海洼地,是海洋中最深的部分。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3大洋中脊:简称中脊,又称中央海岭或海岭、海丘。主要指遍布各大洋的海底山系.4大洋中脊如果露出海平面会形成什么?【提示】大洋中脊顶部水深多在20003000米之间,如果露出水面,则形成岛屿,如冰岛、亚速尔岛.三、海底地形的成因1大陆漂移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对全球海陆分布及其成因作了全新的解释。2海底扩张学说(1)提出背景全球大洋底部竟连续

6、分布着大洋中脊;洋底岩石年龄一般不超过2亿年;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的上部结构差异明显,下部结构差异较小。(2)理论熔岩从大洋中脊轴部的中央裂谷带涌升,冷却后形成新洋底;新洋底把老洋底向两侧推挤,导致洋底不断扩张,其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对流;洋底岩石的年龄,大洋中脊最新,离它越远年龄越老,并在它的两侧呈对称分布。3.板块构造学说(1)全球岩石圈分为六个规模巨大的运动板块,大板块还可以分成若干较小的板块。(2)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边界为地壳活动带,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3)生长边界一般位于大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生成地和海底扩张的出发处,大陆裂谷也属于生成边界.(4)消亡边界一般位于大

7、洋地壳与大陆地壳交接处,是大洋地壳消亡的地带,多形成海沟.(5)火山、地震等多分布在板块边缘和俯冲带上。5海底地形的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还是外力作用为主?【提示】内力作用为主,海底扩张和板块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地球内部。 如何区分大陆、岛屿和半岛、海和洋、海峡和海湾等? 1大陆:地球表面高出海面,由陆壳组成的面积广大的陆地。地球上最大一级的地貌单元,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29.地球上大陆有6块,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总面积约为1.4亿平方千米,占陆地总面积的93。2岛屿(1)散布在海洋、江河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高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彼此

8、相距较近的一组岛屿称为群岛。(2)海洋中的岛屿面积大小不一,小的不足1平方千米,称“屿”;大的达几百万平方千米,称为“岛。按成因可分为大陆岛、海洋岛或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按岛屿的数量及分布特点分为孤立的岛屿和彼此相距很近、成群的岛屿(群岛)。(3)半岛:指伸入海洋或湖泊,一面同大陆相连,其余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大的半岛主要受地质构造断陷作用而成,如中国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等。此外,由于沿岸泥沙流携带泥沙由陆向岛堆积,或岛屿受海浪侵蚀使碎屑物质由岛向陆堆积,逐渐使岛与陆相连,形成陆连岛,如中国山东省芝罘岛.从分布情况看,世界主要的半岛都在大陆的边缘地带。(4)洋:海洋的中心部分,是

9、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 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文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高,水中的杂质很少。(5)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挟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

10、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陆间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我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陆间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如地中海。(6)海峡:被夹在两块陆地之间,两端连接两大海域的狭窄通道叫海峡。海峡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不仅是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而且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人们常把它称之为“海上走廊“黄金水道”.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隘通道,通常位于两个大陆或大陆与邻近的沿岸岛屿以及岛屿与岛屿之间。其中有的沟通两

11、海(如台湾海峡沟通东海与南海),有的沟通两洋(如麦哲伦海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有的沟通海和洋(如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7)海湾:一片三面环陆的海洋,另一面为海,有“u”型及圆弧形等,通常以湾口附近两个对应海角的连线作为海湾最外部的分界线。海湾所占的面积一般比峡湾大。 世界海底地形类型示意图及特征海底地形水深海平面以上200 m以内2004 000 m海平面以上6 000 m以上4 0006 000 m顶部在2 0003 000 m之间特征地势起伏较大坡度平缓坡度较陡,表面崎岖不平地势起伏较大深海洼地底部平坦,微有起伏海底山系,相对高度大 海底地形的成因1.海底地形的成因海底地形

12、成因洋中脊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海底扩张学说洋壳地幔物质从洋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洋盆地幔物质的对流将新洋壳不断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海沟板块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板块构造学说岛弧或海岸山脉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形成2.洋底岩石的年龄是如何排序的?海底扩张学说认为,熔岩不断地从大洋中脊轴部的中央裂谷带涌升,冷却后形成洋底,新洋底把先前形成的较老的洋底逐渐向两侧推挤,导致洋底不断扩张,因此,洋底岩石的年龄以大洋中脊最新,离它越远年龄越老,并在它的两侧呈对称分布。3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有何异同?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目

