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精英卷含解析)_第1页
生活中的透镜(精英卷含解析)_第2页
生活中的透镜(精英卷含解析)_第3页
生活中的透镜(精英卷含解析)_第4页
生活中的透镜(精英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活中的透镜(精英卷含解析)1.2.3.4.、单选题(本大题共 10小题,共20.0分)手机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常用工具。下列关于手机说法正确的是A. 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B. 给手机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手机摄像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D. 手机掉入水中不要立即开机,是因为手机浸水后电路可能发生短路如图所示,是最新设计的无人机,配备一个摄像头,远 程计算机通过这个摄像头可以控制它的飞行,使它能够 在适合的地方着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飞机匀速上升时受到的升力大于飞机的重力B. 当飞机悬停时受到的升力等于飞机的重力C. 当物体离摄像机镜头的距离在二倍焦距以内均能成

2、像D. 电子马达相当于一个电动机,它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B. 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 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D. 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 如图是用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第1页,共24页A. 物品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 摄像头可以看作是一个放大镜C.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D. 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远离二维码5.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说法正确的是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

3、像 乙 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 的距离 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A.甲与乙B.甲与丙C.乙与丁D.丙与丁放映幻灯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那么应采取的措施是:()7.8.9.A. 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B. 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C. 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D. 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 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 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某电视台推出“扫二维码,抢红包”活动。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屏幕上的二

4、维码(如图),可在内部的识别模块上实现登录,获得红包。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C.二维码成虚像 在银幕上看到的电影画面都是正立的,在放电影时应将电影拷贝A.正立着放在小于 2f的位置上B.倒立着放在小于 2f的位置C.正立着放在2f和f之间的位置上D.倒立着放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下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 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B.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越好D.二维码一定成倒立的像2f和f之间的位置上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10.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A. 报纸与眼睛不动,

5、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D.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5小题,共15.0分)11.D.潜望镜()1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池的池底看上去变“浅”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B. 树荫下的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相交于D.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近视眼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用的都是凸透镜B.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此现象说明白光由色光组成C. 一条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

6、角是D. 物体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 然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图 列说法正确的是()40度,则反射角是40度2m处,它在镜中的像到物体的距离是4m先用图1所示方法对所用凸透镜的焦距进行了测量,2所示的位置。若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动,下A. 该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B. 将图2中光屏向右移才可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第9页,共24页C. 移动光屏后在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D. 此次实验中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相同14. 下列工具中,不能成实像的是 ()A.眼睛B.看报用的放大镜C.望远镜D.显微镜化已一 L-于于IP15. 经过科学家的努力,“玉兔号”月球车

7、已基本苏醒,下面有关“玉兔号”说法正确的是()A. 红外线光谱仪是利用红外线的“荧光效应”工 作的B. 全景相机的镜头是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C. 太阳翼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 “玉兔”的个头不大,却安装了六个“风火轮”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 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5小题,共10.0分)16.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 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照相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其中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 ;属于实像的是 17. 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_(选填

8、“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在逐渐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18.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人像的大小,从而均选填“增大”或“减小”如图所示, 物距,减小 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 利用自拍杆可以7119.如图示为教学投影仪,在这里平面镜的作用是 ,透镜的作用是 ,把投影片放在教学用的投影仪上,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应使投影仪 (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 (填“上”或“下”)移动。20. 16.图甲是

9、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分度值为C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因液柱太细难以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 方向观察(“ A”、“ B”或“ C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2017年4月25日,银川市共享单车投放仪式在光明广场举行。,成为许多市民出 行选择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用户通过手机扫描车身二维码即可开锁骑车,二维 码在距手机镜头两倍焦距以 (选填“内”或“外”)成像,这种自行车有小型发电机给电子锁充电,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自行车上的红色尾灯不能自行发光,晚上

10、却可以提醒司机注意, 利用了光的 ;下坡自由滑行时主要是 能转化为能。作出反光镜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做出共享单车车闸的动力臂及阻力臂。22.五、0图2在图中画出合适的透镜.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 分)2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2.4?=?(2)36?/?=?/?有关。乙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 置是为了改变声音 _的;小明用手机向家里打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一些, 这是要求他增大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听到这

11、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向前移动;仅改变 推力作用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却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 像可知: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_。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选填“速度” “路程”或“时间”)j的。甲图中,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直线运动,当经过磁铁附近时方向发生了改变,此 现象说明力可以_;乙图中,放有磁铁的两个小车用细线相连,剪断细线后,小车 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有一种新型自拍神器,可用手机发出的电磁波来遥控

