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16第三章气血津液8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6/176fcafa-8060-41da-bf76-efd37d875eb7/176fcafa-8060-41da-bf76-efd37d875eb71.gif)
![中医学基础:16第三章气血津液8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6/176fcafa-8060-41da-bf76-efd37d875eb7/176fcafa-8060-41da-bf76-efd37d875eb72.gif)
![中医学基础:16第三章气血津液8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6/176fcafa-8060-41da-bf76-efd37d875eb7/176fcafa-8060-41da-bf76-efd37d875eb73.gif)
![中医学基础:16第三章气血津液8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6/176fcafa-8060-41da-bf76-efd37d875eb7/176fcafa-8060-41da-bf76-efd37d875eb74.gif)
![中医学基础:16第三章气血津液8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6/176fcafa-8060-41da-bf76-efd37d875eb7/176fcafa-8060-41da-bf76-efd37d875eb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章 精气血 津液 构成人体和维构成人体和维 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 物质物质 第一节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一、精的基本概念 广义广义:人体一切有形精微物质人体一切有形精微物质 包括气、血、津液和水谷精微包括气、血、津液和水谷精微 狭义狭义:专指男女生殖之精专指男女生殖之精 二、精的生成二、精的生成 从来源从来源 而言而言 先天之精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后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禀受于父母 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 来源于水谷,来源于水谷, 又称又称“水谷之精水谷之精” 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的精微物质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的精微物质 人体之精根源于先天而充养于后天人体之
2、精根源于先天而充养于后天 “两神相抟,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两神相抟,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灵枢灵枢决气决气 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 三、精的生理功能三、精的生理功能 v(一)繁衍生殖(一)繁衍生殖 v(二)生长发育(二)生长发育 v(三)生髓化血(三)生髓化血 v(四)濡润脏腑(四)濡润脏腑 第二节第二节 气气 v一、气的概念一、气的概念 v(一)气的哲学含义(一)气的哲学含义 v 气是构成宇宙和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物质,运动是气的气是构成宇宙和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物质,运动是气的 根本属性。根本属性。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周易周易 系辞系辞 v(
3、二)气的医学含义(二)气的医学含义 v 气是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气是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 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素问素问 宝命全形论宝命全形论 二、气的生成二、气的生成 (一)气的来源(一)气的来源 1.先天之精气先天之精气 2. 后天之精气后天之精气 源于父母生殖之精源于父母生殖之精 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是人体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源于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源于饮
