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5 5讲讲 访谈法访谈法 5 访谈法 5.15.1 访谈法及其访谈法及其 特点特点 5.25.2 访谈法的类型访谈法的类型 5.35.3 访谈的程序访谈的程序 及其技巧及其技巧 5.1 5.1 访谈法及其特访谈法及其特 点点 5.15.1 访谈法及其特点访谈法及其特点 5.1.1 访谈法的概念 5.1.2 访谈法的特点 5.1.1 访谈法的概念 什么是访谈法 是有目的地与调查对象直接交谈来获取社会信息 的方法。 访谈法与日常交谈的区别 目的性、计划性、 工具性、辅助性、 单向性。 5.1.2 访谈法的特点 访谈法的使用优点 广泛性、深入性、 可靠性、灵活性、 有效性。 访谈法的使用缺点 高
2、成本、匿名性差、 对访谈员的依赖程度高、易受当时环境的烦扰、 标准化程度较低、资料记录难度大。 5.2 5.2 访谈法的类型访谈法的类型 5.2 访谈法的类型 5.2.1 结构式访谈 5.2.2 无结构式访谈 5.2.3 个别访谈 5.2.4 集体访谈 头脑风暴法和反 头脑风暴法 德尔菲法和派生 德尔菲法 5.2.1 5.2.1 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 含义 又称标准化访谈,或导向式访问、控制式访问。是按 照事先设计好的、有一定结构的访问问卷进行的一种 高度控制的访谈。 特点 标准化程度高; 技术难度低,易于操作; 调查内容受到限制不能及时扩展和深化; 访谈过程缺乏灵活性; 调查容量有限。 5.
3、2.2 5.2.2 无结构式访谈无结构式访谈 含义 无结构式访谈就是非标准化的访谈,即不严格要求问题统 一、提问方式统一和答案记录统一的访谈方法。 类型 按照自由度的不同,无结构式访谈可分为半结构式的和完 全无结构式的。 半结构式访谈 有一个调查提纲; 大多问题均不事先确定,而是要求在自由交谈中,边谈边 形成问题; 大部分问题都是开放性的, 提问方式上具有充分的机动性、灵活性,问题可随时增减。 5.2.2 5.2.2 无结构式访谈无结构式访谈 完全无结构式访谈 完全无结构式的访谈是事先不规定任何要问的问题,也不 规定资料调查的大致范围,而仅仅确定一个资料搜集的主 题或题目,使访谈者和被访者都可
4、充分自由地、不受限制 地交谈的方法。 其特点是弹性大、灵活适用,同时操作难度较大,标准化 程度低,成本高。 其主要类型包括:重点集中法、客观陈述法、深入访谈法、 团体访问法。 5.2.3 5.2.3 个别访谈个别访谈 含义 个别访谈是与访谈对象一对一地进行单独访谈 的方式,也是访谈法的基本应用方式。 类型 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电话访谈 电话访谈的缺点:控制困难,无法获得非言语 性信息;拒答率高;急促和不充分,问题较难 充分理解;不能出示卡片等形象化材料,对问 题的解释和追问较难从容进行。 电话访谈的优点:增加了访谈的匿名程度:快 速;方便、节省。 5.2.4 5.2.4 集体访谈集体访谈 含义
5、 是将许多调查对象集中在一起同时进行访问的方法俗称为”开调查会”。 类型 头脑风暴法和反向头脑风暴法 5.2.4 5.2.4 集体访谈集体访谈 含义 是将许多调查对象集中在一起同时进行访问的方法俗称为”开调 查会”。 类型 头脑风暴法和反向头脑风暴法 集体访谈法的优点 了解情况快,工作效率高;有利于把调查与研究结合起来,把认 识问题与探素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起来;简便易行,可适用于各 种调查对象(包括文盲),有利于与被调查者交流思想和感情, 有利于对访谈过程进行指导和控制等等。 2、集体访谈法的缺点 无法完全排除被调查者之间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集体访谈法 的另一缺点是,有些问题不宜于在会议上调
6、查;占用被调查者的 时间较多;往往受时间的限制,很难作深人、细致地交谈;调查 约结论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调查者素质的影响等等。 头脑风暴法(面对面) 头脑风暴法(亦称直接头脑风暴法),是按照一定规 则召开的鼓励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会议形式。 这种会议形式的主要规则是: 1 会议主持人简要说明会议主题,提出讨论的具体 要求,并严格规定讨论问题的范围。 2 鼓励与会者自由发表意见,但不得重复别人的意见, 也不允许反驳别人的意见以便形成一种自由讨论的 气氛,激发与会者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 3 支持与会者吸取别人的观点,不断修改、补充和完 善自己的意见;鼓励与会者在综合别人意见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新