12、它在空中悬停、飞行、拍照。 自拍器镜头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照时,物体通过镜头成倒立、的实像。A小明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小明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 请你在图中把光路图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B处,如图,其中伟大的物理学家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填人名)如图,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0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 0点的(选填“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 此过程中,折射角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4.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当

13、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 逐渐(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六、综合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20.0分)25. (1)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提出了相对论,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cm;图乙中,秒表读数是So3團甲(2)图甲中,木块的长度是甲、乙两辆小车同时、甲车速度为?/?动的(选填“东”或“西”(3) 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款大飞机 C919成功试飞,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在某报 道有这样一句话:“每一道工序都不能有丝毫误差,要经过严苛的检测”,从物理 学的角度理解这句话,不恰当之处在于 同

14、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合?/?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是向(5)近年来,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的一项健身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音箱中的 纸盆产生的,经传播到人耳,若音乐声过大会形成噪声,有关人士建议,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机接受信号,关掉音箱是在 处控制噪声。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光与水面夹角60 则反射角大小为 ;折射角反射角,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选填“ 或利用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许多适用的光学仪器,比如说有;(填写两种光学仪器的名称)(8)水的密度是1.0 X103?/?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度将(选填“变大” ;将一段铁丝剪断一部分后,剩余

15、部分的密 ;一只钢瓶内储存有压缩气体,用掉一半,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将 “变小”或“不变”)弹簧测力计A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 物体的重力??= 8?, A的示数为 N,物体质量是 kg,若将该物体放在月球上, 则质(9)如图所示, 则弹簧测力计量是 kgo (地球上g取10?/?月球上g取1.6?/?)(10)如图甲所示,已知凹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和一条入射光线,请你对应画出它们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是按一定比例(标度)画出的,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通常表示力的作用点,此即为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物体 A重力为30

16、N,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 ??= 20?的作用下,保持静 止不动,请按照图中力 F的图示,用相同的比例(标度)在图中画出该物体受到摩擦 力f。ION4r=2ow26. 2017年10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机器人“海马”在西太平洋进行下潜作业中, 创下中国首次遥控无人潜水器搭载钻机作业等多项新纪录。(1)下潜作业中,“海马”号拍摄了海底高清照片。拍摄时,海底的拍摄对象与摄像机镜头间的距离范围 (选填“?? ?、“ ? ? 2?)。(2)“海马”号在水面下往深海处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和浮力变化是。A. 压强变小,浮力不变??压强变大,浮力不变C.压强变大,浮力变小??压强变小,浮力变大(3)

17、 “海马”号在1000米深的海底岩层采集到一块62千克,密度为3.1 X103?/?3?的矿石,并将该矿石拉到海面(未露出水面)。不计矿石吸收的水份。请回答: 该矿石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海水的密度以1 X 103?/?计算) “海马”号对矿石做了多少功?第 15 页,共 24 页答案和解析1. 【答案】 DA 错误;【解析】 解: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不是利用超声波,故B、 手机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错误;C、 手机的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 水是导体,若手机掉入水中立即开机,可能发生短路,故D正确。 故选: D 。(1) 手

18、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2) 给手机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 手机的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考查了与之相关的多个知识点,是同学们较感兴趣的,体现了物理(4) 水是导体,手机浸水后电路可能发生短路。 本题以手机为内容, 与实际生活的联系。2. 【答案】 B当飞机匀速上升或悬停时,飞机受平衡力作用,因此飞机受到的升 故 A 错误, B 正确;【解析】 解: AB、 力等于飞机的重力,C、摄像机的原理是将 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胶片上,所以摄像时应该物体距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C错误;D 错误D、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故 故选

19、 B(1) 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2)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3) 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经过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正是照相机的 原理;(4)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 此题考查了平衡状态的判断、电动机的原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是一道综合题3. 【答案】 A【解析】解:A、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 方,戴近视眼镜使光线发散一些,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符合 题意B、 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 2?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头是一个凸透镜. 不符合题意.C、凸透镜

20、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不符合题意.D、 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当? 2?寸能看到一个倒立、缩小像,当 2? ? ?时,能看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 2? 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或摄像头;2? ? ? 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或投影仪; ?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3) “扫入”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4)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 此题考查了光源、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像规律及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5. 【答案】 C解析】 分析】(1)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 ? 2?,成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于照相机,物体 离