4、食物中的水谷精气 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 水谷精气水谷精气胃的腐熟、脾的运化胃的腐熟、脾的运化 自然界的清气自然界的清气肺的呼吸肺的呼吸 (二)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二)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1 1肺肺为气之主为气之主 2 2脾胃脾胃为生气之源为生气之源 3 3肾肾为气之根为气之根 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主一身之气主一身之气 宗气?宗气? 胃的受纳腐熟、脾的运化功能胃的受纳腐熟、脾的运化功能 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在气的生成过程中, 与与脾脾的运化关系最为密切的运化关系最为密切 藏先天之精气藏先天之精气元气?元气? 肾主纳气肾主纳气 三、气的功能三、气的功能
5、v(一)推动作用(一)推动作用 v(二)温煦作用(二)温煦作用 v(三)防御作用(三)防御作用 v(四)固摄作用(四)固摄作用 v(五)气化作用(五)气化作用 v(六)营养作用(六)营养作用 人之生死,全赖此气 类经摄生类 v(一)推动作用(一)推动作用激发和推动激发和推动 激发激发和促进和促进 人体生长发育人体生长发育 及脏腑经络等及脏腑经络等 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组织器官生理功能 推动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血液的生成、运行,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 即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水行。即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水行。 血液生成、运行阻碍,血液生成、运行阻碍, 津液生成、输布和排泄
6、等阻碍津液生成、输布和排泄等阻碍 生长发育迟缓,早衰生长发育迟缓,早衰 脏腑、经络等脏腑、经络等 组织器官组织器官 生理功能减退生理功能减退 病理状态病理状态 (二)温煦作用(二)温煦作用 病理状态:畏寒肢冷、脏腑功能减退、病理状态:畏寒肢冷、脏腑功能减退、 血和津液运行迟缓等血和津液运行迟缓等 寒性病理变化。寒性病理变化。 气对人体有温煦作用气对人体有温煦作用 维持人体体温的恒定维持人体体温的恒定 维持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维持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维持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维持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 血得温则行血得温则行 得寒则凝得寒则凝 正常情况:邪气不易侵入人
7、体,或虽有邪气正常情况:邪气不易侵入人体,或虽有邪气 侵入,也不易发病,即使发病,也易治愈。侵入,也不易发病,即使发病,也易治愈。 v(三)防御作用(三)防御作用 气具有卫护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气具有卫护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或驱除入侵人体之外邪的功能。或驱除入侵人体之外邪的功能。 v防御功能减弱时,机体御邪能力下降,防御功能减弱时,机体御邪能力下降, v一方面机体易患病,另一方面,病后难愈。一方面机体易患病,另一方面,病后难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素问 遗篇遗篇 刺法论刺法论 v一是一是固摄血液固摄血液,防止血液逸出,防止血液逸出 脉外,保障血液在脉内运行;脉外,保障
8、血液在脉内运行; v二是二是固摄汗液、尿液、唾液、固摄汗液、尿液、唾液、 胃液、肠液胃液、肠液等,控制其分泌和等,控制其分泌和 排泄量,防止体液丢失;排泄量,防止体液丢失; v三是三是固摄精液固摄精液,防止其妄泄。,防止其妄泄。 v气不摄血气不摄血各种出血;各种出血; v气不摄津气不摄津自汗、多尿、自汗、多尿、 尿失禁、流涎、泛吐清水、尿失禁、流涎、泛吐清水、 泄下滑脱等;泄下滑脱等; v气不固精气不固精遗精、滑精、遗精、滑精、 早泄等;脏器下垂早泄等;脏器下垂胃下胃下 垂、子宫脱垂、脱肛等。垂、子宫脱垂、脱肛等。 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统摄和控制,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统摄和控制,
9、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 (四)固摄作用(四)固摄作用 生理表现生理表现病理状态病理状态 v化生精、气、血、津液;化生精、气、血、津液; v促进气、血、精、津液之间促进气、血、精、津液之间 的转化;的转化; v津液转化为汗液、尿液;食津液转化为汗液、尿液;食 物转化为精微及糟粕等物转化为精微及糟粕等 (五)气化作用(五)气化作用 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v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气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气 血津液的生成、输布,血津液的生成、输布, v汗液、尿液和粪便的排汗液、尿液和粪便的排 泄等,各种代谢异常的病泄等,各种代谢异常的病 变。变。 生理
