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纲剖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纲剖析 模块比例题型 教育基础20%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学生指导 班级管理 30%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 学科知识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教学评价 50%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教学设计题 合 计100%单 项 选 择 题 : 约 27% 非 选 择 题 : 约73% 教学知教学知 识与能识与能 力力 教育知识教育知识 与应用与应用 小学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试卷分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试卷分析 题型分值题量单位分值 单项选择题40分20题2分/题 简答题30分3题10分/题 材料分析
2、题40分2题20分/题 教学设计题402题(选做题)40分/题 合计150分27题 第一章第一章 小学教育基础小学教育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与教育学 二、小学教育二、小学教育 三、教育科学研究三、教育科学研究 四、教师专业发展四、教师专业发展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1.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
3、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法。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法。 9.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进行一定的分析。进行一定的分析。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一、教育 广义广义: :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 到的各种到的各种有目的有目的的的影响影响; ; 狭义:指
4、狭义: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是教育者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 受教育者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的身心施加影响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 变化的活动。变化的活动。 1.1.教育的属性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独立性永恒性、历史性、独立性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一、教育 2 2. .教育要素教育要素 教育者:教育的主导教育者:教育的主导 受教育者:
5、学习的主体受教育者: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中介”的的 总和。总和。 3 3. .教育功能教育功能 划分依据类型 作用的对象个体功能(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派 生功能); 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作用呈现形 式 显性功能(与教育目的相吻合)和隐性 功能(非预期性的功能); 4.4.教育起源(观点教育起源(观点&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起源理论观点代表人物 神话起源说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 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或天 的意志 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 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 能需要 第一个学术问题 提出;勒图尔诺
6、 和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 无意识的模仿,而这种无 意识的模仿不是习得性的, 而是遗传性的。 孟禄 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 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一、教育 5.5.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 古代教育:古代教育: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形式已比较完备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形式已比较完备 近代教育。近代教育。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 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 法,以法治教。法,以法治教。 202
7、0世纪后的教育:世纪后的教育: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 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一、教育 6.6.学制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 教育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教育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 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各级各类)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 (2)教育机构与
8、组织系统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规 则。则。 7.7.学制形式上的发展学制形式上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制度化教育: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 制度化的形成。制度化的形成。 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 之内之内” 学制考点汇总学制考点汇总 1.1.旧中国的学制旧中国的学制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 完整体系的学制是以现代学制的出现为标志。完整体系的学制是以现代学制的出现为标
9、志。 (1 1)19021902年颁布的年颁布的“壬寅学制壬寅学制” 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中国首次颁布的第 一个但并未实施的学制。一个但并未实施的学制。主要抄袭日本,公布于壬寅主要抄袭日本,公布于壬寅 年,故称之。年,故称之。 (2 2)19031903年颁布的年颁布的“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第一个颁布并实施的第一个颁布并实施的 学制,规学制,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 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 1.旧中国的学制旧中国的学制 (3 3)19121912年颁布的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第一次规 定了男女同定了男女同校
10、,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 容,将学堂改为学校。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4 4)19221922年颁布的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以美国学制为 蓝本,颁布的,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蓝本,颁布的,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并一并一 直沿用至全国解放初期。直沿用至全国解放初期。 2.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 (1 1)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19511951年颁布了年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关于学制改革 的决定的决定,确立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这个学制,确立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这个学制 包括了幼儿园到大学的完整体系,学校分为四段六包括了幼
11、儿园到大学的完整体系,学校分为四段六 级;我国现行学制以该学制为基础有所发展,小学级;我国现行学制以该学制为基础有所发展,小学 和中学有和中学有“六三三制六三三制”和和“五四三制五四三制” (2 2)19951995年通过的年通过的教育法教育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以法律形式规定 了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了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 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实行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实行 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3 3)20062006年新修订的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提出我国义提出我国义 务教育的学制主要