7、看法。对要求修改或补充自己想法的人, 提供优先发言权。 4. 会议的主持者,特别是高级领导人和权威人士,不 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表现自己的倾向,以免妨碍会议 的自由气氛。 反向头脑风暴法(背靠背) 反向头脑风暴法(亦称德尔菲法),是一种集体预测性调查 方法。 其具体做法是: 1 预测机构将要预测的问题写成含义明确的调查提纲,分别 送给经过选择的专家,请他们用书面形式作出回答。 2专家们在背靠背、互不通气的情况下,各自独立作出自己的 回答然后将自已的预测意见,以无记名的方式反馈给预测 机构。 3 预测机构汇总专家们的意见,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将统计 分析的结果反馈给专家。 4 专家们根据反馈资料,重
8、新考虑原先的预测意见,既可改 变自己的看法给预测机构,也可坚持原来的意见。然后,再 以书面形式反馈给预测机构。 这样,循环往复,经过3-4轮反馈,最后形成集体的预测结论。 德尔菲法的特点 匿名性反复性 定量性集体性 5.3 5.3 访谈的程序及技巧访谈的程序及技巧 5.3 访谈的程序及技巧 5.3.1 访谈的准备 5.3.2 进入访谈 5.3.3 控制访谈 5.3.4 访谈记录 5.3.5 访谈结束 5.3.6 对访谈员的指导和监督 5.3.1 5.3.1 访谈的准备访谈的准备 确定适当的访问方法; 制定问卷、表格和大纲; 选择好访谈的对象并作好必要的了解; 计划好访谈的时间、地点和场合; 访
9、谈员的选择和训练; 访谈工具的准备。 合格访谈员的基本条件 具有适当的性格气质 具有良好的学识能力 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 有很高的职业道德水准 访谈员训练内容: 使访谈员对调查内容和调查工具有充分的了解; 进行必要的方法训练。 经过训练后的访谈员,要求能做到: 有办法为调查对象所接受; 能清楚地表述问题; 有能力征询对方的回答; 能准确如实地作好记录; 能应付各种意外情况最后,还要使访谈员对整 个调查工作的组织有充分了解。 5.3.2 5.3.2 进入访谈进入访谈 怎样进入访谈现场 在实地访谈之前,首先应与调查对象所在地的有关管理部 门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进入现场前最好先 与被访对象
10、“约定”访问的时间和地点。 怎样接近被访者 正面接近; 积极接近; 以退为进; 求同接近。 怎样形成较好的访谈气氛 选择恰当的称呼; 先做一些预备性交谈,再进入正式的访谈。 5.3.3 5.3.3 控制访谈控制访谈 控制访谈的技巧 提问的技巧追问的技巧 引导的技巧控制自我的表情 对无回答现象的处理客观中立原则 提问的技巧 访谈中的提问,首先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提问时必须注意口齿清楚、语速适中、语气中立; 在无结构式访谈中,提问的措词和问题的顺序是灵活的, 没有定规的。主要根据被访对象的个人特点和当时的语 境,由访谈员自行处理。 提问之后应等待一段时间,不要急着催促对方回答。 提问时,应注意
11、观察被访者的表情从中判断他是否真正 理解了问题。 在倾听对方回答时,也应尽量注意观察,借以判断对方 是认真地作回答,还是随意地作答;是讲真话,还是有 所隐瞒或欺骗。 通过提问时的观察,还可判断出被访者的心情态度是否 已感到庆烦或感到劳累以便及时地调整访谈节奏。 追问的技巧 追问是对第一次提问的补充或进一步提问。 追问的具体方式有: 直接追问,即重述原先问题或直接点明被访者没有回 答到的方面并要求补充。 延续追问,即接着被访者的回答提出的要求其作进一 步说明或回答的问句措词。 迂回追间,即通过询问其他相关联的问题最后回到最 初未获完整回答的问题上去。 补充追问,即只追问那些还不清楚的部分或问题。