10、表现生理表现病理状态病理状态 广义广义 在气的作用下,津液的输布、转化及排泄过程,在气的作用下,津液的输布、转化及排泄过程, 包括转化为血、汗、尿液、体液,输布全身并排包括转化为血、汗、尿液、体液,输布全身并排 出的全过程。出的全过程。 气化对津液的代谢作用,与气化对津液的代谢作用,与肺、脾、肾、三焦、膀胱肺、脾、肾、三焦、膀胱关系密切。关系密切。 狭义狭义 (六)营养作用(六)营养作用 卫气卫气温养肌肉,皮毛组织温养肌肉,皮毛组织 气对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气对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 有营养作用有营养作用 营气营气化生血液,营养脏腑、四肢百骸化生血液,营养脏腑、四肢百骸 脏腑器官失养:皮毛枯槁,脏腑
11、功能减弱脏腑器官失养:皮毛枯槁,脏腑功能减弱 例题:例题: 1.1.激发和促进人体生理功能属于气的?作用激发和促进人体生理功能属于气的?作用 2.2.易于形寒肢冷属于气的?作用失常易于形寒肢冷属于气的?作用失常 3.3.气的?作用失常,易于导致自汗、多尿、出血、遗气的?作用失常,易于导致自汗、多尿、出血、遗 精等精等 4.4.气与血之间的相互转化属于气的?作用气与血之间的相互转化属于气的?作用 四、气的运动四、气的运动 v(一)气机的含义(一)气机的含义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v(二)气的运动形式(二)气的运动形式 升、降、出、入升、降、出、入 4 4种基本形式种基本形式 升升
12、气由下向上运动;气由下向上运动; 降降气由上向下运动;气由上向下运动; 出出气由内向外运动;气由内向外运动; 入入气由外向内运动。气由外向内运动。 脾升胃降脾升胃降 升降枢纽升降枢纽 肺肺 右降右降 肝肝 左升左升 心心 肾肾 宜升宜升 六腑通降六腑通降 降中有升降中有升 宜降宜降 v“气机调畅气机调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协调平衡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协调平衡生理状生理状 态态 v“气机失调气机失调”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平衡失调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平衡失调病理状病理状 态态 v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 v气机不畅:气的运动受阻,运行不利气机不畅:气的运动受阻,运行不利 v气滞:
13、气的运动受阴较甚,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气滞:气的运动受阴较甚,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 v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应降反升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应降反升 v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应升反降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应升反降 v气脱:气不能内守而外越气脱:气不能内守而外越 v气郁、气结: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气郁、气结: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 v气闭:气郁、气结甚者气闭:气郁、气结甚者 v气机失调表现在脏腑常见的有:肺失宣肃、胃气上逆、脾气机失调表现在脏腑常见的有:肺失宣肃、胃气上逆、脾 气下陷、肾不纳气、肝气郁结等。气下陷、肾不纳气、肝气郁结等。 五、气的分类五、气的分类 根据气成来源、分布部位和功根据气成来源、分布部位
14、和功 能特点的不同,气可分为能特点的不同,气可分为元气、宗元气、宗 气、营气、卫气气、营气、卫气等。等。 (一)元气(一)元气 v又名又名“原气原气”“”“真气真气”,是人体最重要、最基本的,是人体最重要、最基本的 气。气。 v1.1.生成:根源于肾,由肾中精气所化生,以禀受于生成:根源于肾,由肾中精气所化生,以禀受于 父母的先天之精为基础,又赖后天水谷精微的培育父母的先天之精为基础,又赖后天水谷精微的培育 而成。而成。 v2.2.分布:发于肾,以分布:发于肾,以三焦为道路三焦为道路通达全身,内至五通达全身,内至五 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以发挥其生理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以