21、凸透镜越近,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越大,像离凸透镜越远;(2) 补光可以使照片的光亮更亮一些;(3) 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 本题主要考查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规 律制成的,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解答】 甲乙:若要照全身像,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则应使像变小,要使像变小,则必须使物 距变大,所以应增大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物距增大后,像距跟着变小,故乙 正确,甲错误;丙:“补光”可以使照片更亮,但若要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则像的背景 更亮,而不是人像更亮,故丙错误。丁

22、、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 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 便于观察, 故丁正确。 故选 C。6. 【答案】 A【解析】【分析】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放幻灯时,要使银幕上的像更大,要使幻灯片和凸透镜之间的物距减小,同时要增大镜 头和银幕之间的像距,像才能更大。幻灯机上应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例如成像原理、平面镜的作用、银幕为什么是白色的 并且粗糙的,凹镜的作用等,都要理解,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解答】银幕上的像的大小不取决于银幕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物距和像距,要使像更大一些,要 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增大屏幕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故选 A。

23、7. 【答案】 D【解析】 解析:(1)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故A错误;(2) 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并不是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越好,故B、C错误,D正确;故选: D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 ?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2?,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 ? 2?,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应用是投影仪; ?= ?, 不成像; ?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图中汽车的像逐渐减小,说明汽车远离摄像机镜头。故答案为:凸透;照相机;远离。18. 【答案】 增大; 增大 【解析】 解: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

24、“自拍神器” 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 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 特别是成故答案为:增大;增大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19.【答案】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成像 远离 下解析】 分析】要解决此题,要掌握投影仪的构造,同时要掌握其作用; 同时要掌握投影仪的制作原理: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要知道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此题通过投影仪中各元件的作用,考查了有关光现象的各种情况,考查得很全面。解答】 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可以将透镜会聚的光反射到屏幕上,起到改变光的传播方

25、向的作用; 透镜的作用是物体成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 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透镜向下移动。故答案为: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成像 远离 下。20.【答案】 略 【解析】 略21.【答案】 外;电磁感应现象;反射;重力势;动 【解析】 解:(1) 手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用手机扫描车身二维码时,二维码应在距手机镜头两倍焦 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 这种自行车有小型发电机给电子锁充电,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3) 自行车上的红色尾灯能反射光,晚上能提醒汽车司机注意;(4) 自行车在下坡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所以其动能变大;同时,质量不变, 高

26、度减小,所以其重力势能减小;即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5) 过反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然后过二注意二次反射光线次反射点作法线,仍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的方向, 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由图可知,支点在 0点,从支点0分别向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作垂线段,这两条 垂线段就是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所示;故答案为:外;电磁感应现象;反射;重力势;动;见上图。(1)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 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3) 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用互成直角的小平面镜,将自行车后面汽车或摩托车发出射

27、来的光再按照原路反射回去,这样后面的司机看到的就是白花花的一片,可以起到尾灯的作用。动能的决定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质量和举高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5)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图。最终反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 平行;力臂:是从支点到力是作用线的距离,注意图中的垂直关系。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发电机原理、能量的转化等,有一定综合性, 但难度不大。解:22.【答案】【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是凸透镜.23.【答案】1.2.4 X 106? 102.音调响度3.350能4.作用点

28、乙路程6.5.第17页,共24页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相互缩小B7.8.9.第19页,共24页左不变【解析】1.【分析】 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 本题考查解答此类问题应明确单位换算的方法及换算过程,应注意只对单位进行换算, 倍数不能参与到计算中。【解答】 1?= 106? 2.4?= 2.4 X 106? 1 1 1?/?= ?/? .36?/?= 36 X ?/?= 10?/?3.63.610。故答案为:2.4 X 1062.【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

29、,音调指声音的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 将声音的三个特征与生活有机联系,可解答此题。本题考查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 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解答】演员正在演奏二胡, 演奏过程中,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音调;小明用手机向家里打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一些,这是要求他增大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音调 响度。3.【分析】(1)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翅膀10s内振动了 3500次,可以求出频率;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20? 20000?本题考查(1)根据振动次数和时间能求频率;(2)记住

30、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解答】(1)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 3500次,??= 3500?次 = 350? 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20? 20000? 35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 以能听到。故答案为:350能。4.【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本题考查深入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答】用一水平推力推长方体木块的下部 (如图甲),长方体木块会向前移动,说明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乙),长方体木块会倾倒,与甲图比较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答案为:作用点。5