12、 系统追问,即在发现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的事件后, 按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原因等方面逐项追问。 反感追同,主要通过揭示被访者回答中的矛盾,激起 其为自己辩护,从中挖掘出真实的答案。 引导的技巧 访谈中的引导 对访谈气氛的引导离题太远时的引导 转换话题时的引导访谈中断后的引导 打破冷场的技巧对集体讨论的控制和引导 对自我表情的控制 控制的作用 保持适当的访谈气氛 不影响被访者的情绪和观点。 控制技巧 尽可能避免作出肯定或否定某种回答的表情,而尽力作 出中立的但又鼓励对方谈下去的表情; 作出对对方很有兴趣,注意力集中于对方以及谦虚诚恳 的表情,是有利于交谈的; 应尽量防止流落出不感兴趣、厌倦、嘲
13、笑、盛气凌人等 等的消极表情。 对无回答现象的处理 对于不在场的被访者处理; 对拒绝回答的处理: 被访者认为访问的主题”无聊”浪费时间”; 被访者说自己工作忙,不能或不想为访问花费时间; 被访者不感兴趣而推说太忙、没时间; 被访者对访员不太喜欢,不说明不想接受访问的真正原 因; 被访者断然说“不”或“不感兴趣”,但不表示拒绝的 原因; 被访者认为访问主题政治化、商业化或敏感性太严重; 被访者在以前的访问中有过不愉快的经历。 对无回答现象的处理 在访谈中遇到“不清楚、不了解、不知道”等 无回答情形时,应作追问以弄清无回答的原因。 如发现不是真的无回答时,应努力引导对方作 出真实的回答。 如果一开
14、始就作简单的无回答记录,就可能放 过许多有用的资料。 虚假的无回答现象,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 是利害关系,怕谈了以后影响自己利益;其次 是记忆问题,感到记忆不清,干脆回答说不知 道;再次是怕麻烦心理,觉得难以表达自己的 看法,以不知道作搪塞;最后是对某个问题的 内容或措词有抵触情绪,从而不愿意回答。 客观中立原则 整个访谈过程中运用的控制技术都只能为保证 得到客观、真实、全面的调查资料服务,而决 不能用来影响被访者,使其按访谈员个人的某 种意图作答。不仅如此,访谈员还必须注意控 制技术在无意中带来的影响,并努力消除这些 影响。总之,访谈员的存在不应当影响被访者 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访谈员只能
15、是问题和回 答之间的中性媒介。这一客观中立原则,是整 个访谈过程的控制中最基本的原则。 5.3.4 5.3.4 访谈记录访谈记录 记录的基本要求 准确记录 全面记录 重点记录 记录的类型 当堂记录 事后记录 5.3.5 5.3.5 结束访谈结束访谈 结束访谈的要求 善于控制时间; 善始善终,做好收尾和道别。 结束访谈的标准 问题是否问完? 回答内容是否充分? 能不能、有无必要继续? 5.3.6 5.3.6 对访谈员的指导与监督对访谈员的指导与监督 在开始访谈调查的初期,研究主持人可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对 访谈员的指导这一方面。 在调查的中后期,研究主持人应将重点转到加强对访谈员工作 的监督之上。
16、 除了指导和监督之外,研究主持人还应随时在职业道德方面教 育和要求访谈员,使他们都自觉地搞好自己的工作。 访谈员可能犯的错误主要有: 个人印象失败,指访谈员不能给调查对象以良好印象, 从而取得调查对象的信任与合作; 交际失败,指访谈员不能恰当地运用人际交往技术积 极地影响调查对象,控制访问过程; 询问误差,指访谈员在询问时出现措词、方式和内容 上的变动、省略或失误,导致被访者的误解; 查究错误,指访谈员在交谈中作出一些有偏见的、不 适当的或与调查主题无关的、不必要的追询查问,偏离 访谈的方向; 引导误差,指访谈员丧失了保持中立的立场,有意无 意地引导被访者作出某种特定的回答,使调查失去客观 性
17、; 理解错误,指访谈员未能正确理解被访者的回答; 记录错误。指访谈员在记录资料时出现的笔误和遗漏; 对象偏见误差。指访谈员在与被访者交往过程中,因 受对方外表和言行的影响而产生对被访者的某种偏见; 有意欺骗,指有时因具体访谈难度大,访谈员个人又 缺乏高度责任心,就会出现有意弄虚作假的情形。 访谈法应用实例访谈法应用实例 参与式农村评估法中的半结构访谈参与式农村评估法中的半结构访谈 访谈过程: 开始环:接近访问者 过程环:提问与追问 结束环:访谈告一段落 实施步骤和方法 接近被访问者 注意访问者的自我形象; 选择合适的接近方式(自然接近、求同接近、友好接近、正面接近、掩蔽 接近) 访谈中注意事项