15、发挥其生理 机能。机能。 v3.3.功能:一是推动人的生长发育功能:一是推动人的生长发育 二是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二是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 的生理活动。的生理活动。 (二)宗气(二)宗气 v宗气又名宗气又名“大气大气”,是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是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 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在胸中结合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在胸中结合而 成。成。 v1.1.生成:由水谷精微和自然界的清气所组成。生成:由水谷精微和自然界的清气所组成。 v2.2.分布:积聚于胸中,上出咽喉,贯注心肺之脉;分布:积聚于胸中,上出咽喉,贯注心肺之脉; 下蓄丹田,经气街
16、注入足阳明胃经而下行至足下。下蓄丹田,经气街注入足阳明胃经而下行至足下。 v3.3.功能:一是上出喉咙,有促进肺司呼吸的作用;功能:一是上出喉咙,有促进肺司呼吸的作用; 二是贯通心脉以推动气血的运行。二是贯通心脉以推动气血的运行。 (三)营气(三)营气 v又称又称“荣气荣气”是血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由于其是血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由于其 行于脉内,且能化生血液,故常行于脉内,且能化生血液,故常“营血营血”并称。并称。 v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营在脉内,卫在脉外,在外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营在脉内,卫在脉外,在外 者属阳,在内者属阴,帮又称者属阳,在内者属阴,帮又称“营阴营阴”。 v1.1.生成:
17、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成: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 生。生。“荣者,水谷之精气也荣者,水谷之精气也” v2 2分布:在血脉之中,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循脉上分布:在血脉之中,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循脉上 下,运行全身。下,运行全身。 v3.3.功能:一是化生血液功能:一是化生血液 二是营养全身二是营养全身 (四)卫气(四)卫气 v运行于脉外之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阳,故称运行于脉外之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阳,故称“卫卫 阳阳”。 v1.1.生成: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中活力最强、卫外生成: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中活力最强、卫外 最有力的部分组成。最有力的部分组成。“卫者,水谷之悍气
18、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 v2.2.分布:经肺的宣发,运行于脉外,皮肤之中,分分布:经肺的宣发,运行于脉外,皮肤之中,分 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v3.3.功能:一是护卫肌表,抗御外邪。功能:一是护卫肌表,抗御外邪。 二是温煦脏腑、润泽皮毛。二是温煦脏腑、润泽皮毛。 三是控制腠理的开合,控制汗液的排泄,三是控制腠理的开合,控制汗液的排泄, 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营气营气卫气卫气 相同点均源自脾胃所运化的均源自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水谷精气 特性其性精纯其性慓疾滑利 阴阳阴阳属属阴阴而而内守内守属属阳阳而而卫外卫外 运行运行脉内脉内脉外脉外 作
19、用作用化生血液化生血液、营养全身营养全身防御、温养、调节防御、温养、调节 营气与卫气的区别营气与卫气的区别 营气、卫气,一阴一阳,协调互济,才能发挥各自的生理营气、卫气,一阴一阳,协调互济,才能发挥各自的生理 功能,而营卫不和、营卫失调则是病变中的重要病机。功能,而营卫不和、营卫失调则是病变中的重要病机。 血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 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本物质之一的基本物质之一 脉脉,是血液循行的管道,又称,是血液循行的管道,又称“血府血府”, 能把血约束在脉内运行,防止血液逸出脉能把血约束
20、在脉内运行,防止血液逸出脉 外。外。 来来 源源 水谷精微水谷精微 肾精肾精 基本物质基本物质 脾胃脾胃“气血生化之源气血生化之源” 藏精,精生髓,髓能化血藏精,精生髓,髓能化血肾肾 必必 要要 条 件 血液充盈血液充盈 脉道通利脉道通利 全身各脏腑全身各脏腑 功能正常功能正常 心心:主血脉,心动则血运诸经。:主血脉,心动则血运诸经。 心脏搏动心脏搏动基本动力。基本动力。 肺肺:主气,朝百脉,助心行血:主气,朝百脉,助心行血 脾脾:主统血,使血行脉内,不逸出:主统血,使血行脉内,不逸出 肝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 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主藏血,贮