31、.?= ?求出甲的运动速【分析】(1)根据第一个图象,分析出甲的运动情况,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度;根据第二个图象,分析出乙和丙的运动速度;5S,谁的速度大,谁运动的路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都运动 程就长,谁就在最前面;(2)根据横纵坐标表示的单位确定该物理量。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画出测得数据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从而得出结论。【解答】由第一个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当甲运动的路程为20m时,运动的时间是 5秒,运20?奇=4?/?甲动的速度?甲 =由第二个图象可知,

32、乙、丙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乙的速度?乙 =6?/?丙的速度?丙=4?/?5S,乙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为乙的速度是最大的,经过 运动的路程就是最长的,所以乙在最前面;由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横坐标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大小, 所以阴影部分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故答案为:乙 路程。6.【分析】(1) 力的作用效果为: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 极相互吸引。本题考查利用到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知识

33、,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 趣。【解答】(1)小铁球受磁铁作用后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两辆车上的N极与N极相互靠近,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剪断细线后,使两小车 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两小车受到相互排斥的力。故答案为: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相互。7.【分析】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大于 2倍焦距时,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正是应用了这一 原理。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重点是照相机原理的应用以及物距变化对成像的影响。【解答】自拍神器前面有一个镜头,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并且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照 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

34、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缩小。【分析】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法线,作法线的垂线即镜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射光线, 面的位置。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不仅要记熟内容,还要会灵活应用,会由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或由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或由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画出平面镜的位置。【解答】连接AB,此线即为反射光线,然后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 线;再作一条线段与法线垂直,该线段的位置即为镜子的位置。如下图:丈阳光故答案为:o9.【分析】(1)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

35、沿直线传播;(2)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称为光的折射。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属于光学基础的考查,比较简单。【解答】(1) 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 0点;II 111 Illi - -:(2)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 0点左侧??点;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光线逐渐向左偏折,但是入射角不变,折射角的大小也不变。故答案为:左不变。24.【答案】略【解析】略25.【答案】(1)牛顿爱因斯坦(2)3.2099.8(3) 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4) 414.4 西(5) 振动空

36、气声源(6) 30 (7)照相机;幻灯机 (8)1? 3水的质量为1.0 X 103?不变 变小(9)80.8 0.8(10)第21页,共24页FlOTTi=2W【解析】【分析】根据我们对于牛顿的物理学成就和相对论的了解进行解答。 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 习中应注意。【解答】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动的普遍规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著名的相对论是 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 故答案为:牛顿;爱因斯坦。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揭示了天上和地下一切物体运【分析】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某一刻度当作“ 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

37、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 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 和。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体温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零刻度,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解答】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3.00?对齐,3.00?= 3.20?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 和“2”之间,偏向“ 2”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右侧与6.20?对齐,

38、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 6.20?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指针在“ T 一侧,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1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0.1?指针在39.8?处,秒针指示的时间为 39.8?即秒表的读数为 1?39.8?99.8?故答案为:3.20 ; 99.8。第23页,共24页【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的产生原因,以及减小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解答】一般来说,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方

39、法、测量者等因素的影响,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叫误差,误差值只能减小,不能消 除,因此“我们建的是导弹阵地,不能有丝毫误差“这个题目是不恰当的。故答案为: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分析】 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 ?求出甲车的运动速度;根据图象,分别分析出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 图象,分析图象从而得出结论。在进行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画出测得数据的关系第25页,共24页【解答】甲的图象是 ? ?图象,路程和时间成正比,?甲 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甲=?8?=4?/?= 14 4?/?2?/I /,路程和时

40、间成正比, 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乙图象是? ?图象,一条过原点的射线,?乙 4?定值,即?乙=?=&?= 1?/?由于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因此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西运动。 故答案为:4 ; 14.4 ;西。【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 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及控制噪声的途径等知识,比较简单,是一道声 学的基础题。【解答】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我们听到的广场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振动产 生的; 音乐声是通过介

41、质,即空气传到人耳; 关掉音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声源。【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首先根据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可以确定入射角,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反射角的度数,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 X 108?/?,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光在真空 中的速度,光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与光的传播速度, 在答题的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 注意折射角、 入射角及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解答】已知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 60,所以入射角等于 90- 60= 30,发生反射时,反 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 30; 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折射角 也小于反射角;即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光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故答案为: 30; 。(7)【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故答案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