12、有务教育的学制主要有“六三制六三制”和和“五四制五四制”。 3.西方现代学制的发展西方现代学制的发展 西方现代中小学系统的形式有两条基本途径:一西方现代中小学系统的形式有两条基本途径:一 是自上而下的发展,二是自上而下的发展,并由是自上而下的发展,二是自上而下的发展,并由 此产生了三种学制类型。此产生了三种学制类型。 (1 1)双轨制;()双轨制;(2 2)单轨制;()单轨制;(3 3)分支制)分支制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一、教育 8.8.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u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u强制普
13、及强制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u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互相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互相渗透的方向发展; u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u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两种教育制度两种教育制度 (1 1)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 ,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有 强制性、免费性(不收学费、杂费)和普及性(三个基强制
14、性、免费性(不收学费、杂费)和普及性(三个基 本性质)。本性质)。 (2 2)终身教育制度)终身教育制度 19291929年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年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 身教育专注身教育专注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出版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出版 终身教育导论终身教育导论使终身教育理念得到迅猛发展;使终身教育理念得到迅猛发展;1996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的报告 标志着教育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标志着教育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提出了终身教育的 “四个支柱四个支柱”:
15、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学会生存) 二、教育学二、教育学 1 1. .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观点(观点+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著作)著作) 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1 1)孔子;()孔子;(2 2)学记学记 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 (1 1)苏格拉底;()苏格拉底;(2 2)柏拉图;()柏拉图;(3 3)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 2 2. .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观点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观点+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著作)著作) 教育学科的建立教育学科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
16、于捷克教育家夸美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教育家夸美 纽斯纽斯(15921670)(15921670)的的大教学论大教学论。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17761841)的的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 的面世,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的面世,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 正式诞生。正式诞生。 3 3.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 三、教育心理学三、教育心理学 1 1.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教育
17、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中学与教的基本的基本心理规心理规 律律的科学。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学与教相互作用 的过程的过程而展开的。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而展开的。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 体和教学环境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 评价反思过程这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交织在一起组成。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 三、教育心理学三、教育心理学 2 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初创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世纪20年代以前)
18、年代以前) 桑代克: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 著作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著作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 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发展时期(发展时期(20世纪世纪20年代至年代至50年代末)年代末) 出版的书籍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内容大多出版的书籍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内容大多 取自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各心理学科。取自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各心理学科。 成熟时期(成熟时期(20世纪世纪60年代至年代至70年代末)年代末)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
19、学作为一门具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 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完善时期(完善时期(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后)年代以后)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 三、教育心理学三、教育心理学 3 3. .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势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势 u 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 教学心理学兴起。教学心理学兴起。 u 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u 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
20、三、教育心理学三、教育心理学 4 4.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u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 控制的作用。控制的作用。 u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u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u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 三、教育心理学三、教育心理学 5.5.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同是服务于教育实践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同是服务于教育实践的教育学 科科,两者是相辅相
21、成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u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u 教育学的理论对于教育心理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教育学的理论对于教育心理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 意义。意义。 u 它们各自研究的对象不同;它们各自研究的对象不同; u 在研究角度和方法上的着眼点也有一定差异。在研究角度和方法上的着眼点也有一定差异。 【典型考题】【典型考题】 1.“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故曰“教学相长教学相长 也也”这句话出自(这句话出自( ) A.论语论语B.