21、藏血液、调节血量、 防止出血。防止出血。 (一)营养滋润全身(一)营养滋润全身 “血主濡之血主濡之” “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 指受血而能摄指受血而能摄” 血充则形健,血衰则形弱:脏腑功能低下,面色不血充则形健,血衰则形弱:脏腑功能低下,面色不 华或萎黄、心悸、肌肤干燥或肢体麻木、运动不灵华或萎黄、心悸、肌肤干燥或肢体麻木、运动不灵 活、脉细等。活、脉细等。 (二)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二)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灵枢灵枢平人绝谷平人绝谷 病理状态:精神衰退、健忘、多梦、失眠、烦躁,病理状态
22、:精神衰退、健忘、多梦、失眠、烦躁, 甚至神志恍惚、昏迷等神志失常的表现。甚至神志恍惚、昏迷等神志失常的表现。 津液,是人体一切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正常水液的总称。的总称。 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 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泪、涕等。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泪、涕等。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之一。之一。 性状性状分布分布功能功能 津津质地清稀质地清稀 流动性大流动性大 体表、皮肤体表、皮肤 肌肉、孔窍肌肉、孔窍 滋润滋润 作用作用 液液质地稠厚质地稠厚 流动性小流动性小 灌注骨节、灌注骨节、 脏
23、腑、脑、髓脏腑、脑、髓 濡养濡养 作用作用 饮饮胃胃 小肠主液小肠主液 大肠主津大肠主津 粪便粪便 肺肺 脾脾 肾肾 肃肃 降降 升升 清清 膀胱膀胱 尿尿 宣发宣发 汗、呼气汗、呼气 布散布散 脏腑组织脏腑组织 肝主疏泄肝主疏泄 三焦 水液运行通道 来源:水谷精微来源:水谷精微 生成:胃肠吸收上输于肺生成:胃肠吸收上输于肺 饮食饮食 水谷水谷 胃胃 脾胃运化脾胃运化 小肠主液小肠主液 大肠主津大肠主津 脾主运化脾主运化 (运化水液)(运化水液) 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宣发肃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宣发肃 降,将津液输布到全身各处降,将津液输布到全身各处 脾又可直接将津液向四周脾又可直接将津液向四周
24、 布散至全身,即所谓布散至全身,即所谓“灌溉四傍灌溉四傍” 1.1.脾主运化脾主运化 肺肺 主通调水道主通调水道 为水之上源为水之上源 接受脾转接受脾转 输的津液输的津液 通过宣发作用,通过宣发作用, 将津液向上向外将津液向上向外 布散,外达皮毛布散,外达皮毛 通过肃降作用,通过肃降作用, 将津液下输到将津液下输到 肾和膀胱肾和膀胱 2.2.肺主通调水肺主通调水 道道 3.3.肾的蒸腾气化肾的蒸腾气化 肾肾 主水之脏主水之脏 对津液输布对津液输布 起主宰作用起主宰作用 肾能推动脾的运化,并通过肾能推动脾的运化,并通过 肺的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泌肺的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泌 别清浊等功能,推动整个的别
25、清浊等功能,推动整个的 津液输布过程津液输布过程 由肺下输到肾的水液,在肾由肺下输到肾的水液,在肾 阳的蒸腾气化作用下,清者阳的蒸腾气化作用下,清者 蒸腾而布散全身,浊者化为蒸腾而布散全身,浊者化为 尿液,注入膀胱尿液,注入膀胱 4.4.肝主疏泄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畅气机气行则津行气行则津行 推动和调节津液的输布推动和调节津液的输布 5.5.三焦决渎三焦决渎 三焦为三焦为“决渎之官决渎之官”,是津液输布的通道。,是津液输布的通道。 三焦气治,水道通畅,则津液输布全身。三焦气治,水道通畅,则津液输布全身。 相关脏腑:主要依靠相关脏腑:主要依靠脾、肺、肾、膀胱及大肠脾、肺、肾、膀胱
26、及大肠等综合作用等综合作用 来实现。来实现。 1.汗、呼气汗、呼气 肺肺气的宣发将津汗输布到皮毛,在阳气的蒸腾作用下,形气的宣发将津汗输布到皮毛,在阳气的蒸腾作用下,形 成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同时,肺主呼吸,在呼气时也成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同时,肺主呼吸,在呼气时也 带走部分津液(水气)。带走部分津液(水气)。 2.尿尿 津液代谢的最终产物,形成与津液代谢的最终产物,形成与脾、肺、肾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等脏腑功能密切 相关,尤以相关,尤以肾肾为最。为最。 3.粪便粪便 水谷代谢后排出的糟粕。粪便排出时也带走一些水液。水谷代谢后排出的糟粕。粪便排出时也带走一些水液。 (一)滋润营养(一)
