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复习教案_第1页
曹刿论战复习教案_第2页
曹刿论战复习教案_第3页
曹刿论战复习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扬中树人教案范本课题曹刿论战课型课时主备人王丽凤复习1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识记文学常识、重点字音、字形; 2识记重点实词、虚词和重点句子的意思;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4运用已学过的知识阅读课外浅显的文言文。教材分析重点难点2识记重点实词、虚词和重点句子的意思;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教法学法归纳、整理,链接辅助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 导入复习。二、 复习文学常识。1曹刿论战左传编年体春秋末期左丘明(相传)链接: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国别体西汉刘向2.陈涉世家史记纪传体西汉司马迁三、复习读音。又何间( )焉 牺牲玉帛( )小信未孚( ) 夫( )战,勇气也望其旗靡( )四、

2、 重要词语的意思。1 通假字 :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2 古今异义:词语古义今义肉食者鄙目光短浅小大之狱案件监狱牺牲玉帛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可以一战可以凭借3 词性活用:神弗福也:形作动,赐福、保佑公将鼓之/齐人三鼓/一鼓作气:名作动,击鼓4 一词多义:公问其故:原因、缘故故:故克之/故逐之:所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原来又何间焉? 这件事呢焉 惧有伏焉。在那里链接:永之人争本走焉:捕蛇这件事啊今其室十无一焉:了时而献焉:它,代指蛇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它,代指这篇文章不复出焉:从这里必以分人:把必以情:根据以 必以信:用何以战:凭借可以一战:凭借链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为以俟夫

3、观人风者得焉:来,用来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固以怪之也:同“已”,已经以啮人,无御之者:如果5其它词语:夫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无实义。链接:夫环而攻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公将驰之:驱车追赶再而衰:第二次; 链接:主人日再食:两次彼竭我盈:充满,指士气旺盛望其旗靡:倒下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既克:战胜弗敢加也:以少报多 必以信:言语真实;链接: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真实可信又何间焉:参与链接: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虽不能察:虽然链接: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即使6翻译句子1、问:“何以战?” 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来作战?”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

4、,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3、夫战,勇气也。 作战,是靠勇气的。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弄清楚,必定按照实情来判断。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神的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的数目从不敢以少报多,一定如实禀告神。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着去。8、彼竭我盈,故克之。他们的士气衰竭,我军士气正旺盛,所以我们战胜了他们。9、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他

5、们是大国,很难推测他们的军事行动,我恐怕他们在那里有埋伏。我见他们的车轮印很乱,看到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五、梳理课文重点内容(一)情节1鲁庄公陈述了哪几方面的战前准备?曹刿肯定了哪一方面?可见曹刿怎样的战略思想? 求信于臣、求信于神、求信于民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2 曹刿在作战时的指挥及战后的评论体现了他怎样的战术思想? 作战时要掌握战机:反攻时机-彼竭我盈追击时机-辙乱旗靡(二)人物曹刿具有爱国热情,有政治远见,有高超的军事才能,谋略过人;鲁庄公缺乏远见,急躁鲁莽;但能勇于纳谏、任用人才、虚心求教。(三)内容理解1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

6、面简要说说。 2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3有人认为鲁庄公虽然在军事上的才能平庸,但作为君王,他具备很好的素质。你认为呢?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鲁庄公(用人不疑)。他没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六、 学以致用阅读短文用兵八法,结合上文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分) 用兵之法:高陵(山头)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迎击),佯北(假装失败)勿从(追逐),锐卒勿攻,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勿食,归师勿遏( 阻击),围师(包围敌方部队)必缺(让条出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勿迫(逼迫)。此用兵之法也。(选自孙子今译)(1)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短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2分)第一次与“锐卒勿攻”吻合,第二次与“佯北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