22、学记学记C.大学 大学D.孟子孟子 答案:答案:B 2.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 A.夏朝夏朝 B.殷商殷商C.西周西周 D.战国战国 答案:答案:A 【典型考题】【典型考题】 3.“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的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的 人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话意在说明教育是(夸美纽斯的这句话话意在说明教育是(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 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答案:答案:C 4.社会发展与教
23、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概括为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概括为 ( )。)。 A.制约与促进制约与促进 B.共性与个性共性与个性 C.影响与干涉影响与干涉 D.培养与推动培养与推动 答案:答案:A 【典型考题】【典型考题】 4.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 的法国教育家是(的法国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奇裴斯泰洛奇 B洛克洛克 C卢梭卢梭 D杜威杜威 答案:答案:C 5.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 ( )。)。 A.培养能力培养能力 B.依法执教依法执教 C.教书育人
24、教书育人 D.传授知识传授知识 答案:答案:C 【典型考题】【典型考题】 6.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它们是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它们是 ( )。)。 A.知、情、意、行知、情、意、行 B.导、学、习、行导、学、习、行 C.闻、行、忠、信闻、行、忠、信 D.学、思、习、行学、思、习、行 7.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 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 价值取向是(价值取向是( )。)。 A社会本位社会本位 B伦理本位伦理本位 C科学本位科学本位 D个人本位
25、个人本位 【典型考题】【典型考题】 7.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 的法国教育家是(的法国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奇裴斯泰洛奇 B洛克洛克 C卢梭卢梭 D杜威杜威 答案:答案:C 8.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 ( )。)。 A.培养能力培养能力 B.依法执教依法执教 C.教书育人教书育人 D.传授知识传授知识 答案:答案:C 【典型考题】【典型考题】 9.国家中长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年)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
26、方针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 包括(包括( )。)。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 高质量均衡发展高质量均衡发展 A.B. C.D. 答案:答案:C 10.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 ) A.卢梭的卢梭的爱弥儿爱弥儿 B.斯宾塞的斯宾塞的教育论教育论 C.赫尔巴特的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夸美纽斯的大大 教学论教学论 答案:答案:D 第二节小学教育第二节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一、小学教育 1.1.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教育的特点 一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二一
27、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二 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启蒙作用。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启蒙作用。 u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实施中的基础地位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实施中的基础地位 u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2.2.小学教育的特征小学教育的特征 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 3.3.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u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 u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 u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第二节小学教育第二节小学教育 二、学校管理二
28、、学校管理 1.1.小学教育的组织与运行小学教育的组织与运行学校文化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它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学校文化,它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 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 、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学校建筑、校园布局、教学设备、图书馆物质文化:学校建筑、校园布局、教学设备、图书馆 制度文化: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文化:传统、仪式和规章 第二节小学教育第二节小学教育 2.2.小学教育的组织与运行小学教育的组织与运行学校管理学校管理
29、 u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u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u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 政管理;总务工作管理政管理;总务工作管理 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经济方法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经济方法 ;学术方法;学术方法 第二节小学教育第二节小学教育 5.5.国家对小学的管理和监督国家对小学的管理和监督 u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 u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管理制度
30、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管理制度 u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 u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第二节小学教育第二节小学教育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1.改革的背景改革的背景 适应全球发展的需要和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全球发展的需要和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u知识经济的呼唤知识经济的呼唤 u个人发展的需求个人发展的需求 u人类生存发展的要求人类生存发展的要求 u人力资源持续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持续发展的需要 u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二节小学教育第二节小学教育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2.改革的任务改革的任务 基础教育
31、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关 于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和 江泽民同志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二节小学教育第二节小学教育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3.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 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
32、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 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 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 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33、文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节小学教育第二节小学教育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4.4.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u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 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 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u改变改变课程结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 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
34、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 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u改变改变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难、繁、偏、旧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和过于注重书本知 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 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 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二节小
35、学教育第二节小学教育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4.4.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u改变改变课程实施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 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 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u改变改变课程评价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
36、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u改变改变课程管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 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 应性。应性。 第二节小学教育第二节小学教育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4.4.课程设置要求课程设置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课程设明确要求课程设 置必须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