18、 一准备;二注意;三忌讳;四不要 访谈法应用实例访谈法应用实例 参与式农村评估法中的半结构访谈参与式农村评估法中的半结构访谈 实施步骤和方法 提问与追问 提问的方式:开门见山、投石问路、顺水推舟、旁敲侧击、借题 发挥。 问题的类型:实质性问题和功能性问题 引导和追问技巧: 结束访问 适可而止;善始善终。 6 观察法 6.1 观察法的含义、类别与特点 6.2 观察法实施的原则和步骤 6.3 观察法的误差及控制 6.1 观察法的含义、 类别与特点 6.1.1 观察法的含义 6.1.2 观察法的类别 6.1.3 观察法的特点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观察者带有明确目的,用自己的感 觉器官及其辅助工具
19、直接地、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 方法。 理解要点: 主体主体观察者;观察者; 客体客体观察对象;观察对象; 条件条件感觉器官及其辅助工具;感觉器官及其辅助工具; 状态状态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特点特点直接性、针对性、目的性。直接性、针对性、目的性。 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环境中去,成为被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环境中去,成为被 观察对象所在的群休中的一名成员,并参与日常活动的一观察对象所在的群休中的一名成员,并参与日常活动的一 种观察。这种观察法,会使被观察对象把观察者视为自己种观察。这种观察法,会使被观察对象把观察者视为自己 人,对他不存戒心
20、。观察者通过与被观察者共同活动,从人,对他不存戒心。观察者通过与被观察者共同活动,从 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中观察到一些可靠的资料和信息。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中观察到一些可靠的资料和信息。 非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以局外人的身份,从侧面对观察对非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以局外人的身份,从侧面对观察对 象进行观察。观察者处于旁观者的角色,只是观察、记录象进行观察。观察者处于旁观者的角色,只是观察、记录 被观察者的活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观察者得不到同参被观察者的活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观察者得不到同参 与者一样的真实感受和体验。这种非参与观察不影响被观与者一样的真实感受和体验。这种非参与观察不影响被观 察者的行为和
21、语言。察者的行为和语言。 完全观察者(完全非参与者)不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又 不暴露身份; 名义参与者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 交往非参与者公开观察者的身份、但不参与观察对象的活 动; 完全参与者不暴露观察者身份而参与到观察对象及其生活 中。 参与观察的主要问题 进入现场观察内容 观察的时间、地点与被观察者的关系 观察的准确性 观察的内容 现场的情境即事件或活动 舞台的背景 观察对象的角色、地位、身份 、数量以及相互关系等等 人们行动的目的、动机、 态度 社会行动的类型、产生与发展 过程,行为的性质、细节以及 影响等等 事件和发生的时间、出现 频率、持续期间等等 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
22、察 有结构观察也可称为有控制调查,它是指观察者根据有结构观察也可称为有控制调查,它是指观察者根据 观察目的,制定出研究的理论框架,按照详细的规定观察目的,制定出研究的理论框架,按照详细的规定 和计划,采用标准的观察程序和手段进行的观察。这和计划,采用标准的观察程序和手段进行的观察。这 种观察一般是指依据结构性观察项目清单或观察卡,种观察一般是指依据结构性观察项目清单或观察卡, 并对观察对象有一定控制的观察。并对观察对象有一定控制的观察。 无结构观察也称无控制调查,它是一种大致确定观察无结构观察也称无控制调查,它是一种大致确定观察 内容和观察对象的方法。它没有严格的观察计划,使内容和观察对象的方