27、滋润营养 (二)化生血液(二)化生血液 (三)排泄废物(三)排泄废物 (四)调节阴阳(四)调节阴阳 气属阳,主温煦; 血属阴,主静,主濡润。 “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包括:气能生血,气能包括:气能生血,气能 行血,气能摄血。行血,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包括:血能载气,血能包括:血能载气,血能 养气。养气。 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 1.1.气能生血气能生血 具体体现:一是气化作用是血液生成的动力。具体体现:一是气化作用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脾胃、心肺、肾脾胃、心肺、肾气化作用。气化作用。 二是指气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二是指气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 营气营气 应用:
28、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配合补气药,补应用: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配合补气药,补 气以生血之意。气以生血之意。 2.2.气能行血气能行血 正常情况下,气行则血行。正常情况下,气行则血行。 病理状态下,气滞则血瘀。病理状态下,气滞则血瘀。 气逆则血行异常。气逆则血行异常。 临床上治疗血行失常,临床上治疗血行失常, 常配以行气、降气、降气等药常配以行气、降气、降气等药 3.3.气能摄血气能摄血 气对血液有统摄和约束用用,使其循行于血管之气对血液有统摄和约束用用,使其循行于血管之 中,不溢出脉外。中,不溢出脉外。 病理状态:若气不能固摄血液,会导致各种出血。病理状态:若气不能固摄血液,会导致各种出血。
29、 治疗时,用补气摄血的方法达到止血的目的。治疗时,用补气摄血的方法达到止血的目的。 1.1.血能载气血能载气 气活力很强,易于逸散,必须依附于血液而存在。气活力很强,易于逸散,必须依附于血液而存在。 临床上,每见大出血时,气也随之而耗散,形成临床上,每见大出血时,气也随之而耗散,形成 “气随血脱气随血脱”之候。之候。 2.2.血能养气(即血能生气)。血能养气(即血能生气)。 血旺则气旺,血衰则气少。血旺则气旺,血衰则气少。 气属阳而主动气属阳而主动 津液属阴而主静津液属阴而主静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互用 来源:水谷精微来源:水谷精微 饮食物饮食物 气推动和激发脾胃的功能气推动和激发脾胃的功能
30、活动,使中焦之气旺盛,活动,使中焦之气旺盛, 运化正常,则津液充足运化正常,则津液充足 津液的生成离津液的生成离 不开气的作用不开气的作用 脾胃的运化脾胃的运化 气旺则津足,气弱则津少,临床上,益气也有生津的功效气旺则津足,气弱则津少,临床上,益气也有生津的功效 (一)气对津液的作用(一)气对津液的作用 气的升降气的升降 出入运动出入运动 脏腑的功脏腑的功 能活动能活动 津液的输津液的输 布排泄动力布排泄动力 气行气行 水亦行水亦行 病理状态: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异常,津液的输布排泄异常。病理状态: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异常,津液的输布排泄异常。 气不行水气不行水由气虚、气滞而导致津液停滞由气虚、气滞而导致津液停滞 临床上行水与利水法并用治疗临床上行水与利水法并用治疗 水肿的理论依据之一水肿的理论依据之一 气的固摄作用控制着津液的分泌和排泄,气的固摄作用控制着津液的分泌和排泄, 以维持体内津液量的平衡。以维持体内津液量的平衡。 具体表现:如肺卫之气对汗的固摄、脾气具体表现:如肺卫之气对汗的固摄、脾气 对涎的固摄、肾气对尿的固摄等。对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企业宣传栏广告牌制作与更新合同
- 2025年度体育产业合作开发合同
- 2025年度酒吧驻场艺人版权授权合同
- 2025年度能源管理服务终止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电子商务平台合同担保方责任承诺
- 2025年度光伏电站工程劳务承包及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股权投资财务报表审计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建筑消防设施设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假山施工技术指导合同
- 2025年度文化艺术品展览与交易合同
-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油漆工培训试题
- 2024年四川绵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阀门和龙头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初级会计理论考试100题及解析
- 三兄弟分田地宅基地协议书范文
- 广东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收费标准表
- 参观河南省博物院
- 中考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道(2024年中考真题)
- 婚礼主持词:农村婚礼主持词
- 汇川变频器MD张力开环调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