13、前关于全球构造的学说。(1)三个学说的相同点:均是假说,没有被完全证实。三个学说均有局限性,虽然都能解释一些地理事象,但也都有不能解释的地理事象。三个学说在内容上都强调地壳的运动性,认为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大小、分布格局在不断变化之中。(2)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内容上,即地壳运动的方式不同.大陆漂移学说认为组成地壳的硅铝层在硅镁层上漂流移动。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构成,板块在软流层上移动。海底扩张学说则认为岩石由海岭向两侧推移。三大学说推动了地壳构造理论的发展,不断地被人们认识、修正。目前为大多数人接受的是板块构造学说.1教材第7页活动太平洋中脊的主体偏居大洋东南部,两

14、坡平缓,相对高度较小,常称为太平洋海隆.印度洋中脊也大体位于大洋中部,分为三支,呈倒置的y形。2教材第10页活动波涛汹涌的大海,已有几亿年历史,而陆地上最古老的岩石年龄已有38亿年历史了。海底岩石的年龄却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主要是因为海底扩张和板块运动使大洋洋底岩石在裂谷处产生,到海沟处消亡,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2亿年。海底地形及其特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 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气恶劣等,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有关专家

15、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上图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该钻井平台所在地的海底地形类型是_,其形态特点是_。【解析】由图和材料可知,该钻中平台位于2002 000米之间,属于大陆坡的位置,大陆坡的特点为坡度较陡,表面崎岖不平。【答案】大陆坡坡度较陡海底地形的成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华网2011年7月3日中国“大洋一号”寻找油底“黑烟囱”:目前正行进在东太平洋的中国海洋科考船“大洋一号”7月1日开始执行第22航次第6航段科考任务。未来半年,“大洋一号将在太平洋中脊上寻找海底“黑烟囱”,争取发现新的热液硫化物区。材料二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收集的世界海底地形图(1)处海底地

16、形是_。(2)处海底地形是如何形成的?(3)处海域能发育为新的大洋吗?说明理由。(4)、三处中,岩石年龄最新的是_。【解析】该题以“大洋一号”的远洋科考为背景,以世界海底地形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的相关知识。第(1)题,位于大西洋中间呈“s”形分布的海底山脉上,为洋中脊地形.第(2)题,为太平洋中宽广的洋盆。第(3)题,为红海,位于东非裂谷带上,属于海水已经涌入的时期。第(4)题,按照海底扩张学说理论,洋中脊是地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它也是洋壳的诞生处,年龄最新;海沟附近的岩石年龄最老.【答案】(1)洋中脊(2)此处为洋盆,它是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

17、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的。(3)能。这里是位于东非裂谷带上的红海,按照海底扩张学说理论,目前的红海是随着裂谷扩张的,海水涌入,形成初期海洋,此后,随着洋壳不断生长,海底扩张形成宽广的洋盆,大陆不断向两侧分离,新的大洋就形成了。(4)【规律方法】通过绘制海底扩张的过程理解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的形成: | 课堂小结1关于海与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是海洋的主体b洋远离大陆,深度大c海的水温和盐度相对稳定d海有独立的海流系统【解析】洋是海洋的主体,远离大陆,深度大,面积大,有独立的海流系统,水温和盐度相对稳定.【答案】b2轮廓略呈“s

18、”形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解析】大西洋的轮廓略呈“s”形。印度洋的轮廓其北部为陆地封闭,南部向南极洲敞开。【答案】b3平均水温最高的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解析】太平洋平均水温19.1,大西洋16。9,印度洋17。0.【答案】a4红海属于()a陆间海b内陆海c边缘海d海湾【解析】红海位于两大陆之间,属于陆间海。【答案】a5渤海和黄海分别属于()a陆间海、边缘海b边缘海、内陆海c内陆海、边缘海d陆间海、内陆海【解析】渤海属于内陆海,黄海属于边缘海.【答案】c6世界上最深的地震可能发生在()a洋中脊b海沟c大陆内部d断层上【解析】本题考查板块构造与海底地形

19、的有关知识。【答案】b7若下图为“西太平洋海底地形示意图,则()ab处为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形成的裂谷ba、e两处中,e处海底石油资源较丰富cc是由板块挤压而形成的海底山脉dd处地形与我国台湾岛东海岸海底地形类型一致【解析】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和海底地形的有关知识。【答案】d8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b深海沟都是由板块张裂而形成的c红海处于板块的消亡地带d喜马拉雅山处于板块的生长地带【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没有缝隙的整体,而是有几处明显的裂缝,整个岩石圈形成了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不断流动的地幔(软流层)上,如同漂浮在水中的木筏一样。【答案】a9有关岛弧链和海岸山脉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b两个大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c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互碰撞,大陆板块受挤上拱而隆起形成的d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大洋板块受挤上拱而隆起形成的【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主要活动与变形发生在板块边缘,即板块交界处。板块俯冲形成海沟、岛弧与海岸山脉。【答案】c10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地球表面是由众多大陆、岛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