37、程,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 以以综合课程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 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 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 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第二节小学教育第二节小学教育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4.4.课程设置要求课程设置要求 u体现课程结构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
38、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 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均衡地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均衡地发展。 综合性是指加强学科整合,设置综合课程,密切学综合性是指加强学科整合,设置综合课程,密切学 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 会适应性。会适应性。 选择性是指学校课程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选择性是指学校课程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 第二节小学教育第二节小学教育 二、基础教育
39、课程改革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5.5.课程设置要求课程设置要求 u整体设置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的义务教育课程 “整体整体”是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是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 过课程的横向联合和交互渗透,使各门课程在差异过课程的横向联合和交互渗透,使各门课程在差异 得以尊重的前提下整合起来得以尊重的前提下整合起来 “一贯一贯”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 来。来。 u开设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 第二节小学教育第二节小学教育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6.6.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40、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u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u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u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典型考题】【典型考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 等教学方式,其理论依据是(等教学方式,其理论依据是( ) 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B.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答案:A 2.简述当前我
41、国基础教育课程所倡导的的学生观。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所倡导的的学生观。 3.我国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我国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 革之一是(革之一是( )。)。 A.小学和初中分别设置小学和初中分别设置 B.十二年一贯整体设置十二年一贯整体设置 C.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九年一贯整体设置 D.初中和高中分别设置初中和高中分别设置 答案:答案:C 【典型考题】【典型考题】 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理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理 解。解。
42、 4.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5.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能够促使师生员工认同学校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能够促使师生员工认同学校 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自觉为实现学校的目标而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自觉为实现学校的目标而 努力,这主要体现了学校文化的(努力,这主要体现了学校文化的( ) A.激励功能激励功能 B.凝聚功能凝聚功能 C.约束功能约束功能 D.教化功能教化功能 答案:答案:A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一、教育(科学)研究一、教育(科学)研究 是以是以教育现象或问题教育现象或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 遵循科学
43、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 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 本质本质及其客观及其客观规律规律的活动。的活动。 1.1.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u教育科学研究起源于教育实践教育科学研究起源于教育实践 u教育科学研究服务于教育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服务于教育实践 u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动力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动力 u教育实践是检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标准教育实践是检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标准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一、教育(
44、科学)研究一、教育(科学)研究 2.2.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u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 径径 u教育科学研究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教育科学研究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 要前提要前提 u教育科学研究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教育科学研究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 u教育科学研究是繁荣教育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科学研究是繁荣教育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 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一、教育科学研究一、教育科学研
45、究 3.3.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 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综合性研: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综合性研 究究 研究的功能研究的功能: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和预测性研: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和预测性研 究究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4.4.原则原则 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二、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1.1.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u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
46、计 u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u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分析与表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分析与表述 2.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u选择研究课题选择研究课题 u查阅研究文献查阅研究文献 u提出研究假设提出研究假设 u设计研究方案设计研究方案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3.3.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u研究条件的控制研究条件的控制 u操作定义的执行操作定义的执行 u研究过程的监控和调整研究过程的监控和调整 u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
47、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4.4.研究成果的撰写过程研究成果的撰写过程 u确定研究报告或论文的题目;确定研究报告或论文的题目; u确定研究报告或论文的类型;确定研究报告或论文的类型; u拟定写作提纲;拟定写作提纲; u写作初稿;写作初稿; u修改定稿修改定稿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5.5.选择研究课题选择研究课题 u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课题的来源 u研究课题的评价研究课题的评价 u选择研究课题的策略和过程选择研究课题的策略和过程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二、教育科
48、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6.6.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在对整个调查研究过程进行全面总结础调查报告是在对整个调查研究过程进行全面总结础 上写成的书面报告。上写成的书面报告。 u题目题目 u前言前言 u正文正文 u总结总结 u附录附录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 是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是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 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 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
49、实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 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的实施观察法的实施 u制订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确定观察方制订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确定观察方 式、观察设备和记录手段;式、观察设备和记录手段; u根据观察目的和人力、经费,确定观察对象的范围根据观察目的和人力、经费,确定观察对象的范围 和数量;和数量;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u通过检索资料、专家访谈等方式,搜集有关观察对通过检索资料、专家访谈等方式,搜集有关观察对 象的文献资料,了解观察对象;象的文献资料,了解