23、法。它没有严格的观察计划,使 用结构比较松散的观察提纲,观察标准化程度较低,用结构比较松散的观察提纲,观察标准化程度较低, 观察的问题结构性不强。观察的问题结构性不强。 单位:人数: 观察日期: 观察内容:农村中学初中三年级分流后学农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调查 观察的时间: 观察项目无约1/2 约1/3约3/4具体人数 认真学习 能正常听课 上课时走神 上课时看无关的书籍 上课讲话 课后能完成作业 不认真完成作业 课后溜号 经常旷课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就是观察者直接运用自己的眼、耳、鼻、直接观察,就是观察者直接运用自己的眼、耳、鼻、 手、舌等感知器官,通过感知事物的活动,直接感知手、舌等
24、感知器官,通过感知事物的活动,直接感知 要观察的外部事物,这种观察带有一定的真情实感。要观察的外部事物,这种观察带有一定的真情实感。 间接观察,不是观察者直接运用自己的感知器官直接间接观察,不是观察者直接运用自己的感知器官直接 感知要观察的外部事物,而是通过观察同被观察事物感知要观察的外部事物,而是通过观察同被观察事物 有关的事物,和被观察事物的行为后果,观察要观察有关的事物,和被观察事物的行为后果,观察要观察 的外部事物。的外部事物。 间接观察 物质痕迹观察行为标志观察 物质痕迹是指人们的行为所留下的迹象,由于 行为者并不曾想到调查研究人员会对这些迹象 感兴趣,因而他们的行为是真实自然的。
25、物 腐损测量:腐损是指人们在活动时有选择 质 性地使用某类物体所造成的腐蚀和腐 损 痕 迹 累积物测量:考古学家通过观察历史沉积 物 观 可以发现自然界和动植物的演变。 同样 察 社会调查人员通过对人们遗留下来的 物 质的观察,也可以推测人们的行为特 征 这种间接观察方法是通过一些表面的或无意识 的现象来推测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它假 定,这些现象是人们行为或态度的间接反映。 特 点 优点是对被观察者没有任何影 响,不会们产生“反应” 缺点是很难对效度进行检验 目的性和计划性; 系统性; 科学性; 辅助性; 实时性; 自然性。 通过观察可以直接获取资料; 能直接观察自然状态下的比较可靠的社会
26、现象; 获取的资料及时生动。 受观察者自身的限制 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受观察对象的限制 6.2 观察法的原则 和步骤 6.2.1 观察法的原则 6.2.2 观察的步骤 6.2.3 观察的技巧 客观性原则; 全方位原则; 深入性原则; 持久性原则; 遵守法律和道德原则。 观察的步骤 观察的准备 阶段 实施观察阶 段 观察整理阶 段 观察的准备阶段 确定观察的对象 确定观察的具体手段 确定观察的时间、地点和范围 制定观察提纲 选择和培训观察人员 实施观察阶段 进人观察现场 与观察对象建立友好 关系 进行观察和收集资料从观察场所退出 观察整理 阶段 整理观察资料 分析观察收集 到的资料 撰写观察研
27、究 报告 消除观察对象的戒备心理; 深入观察对象的生活,尽可能参加观察对象的各项社会活动; 尊重观察对象的风俗习惯、语言、道德规范, 顺应观察对象的 生活方式; 参与群体活动和个别接触相结合; 给观察对象提供帮助,取得他们的信任,增进同他们的友谊。 6.3 观察的误差及其控制 6.3.1 产生误差的原因 6.3.2 控制误差的方法 观察范围选 择和操作化 观察者本人 的价值观和期 望的影响 观察者本人 感官和记忆力 的影响 表8-1 “成人书店”的顾客特征 社会特征观察法问卷法 年龄(或平均年龄) 3049岁32岁 性别99%男性90%男性 社会阶层服装47-51%中产阶层 (西装领带) 社会
28、阶层职业49%(专业-管理人 员) 婚姻状况52%已婚(26%带 戒指) 61%已婚 提高观察者的素质; 利用辅助工具; 多人或多组同时观察; 多次观察; 不带“框框”。 提高观察信度的方式,一种是通过在不同时间的重复观察,另一种施增加观察者的人数。 但前一种更为可信一些。另外,要注意选择有经验的和受过专业训练的观察者,对观察的 类别要有较清楚的定义。在对不同时间的行为观察时,要注意情境的变化,以及同一个人 在不同时期中行为的变化,因为这些都对观察之信度有影响。 1 1、什么是观察法? 观察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2 2、试述观察法的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3 3、什么是参与观察?参与观察应观察的内
29、容有哪 些? 4 4、什么是间接观察 ?间接观察的种类? 5 5、产生观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6 6、如何控制观察误差? 第第7 7讲讲 文献法文献法 7 文献法 7.1 7.1 文献和文献法文献和文献法 7.2 7.2 文献资料的搜集文献资料的搜集 7.3 7.3 文献资料的分析文献资料的分析 7.1 7.1 文献和文献法文献和文献法 7,1 文献和文献 法 7.1.1 文献及其种类 7.1.3 文献法的特点 7.1.2 文献法的重要 意义 7.1.17.1.1文献及其种类文献及其种类 文献的含义 人们往往把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方式记录 人类知识的物质形态称为文献。 文献有三个基
30、本要素 有一定知识内容。 有一定物质载体。 有一定记录手段。 知识内容的角度看,文献就是通过一定记录手段,记录在一 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从物质载体的角度看,文献就是用 一定记录方式记录下一定知识内容的一切物体。 7.1.17.1.1文献及其种类文献及其种类 文献的种类 依据文献的加工程度分:一次文献和多次文献; 依据文献的来源分:公事文件、宣传性读物、私人性文件; 依据文献资料的形式分:文字文献、统计文献、视听文 献;、 依据记录方式分:模拟文献和数字文献。 7.1.2 7.1.2 文献法及其意义文献法及其意义 1 了解与调查课题有关的以往的调研成果。 2 了解与调查课题有关的理论和方法。 3
31、. 了解调查对象的历史和现状。 4 了解与调查课题有关的政策和法律 总之,文献调查不仅是任何社会调查都应该最先使用的 调查方法,而且往往会贯穿于社会调查的全过程。在准 备阶段文献调查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选择调查课题、 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社会指标、设计调查方案等一般都 应以文献调查为必要前提。此外,在调查阶段要顺利开 展调查工作,在研究阶段要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在总结 阶段要创造性地撰写调查报告和科学地平谷调查成果等 也往往离不开文献调查。 7.1.2 7.1.2 文献法及其意义文献法及其意义 文献法的含义 又称历史法,是指从前人或别人留下的资料中收集资料 的方法。 文献法的意义 了解与调查课题有
32、关的以往的调研成果; 了解与调查课题有关的理论和方法; 了解调查对象的历史和现状; 了解与调查课题有关的政策和法律。 7.1.3 7.1.3 文献法的特点文献法的特点 文献法的优点 没有时空限制没有反应性问题 效率高、花费少适于作纵贯分析 7.1.3 7.1.3 文献法的特点文献法的特点 缺 点 可靠性难以评估整理困难 针对性差; 滞后现实。 7.2 7.2 文献的搜集文献的搜集 7.2 文献的搜集 7.2.1 搜集文献的基本要求 与程序 7.2.2 搜集文献的方法和途径 7.2.1 7.2.1 搜集文献的基本要求与程序搜集文献的基本要求与程序 基本要求 知识上的有用性; 内容上要尽可能丰富;
33、 形式上要有多样性; 时序上要有连续性; 时间上要有及时性。 7.2.1 7.2.1 搜集文献的基本要求与步骤搜集文献的基本要求与步骤 实施步骤 检索浏览筛选阅读记录鉴 别 检索:工具法、追溯法、循环法。 浏览:速度要快、善于抓要点。 筛选:必用应用可用不用。 阅读:先文摘后原文;先综述后专题;先现刊后 过刊;先粗读后精读。 记录:提纲式、标记和眉批、抄录、心得。 鉴别:可靠性、完整性、准确性。 7.2.2 7.2.2 搜集文献的方法和途径搜集文献的方法和途径 检索工具查找法 即利用已有的检索工具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文献检索工具 是指用以积累和查找文献检索的工具。它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手工检索