50、观察对象; u当需要多个观察人员时,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其了当需要多个观察人员时,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其了 解观察的目的和重点,明确观察方式,熟悉观察设解观察的目的和重点,明确观察方式,熟悉观察设 备和记录方法;备和记录方法; u实施观察计划,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实施观察计划,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 的观察,并做好记录;的观察,并做好记录; u整理和分析观察记录,得出结论。整理和分析观察记录,得出结论。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的优点与局限性观察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可以在自然条件下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不优点:可以在
51、自然条件下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不 妨碍被观察者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正常发展;可以妨碍被观察者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正常发展;可以 直接向被观察者了解情况,获得许多可靠的第一手直接向被观察者了解情况,获得许多可靠的第一手 资料;可以对同一个观察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资料;可以对同一个观察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 研究。研究。 局限性:难以控制可能影响观察对象的外部因素,局限性:难以控制可能影响观察对象的外部因素, 观察到的现象可能带有偶然性;不能判断因果关系观察到的现象可能带有偶然性;不能判断因果关系 问题,只能研究外在行为;观察研究往往取样较小问题,只能研究外在行为;观察研究往往取样较小 ,观察的资料
52、不易系统化,普遍性程度不高;观察,观察的资料不易系统化,普遍性程度不高;观察 结果容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果容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调查法调查法 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 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 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 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的实施调查法的实
53、施 调查法的优点与局限性调查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实验法实验法 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 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 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的实施实验法的实施 实验法的优点与局限性实验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4.个案法个案法 是指讲究者在自然状态下,对特
54、殊或典型的案例进是指讲究者在自然状态下,对特殊或典型的案例进 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来认识该案例的现状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来认识该案例的现状 或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一般要对研究对或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一般要对研究对 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连续研究,因此也称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连续研究,因此也称“追踪研究追踪研究 ”。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5.历史法历史法 是以历史研究的方法研究教育科学,主要适用于研是以历史研究的方法研究教育科学,主要适用于研 究人类社会过去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思想,如对究人类社会过去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
55、育思想,如对 各个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对历史上教育家们各个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对历史上教育家们 的教育思想观点的研究、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和教的教育思想观点的研究、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和教 育思潮的研究、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的研究等。育思潮的研究、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的研究等。 。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6.比较法比较法 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或地区)的教育制度的教育制度 、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 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研究方法。
56、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7.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 亦称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 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 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 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 问题。问题。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8.
57、教育质性研究教育质性研究 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 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 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 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 的一种活动。的一种活动。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9.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 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
58、研究,教师 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 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 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 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 意义。意义。 【典型考题】【典型考题】 1.简述教育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简述教育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 2.研究者关注事件,揭示教育现象,采用研究者关注事件,揭示教育现象,采用“课描课描” 的写作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研究结果。
59、这种的写作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研究结果。这种 教育研究方法被称为(教育研究方法被称为( )。)。 A.实验研究实验研究 B.调查研究调查研究 C.叙事研究叙事研究 D.行动研究行动研究 3.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第四节教师专业发展第四节教师专业发展 1.1.教师角色与定位教师角色与定位 传道者角色传道者角色 授业、解惑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 示范者角色示范者角色 管理者角色管理者角色 父母与朋友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 研究者角色研究者角色 第四节教师专业发展第四节教师专业发展 2.2.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u拥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
60、运用拥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u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 u专家型教师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专家型教师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 力力 第四节教师专业发展第四节教师专业发展 3.3.教师成长历程教师成长历程 u关注生存阶段关注生存阶段 u关注情境阶段关注情境阶段 u关注学生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第四节教师专业发展第四节教师专业发展 4.4.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 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西京青曲课堂相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职称申报诚信承诺书(个人)附件4
- 西华师范大学《篆书技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现代数学概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职业资格-养老护理员养老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库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昌学院《项目设计实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电力专项测试题附答案
- 传感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 安全生产专(兼)职管理人员职责
- 2024年湖南省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家具制造业售后服务预案
- 电子产品维修合同范本1
- 2024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全文解读课件
-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第九中学2025届数学九上开学调研试题【含答案】
- 《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三篇)
- 第7章-机器学习
- 2024年T电梯修理考试100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