34、工具;二是机读检索工具。 参考文献查找法 也称追溯查找法,即利用著作者本人在文章、专著的末尾所 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者是文章、专著中所提到的文献 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 循环查找法 也称为分段查找法,即将检索工具查找法和参考文献查找法 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循环不已。 目录种类 分类目录书名目录 著者目录主题目录 中文图书排 序方法 音序法笔划法部首法 7.3 7.3 文献资料的分析文献资料的分析 7.3 文献资料的分析 7.3.1 第二手分析(定性分析) 7.3.2 内容分析(定量分析) 7.3.1 7.3.1 第二手分析第二手分析 含义 第二手分析也称二手分析,指的是对那些由其
35、他人原先为 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 类型 这种新的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着两种不同的研究 目的。一种是从别人为研究某一问题而收集的资料中, 分析与该问题所不同的新的问题。即把同一种资料(已 有的,别人的研究所收集的资料)用于对不同的问题的 分析和研究中。另一种类型则是用新的方法和技术去分 析别人的资料,以对别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即用不 同的分析方法处理同一种资料,看看是否能得出同样的 结论。 7.3.1 7.3.1 第二手分析第二手分析 实施步骤 选择研究的主题; 寻找合适的资料; 对资料的再创造; 分析资料。 7.3.1 7.3.1 第二手分析第二手分析 第二手分
36、析的优 缺点 优 点缺 点 省时、省钱,又 省力 特别适合于比较 研究和趋势研究 资料的准确性或 适用性不强 7.3.2 7.3.2 内容分析内容分析 7.3.2 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的程序内容分析的类型 内容分析的特点例子 内容分析的程序 抽样 编录 与编录工作有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要选择编 录 的单位;二是要制定一份编录单。 选择编录单位,即是选择具体的观察和点算单位。 编录单是对文献材料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工具, 在某种程度上,它同结构式观察所用的记录单 十分相似。 编录单 小说标题小说编号 人物的姓名 人物的描述 1居住国 (1)中国 (2)外国 (3)不详 5角色 (1)主要英雄人物 (2
37、)主要反面人物 (3)一般人物 (4)小角色 2国籍 3民族 (1)汉族 (2)少数民族 (3)其他(写明) (4)不详 6年龄 (1)儿童 (2)少年 (3)青年 (4)中年 (5)老年 (6)年龄变化 (7)不详 4性别 (1)男性 (2)女性 (3)不详 内容分析的类型 计词法;计词法是内容分析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方 法这种方法是,首先确定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关键词 (记录单位),然后统计这些词在各个样本(分析单位) 中出现的频数和百分比,最后进行比较。 (二)概念组分析 概念组分析,是将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关键词分成小组。 每组代表一个概念,同时也是理论假设中的一个变量。 这种方法的记录单位仍是
38、单词,但分析时的变量却是概 念组。 越轨行为经济价值 犯罪失业道德 青少年犯罪通货膨胀传统 欺诈经济衰退权威 非婚同居货币贬值家庭 行凶抢劫经济滞胀尊重 概念组分析的 第一步是,搜 集上述两个时 期内五年间 (或更长)登 载在主要报刊 上的有关文章, 以文章为分析 单位出现次数。 概念组:经济 词出现次数 失业 通货膨胀 经济衰退 货币贬值 经济滞胀 5 3 4 0 2 总计14 经济下降期经济上升期 越轨行为经济 越轨行为价值 432 (84%) 78 (16%) 243 (30%) 563 (70%) 总计510 (100%)806(100%) 语义强度分析 语义强度分析,首先是给出词汇的
39、“强度权”, 以显示它们在使用时的差别。 词汇加权数 爱+2 喜欢+1 崇拜+2 藐视-2 不喜欢-1 厌恶-3 无所谓0 某地政府提出一项建议,动员居民义务劳动,将xx 湖 边的一块空地建成一座儿童游乐场。但是居民中反响不 一;为此,一家报纸在“本市天地”专栏中开展了讨论, 听取群众意见,帮助政府最后决定。现在以读者来信作 为分析单位,以词作为记录单位,按语义强度分析的方 法给每封信打分,测量群众来信中所反映的态度。下面 看看如何给来信打分。在信文的旁边,给出了记录单位 的权重,权重结果为该词汇、负度加权数与强弱度加权 数的乘积。注意,“厌恶”一词没有计分,乃是因为该 词在使用时与建议没有直
40、接关系。最后结果,此劝权重 十12 。 依照这种方法算出每封信的权重分数后,就可以综合测 量读者对那项建议的态度了。为了方便起见,下面仅给 出10个样本的权重分数,并不妨碍我们理解语义强度 分析的结果。 在这10 个样本中,否定信的数量比肯定信的数量多。 但是由权重差16 可以看出,读者对建议的肯定程度 比否定程度要高。 内容分析的特点 内容分析的 特点 优 点缺 点 既省钱又省 时 保险系数大 对记录下来 的信息进行 分析和研究 资料的效度 也存在一定 的问题 例子 例1 歌词中的求爱模式 歌词A:你不必说爱我 你不必说爱我, 只要把我的双手紧握, 你不必说永远同我在一起, 你的心思我全明白
41、。 歌词B:孤独的人 我不知道我的未来,直到能找到一位姑娘, 她同我在一起,从不背着我耍花样。 我是一个孤独的人,将来也许还是这样。 例2 戏剧内容与国民性 戏剧内容与国民性格的比较 国别德国美国 主题观念的、哲学的、历史的、 指向社会的 个人为题(恋爱、日常生活 问题) 主人公杰出人物普通人 结 尾 形 式 大团圆40% 悲剧27% 其他33%24 态度性格的 变化 顽固、不妥协、必须用大气 力能改变 通过说服、讨论、摆事实得 以改变,强调教育的可能性 例3 期刊内容与社会问题 新闻杂志对六十年代各类问题的报道及盖洛普调查关于各类问 题重要性的排列顺序对照表 问题类别文章数 目 排列顺 序 盖洛普关于各 类问题重要性 的排列顺序 越南战争86111 种族关系及城市骚乱68722 校园动乱26734 通货膨胀23445 犯罪20353 吸毒17369 环境污染10976 贫困7487 性(道德堕落)6298 问题与讨论 1、什么是文献法?文献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2、搜集文献的方法、途径及其基本要求。 3、什么是第二手分析?第二手分析的步骤及其优缺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标的及安全协议
- 娱乐场所监控系统安装协议
- 2024年度网络游戏开发购销合同
- (2024版)合肥市二手房买卖居间合同范例
- 2024年建筑工地起重机械租用协议
- 2024至2030年中国5%精喹禾灵乳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公司羽毛球活动策划方案(8篇)
- 母亲节活动总结与反思幼儿园(15篇)
- 2021年山东青岛初中生物学业考试题及答案
- 乡村地基转让合同模板
- 2024年房屋装修工程合同
- 劳动通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书心得体会课件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2024年四川雷波县“123”林业技术人才定向培养毕业生招聘拟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解码国家安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浙教版六年级劳动项目三-任务二《创意班规巧设计》课件
- (完整版)厂房地面混凝土施工方案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例9例ppt课件
- 《音乐之声》台词(中英
- 《安全使用剪刀》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